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1.(多选)一个质量为0.18 kg的垒球,以25 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 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 260 N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 J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 J
2.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前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v增大到3v,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3v增大到7v。前后两段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I1和I2。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
W2=5W1,I2≤5I1 W2=5W1,I2=2I1
W2=2W1,I2≥I1 W2=2W1,I2=2I1
题组二 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3.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如图,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弹性长绳绑在腰或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忽略空气阻力)。在某次蹦极中质量为60 kg的人在弹性绳伸直后又经过2 s人的速度减为零,假设弹性绳原长为4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
绳在绷紧过程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50 N
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相同
运动员在弹性绳伸直后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弹性绳的作用力的冲量
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相同
4.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设一个50 g的鸡蛋从20 m高的楼上自由下落,与地面撞击时鸡蛋的竖直高度为5 cm,认为鸡蛋下沿落地后,鸡蛋上沿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并且上沿运动到地面时恰好静止,以鸡蛋的上、下沿落地的时间间隔作为鸡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则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约为(  )
100 N 200 N
600 N 1 000 N
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静止的物体受到一水平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0~4t0时间内,力F做的功为0
在2t0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
在3t0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最大
在0~2t0时间内,力F的冲量为F0t0
题组三 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流体模型
6.(2024·河南商开大联考期末)某人感冒打喷嚏时气流喷出的速度大小为v,假设打一次喷嚏大约喷出体积为V的空气,用时为Δt。已知空气的密度为ρ,估算打一次喷嚏人受到的平均反冲力大小为(  )
7.(多选)(2024·广西钦州市高二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用高压水枪喷出的强力水柱洗车,设水柱截面半径为r,水流速度大小为v,水柱垂直车窗,水柱冲击车窗后水的速度变为零,水的密度为ρ,则(  ) 
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大小为πr2ρv2
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大小为πr2ρv
水柱对车窗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πr2ρv2
水柱对车窗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πr2ρv
综合提升练
8.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实验中水球变身“乒乓球”,一水球以一定速率沿某方向垂直撞击球拍,而后以原速率返回,则(  )
水球返回后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做的功为0
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的冲量为0
水球与球拍作用前后的速度变化为0
9.(多选)(2023·河南新乡市一中期中)质量为m的排球从距离沙滩表面高度为H的A点由静止释放,落到沙滩并陷入深度为h的B点时速度减为零,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排球落入沙滩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整个下落过程中,排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整个下落过程中,排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h)
在陷入沙滩过程中,排球动量的改变量的大小等于m
在陷入沙滩过程中,排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大于m
10.(多选)游乐场滑索项目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索道AB段光滑,A点比B点高1.25 m,与AB段平滑连接的BC段粗糙,长4 m。质量为50 kg 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进入水平减速区,在C点与缓冲墙发生碰撞,反弹后在距墙1 m的D点停下。设滑块与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缓冲墙对滑块的冲量为-50 N·s
缓冲墙对滑块的冲量为-250 N·s
缓冲墙对滑块做的功为-125 J
缓冲墙对滑块做的功为-250 J
11.(8分)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8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作用了t1=6 s后撤去,撤去F后又经t2=2 s物体与竖直墙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3=0.1 s,碰墙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v′=6 m/s,求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g取10 m/s2)。
培优加强练
12.(12分)(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考期末)起跳摸高是篮球爱好者喜欢的运动。如图所示,篮板下沿距地面2.90 m,篮球筐高度是3.05 m。某男生质量为60 kg,手竖直向上伸直后指尖离地高度为2.10 m,某次从地面竖直起跳后恰好碰到了篮板下沿(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1)(4分)他起跳时的速度多大?
