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 牛顿运动定律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长度、时间、力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
2.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滑滑梯时为使小朋友能顺利沿倾斜滑板滑下,某研究小组测量出滑板的水平跨度为6 m,高度为2.4 m。则设计时该滑板与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小于(  )
0.2 0.3
0.4 0.5
4.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对左侧第1个物体施加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第1个物体对第2个物体的作用力等于(  )
F F
F F
5.建设房屋的起重机通过钢索将质量为m的建筑材料从地面竖直向上吊起,材料运动过程中的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材料受到的拉力大小为T,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则(  )
0~t1内,v减小,T<mg
t1~t2内,v增大,T>mg
t2~t3内,v减小,T>mg
t2~t3内,v减小,T<mg
6.我国建设的落塔及塔内的落仓如图所示。某次实验时,t=0时刻落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t=2 s时开始减速,t=4 s时落仓速度变为0。已知2~4 s内落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2 s内落仓内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0~2 s内落仓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与0~2 s内相比,2~4 s内落仓下落的位移更小
t=1.5 s和t=2.5 s两时刻落仓的加速度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餐厅服务员托举菜盘给顾客上菜。若服务员托举菜盘快到餐桌前,使菜盘水平向左减速运动,则(  )
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下方
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下方
8.过年了,到处都挂着喜庆的灯笼。一写有“新年快樂”的四个灯笼用一橡皮筋悬挂在路旁的树枝上,灯笼质量都为m,四个灯笼间都用轻绳拴连。突然,挂着“樂”字灯笼的绳子断了。在绳断的一瞬间,(  )
“樂”字灯笼的加速度为g
“新”、“年”、“快”三个灯笼的加速度为g
橡皮筋对“新”字灯笼的拉力为4mg
“新”字灯笼与“年”字灯笼间绳子的拉力为2mg
9.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μA<μB,mA<mB μB<μC,mB=mC
μB=μC,mB>mC μA<μC,mA<mC
10.传送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图甲所示,长为L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传送带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乙为小物块运动的v-t图像,则(  )
小物块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
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在0~t0内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滑动的距离为v0t0
小物块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沿传送带向上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1.(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中的加速度a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来确定的;小车质量M是通过________(2分)测量来确定的;而力F是由砂和砂桶的重力来确定的。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________(2分)(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2)有同学提出可以不用测出加速度的具体数值,因为我们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的位移和加速度成正比,只要每次测出位移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加速度的比例,即=,你觉得该同学这样说的前提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2.(8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7°,将纸带与铁块相连,并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各点均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此可得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1分)。
(2)根据纸带上的数值,计算打下计数点D时铁块的瞬时速度vD=________m/s
(1分),铁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2分)(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2分)(用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2分)(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10分)某同学质量为m=40 kg,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00 m,纵跳摸高中,他先下蹲,重心下降0.4 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50 m的高度。若他起跳蹬地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他起跳蹬地过程中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大小。
14.(14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0.2 kg的长木板,另一质量m=0.1 kg的小滑块以v0=2.4 m/s的水平初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此时开始计时)。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10 m/s2。
(1)(7分)若长木板长L=0.7 m且固定在水平面上,求小滑块从长木板上滑离时的速度大小;
(2)(7分)若长木板足够长且不固定,则经过多长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的速度相等?求此时间内小滑块运动的位移大小。
15.(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 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 s绳子突然断了(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1)(4分)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4分)从静止开始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3)(6分)物体是否会停在最高点,若能返回到斜面底端,求返回时的加速度大小。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 牛顿运动定律
1.C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惯性不会消失,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指在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无法通过实验验证,但是可以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故B错误;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长度、时间、质量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力是推导单位的物理量,故D错误。]
2.A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正确,B、D错误;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两者没有必然关系,C错误。]
3.C [为使儿童能够顺利滑下,即下滑加速度大于等于零,设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0,根据几何关系知tan θ==0.4,解得μ≤0.4,故C正确。]
4.D [设每个物体重量为m,对五个物体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5ma,则a=,隔离第2、3、4、5个物体,设第1个物体对第2个物体的作用力为N,则N=4ma,联立可得N=F,D正确,A、B、C错误。]
