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弹性碰撞
1.中子(设其质量数为1)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2.(多选)(2024·重庆巴蜀中学期中)质量为mA的A球,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静止的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弹性正碰,假设B球的质量mB可选取不同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当mB=mA时,碰后A、B两球共速
当mB=mA时,碰后两球互换速度
当mB>mA时,碰后A球反向运动
当mB3.(多选)(2024·宁夏大学附中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A=5 kg,动量大小为pA=4 kg·m/s,小球A水平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的动量大小为pA′=1 kg·m/s,方向水平向右(水平面光滑),则(  )
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3 kg·m/s
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5 kg·m/s
小球B的质量为15 kg
小球B的质量为3 kg
题组二 非弹性碰撞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2 kg,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块B的质量分别为(  )
2 m/s,5 kg 2 m/s,3 kg
3.5 m/s,2.86 kg 3.5 m/s,0.86 kg
5.(2024·湖南邵阳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2 022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第一个小球初动能Ek,若小球间的所有碰撞均为对心完全非弹性碰撞,则整个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总量为(  )
题组三 碰撞的可行性分析
6.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m甲=1 kg、m乙=2 kg。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6 m/s、v乙=2 m/s。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铁球的速度有可能是(  )
v甲′=7 m/s,v乙′=1.5 m/s
v甲′=2 m/s,v乙′=4 m/s
v甲′=3.5 m/s,v乙′=3 m/s
v甲′=4 m/s,v乙′=3 m/s
7.(多选)(2024·哈尔滨三中高二月考)质量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则碰后B的速度可能是(  )
v0 v0
v0 v0
8.(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A,沿着光滑水平面以v0的速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那么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v0 v0
v0 v0
综合提升练
9.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3 J 4 J
5 J 6 J
10.如图所示,A、B是两个用等长细线悬挂起来的大小可忽略不计的小球,mB=5mA,B球静止,拉起A球,使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由静止释放A球,在最低点A球与B球发生弹性碰撞。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碰后两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静止,B球向右运动,且偏角小于30°
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且偏角等于30°
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A球偏角大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
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A球偏角等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
11.(10分)(2024·广东深圳市高二统考期末)台球是深受大众喜爱的球类运动之一。如图所示,某次比赛时,母球A、目标球B和角洞恰好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已知两球质量均为m且可视为质点,B与角洞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B减速运动恰好能进入角洞,B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k倍,求:
(1)(5分)两球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
(2)(5分)两球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
培优加强练
12.(10分)(鲁科版教材P29章末练习10改编)“胸口碎大石”是民间杂耍的保留节目(危险节目,请勿模仿)。其原理如图所示,皮囊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面压着一块质量M=54 kg的石板,质量m=6 kg的铁锤,以v0=5 m/s的速度,竖直向下砸中石板,碰撞时间极短,铁锤与石板瞬间达到共同速度。求:
(1)(5分)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5分)设石板被砸中后,忽略手持锤把的作用力,铁锤与石板向下运动了d=2 cm,速度减到0,求这段位移中皮囊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1.A [因为发生的是弹性正碰,所以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v1=v2+Av
v=v+·Av2
联立两式解得=,故A正确。]
2.BC [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v0=mAv1+mBv2,mAv=mAv+mBv,解得v1=v0,v2=v0。当mB=mA时,v1=0,v2=v0,碰后两球互换速度,A错误,B正确;当mB>mA时,v1=v0<0,碰后A球反向运动,C正确;当mB3.AD [规定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碰撞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所以有pA=pA′+pB,解得pB=3 kg·m/s,故A正确,B错误;由于是弹性碰撞,所以没有动能损失,有eq \f(p,2mA)=+eq \f(p,2mB),解得mB=3 kg,故C错误,D正确。]
4.B [由图像可知,碰前A的速度为v1= m/s=5 m/s,碰后A、B的共同速度为v2= m/s=2 m/s,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1=(mA+mB)v2,解得mB=3 kg,选项B正确。]
5.C [以第一个小球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由于小球间的所有碰撞均为对心完全非弹性碰撞,每次碰撞后小球速度都相同,故最后每个小球速度都相同,将2 022个小球组成的整体看作一个系统,设系统最终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 022mv,解得v=,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v-×2 022mv2,而mv=Ek,解得ΔE=,故C正确。]