(2)(4分)起跳前,他先下蹲使重心下降一定高度H,然后用力蹬地,在地面1 560 N支持力作用下他的重心匀加速上升,求H的值;
(3)(4分)落地时,该生采用双膝弯曲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假设脚与地面缓冲的时间为0.5 s,求每条腿在缓冲过程中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1.AC [设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为,取末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Δt=m(v1-v0),其中v1=45 m/s,v0=-25 m/s,代入解得=1 260 N。由动能定理得W=mv-mv=126 J,故A、C正确。]
2.A [根据题意有W1=m(3v)2-mv2=4mv2,W2=m(7v)2-m(3v)2=20mv2,故可知W2=5W1,C、D错误;根据动量定理I=Δp知,此题只给了速度的大小,没有给方向,而动量改变量是一个矢量,有4mv>I1>2mv,10mv>I2>4mv,故A正确,B错误。]
3.D [绳在刚伸直时人的速度为v== m/s=30 m/s,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绳绷紧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F-mg)t=0-(-mv),解得F=1 500 N,故A错误;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零,即重力的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等大反向,故B错误,D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运动员在弹性绳绷紧后,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与重力冲量的矢量和,故C错误。]
4.B [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则有mgh=mv2,解得v=20 m/s,鸡蛋落地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 m/s,鸡蛋与地面撞击的时间为t==0.005 s,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鸡蛋落地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可得(N-mg)t=0-(-mv),解得N≈2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力N′=200 N,故选项B正确。]
5.A [F-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冲量的大小。由题图可知,0~4t0时间内,F的合冲量为0,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体的末速度为0,根据动能定理可知0~4t0时间内F做的功为0,故A正确;0~2t0时间内,F的合冲量为0,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2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0,故B、D错误;在3t0时刻,F为0,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0,故C错误。]
6.A [打一次喷嚏大约喷出气体的质量m=ρV,由动量定理有Δt=mv,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打一次喷嚏人受到的平均反冲力大小为,故A正确。]
7.BC [高压水枪的流量为Q=Sv=πr2v,水枪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为m=ρπr2v=πr2ρv,故A错误,B正确;研究时间Δt内喷出的质量为m′的水,由动量定理得-FΔt=0-m′v,解得F===ρπr2v2=πr2ρv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水柱对车窗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πr2ρv2,故C正确,D错误。]
8.B [由于在空间站中水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球返回后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故A错误;一水球以一定速率沿某方向垂直撞击球拍,而后以原速率返回,设大小为v0,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水球与球拍作用前后的速度变化为Δv=-v0-v0=-2v0,设水球的质量为m,根据动量定理可得,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的冲量为I=-mv0-mv0=-2mv0,根据动能定理可得,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做的功为W=mv-mv=0,故B正确,C、D错误。]
9.BCD [由动能定理有mg(H+h)+Wf=0,可知排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h),A错误,B正确;排球自由落下至地面过程,机械能守恒,有mgH=mv2,则v=,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动量定理IG-If=0-mv,排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而If=IG+mv=IG+m,则排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C、D正确。]
10.BC [滑块从A点下滑,经过B滑动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μmgxBC=mv-0,从C点反弹运动到D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xCD=0-mv,代入数据解得v1=3 m/s,v2=2 m/s。滑块与缓冲墙作用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I=-mv2-mv1,代入数据,得I=-250 N·s,故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W=mv-mv,代入数据得W=-125 J,故C正确,D错误。]
11.280 N
解析 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在t1时间内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撤去F后,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
INCLUDEPICTURE"Z24.TIF" INCLUDEPICTURE "E:\\2024(秋)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鲁科版\\学生WORD文档\\Z24.TIF" \* MERGEFORMATINET
选F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Ft1-μmg(t1+t2)=mv
INCLUDEPICTURE"Z25.TIF" INCLUDEPICTURE "E:\\2024(秋)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鲁科版\\学生WORD文档\\Z25.TIF" \* MERGEFORMATINET
解得v=8 m/s
物体与墙壁作用后速度变为向左,根据动量定理得
t3=-mv′-mv
解得=-280 N
故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80 N。
12.(1)4 m/s (2)0.5 m (3)540 N
解析 (1)该生起跳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v2=2g(h1-h3)
解得v== m/s=4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a=16 m/s2
该生做匀加速运动,则有H== m=0.5 m。
(3)该生离开地面到落地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 m/s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mg-F′)t=0-mv,解得F′=1 080 N