5.D [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像可知0~t1内,斜率增大,速度增大,向上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mg=ma,则T>mg,故A错误;t1~t2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向上增大后向上减小,则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故B错误;t2~t3内,斜率减小,速度减小,向上减速,加速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拉力小于重力,故C错误,D正确。]
6.B [0~2 s内落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仓内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设2 s时落仓的速度为v,则0~2 s内落仓下落的位移为s1=t1,2~4 s内落仓下落的位移s2=t2,由于t1=t2=2 s,可知0~2 s内落仓下落的位移等于2~4 s内落仓下落的位移,故C错误;根据a=可知,0~2 s内与2~4 s内落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1.5 s和t=2.5 s两时刻落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7.AC [菜盘沿着水平方向减速向左运动,所以加速度水平向右,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摩擦力水平向右,故A正确,B错误;菜盘对手的压力竖直向下,菜盘给手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斜向左下方,故C正确,D错误。]
8.AC [在绳断的一瞬间,“樂”字灯笼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故A正确;绳未断前,对四个灯笼受力分析可得橡皮筋的弹力为F=4mg,在绳断的一瞬间,橡皮筋的弹力不发生突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3mg=3ma,解得“新”、“年”“快”三个灯笼的加速度为a=,故B错误;在绳断的一瞬间,橡皮筋的弹力不发生突变,橡皮筋对“新”字灯笼的拉力为4mg,故C正确;对“新”字灯笼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T-mg=ma,解得“新”字灯笼与“年”字灯笼间绳子的拉力为T=mg,故D错误。]
9.B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得a=-μg,则aF图像的斜率k=,由题图可看出,乙、丙的斜率相等且小于甲的斜率,则mA<mB=mC。当F=0时,a=-μg,根据题图可看出,μA=μB<μC,故A、C错误,B、D正确。]
10.AC [根据题意可知,小物块在0~t0时间内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则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a=gsin θ+μgcos θ,故A正确,D错误;由题图乙知,t0小物块匀速运动,则有mgsin θ≤μmgcos θ,解得μ≥tan θ,故B错误;根据题意,结合题图乙可知,小物块在t0时刻时,速度为v0,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在0~t0内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滑动的距离为s=v0t0-=,故C正确。]
11.(1)天平(电子秤、弹簧测力计均可) 需要 (2)见解析
解析 (1)天平为实验室中基本的测量仪器,除此之外选择电子秤、弹簧测力计等皆可;设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拉=ma,对小车有
F拉=Ma,联立解得绳上拉力F拉==,当M m时,即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
(2)当从起点开始数相同数量的间隔来测量时,由于初速度为0,则有运动学公式s=at2,则可知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即=。
12.(1)0.1 (2)0.994 1.97 (3) 0.50
解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5×0.02 s=0.1 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有
vD== m/s≈0.994 m/s
根据逐差法可得,铁块的加速度为
a== m/s2
≈1.97 m/s2。
(3)对铁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θ-μmgcos θ=ma
解得μ=
代入数据可得μ=≈0.50。
13.900 N
解析 设该同学离开地面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离开地面,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有
0-v2=-2g(H-h)
解得v= m/s= m/s
该同学起跳蹬地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0=2aΔh
解得a== m/s2=12.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a
解得N=9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该同学起跳蹬地过程中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大小为900 N。
14.(1)0.4 m/s (2)0.4 s 0.64 m
解析 (1)小滑块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小滑块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
又f=μN=μmg,解得a1=-4 m/s2
由v-v=2a1L,解得vt=0.4 m/s。
(2)长木板在水平方向只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且f′=f=μmg=0.4 N,所以长木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2
解得a2=2 m/s2
设经过时间t,两者速度相同
则有v0+a1t=a2t,解得t=0.4 s
由s=v0t+a1t2
得此时间内小滑块运动的位移大小s=0.64 m。
15.(1)8 m/s (2)20 m (3)不会 4 m/s2
解析 (1)物体被绳子牵引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F,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 θ-f=ma,有f=μN,N=mgcos θ
联立解得a1=2 m/s2
则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1=a1t=8 m/s。
(2)绳断时物体距斜面底端的位移
s1=a1t2=16 m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2
解得a2=8 m/s2
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1 s
则减速运动的位移为s2=t2=4 m
则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s=s1+s2=20 m。
(3)根据题意,有mgsin θ>μmgcos θ,所以物体不会停在最高点,物体将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3
解得a3=4 m/s2。(共35张PPT)
章末测评验收卷(五)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长度、时间、力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
C
解析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惯性不会消失,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指在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无法通过实验验证,但是可以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故B错误;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长度、时间、质量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力是推导单位的物理量,故D错误。
2.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B.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正确,B、D错误;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两者没有必然关系,C错误。
3.如图所示,滑滑梯时为使小朋友能顺利沿倾斜滑板滑下,某研究小组测量出滑板的水平跨度为6 m,高度为2.4 m。则设计时该滑板与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小于(  )
C
A.0.2 B.0.3
C.0.4 D.0.5
D