6.B [选项A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但碰后总动能大于碰前总动能,故A错误;选项C不满足动量守恒条件,故C错误;选项B、D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且碰后总动能小于碰前总动能,但D项碰后甲铁球速度大于乙铁球速度,要发生第2次碰撞,不合理,故B正确,D错误。]
7.AC [若小球A与小球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有mv0=(m+2m)v共,解得v共 =v0,若小球A与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则有mv0=mvA′+2mvB′,mv=mvA′2+×2mvB′2,解得vA′=-v0,vB′=v0,所以碰后B的速度v0≤vB≤v0,故A、C正确,B、D错误。]
8.AB [根据Ek=mv2,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则A球的速度变为vA′=±v0,正、负表示方向有两种可能。
当vA′=v0时,vA′与v0同向,有mv0=mv0+2mvB,解得vB=v0;当vA′=-v0时,vA′与v0反向,有mv0=-mv0+2mvB,解得vB=v0,故A、B正确,C、D错误。]
9.A [设乙物块的质量为m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甲+m乙v乙=m甲v甲′+m乙v乙′,代入图中数据解得m乙=6 kg,进而可求得碰撞过程中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E损=m甲v+m乙v-m甲v甲′2-m乙v乙′2,代入图中数据解得E损=3 J,选项A正确。]
10.C [设A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为v,在最低点A球与B球发生弹性碰撞后,A球的速度为vA,B球的速度为vB,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Av=mAvA+mBv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v2=mAv+mBv
可得vA=v=-v,vB=v=v,
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A球偏角大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故选项C正确。]
11.(1) (2)
解析 (1)碰后,对目标球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kmgl=0-mv,解得v2=。
(2)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有
mv0=mv1+mv2,mv=mv+mv
解得v0=v2,v1=0,联立以上解得v0=。
12.(1)67.5 J (2)975 N
解析 (1)铁锤与石板碰撞,动量守恒,则mv0=(m+M)v1
因此,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v-(m+M)v
联立解得ΔE=67.5 J,故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67.5 J。
(2)铁锤与石板共速后,根据动能定理得
(mg+Mg-F)d=0-(m+M)v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皮囊受到的反作用力F′=F
解得F′=975 N
故这段位移中皮囊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975 N。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学习目标 1.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弹性碰撞的规律。3.会根据有关数据分析碰撞的种类。
知识点一 弹性碰撞
碰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台球桌上台球的碰撞(图甲),汽车碰撞测试中两车的相向碰撞(碰撞后均静止)(图乙)等,这些碰撞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1.不同类型的碰撞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______。
(2)非弹性碰撞:一般情况下,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________,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完全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中,如果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系统的动能损失________。
2.弹性碰撞
(1)碰撞的特点
①时间特点:碰撞现象中,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相对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可忽略不计。
②相互作用力特点: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动量守恒。
(2)弹性碰撞规律
①动量守恒;②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
思考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小球A以速度v1向右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B发生碰撞,若两者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且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均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下列提示,求碰后A、B两球的速度v1′、v2′。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碰撞前后动能相等,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由①式得m1(v1-v1′)=m2v2′
由②式得m1(v-v1′2)=m2v2′2
联立以上两式得v1′+v1=v2′
由上面关系式可解得
v1′=________,v2′=________。
(请记住这两个结果,以便今后直接使用)
2.根据上述结论,讨论下列问题。
(1)以碰前物体m1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①若m1=m2,则有v1′=________,v2′=________,即碰撞后两球速度________。
②若m1>m2,则v1′________0,v2′________0(均填“>”“=”或“<”),表示v1′和v2′都与v1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③若m1”“=”或“<”),表示v1′与v1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继续思考:
①若m1 m2,则v1′=________,v2′=________;
②若m1 m2,则v1′=________,v2′=________。
例1 如图所示,B、C、D、E、F五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四个球质量相等,而F球的质量小于B球,A球的质量等于F球。若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之后(  )
A.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
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
C.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
D.6个小球都运动
例2 碰撞在宏观、微观世界中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种未知粒子跟静止的氢原子核正碰,测出碰撞后氢原子核的速度是v1,该未知粒子以相同速度跟静止的氮原子核正碰时,测出碰撞后氮原子核的速度是v1,已知氢原子核的质量是mH,氮原子核的质量是14mH,上述碰撞都是弹性碰撞,求该未知粒子的质量m和初速度v0的大小。
 
