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材】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教材】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春季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健全人格:明确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掌握法律保障生活的具体表现。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法律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将法律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世界上没有法律会怎么样》,思考:视频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过渡: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法律,现代社会很快陷入混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一位默默守护的卫士,时刻保障着我们的权益和社会的秩序,它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律保障生活》。
二、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79-82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为什么需要法律来保障生活(法律的作用)?
2.法律怎样保障我们的生活?
三、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学习任务一:法律的作用
【观看视频】:《法律的作用》,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提示:法律规范行为、保障权利、解决纠纷、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等。
【生活观察】P79,小组合作讨论:(1)以下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
情境一:在医院的取药窗口,有退役军人优先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相关。根据该法律,退役军人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时应享有优待,包括优先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等全流程服务。
情境二:交警对过往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
相关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情境三:银行柜员识别出电信诈骗后,阻止客户向诈骗账户汇款。
相关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情境四:经过人民法院的调解,诉讼双方当事人在庭前达成协议,顺利解决纠纷。
关于我国调解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生活观察】P79,小组合作讨论:(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示例:法律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法律保障我们的受教育权;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障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法律的实施使社会运行更加规范有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课堂归纳】:(笔记)
1.为什么需要法律来保障生活(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怎样保障我们的生活?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问题探究】
学习任务二:法律保障生活
探究一:法律怎样维护社会秩序?
【案例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从以下的案例中,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案例一:交通法规的执行:在城市道路中,严格执行交通法规,如车辆遵守红绿灯、行人走人行道等规定。
提示:通过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行。
案例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一位消费者购买了某品牌的电子产品,使用不久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多次与商家沟通退换货无果。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消协的介入和法律的支持下,商家最终为消费者办理了退货退款,并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了一定赔偿。
提示:该案例中,法律制度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商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
案例三:简易棚引发的邻里纠纷:村民李某发现邻居新建的简易棚紧贴自家后墙,导致排水不畅且存在安全隐患。多次协商未果后,李某情绪激动地寻求调解。调解员现场勘查确认问题后,结合《民法典》相邻权规定,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邻居同意拆除简易棚,李某亦对过激言行致歉,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矛盾当日化解。
提示:调解过程既维护了合法权益,又修复了邻里关系。
课堂归纳:(笔记)
1.法律怎样维护社会秩序?
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②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③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探究二:法律怎样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观看视频】:《原来宪法这么好听》,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探究与分享】P80,狂砸承重墙,小组合作讨论:
某小区四楼的业主陈某听到楼下刘某家装修声音异常,便下楼沟通。陈某发现刘某屋内的承重墙已被拆掉,便向物业公司和其他业主告知了这一情况。之后,陈某发现家里的地板开始抖动,还出现了下沉,墙壁也出现了很多裂痕。200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撤离。业主委员会要求刘某恢复原状,但刘某表示,他砸的是自家的墙,与他人无关。无奈之下,业主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举报了刘某。该部 门根据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对刘某进行立案调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被拆改的墙体进行安全支护,制订墙体恢复方案,并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
(1)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
案例中刘某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影响了他人的正常居住,也影响了社会和谐。
(2)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①法律通过制定明确的法规和条款,确保不同利益方的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②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个人行为,保护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
③法律规定,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④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范,既保护个人隐私权,又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安全。
课堂归纳:(笔记)
2.法律怎样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①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②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③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探究三:法律怎样促进社会发展?
【探究与分享】P81,小组合作讨论:结合下面的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提示:①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法治基石 。
②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法治保障 。
③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④作为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它与其他涉农法律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法律框架,确保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提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②它不仅确立了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础性法律地位,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原则;
③还保障了公民的健康权益,推动了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法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 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制定本法。
提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意义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②优化其经营环境,降低运营成本;
③保护其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参与市场竞争。
④该法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课堂归纳:(笔记)
3.法律怎样促进社会发展?
①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②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术语解释】: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法治方式是指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强调依照法律规则和程序进行政治统治、社会治理和矛盾化解。其核心在于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通过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板书设计
五、启思导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公布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为每年的立法工作确定 “施工图”,以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紧扣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实际。
(1)查阅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据此谈谈本年度立法工作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哪些保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025年度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金融稳定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农业法、渔业法、民用航空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推进社会、文化领域立法,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社会救助法、托育服务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制定国家公园法。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制定原子能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监狱法、国家赔偿法。
加强涉外领域立法,修改海商法、对外贸易法、仲裁法。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自动驾驶、低空经济、航天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
(2)某学习小组以“法律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了以下表格。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查找并推荐一部新通过的法律,完成表格。
示例:
法律名称 立法目的 指引我们行为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八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四)寄递、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六)其他违反国家秘密载体保密规定的行为。
六、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下列对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社会大多数阶层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只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这从侧面体现了法律( )
①实现社会有序运行 ②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面漫画《法律——妙手解千结》带给我们的思考,正确的是( )
A.法律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B.法律调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C.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律的作用主要是制裁违法犯罪
4.某小区业主刘某在装修时,私自拆掉屋内的承重墙,导致楼栋墙壁出现裂痕,整栋楼200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撤离。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规定,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并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这告诉我们( )
①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个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共利益 ③法律在社会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 ④调解纠纷就要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202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1.5万人。开展食药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重点领域,着力纠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违规销售等突出问题,办理公益诉讼2.6万件。用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这说明( )
①法治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我国已经构建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④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该规定说明法律( )
A.一定能保证学生报效祖国 B.主要依靠学校执行
C.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D.约束力等同于道德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明辨是非 助益成长】
课堂上,老师举办了一场关于“生活是否需要法律”的辩论会,同学们在辩论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你赞同谁的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D 2.B 3.B 4.C 5.D 6.C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明辨是非 助益成长】
你赞同谁的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
我赞同小圆的观点。理由: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②法律保障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调整社会关系
标尺
判断是非曲直
法律的作用
处理矛盾和纠纷
9.2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保护公共利益
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