则每条腿在缓冲过程中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0==540 N。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区别、理解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并能选择合适的规律解决问题。2.会利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3.会利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模型”。
提升一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高中有两个重要的物理定理,一是合力对空间的累积效果,即动能定理;二是合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即动量定理,请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
                                    
                                    
                                    
例1 “鸡蛋撞地球”挑战活动要求学生制作鸡蛋“保护器”装置,使鸡蛋在保护装置中从10 m高处静止下落撞到地面而不破裂。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鸡蛋“保护器”装置,从10 m高处静止下落到地面后瞬间速度减小为零,鸡蛋在保护器装置中继续向下运动0.3 m、用时0.1 s静止而完好无损。已知鸡蛋在装置中运动过程受到恒定的作用力,且该含鸡蛋的装置总质量为0.12 kg,其中鸡蛋质量为m0=0.05 kg,不计下落过程装置质量的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装置落地前瞬间的速度;
(2)在下降10 m过程,装置含鸡蛋所受阻力做的功;
(3)鸡蛋在向下运动0.3 m的过程,装置对鸡蛋的冲量。
 
 
 
 
 
 
 
训练1 (2024·广东中山市期末)打篮球是高中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原地拍球时候,由于撞地时篮球动能有所损失,所以需要在高点往下击打篮球,如图所示,假设图中同学某次在篮球上升的最高点竖直往下击球,手与球的作用距离为0.25 m(还没到达地面),球离手瞬间获得5 m/s的速度,球的质量为0.4 k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本次拍球(  )
A.人对球做的功为5.0 J
B.人对球做的功为4.0 J
C.手给球的冲量为2.5 kg·m/s
D.手给球的冲量为2.0 kg·m/s
提升二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例2 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拓展 在[例2]中,若运动员落到普通沙坑中,经t1=0.1 s停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沙坑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约为多少?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的两种思路
(1)可分段分别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2)可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求解。要特别注意各力作用的时间,在多过程中外力的冲量是各个力冲量的矢量和。  
训练2 (鲁科版教材P32单元自我检测7改编)假设某一次足球由静止下落h1=0.45 m后被头顶回,离开头顶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0.80 m,已知足球与头部的作用时间为Δt=0.3 s,足球的质量为m=0.42 kg,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足球从开始下落到被顶起到达最高点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2)顶球过程头对足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提升三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类、微粒类问题
1.流体类“柱状模型”
流体及其特点 通常液体流、气体流等被广义地视为“流体”,质量具有连续性,通常已知密度ρ
分析步骤 1 建立“柱状模型”,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其横截面积为S
2 微元研究,作用时间t内的一段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对应的质量为Δm=ρSΔl=ρSvt
3 建立方程,应用动量定理研究这段柱状流体
例3 (鲁科版教材P9节练习7改编)水刀(如图所示),即以水为刀,本名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以其冷切割不会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备受青睐。目前在中国,“水刀”的最大压强已经做到了420 MPa。“水刀”在工作过程中,将水从细喷嘴高速喷出,直接打在被切割材料的表面上,假设高速水流垂直打在材料表面上后,立刻沿材料表面散开没有反弹,已知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3,试估算要达到我国目前的“水刀”压强,则该“水刀”喷出的水流速度约为 (  )
A.600 m/s B.650 m/s
C.700 m/s D.750 m/s
2.微粒类“柱状模型”
微粒及其特点 通常电子流、光子流、尘埃等被广义地视为“微粒”,质量具有独立性,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粒子数n
分析步骤 1 建立“柱状模型”,沿运动的方向选取一段微元,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微粒的速度为v0
2 微元研究,作用时间t内一段柱形微粒的长度为Δl,对应的体积为ΔV=SΔl=Sv0t,则微元内的粒子数N=nv0St
3 先应用动量定理研究单个粒子,建立方程,再乘以N计算
例4 有一宇宙飞船,它的正面面积S=0.98 m2,以v=2×103 m/s的速度飞入一宇宙微粒尘区,此尘区每立方米空间内有一个微粒,微粒的平均质量m=2×10-7 kg,设微粒与飞船外壳碰撞后附于飞船上。要使飞船速度保持不变,则飞船的牵引力应增加(  )
A.0.584 N B.0.784 N
C.0.884 N D. 0.984 N
随堂对点自测
1.(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2024·南京师大附中期末)某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沿水平方向运动,t1时刻撤去拉力F,其v-t图像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物体克服摩擦阻力f做的功为W2,摩擦阻力的冲量大小为I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I1=I2 B.W1>W2;I1>I2
C.W1I2 D.W12.(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2024·安徽怀宁县二中月考)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撤去F,又经过3t,物体停止运动,则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3.(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问题)“娱乐风洞”是一项新型娱乐项目,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通过人工制造的气流把人“吹”起来,使人产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游客恰好可以静止在直径为d的圆柱形风洞内。已知气流密度为ρ,游客受风面积(游客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风洞内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且速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气流吹到人身上后速度变为零,则风洞内气流的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风洞的气流体积)为(  )