 
 
 
 
 
 
 知识点二 非弹性碰撞
如图,在左侧小车的右端和右侧小车的左端固定一定量的橡皮泥,以保证两车碰后可以粘在一起,无论碰前两车速度大小如何,碰撞过程中均有机械能损失吗?
碰撞实验
                                    
                                    
1.定义
如果系统在碰撞后动能________,这类碰撞叫作非弹性碰撞。
2.特点
(1)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________。
(2)碰撞过程中,有一定的机械能损失,即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____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两物体合为一体或者具有共同速度,这种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大,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例如子弹射入并停留在木块中,列车车厢的挂接等。
例3 (鲁科版教材P25例题)如图所示,打桩机重锤的质量为m1,从桩帽上方某高处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自由落下,打在质量为m2的钢筋混凝土桩子上(包括桩帽)。锤与桩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后二者以相同速度一起向下运动将桩打入地下。若碰撞前锤的速度为v0,求锤与桩所组成的系统碰撞后的动能及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
 
 
 
 
 
 
 
训练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只质量为5.0 kg的保龄球,撞上一只原来静止、质量为1.5 kg的球瓶,此后球瓶以3.0 m/s的速度向前飞出,而保龄球以2.0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求:
(1)碰撞前保龄球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判断该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知识点三 碰撞的可行性分析
(鲁科版教材P24“拓展一步”改编)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球,分别以速度v1、v2(v1>v2)运动。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v2′。请思考:
(1)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量有什么关系?
(2)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能有什么关系?
(3)两球碰后的速度v1′、v2′的大小有哪些特点?
                                    
                                    
                                    
