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57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人教版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57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57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1.(2024·河北张家口期末)某研究团队对幸存者偏差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只看到容易收集的“显性数据”,而忽视隐秘的“沉默数据”,会导致幸存者偏差,得出错误结论。结论的得出应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之上,不能仅凭少数甚至个体就仓促得出结论。这表明(  )
①要保证归纳推理的结论保真,就不能遗漏任何的认识对象 ②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不能保证推理结论一定真实可靠 ③寻找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 ④仅通过“显性数据”得到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不保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江西吉安模拟)2024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提出2024—2026年将按照“规划先行、场景牵引、科学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该工作思路运用了(  )
①比较方法,旨在寻找不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的共同点 ②或然推理,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量多的对象 ③演绎推理,从县域充换电设施试点的个性推出一般性结论 ④归纳推理,从不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中探寻一般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山东济宁期末)为了进一步探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天津科技大学选用果蝇作为模型生物,进行了黑米花青素对其寿命影响的研究。研究选用600只果蝇,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只。其中对照组以基础培养基饲养,实验组BRA1和BRA5分别添加1 mg/mL和5 mg/mL黑米花青素的基础培养基饲养。研究数据如下表:
组别 雄对 照组 雄BRA 1组 雄BRA 5组 雌对 照组 雌BRA 1组 雌BRA 5组
最高生 存期 (天) 96 102 102 99 102 102
中位生 存期 (天) 72 81 87 78 84 87
该研究(  )
A.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揭示了黑米花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果蝇寿命
B.依据不同浓度黑米花青素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不同,进行了科学的类比推理
C.坚持整体性和动态性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全面分析了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
D.启示我们遵循适度原则,一定范围的黑米花青素浓度才能延长果蝇寿命
4.(2024·江苏南京开学考试)杨洋通过观察家里的暹罗猫发现,夏天气温在30 ℃左右时,暹罗猫脸部的毛和四肢的毛是黑色的;秋天气温在15 ℃左右时,暹罗猫背部的毛也逐渐变成黑色;到了冬天,气温在0 ℃左右时,暹罗猫基本全身是黑色。因此他得出结论:猫毛的颜色变化与气温高低有关。杨洋得出此结论的推理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比法
5.(2024·江西阶段练习)北极熊依靠一身超强保暖的毛发能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北极熊毛是中空结构,里面封装了大量“静止”的空气,每一根毛发都有一层壳,超强保暖。科学家借鉴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研制出一种新型纤维,制作出了“北极熊毛衣”。可见“北极熊毛衣”的研制(  )
①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②运用了求异法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③通过类比事物间的相似属性得出新结论 ④依托联想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可能的联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江苏宿迁模拟)置身一堆小石块儿间,这只四足机器“昆虫”行动矫健、穿梭自如,仿若甲壳虫。机器昆虫从科幻“爬”进现实,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15年攻关的技术结晶。“昆虫”机器人的创意灵感源自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蟑螂,它在受到人的扰动之后,会突然一下子蹦出去。下列对科学研究团队所运用的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进行推理 ②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两个对象的异同点 ③运用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推动技术创新 ④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在某部动画片中,针对某国际事件有下列一组对话:
甲国:我们的古书上说,2 000年前这里是我们的出生地,所以今天我占了这块地没有问题。
乙国:照你这么说,我的古书上说,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土!全世界都是我们国家的。
在上述对话中,乙国的思维方式(  )
①作为一种或然推理,在结果上不具有保真性 ②通过探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③通过机械类比的错误,揭露了甲国的侵略与霸道 ④通过探求事物的一般本质,寻求开拓思维新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李四光在对我国地质结构进行了长期调查后发现,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地质结构跟中亚的亚细亚平原相似,都是沉降带地质结构。由于亚细亚平原蕴藏大量的石油,因此,他推断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也应该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后来,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陆续被发现,验证了李四光的推断。由此可见(  )
①李四光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方法,找到了两类事物的相同点 ②李四光从个别性前提得出一般性结论,结论保真 ③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 ④沉降带地质结构与石油聚集的内在联系是此推理的客观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天津模拟预测)M地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该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以特色农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全民共同富裕。地处大山深处的N地也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向M地学习先进经验后,N地把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结果当地农民收入不增反降。N地失败的原因在于(  )
A.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忽略了两地的差异性
B.机械照搬异地的发展经验,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C.进行类比的根据相对较少,只看到两地相同的属性
D.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具体,忽略了思维抽象的重要性
10.《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辩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上述两个孩子在申述理由时都用了相同的推理方法,下列对这一推理方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