A. B.
C. D.
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提升一
导学 提示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比较
定理 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
公式 F合t=mv′-mv F合s=mv-mv
标矢性 矢量式 标量式
因果关系 因 合外力的冲量 合外力做的功(总功)
果 动量的变化 动能的变化
应用侧重点 涉及力与时间 涉及力与位移
例1 (1)6 m/s (2)9.84 J (3)0.35 N·s,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1)装置落地前瞬间与鸡蛋的速度相同,设为v,根据s=t,
解得v=6 m/s。
(2)以含鸡蛋的装置为研究对象,设质量为M,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f=Mv2-0,解得Wf=9.84 J。
(3)以鸡蛋为研究对象,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知
I-m0gt=0-m0(-v)
解得I=0.35 N·s,方向竖直向上。
训练1 B [人拍球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mgh+W=mv2,解得人对球做的功为W=4.0 J,A错误,B正确;人拍球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可得I+mgt=mv=0.4×5 kg·m/s=2.0 kg·m/s,则I<2.0 kg·m/s,即手给球的冲量小于2.0 kg·m/s,C、D错误。]
提升二
例2 1 500 N 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解法一 运动员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
v1== m/s=8 m/s,方向竖直向下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
v2== m/s=10 m/s,方向竖直向上
运动员与网接触的过程,设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则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和向下的重力mg,对运动员应用动量定理(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F-mg)t=mv2-m(-v1)
F=+mg
解得F= N=1 500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法二 本题也可以对运动员下降、与网接触、上升的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
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1== s=0.8 s
运动员离网后上升所用的时间为t2== s=1 s
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受重力作用,仅在与网接触的t3=1.2 s的时间内受到网对他向上的弹力F的作用,对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Ft3-mg(t1+t2+t3)=0
则F=mg=×60×10 N=1 500 N,方向竖直向上。
拓展 提示 由(F-mg)t1=0-(-mv1),得F=5 400 N。
训练2 (1)0.42 N·s,方向竖直向上 (2)14 N
解析 (1)足球由静止下落过程,有h1=gt,解得t1=0.3 s
足球被顶起的上升过程,有h2=gt,解得t2=0.4 s
足球从开始下落到被顶起到达最高点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IG=mg(t1+Δt+t2)=0.42 N·s
方向竖直向上。
(2)足球下落过程,由自由落体公式可得v=2gh,解得v1=3 m/s
足球上升过程,由公式可得v=2gh2,解得v2=4 m/s
所以足球与头部作用过程中,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mg)Δt=mv2-(-mv1),解得F=14 N。
提升三
例3 B [设水流速度为v,横截面积为S,在极短时间Δt内的质量Δm=ρvSΔt,由动量定理得Δmv=pSΔt,得v=650 m/s,故B正确。]
例4 B [以在时间t内与飞船碰撞的微粒为研究对象,其质量应等于底面积为S、高为vt的柱体内微粒的总质量,即M=mSvt,初动量为0,末动量为Mv,设飞船对微粒的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Ft=Mv-0,则F===mSv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微粒对飞船的撞击力大小也等于mSv2,飞船要保持原速度飞行,牵引力应增加F′=F=mSv2=2×10-7×0.98×(2×103)2 N=0.784 N,B正确。]
随堂对点自测
1.A [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W1-W2=0-0可知W1=W2,由动量定理I1-I2=0-0可知I1=I2,故A正确。]
2.C [对整个过程研究,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2t-μmg·(2t+3t)=0,解得μ=,故A、B、D错误,C正确。]
3.A [对t时间内吹向游客的气体,由动量定理可得Ft=Δmv,由于游客处于静止状态,故满足F=mg,另外Δm=ρvtS,风洞内气流的流量为Q=vπ,联立解得Q=,故A正确。](共52张PPT)
专题提升一 动量定理的应用
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1.区别、理解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并能选择合适的规律解决问题。
2.会利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3.会利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模型”。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提升
01
随堂对点自测
02
课后巩固训练
03
提升
1
提升二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提升一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提升三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类、微粒类问题
提升一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高中有两个重要的物理定理,一是合力对空间的累积效果,即动能定理;二是合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即动量定理,请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
提示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比较
例1 “鸡蛋撞地球”挑战活动要求学生制作鸡蛋“保护器”装置,使鸡蛋在保护装置中从10 m高处静止下落撞到地面而不破裂。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鸡蛋“保护器”装置,从10 m高处静止下落到地面后瞬间速度减小为零,鸡蛋在保护器装置中继续向下运动0.3 m、用时0.1 s静止而完好无损。已知鸡蛋在装置中运动过程受到恒定的作用力,且该含鸡蛋的装置总质量为0.12 kg,其中鸡蛋质量为m0=0.05 kg,不计下落过程装置质量的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装置落地前瞬间的速度;
(2)在下降10 m过程,装置含鸡蛋所受阻力做的功;
(3)鸡蛋在向下运动0.3 m的过程,装置对鸡蛋的冲量。
解得Wf=9.84 J。
(3)以鸡蛋为研究对象,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知
I-m0gt=0-m0(-v)
解得I=0.35 N·s,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 (1)6 m/s (2)9.84 J (3)0.35 N·s,方向竖直向上