4.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对左侧第1个物体施加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第1个物体对第2个物体的作用力等于(  )
5.建设房屋的起重机通过钢索将质量为m的建筑材料从地面竖直向上吊起,材料运动过程中的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材料受到的拉力大小为T,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则(  )
D
A.0~t1内,v减小,T<mg
B.t1~t2内,v增大,T>mg
C.t2~t3内,v减小,T>mg
D.t2~t3内,v减小,T<mg
解析 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像可知0~t1内,斜率增大,速度增大,向上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mg=ma,则T>mg,故A错误;t1~t2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向上增大后向上减小,则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故B错误;t2~t3内,斜率减小,速度减小,向上减速,加速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拉力小于重力,故C错误,D正确。
6.我国建设的落塔及塔内的落仓如图所示。某次实验时,t=0时刻落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t=2 s时开始减速,t=4 s时落仓速度变为0。已知2~4 s内落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0~2 s内落仓内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B.0~2 s内落仓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与0~2 s内相比,2~4 s内落仓下落的位移更小
D.t=1.5 s和t=2.5 s两时刻落仓的加速度相同
A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餐厅服务员托举菜盘给顾客上菜。若服务员托举菜盘快到餐桌前,使菜盘水平向左减速运动,则(  )
A.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下方
D.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下方
解析 菜盘沿着水平方向减速向左运动,所以加速度水平向右,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摩擦力水平向右,故A正确,B错误;菜盘对手的压力竖直向下,菜盘给手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斜向左下方,故C正确,D错误。
8.过年了,到处都挂着喜庆的灯笼。一写有“新年快樂”的四个灯笼用一橡皮筋悬挂在路旁的树枝上,灯笼质量都为m,四个灯笼间都用轻绳拴连。突然,挂着“樂”字灯笼的绳子断了。在绳断的一瞬间,(  )
AC
9.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D
A.μA<μB,mA<mB B.μB<μC,mB=mC
C.μB=μC,mB>mC D.μA<μC,mA<mC
10.传送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图甲所示,长为L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传送带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乙为小物块运动的v-t图像,则(  )
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1.(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中的加速度a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来确定的;小车质量M是通过________测量来确定的;而力F是由砂和砂桶的重力来确定的。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答案 (1)天平(电子秤、弹簧测力计均可) 需要 
(2)见解析
12.(8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7°,将纸带与铁块相连,并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各点均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此可得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2)根据纸带上的数值,计算打下计数点D时铁块的瞬时速度vD=________m/s,铁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5×0.02 s=0.1 s。
(3)对铁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θ-μmgcos θ=ma
13.(10分)某同学质量为m=40 kg,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00 m,纵跳摸高中,他先下蹲,重心下降0.4 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50 m的高度。若他起跳蹬地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他起跳蹬地过程中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大小。
答案 900 N
解析 设该同学离开地面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离开地面,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有
0-v2=-2g(H-h)
该同学起跳蹬地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0=2aΔh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a
解得N=9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该同学起跳蹬地过程中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大小为900 N。
14.(14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0.2 kg的长木板,另一质量m=0.1 kg的小滑块以v0=2.4 m/s的水平初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此时开始计时)。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长木板长L=0.7 m且固定在水平面上,求小滑块从长木板上滑离时的速度大小;
(2)若长木板足够长且不固定,则经过多长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的速度相等?求此时间内小滑块运动的位移大小。
答案 (1)0.4 m/s (2)0.4 s 0.64 m
解析 (1)小滑块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小滑块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
又f=μN=μmg
解得a1=-4 m/s2
(2)长木板在水平方向只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且f′=f=μmg=0.4 N,所以长木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2
解得a2=2 m/s2
设经过时间t,两者速度相同
则有v0+a1t=a2t
解得t=0.4 s
得此时间内小滑块运动的位移大小s=0.64 m。
15.(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 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 s绳子突然断了(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静止开始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3)物体是否会停在最高点,若能返回到斜面底端,求返回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8 m/s (2)20 m (3)不会 4 m/s2
解析 (1)物体被绳子牵引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F,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 θ-f=ma,有
f=μN,N=mgcos θ
联立解得a1=2 m/s2
则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1=a1t=8 m/s。
(2)绳断时物体距斜面底端的位移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2
解得a2=8 m/s2
(3)根据题意,有mgsin θ>μmgcos θ,所以物体不会停在最高点,物体将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3
解得a3=4 m/s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