例4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球的动量为10 kg·m/s,B球的动量为12 kg·m/s。A球追上B球并相碰,碰撞后,A球的动量变为8 kg·m/s,方向没变,则A、B两球质量的比值可能为 (  )
A.0.5 B.0.6
C.0.65 D.0.75
1.碰撞问题遵循的“三个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Ek1+Ek2≥Ek1′+Ek2′。
(3)速度要合理
2.碰撞合理性的判断思路
(1)对一个给定的碰撞,首先要看动量是否守恒,其次看总动能是否增加,同时注意碰前、碰后合理的速度关系。
(2)要灵活运用Ek=或p=,Ek=pv或p=几个关系式进行有关计算。
训练2 (多选)质量为1 kg的小球以4 m/s的速度与质量为2 kg的静止小球正碰,关于碰后的速度v1′和v2′,下面哪些是可能正确的(  )
A.v1′=v2′= m/s
B.v1′=3 m/s,v2′=0.5 m/s
C.v1′=1 m/s,v2′=3 m/s
D.v1′=-1 m/s,v2′=2.5 m/s
随堂对点自测
1.(弹性碰撞)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排成一条直线,2、3小球静止并靠在一起,1球以速度v0射向它们,如图所示。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分别是(  )
A.v1=v2=v3=v0 B.v1=0,v2=v3=v0
C.v1=0,v2=v3=v0 D.v1=v2=0,v3=v0
2.(非弹性碰撞)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排成一直线,且彼此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如图所示。具有动能E0的第1个物块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最后这三个物块粘在一起,这个整体的动能为(  )
A.E0 B.
C. D.
3.(碰撞的可行性分析)(多选)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M与m的比值可能为(  )
A.2 B.3
C.4 D.5
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知识点一
导学 提示 相同点是碰撞过程持续时间极短,此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碰撞满足动量守恒;不同点是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有多有少,图甲损失的机械能相比碰撞前的机械能占比较小,图乙损失的机械能相比碰撞前的机械能占比较大。
知识梳理
1.(1)守恒 (2)不守恒 (3)最大
[思考]
1.提示 m1v1=m1v1′+m2v2′ m1v=m1v1′2+m2v2′2
v1 v1
2.提示 (1)①0 v1 互换 ②> > 相同 ③< 相反
(2)①v1 2v1 ②-v1 0
例1 C [A球与B球相碰撞,由于A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碰后A球被弹回,B球获得速度与C球碰撞,由于发生的是弹性碰撞,且两球质量相等,故碰后B球静止,C球获得速度与D球碰撞,同理,D球与E球碰撞都是弹性碰撞,E球获得速度后与F球碰撞的过程中,由于E球的质量大于F球的质量,故碰后E、F球都向右运动,所以碰撞之后,A、E、F三球运动,B、C、D三球静止,故C正确。]
例2 mH v1
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Hv1+mv2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v=mHv+m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14mH×v1+mv3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v=×14mH+mv
联立解得m=mH,v0=v1。
知识点二
导学 提示 有损失。碰后粘在一起机械能损失最多。
知识梳理
1.减少 2.(1)守恒 (2)小于
例3 eq \f(mv,2(m1+m2)) eq \f(m1m2v,2(m1+m2))
解析 设锤与桩碰撞后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所以v=v0
碰撞后该系统的动能E1=(m1+m2)v2=eq \f(mv,2(m1+m2))
系统损失的动能
E损=m1v-(m1+m2)v2=eq \f(m1m2v,2(m1+m2))。
训练1 (1)2.9 m/s (2)非弹性碰撞
解析 (1)设保龄球的质量为m1,球瓶的质量为m2,碰撞前保龄球的速度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
解得v1=2.9 m/s。
(2)保龄球和球瓶组成的系统初、末动能分别为
Ek=m1v=21.025 J
Ek′=m1v1′2+m2v=16.75 J
由于Ek>Ek′,所以该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知识点三
导学 提示 (1)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量守恒。
(2)碰撞前两球的总动能大于或等于碰撞后两球的总动能。
(3)①v2′>v2;②v1′≤v2′。
例4 BC [A、B两球同向运动,A球追上B球要满足vA>vB。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且动能不会增多,碰撞结束要满足vB′≥vA′
由vA>vB得>,即<=≈0.83
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得pA+pB=pA′+pB′,pB′=14 kg·m/s
由碰撞过程的总动能不增加得
eq \f(p,2mA)+eq \f(p,2mB)≥+,即≤≈0.69
由vB′≥vA′得≥,≥=≈0.57
综上分析有0.57≤≤0.69。故B、C正确。]
训练2 AD [由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m1v1=m1v1′+m2v2′和动能不增加Ek≥Ek1′+Ek2′验证A、B、D三项皆有可能,但B项碰后后面小球的速度大于前面小球的速度,不符合实际,所以A、D正确。]
随堂对点自测
1.D [由于1球与2球发生碰撞时间极短,2球的位置来不及发生变化。这样2球对3球不产生力的作用,即3球不会参与1、2球作用,1、2球作用后立即交换速度,即碰后1球停止,2球速度立即变为v0,同理分析,2、3球作用后交换速度,故选项D正确。]
2.C [由碰撞中动量守恒得mv0=3mv1,又E0=mv,Ek′=×3mv,联立可得Ek′=×3m=×eq \b\lc\(\rc\)(\a\vs4\al\co1(\f(1,2)mv))=,故C正确。]
3.AB [设碰撞后两者的动量都为p,由题意可知,碰撞前后总动量为2p,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有p2=2mEk,碰撞过程动能不增加,有≥+,解得≤3,由于两者碰撞之后M的速度不大于m的速度,设碰撞后M的速度为v1,m的速度为v2,根据题意可得Mv1=mv2,故≥1,综上所述,A、B正确,C、D错误。](共55张PPT)
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1.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弹性碰撞的规律。
3.会根据有关数据分析碰撞的种类。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
01
随堂对点自测
02
课后巩固训练
03
知识点
1
知识点二 非弹性碰撞
知识点一 弹性碰撞
知识点三 碰撞的可行性分析
知识点一 弹性碰撞
碰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台球桌上台球的碰撞(图甲),汽车碰撞测试中两车的相向碰撞(碰撞后均静止)(图乙)等,这些碰撞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提示 相同点是碰撞过程持续时间极短,此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碰撞满足动量守恒;不同点是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有多有少,图甲损失的机械能相比碰撞前的机械能占比较小,图乙损失的机械能相比碰撞前的机械能占比较大。
1.不同类型的碰撞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______。