②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③推理前提与结论两者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④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黑龙江伊春开学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医疗队为了了解地方病甲状腺肿的病因,先到这种病流行的几个地区巡回调查。经调查,这些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饮用水中缺碘。医疗队又到一些不流行该病的地区去调查。经调查,这些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也是相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饮用水中不缺碘。医疗队综合上述调查情况后,认为缺碘是产生甲状腺肿的病因。该医疗队后来对患有甲状腺肿的病人进行补碘治疗,果然疗效甚佳。
(1)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该医疗队找到甲状腺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运用的推理方法。
(2)如果某类现象中的部分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记录如下表:
S1是(或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或不是)P;
……
Sn是(或不是)P。
据此,人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请为提高结论的科学性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
课时规范练57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1.D 解析 归纳推理包括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对于完全归纳推理,要保证其推理的结论保真,就不能遗漏任何的认识对象,①排除;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②排除;我们仅通过“显性数据”得到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不保真,寻找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③④正确。
2.D 解析 比较方法旨在寻找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材料未涉及比较方法,①排除;材料的试点工作思路运用了归纳推理,从不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中探寻一般规律,这种推理属于或然推理,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量多的对象,②④正确;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③排除。
3.A 解析 其中对照组以基础培养基饲养,实验组BRA1和BRA5分别添加1 mg/mL和5 mg/mL黑米花青素的基础培养基饲养,可见该研究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揭示了黑米花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果蝇寿命,A项正确;类比推理在材料中未涉及,B项不符合题意;“全面分析了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夸大了该研究的作用,C项错误;实验组BRA1和BRA5分别添加1 mg/mL和5 mg/mL黑米花青素的基础培养基饲养,雄BRA1组和雄BRA5组最高生存期都是102天,由此不能得出一定范围的黑米花青素浓度才能延长果蝇寿命,材料未涉及适度原则,D项错误。
4.C 解析 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杨洋得出“猫毛的颜色变化与气温高低有关”运用的是共变法,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求同法、求异法、类比法,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5.D 解析 科学家借鉴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研制出了“北极熊毛衣”,可见“北极熊毛衣”的研制是通过类比,把北极熊毛的功能迁移到毛衣上,发挥了联想思维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分别属于归纳推理的特点和方法,在“北极熊毛衣”的研制过程中未涉及,不符合题意。
6.B 解析 “昆虫”机器人的创意灵感源自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蟑螂,它在受到人的扰动之后,会突然一下子蹦出去,可见科学研究团队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进行推理,运用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推动技术创新,①③正确;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②不符合题意;演绎推理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材料未涉及演绎推理,④不符合题意。
7.A 解析 乙国的思维方式是类比推理,这种推理是或然的,在结果上不具有保真性,①正确;归纳推理通过探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但材料涉及的是类比推理,②错误;甲国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乙国运用和甲国相同的机械类比的方式,得出另外一个错误的结论,从而论证了甲国观点的荒谬,③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探求事物的一般本质,④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李四光运用的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这不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①错误;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②错误;李四光根据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细亚的地质结构极其相似,推断出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也应该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这说明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③正确;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地质结构跟中亚的亚细亚平原相似,都是沉降带地质结构,这是李四光推断的客观根据,④正确。
9.C 解析 N地的发展模式选择是通过与M地进行类比后得出的,没有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A项排除;材料体现了机械照搬他人经验,但未涉及思维的同一律要求,B项排除;N地将自身与M地进行类比,只看到两地相同的属性(丰富的山水资源),但类比的根据过少,从而导致失败,C项正确;N地做到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自身与M地的异同,没有综合考虑自身的发展条件,忽略了思维具体的作用,D项排除。
10.A 解析 题中涉及的推理是类比推理,它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两者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①③符合题意;归纳推理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材料涉及的是类比推理,②不符合题意;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④不符合题意。
11.答案 (1)①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方法。该医疗队通过对不同地区患有甲状腺肿的原因进行调研归纳,得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的结论。②该医疗队通过求同求异并用法寻找患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现居民常用食物和饮用水中缺碘的情况在多个流行该病的地区出现。只要人缺碘,就会得甲状腺肿,由此找到患有甲状腺肿的病因。通过补碘治疗这种地方病,疗效甚佳。
(2)示例一 结论:所有的S是P,S与P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建议: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一种或然联系。要提高或然联系的科学性,应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并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
示例二 结论:所有的S不是P,S与非P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建议:收集更多的考察数据,从更多的前提中探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正确运用归纳推理方法,提高结论的科学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