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规范练3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1.(2025·河南南阳开学考试)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具有了一些领先优势。一些人因此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焦虑感上升,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企图故伎重施,动用保护主义“大棒”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是伪命题,下列能有效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新能源的产能是助推世界经济绿色转型亟需的先进产能 ②炒作“产能过剩”本质上是保护主义和双边主义的体现 ③国际分工细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④新能源发展利于绿色转型,也符合开放共赢的时代潮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5·湖南永州一模)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一季度进出口令人欣喜的数据彰显了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提振了人们对实现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货物贸易进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得益于( )①我国货物贸易持续稳定地增长,逐渐成为贸易强国 ②我国深化国际贸易改革创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③我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新质生产力激发外贸新动能 ④我国的跨境电商替代传统贸易,增强出口竞争新优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这表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①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奋斗基点 ②要多参与、多行动,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③要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握创新主动权 ④要坚持“引进来”为主,加强对外技术交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某校思想政治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时政调查时搜集到以下信息:中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制裁使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资增加了52.9%,受制裁影响,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平均增长了57.6%。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能源、生物技术和国防等领域的44项关键技术中,中国总共有37项领先于美国。如果该小组要将调查信息整理形成学习报告,那么报告的主题可以归纳为( )①坚持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 ②推动全球创新,坚持多元合作 ③应对国际竞争,确立有利态势 ④提高国家实力,主导全球治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5·贵州黔东南开学考试)以标准、合格评定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全球80%的贸易活动,但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2%左右。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放缓,导致一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需求强烈。解决这一问题( )①我国企业需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按国际贸易规则行事 ②需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动权 ③积极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一体化的营商环境 ④外贸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福建厦门期中)2023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 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 339.1亿元,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引资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创历史新高;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荷兰、瑞士等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4.1%、81.0%、31.5%、21.4%(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据此可知( )①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重要推动者 ②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稳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③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法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④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多元合作伙伴携手共赢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7.(2024·辽宁鞍山模拟)2024年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 989.1亿元人民币,整体同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 41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37.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5%和43.4%。这( )①表明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中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②显示出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依然保持强劲,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发展潜力 ③反映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④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加速在中国投资布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5·湖北武汉阶段练习)2024年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 602亿元人民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 036.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28.8%,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57.3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7%,较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6.1%、65.1%。据此可以判断(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坚定对外开放步伐,与世界共享展机遇 ④中国扩大外贸规模,维护多元稳定的外贸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当地时间2024年2月25日,123个世贸组织成员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投资便利化专题部长会,宣布正式达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该协定对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开放。这是中国倡导的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协定的达成是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普惠包容发展的实践范例。材料表明 ( )①我国已成为全球多边舞台的主要领导力量 ②国际社会进一步提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 ③该协定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公正合理④该协定能破除国家间贸易壁垒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云南昭通期末)2024年2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召开。习近平指出,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过去一年里,中国和非洲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双方决定相互支持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共同为实现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下列做法与上述主张一致的是( )①深化中非战略同盟伙伴关系,携手推进现代化②共同致力推动构建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③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顾 ④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河南郑州开学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2024年3月22日,商务部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切实做好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有关领域开放举措,完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治理水平,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吸引更多海外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市场活力和韧性。引进国际专业人才,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引入更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接下来该如何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答案:课时规范练3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1.B 解析 新能源的产能是助推世界经济绿色转型亟需的先进产能,并非过剩产能,说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是伪命题,①正确;炒作“产能过剩”本质上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体现,②错误;“国际分工细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与题意无关,③错误;新能源发展利于绿色转型,中国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应了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将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也符合开放共赢的时代潮流,这说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是伪命题,④正确。2.C 解析 ①没有回答原因,不符合题意;我国深化国际贸易改革创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同时我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新质生产力激发外贸新动能,这些因素促使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②③符合题意;我国的跨境电商没有替代传统贸易,④错误。3.A 解析 材料强调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握创新主动权,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未涉及为全球发展作贡献,②排除;“引进来”与材料强调的自力更生的主旨不符,④排除。4.B 解析 中国虽然在高科技领域受到美国的制裁,但中国也在很多领域领先于美国,这表明我国坚持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应对国际竞争,确立有利态势,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多元合作,②不符合题意;中国没有主导全球治理,④错误。5.C 解析 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2%左右,同时,国际市场因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政策而萎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动权,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所述的问题不是标准差异的问题,而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①不符合题意;法治化与当前存在的问题不相符,③不符合题意。6.C 解析 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仍处于历史高位;高技术产业引资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创历史新高,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增速迅猛,这些体现了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重要推动者;也表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多元合作伙伴携手共赢,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我国吸引外资的情况,未涉及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和地位,②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法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且该说法与实际不符,③排除。7.C 解析 202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下降”,①错误;从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情况、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情况等,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依然保持强劲,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发展潜力,②正确;从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以及“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5%和43.4%”,可以看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③正确;材料只是通过数据展示了我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在提高,未涉及外商投资风险降低,加速在中国投资布局,④错误。8.B 解析 从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情况以及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情况等,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说明中国坚定对外开放步伐,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①③符合题意;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②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扩大外贸规模,④排除。9.C 解析 我国已成为全球多边舞台的重要力量,但不是领导力量,①错误;123个世贸组织成员宣布正式达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这表明国际社会进一步提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②符合题意;协定的达成是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普惠包容发展的实践范例,这表明该协定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公正合理,③符合题意;该协定有利于破除国家间贸易壁垒,但与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10.D 解析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中非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①错误;中非不在一个区域,而且政治上是多极化,②错误;由材料“双方决定相互支持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共同为实现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可知双方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③④符合题意。11.答案 ①政府履行好经济职能,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建立健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有关领域开放举措,完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②坚持开放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更多海外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市场活力和韧性。③顺应经济全球化,完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治理水平,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④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引入更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