(2)非弹性碰撞:一般情况下,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________,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完全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中,如果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系统的动能损失______。
守恒
不守恒
最大
2.弹性碰撞
(1)碰撞的特点
①时间特点:碰撞现象中,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相对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可忽略不计。
②相互作用力特点: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动量守恒。
(2)弹性碰撞规律
①动量守恒;②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
【思考】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小球A以速度v1向右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B发生碰撞,若两者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且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均在一条直线上。
提示 m1v1=m1v1′+m2v2′
2.根据上述结论,讨论下列问题。
(1)以碰前物体m1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①若m1=m2,则有v1′=________,v2′=________,即碰撞后两球速度________。
②若m1>m2,则v1′________0,v2′________0(均填“>”“=”或“<”),表示v1′和v2′都与v1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③若m1”“=”或“<”),表示v1′与v1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继续思考:
①若m1 m2,则v1′=________,v2′=________;
②若m1 m2,则v1′=________,v2′=________。
提示 (1)①0 v1 互换 ②> > 相同 ③< 相反 (2)①v1 2v1 ②-v1 0
C
例1 如图所示,B、C、D、E、F五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四个球质量相等,而F球的质量小于B球,A球的质量等于F球。若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之后(  )
A.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
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
C.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
D.6个小球都运动
解析 A球与B球相碰撞,由于A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碰后A球被弹回,B球获得速度与C球碰撞,由于发生的是弹性碰撞,且两球质量相等,故碰后B球静止,C球获得速度与D球碰撞,同理,D球与E球碰撞都是弹性碰撞,E球获得速度后与F球碰撞的过程中,由于E球的质量大于F球的质量,故碰后E、F球都向右运动,所以碰撞之后,A、E、F三球运动,B、C、D三球静止,故C正确。
知识点二 非弹性碰撞
如图,在左侧小车的右端和右侧小车的左端固定一定量的橡皮泥,以保证两车碰后可以粘在一起,无论碰前两车速度大小如何,碰撞过程中均有机械能损失吗?
碰撞实验
提示 有损失。碰后粘在一起机械能损失最多。
1.定义
如果系统在碰撞后动能______,这类碰撞叫作非弹性碰撞。
2.特点
(1)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______。
(2)碰撞过程中,有一定的机械能损失,即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______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减少
守恒
小于
3.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两物体合为一体或者具有共同速度,这种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大,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例如子弹射入并停留在木块中,列车车厢的挂接等。
例3 (鲁科版教材P25例题)如图所示,打桩机重锤的质量为m1,从桩帽上方某高处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自由落下,打在质量为m2的钢筋混凝土桩子上(包括桩帽)。锤与桩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后二者以相同速度一起向下运动将桩打入地下。若碰撞前锤的速度为v0,求锤与桩所组成的系统碰撞后的动能及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
解析 设锤与桩碰撞后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
训练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只质量为5.0 kg的保龄球,撞上一只原来静止、质量为1.5 kg的球瓶,此后球瓶以3.0 m/s的速度向前飞出,而保龄球以2.0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求:
(1)碰撞前保龄球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判断该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答案 (1)2.9 m/s (2)非弹性碰撞
解析 (1)设保龄球的质量为m1,球瓶的质量为m2,碰撞前保龄球的速度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解得v1=2.9 m/s。
(2)保龄球和球瓶组成的系统初、末动能分别为
知识点三 碰撞的可行性分析
(鲁科版教材P24“拓展一步”改编)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球,分别以速度v1、v2(v1>v2)运动。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v2′。请思考:
(1)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量有什么关系?
(2)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能有什么关系?
(3)两球碰后的速度v1′、v2′的大小有哪些特点?
提示 (1)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量守恒。
(2)碰撞前两球的总动能大于或等于碰撞后两球的总动能。
(3)①v2′>v2;②v1′≤v2′。
例4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球的动量为10 kg·m/s,B球的动量为12 kg·m/s。A球追上B球并相碰,碰撞后,A球的动量变为8 kg·m/s,方向没变,则A、B两球质量的比值可能为 (  )
A.0.5 B.0.6
C.0.65 D.0.75
BC
解析 A、B两球同向运动,A球追上B球要满足vA>vB。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且动能不会增多,碰撞结束要满足vB′≥vA′
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得pA+pB=pA′+pB′,pB′=14 kg·m/s
1.碰撞问题遵循的“三个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Ek1+Ek2≥Ek1′+Ek2′。
AD
随堂对点自测
2
D
1.(弹性碰撞)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排成一条直线,2、3小球静止并靠在一起,1球以速度v0射向它们,如图所示。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分别是(  )
