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第二次诊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第二次诊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第二次诊断试卷
(化学)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Mg-24 C1-35.5
K- 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 108.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贝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器 B西瓜榨汁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度旧金属不可回收利用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严重缺钙会得甲状腺肿大
D.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
3.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B.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bCl2
D.m=37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氯化钙和氧化钙固体 加入适量水,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CuO中的少量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D 除去Ne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磯酸盐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多种元索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点燃甲烷气体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D.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
A.将足量锌粉投人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制取O2
C.向装有一定量MgO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熟石灰
B.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23%
C.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甲=丙
9.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硫酸铜、氣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取10.6 g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白色粉末中- -定不含硫酸铜
B.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小于7.3%
C.该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钾和碳酸钾组成
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则其组成最多有四种情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
10.(18分)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
(1)空间站种菜。航天员在太空吃到了自己种的蔬菜。蔬菜能为航天员提供_ (写1种主要的营养素)。为使蔬菜枝叶茂盛.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_ (写化学式)。太空蔬菜在塑料网篮中种植.塑料属于_ _(填字母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2)固体火箭发射卫星。高氯酸敏、铝粉等是固体运载火箭的主要推进剂.发射时高氟酸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①X的化学式是 ,NH4CIO4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
②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太空燃烧实验。航天员在燃烧科学实验柜中以甲烷为燃料进行在轨点火燃烧实验,观察到甲烷火焰与地面上对照实验的火焰相比,显得短而圆,且微弱(如图所示)。
①制作燃烧科学实验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质是 (写1条)。
②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点火的作用是 _
③下列对燃烧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
A.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甲烷燃烧的火焰比较微羽
B.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
C.空间站甲烷燃烧,不需要氧气
11.(10分)硫酸锰广泛用于医药、电子工业等领域,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少量FeO3 ,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②SiO2不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前将软锰矿和煤炭粉碎的目的是_
(2)加入过量的煤炭可保证软锰矿中的MnO2充分转化为MnO,生成的气体a中除了CO2外,还可能含有
(3)用稀硫酸浸取MnO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固体a中的某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浓缩结晶后剩下的母液应该 (填“回收利用”或“直接排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12.(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气体制取过程中,从实验员处领取了如图1所示实验仪器。
(1)仪器C的名称是_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的实验应选择的仪器有_ (从A~H中选取,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CO2,组装气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C.E, (从A~H中选取,填字母序号);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CO2 ,应从 _端进气(填“a”或“b”)。
13.(16分)(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术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制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制造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BaCl2溶液呈中性。
[任务一]废液成分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
(1)
[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取200 g废液样品放人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人一会儿N2 ,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测得裝置C、D分别增重4.2g和0.2 g.
(2)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其原因是 .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0.1%)。
(5)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_ (填“偏大”或“偏小”)。
[任务三]废液的处理
(6)为使废液中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循环利用.需根据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4.某实验室测定刚购进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 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溶物3 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计算: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结果保留1位小数)一、选择题
1-5 ABCAC 6-9 DDBA
二、填空题
10.(18分)(每空2分)
(1)维生素(合理即可)NH,C[CO(NH2)2,合理即可]B
(2①C+7②4A1+30,点2Al,0,
(3)①不燃烧,熔点高(或防火,合理即可)
②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AB
11.(10分)(每空2分)
(1)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2)C0
(3)MnO+H2SO,-MnSO+H2O
(4)Fe+H2SO,一FeSO,+H2↑(5)回收利用
三、实验探究题
12.(10分)(每空2分)
(1)锥形瓶(2)ABFGH
2KMnO,△K2MnO,+MnO2+O2↑(3)DHa
13.(16分)(每空2分)
(1)产生白色沉淀加人适量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2)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防止部分气体残留在装置中,影响实验结果
(3)C02+2NaOH一NazC03+H20(4)5.3%(5)偏大
(6)Ca(OH)2+Na2 COa=CaCO3+2NaOH
四、计算题
14.(1)75%(2分)
(2)解:设参与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1分)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
73
9g
10%x(2分)
100
73
10%1分)x=65.7g(1分)
9g
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65.7g。
(3)70.7g(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