训练1 (2024·广东中山市期末)打篮球是高中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原地拍球时候,由于撞地时篮球动能有所损失,所以需要在高点往下击打篮球,如图所示,假设图中同学某次在篮球上升的最高点竖直往下击球,手与球的作用距离为0.25 m(还没到达地面),球离手瞬间获得5 m/s的速度,球的质量为0.4 k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本次拍球(  )
A.人对球做的功为5.0 J
B.人对球做的功为4.0 J
C.手给球的冲量为2.5 kg·m/s
D.手给球的冲量为2.0 kg·m/s
B
提升二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例2 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解析 解法一 运动员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
答案 1 500 N 方向竖直向上
拓展 在[例2]中,若运动员落到普通沙坑中,经t1=0.1 s停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沙坑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约为多少?
提示 由(F-mg)t1=0-(-mv1)
得F=5 400 N。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的两种思路
(1)可分段分别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2)可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求解。要特别注意各力作用的时间,在多过程中外力的冲量是各个力冲量的矢量和。  
训练2 (鲁科版教材P32单元自我检测7改编)假设某一次足球由静止下落h1=0.45 m后被头顶回,离开头顶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0.80 m,已知足球与头部的作用时间为Δt=0.3 s,足球的质量为m=0.42 kg,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足球从开始下落到被顶起到达最高点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2)顶球过程头对足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答案 (1)0.42 N·s,方向竖直向上 (2)14 N
提升三 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类、微粒类问题
1.流体类“柱状模型”
B
例3 (鲁科版教材P9节练习7改编)水刀(如图所示),即以水为刀,本名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以其冷切割不会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备受青睐。目前在中国,“水刀”的最大压强已经做到了420 MPa。“水刀”在工作过程中,将水从细喷嘴高速喷出,直接打在被切割材料的表面上,假设高速水流垂直打在材料表面上后,立刻沿材料表面散开没有反弹,已知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3,试估算要达到我国目前的“水刀”压强,则该“水刀”喷出的水流速度约为 (  )
A.600 m/s B.650 m/s
C.700 m/s D.750 m/s
解析 设水流速度为v,横截面积为S,在极短时间Δt内的质量Δm=ρvSΔt,由动量定理得Δmv=pSΔt,得v=650 m/s,故B正确。
2.微粒类“柱状模型”
例4 有一宇宙飞船,它的正面面积S=0.98 m2,以v=2×103 m/s的速度飞入一宇宙微粒尘区,此尘区每立方米空间内有一个微粒,微粒的平均质量m=2×10-7 kg,设微粒与飞船外壳碰撞后附于飞船上。要使飞船速度保持不变,则飞船的牵引力应增加(  )
A.0.584 N B.0.784 N C.0.884 N D. 0.984 N
B
随堂对点自测
2
A
1.(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2024·南京师大附中期末)某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沿水平方向运动,t1时刻撤去拉力F,其v-t图像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物体克服摩擦阻力f做的功为W2,摩擦阻力的冲量大小为I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I1=I2 B.W1>W2;I1>I2
C.W1I2 D.W1解析 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W1-W2=0-0可知W1=W2,由动量定理I1-I2=0-0可知I1=I2,故A正确。
C
2.(用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2024·安徽怀宁县二中月考)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撤去F,又经过3t,物体停止运动,则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3.(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问题)“娱乐风洞”是一项新型娱乐项目,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通过人工制造的气流把人“吹”起来,使人产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游客恰好可以静止在直径为d的圆柱形风洞内。已知气流密度为ρ,游客受风面积(游客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风洞内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且速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气流吹到人身上后速度变为零,则风洞内气流的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风洞的气流体积)为(  )
课后巩固训练
3
AC
题组一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1.(多选)一个质量为0.18 kg的垒球,以25 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 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 260 N
B.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
C.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 J
D.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 J
基础对点练
A
2.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前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v增大到3v,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3v增大到7v。前后两段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I1和I2。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
A.W2=5W1,I2≤5I1 B.W2=5W1,I2=2I1
C.W2=2W1,I2≥I1 D.W2=2W1,I2=2I1
D
题组二 动量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3.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如图,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弹性长绳绑在腰或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忽略空气阻力)。在某次蹦极中质量为60 kg的人在弹性绳伸直后又经过2 s人的速度减为零,假设弹性绳原长为4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
