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规范练31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2024·安徽阶段练习)景德镇号称中国瓷都,所产瓷器工艺精美。明末清初,欧洲人都以拥有中国的瓷器为时尚,中国瓷器甚至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景德镇外销瓷的样式大致有三种:中国传统器型、中式器型改装器、欧式器型。下图两件器物是中式器型改装器的典型代表,金属工艺与瓷器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工艺与西方工艺的完美结合,此类被改造的中国瓷器在欧洲十分常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明嘉靖德国加装鎏金银支架杯明万历青花英式银托架执壶大英博物馆藏①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差异 ②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24·陕西榆林模拟)2023年,“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期间,中意两国文物部门代表、专家代表围绕中意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验开展对话,杭州、维罗纳等中意结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机构代表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进行交流。“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的举办有利于( )①增加对彼此历史文化的了解,形成共同核心价值观 ②开展文物保护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5·湖北武汉阶段练习)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环球共济的人文关怀,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凝聚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与文明进步共识。召开世界古典学大会的作用在于( )①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立足社会实践需要,重新解读古代经典 ③挖掘古典文明跨越时空与国度的当代价值 ④推动文明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的日趋同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山东德州模拟)2024年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本届文博会设8个展馆,共有超6 00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 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会议、论坛、签约、创意大赛等配套活动。文博会的举办( )①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②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④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山东济南阶段练习)2024年2月,以“团结互助、共向未来”为主题的“中法友缘·中法青年友好之夜”联欢活动暨中法青年友好交流周在北京举行。两国青年通过器乐演奏、戏曲、舞蹈、迷你庙会、民俗文化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新时代中法青年对赓续两国传统友谊、共同开创未来的信心。上述活动旨在(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③扩大中法文化的影响力 ④推动中法文化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江西南昌三模)2019年3月在法国尼斯,马克龙总统向到访的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一本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并提到“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启迪”。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回赠了马克龙总统一些中文翻译的法国小说,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等。从中法两国元首互赠的礼品中可以看出(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②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也是整个世界的 ③推进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美的必由之路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陕西榆林模拟预测)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现古代伊朗艺术的不朽魅力,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之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主旨的是( )①拓展文化内涵,描绘中外文明互动图景 ②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③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④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5·河南驻马店期中)2024年10月,在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巴西文化和传媒界人士与中国专家进行了一次特别的交流。活动现场主持人问:“如果你觉得巴西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工作做得好的,请举手。”现场没有人举手。由此,双方就中国形象在巴西传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假如你参加了此次讨论,下列建议合适的是( )①建设文化强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 ②深入中国实际,拍摄反映当今中国面貌的纪录片 ③开展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④融通不同资源,形成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发展出2 000多种茶品。“中国茶”,蕴藏着“天人合一”的智慧、“围炉煮茶”的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中国茶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焕发新生命 ②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③通过交流互鉴,促进国际社会认同中国茶文化④助力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茶产业的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江苏泰州模拟)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也对洋货产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对此,下列对西方文化解读正确且符合鲁迅的观点的是( )①保持开放心态,大方接纳“送来”的东西 ②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反对一切外来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5·云南昆明阶段练习)(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第二届传统体育国际交流大赛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埂大坝隆重开幕。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723名选手参赛。本届大赛共设置了武术、健身气功、围棋、舞龙舞狮四个竞赛项目。通过一场赛、聚合一群人、展现一座城,汇聚七彩云南,共同领略山水之美,感悟人文之韵,体验运动之趣。大赛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为传播载体,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风貌,搭建了文化共享、民心相通的平台。在比赛间隙,选手们纷纷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和体会。许多外国选手对中国健身气功传统文化极其热爱,甚至还把自己国家的特色融入到气功中,叫人眼前一亮,为健身气功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赛事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云南特色游览活动、其他体现云南特色的民族民俗活动,由此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1)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昆明市举办体育国际交流大赛的意义。(12分)(2)赛事期间,还开展了诸多体现云南特色的民族民俗活动。假如你是活动的策划者,请你运用创新思维设计一个民族民俗活动的活动方案。(4分)要求:指出运用的是何种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阐明活动内容,不得透露个人信息,120字左右。答案:课时规范练31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B 解析 民族间的差异是不能消除的,否则会抹杀民族多样性,①排除;中国瓷器得到欧洲人追捧并进行改造,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的文化可以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未涉及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④排除。2.C 解析 中意两国基本国情、国家利益等不同,无法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①错误;中意两国文物部门代表、专家代表围绕中意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验开展对话,有利于开展文物保护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②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杭州、维罗纳等中意结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机构代表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进行交流,有利于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④符合题意。3.B 解析 由“共同探讨如何以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环球共济的人文关怀,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凝聚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与文明进步共识”可见,召开世界古典学大会,能够挖掘古典文明跨越时空与国度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召开世界古典学大会挖掘古典文明跨越时空与国度的当代价值,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未涉及重新解读古代经典,②排除;文明因多样而精彩,“促进不同文明的日趋同一”违背文化多样性,④错误。4.A 解析 文博会的举办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①②符合题意;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但不一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③错误;应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④排除。5.C 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以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其目的不是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扩大中法文化的影响力,①③不符合题意;两国青年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了新时代中法青年对赓续两国传统友谊、共同开创未来的信心,旨在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法文化共同发展,②④正确。6.A 解析 从中法两国元首互赠的礼品中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也是整个世界的,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交融,③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④排除。7.B 解析 文化内涵并没有拓展,①错误;该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可见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符合本次展览主旨,②正确;建筑、雕塑、玻璃、金属、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符合本次展览主旨,③正确;“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展示的是伊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④不符合题意。8.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加强中巴文化交流,强调的是作为巴西媒体应该真实地展示中国形象,而①④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深入中国实际,拍摄反映当今中国面貌的纪录片,以及开展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巴西媒体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国情,展现中国形象,更好地推动中国形象在巴西传播,②③正确。9.C 解析 推动中国茶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指学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属于“引进来”,而材料强调“中国茶”申遗成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属于“走出去”,①不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鉴,促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茶文化,“促进国际社会认同中国茶文化”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助力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茶产业的创新性发展,②④符合题意。10.C 解析 对于“送来”的东西,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而不是大方接纳,我们接纳的应该是有益的西方文化,①错误;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要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取其精华,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且我们要吸收借鉴有益的外来文化,而非全盘否定,④错误。11.答案 (1)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本次大赛设置了武术、健身气功、围棋、舞龙舞狮项目,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时代风貌,有利于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云南的人文情怀,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②本次大赛项目为中华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不仅吸引了中国人,也吸引了诸多外国人来到昆明,这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③有利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国外选手把自己国家的特色融入气功中,为健身气功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别国民族的长处和精华,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贡献。(2)示例创新思维方法: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活动方案:组织中外运动员参与一个小游戏,穿上自主搭配的云南省不同民族的服装、头饰,猜其有名的歌曲和故事等(搭配越正确奖品越多),拍成照片,印在水杯上当纪念品,分发给参加活动的人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