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评估(满分:100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A.先民的审美观念B.国家的政治形态C.汉字的基本结构D.青铜的治炼技术2.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牙南三门候动上的月纳会证苏环列由上的匀肉金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A.货币B.礼器甲骨文C.食器的杀串凰D.酒具对应汉字贝买3.《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安宝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5.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A.文化交流B.地方控制C.思想统治D.经济开发6.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大泽乡起义发生的公元前209年还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7.针对汉武帝的困惑(见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危齿社樱!A.建立刺史制度B.实施“推恩”的措施如行处且?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8。《汉书·张骞传》载:“然赛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这里的“凿空”指()A.开辟海上交通B.张赛通西域C.设置西域都护D.甘英出使大秦9.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泰潮+西汉+①→三国+西晋1扫描全能王创建A.确立分封制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C.张赛通西域D.蔡伦改进造纸工艺10.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A.人口迁徙三明鼎立+短暂统一一·政权分立B.孝文帝改革C.大运河的开通区城经济扣动①推动民旋关系D.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区的开发文往变流史融11.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在后世体现为()A.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发展B.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C.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2.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若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位同学推测下面这枚吉语花钱(铸有吉祥词语,不流通)的出现不早于隋唐时期。以下可作为依据的是()A.工匠开始掌握青铜治炼技术B.这枚钱币采用圆形方孔形制C.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了五铢钱D.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14.如图描绘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秧马15.汤晓同学要做一期手抄报,搜集的素材有:北方各族的内迁、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的形成,由此判断,该期手抄报的主题是()人.国家统一B.政权分立C.社会变革D.民族交融16.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17.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图图示中空白处应是()邯县制产三省六都制一多设立司崇奶元创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