解析 由于1球与2球发生碰撞时间极短,2球的位置来不及发生变化。这样2球对3球不产生力的作用,即3球不会参与1、2球作用,1、2球作用后立即交换速度,即碰后1球停止,2球速度立即变为v0,同理分析,2、3球作用后交换速度,故选项D正确。
C
2.(非弹性碰撞)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排成一直线,且彼此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如图所示。具有动能E0的第1个物块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最后这三个物块粘在一起,这个整体的动能为(  )
AB
3.(碰撞的可行性分析)(多选)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M与m的比值可能为(  )
A.2 B.3 C.4 D.5
课后巩固训练
3
A
题组一 弹性碰撞
1.中子(设其质量数为1)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基础对点练
BC
2.(多选)(2024·重庆巴蜀中学期中)质量为mA的A球,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静止的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弹性正碰,假设B球的质量mB可选取不同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mB=mA时,碰后A、B两球共速
B.当mB=mA时,碰后两球互换速度
C.当mB>mA时,碰后A球反向运动
D.当mBAD
3.(多选)(2024·宁夏大学附中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A=5 kg,动量大小为pA=4 kg·m/s,小球A水平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的动量大小为pA′=1 kg·m/s,方向水平向右(水平面光滑),则(  )
A.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3 kg·m/s
B.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5 kg·m/s
C.小球B的质量为15 kg
D.小球B的质量为3 kg
B
题组二 非弹性碰撞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2 kg,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块B的质量分别为(  )
A.2 m/s,5 kg B.2 m/s,3 kg
C.3.5 m/s,2.86 kg D.3.5 m/s,0.86 kg
C
5.(2024·湖南邵阳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2 022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第一个小球初动能Ek,若小球间的所有碰撞均为对心完全非弹性碰撞,则整个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总量为(  )
B
题组三 碰撞的可行性分析
6.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m甲=1 kg、m乙=2 kg。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6 m/s、v乙=2 m/s。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铁球的速度有可能是(  )
A.v甲′=7 m/s,v乙′=1.5 m/s B.v甲′=2 m/s,v乙′=4 m/s
C.v甲′=3.5 m/s,v乙′=3 m/s D.v甲′=4 m/s,v乙′=3 m/s
解析 选项A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但碰后总动能大于碰前总动能,故A错误;选项C不满足动量守恒条件,故C错误;选项B、D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且碰后总动能小于碰前总动能,但D项碰后甲铁球速度大于乙铁球速度,要发生第2次碰撞,不合理,故B正确,D错误。
AC
7.(多选)(2024·哈尔滨三中高二月考)质量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则碰后B的速度可能是(  )
AB
A
9.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综合提升练
A.3 J B.4 J
C.5 J D.6 J
C
10.如图所示,A、B是两个用等长细线悬挂起来的大小可忽略不计的小球,mB=5mA,B球静止,拉起A球,使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由静止释放A球,在最低点A球与B球发生弹性碰撞。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碰后两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静止,B球向右运动,且偏角小于30°
B.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且偏角等于30°
C.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A球偏角大于B球偏角,
且都小于30°
D.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A球偏角等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
解析 设A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为v,在最低点A球与B球发生弹性碰撞后,A球的速度为vA,B球的速度为vB,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Av=mAvA+mBv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A球向左运动,B球向右运动,A球偏角大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故选项C正确。
11.(2024·广东深圳市高二统考期末)台球是深受大众喜爱的球类运动之一。如图所示,某次比赛时,母球A、目标球B和角洞恰好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已知两球质量均为m且可视为质点,B与角洞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B减速运动恰好能进入角洞,B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k倍,求:
(1)两球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
(2)两球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
培优加强练
12.(鲁科版教材P29章末练习10改编)“胸口碎大石”是民间杂耍的保留节目(危险节目,请勿模仿)。其原理如图所示,皮囊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面压着一块质量M=54 kg的石板,质量m=6 kg的铁锤,以v0=5 m/s的速度,竖直向下砸中石板,碰撞时间极短,铁锤与石板瞬间达到共同速度。求:
(1)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设石板被砸中后,忽略手持锤把的作用力,铁锤与石板向下运动了d=2 cm,速度减到0,求这段位移中皮囊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答案 (1)67.5 J (2)975 N
解析 (1)铁锤与石板碰撞,动量守恒,则
mv0=(m+M)v1
因此,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联立解得ΔE=67.5 J,故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67.5 J。
(2)铁锤与石板共速后,根据动能定理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皮囊受到的反作用力F′=F
解得F′=975 N
故这段位移中皮囊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975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