A.绳在绷紧过程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50 N
B.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相同
C.运动员在弹性绳伸直后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弹性绳的作用力的冲量
D.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冲量与弹性绳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相同
B
4.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设一个50 g的鸡蛋从20 m高的楼上自由下落,与地面撞击时鸡蛋的竖直高度为5 cm,认为鸡蛋下沿落地后,鸡蛋上沿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并且上沿运动到地面时恰好静止,以鸡蛋的上、下沿落地的时间间隔作为鸡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则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约为(  )
A.100 N B.200 N
C.600 N D.1 000 N
A
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静止的物体受到一水平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4t0时间内,力F做的功为0
B.在2t0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
C.在3t0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最大
D.在0~2t0时间内,力F的冲量为F0t0
解析 F-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冲量的大小。由题图可知,0~4t0时间内,F的合冲量为0,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体的末速度为0,根据动能定理可知0~4t0时间内F做的功为0,故A正确;0~2t0时间内,F的合冲量为0,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2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0,故B、D错误;在3t0时刻,F为0,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0,故C错误。
A
题组三 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流体模型
6.(2024·河南商开大联考期末)某人感冒打喷嚏时气流喷出的速度大小为v,假设打一次喷嚏大约喷出体积为V的空气,用时为Δt。已知空气的密度为ρ,估算打一次喷嚏人受到的平均反冲力大小为(  )
BC
7.(多选)(2024·广西钦州市高二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用高压水枪喷出的强力水柱洗车,设水柱截面半径为r,水流速度大小为v,水柱垂直车窗,水柱冲击车窗后水的速度变为零,水的密度为ρ,则(  ) 
A.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大小为πr2ρv2
B.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大小为πr2ρv
C.水柱对车窗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πr2ρv2
D.水柱对车窗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πr2ρv
B
综合提升练
8.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实验中水球变身“乒乓球”,一水球以一定速率沿某方向垂直撞击球拍,而后以原速率返回,则(  )
A.水球返回后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B.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做的功为0
C.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的冲量为0
D.水球与球拍作用前后的速度变化为0
BCD
BC
10.(多选)游乐场滑索项目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索道AB段光滑,A点比B点高1.25 m,与AB段平滑连接的BC段粗糙,长4 m。质量为50 kg 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进入水平减速区,在C点与缓冲墙发生碰撞,反弹后在距墙1 m的D点停下。设滑块与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缓冲墙对滑块的冲量为-50 N·s
B.缓冲墙对滑块的冲量为-250 N·s
C.缓冲墙对滑块做的功为-125 J
D.缓冲墙对滑块做的功为-250 J
11.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8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作用了t1=6 s后撤去,撤去F后又经t2=2 s物体与竖直墙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3=0.1 s,碰墙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v′=6 m/s,求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g取10 m/s2)。
答案 280 N
解析 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在t1时间内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撤去F后,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
选F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Ft1-μmg(t1+t2)=mv
解得v=8 m/s
物体与墙壁作用后速度变为向左,根据动量定理得
培优加强练
12.(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考期末)起跳摸高是篮球爱好者喜欢的运动。如图所示,篮板下沿距地面2.90 m,篮球筐高度是3.05 m。某男生质量为60 kg,手竖直向上伸直后指尖离地高度为2.10 m,某次从地面竖直起跳后恰好碰到了篮板下沿(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1)他起跳时的速度多大?
(2)起跳前,他先下蹲使重心下降一定高度H,然后用力蹬地,
在地面1 560 N支持力作用下他的重心匀加速上升,求H的值;
(3)落地时,该生采用双膝弯曲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假设脚与地面缓冲的时间为0.5 s,求每条腿在缓冲过程中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答案 (1)4 m/s (2)0.5 m (3)540 N
解析 (1)该生起跳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v2=2g(h1-h3),解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解得a=16 m/s2
(3)该生离开地面到落地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 m/s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mg-F′)t=0-mv,解得F′=1 080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