2026人教版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4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中的“富起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人教版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4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融合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中的“富起来”)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4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中国(融合必须3第一课第一框中的“富起来”)
1.(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目标节点: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表明,改革(  )
①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④没有完成时,但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安徽蚌埠阶段练习)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党的三中全会已成为引领改革和发展的代名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道曙光,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打响改革攻坚战;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说明改革开放 (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推动中国确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只有进行时,是党坚定不移高举的旗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广东汕头模拟预测)读史使人明智,读党史、新中国史能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而重要的历史节点是读史通心的关键。以下选项符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重大历史节点正确解读的是(  )
①a: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②b: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c: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d: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24·辽宁沈阳三模)2024年2月,“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迎来了第七次分红。40余年前,这座普通村庄的18位农民冒险按下“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这一伟大创举成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中国改革(  )
①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飞跃 ②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③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河南阶段练习)2024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加快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步伐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5·辽宁鞍山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六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摆在首位,是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领域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④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贵州毕节期末)近代,国人的自信心日渐销蚀,中华民族陷入了集体焦虑和彷徨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信仰、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中国走出近代困境,成功探索出一条迥异于西方和苏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树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信力。下列能佐证中国共产党重树民族自信的是(  )
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②解决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③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4·广西南宁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未来不断实现我国的发展,需要(  )
①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求正确的答案 ③将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统一起来,形成我国的发展道路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浙江舟山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是因为 (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②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③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制度竞争是国家之间最本质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吉林四平期末)(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代以来,中国对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追求,并为之进行了艰辛探索。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筑公路、铺铁路、建大港……这些设想在当时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弹指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港口连五洋……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超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新时代属于新青年。胸怀祖国才能胸怀天下,脚踏实地奋斗才能让青春闪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有志有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去开拓。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分析我国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原因。(10分)
(2)如何成为有志有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 请写下你的青春誓言。要求:紧扣主题,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术语规范;不超过150字。(6分)
答案:
课时规范练4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中国(融合必须3第一课第一框中的“富起来”)
1.D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而非改革,①错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上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②错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目标节点,并提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表明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③正确;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完成时,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目标节点,说明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完成时,④正确。
2.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②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③错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高举的旗帜,④正确。
3.D 解析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①不符合题意;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②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拓展,④正确。
4.D 解析 应是完成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且我们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①错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错误;中国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③④符合题意。
5.D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加快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步伐,①错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②错误;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③④正确。
6.D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①排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②排除;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摆在首位,是因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③④正确。
7.C 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信,①正确;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并没有解决,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错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成功探索出一条迥异于西方和苏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树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信力,④正确。
8.B 解析 中国的发展不能照搬传统或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套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国外现代化模式,这表明未来不断实现我国的发展,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①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能提供现成答案,②错误;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并不能人为统一起来,③错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未来实现我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符合题意。
9.C 解析 材料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未强调改革开放的作用,①排除;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的原因是制度竞争是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②④符合题意;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
10.答案 (1)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我将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自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书写青春华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