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曲面(光滑)”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曲面(光滑)”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选择题1~8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弹簧—小球”模型
1.(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由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小球A,并在极短时间内嵌在其中。已知小球B的质量为2m,小球A与子弹的质量均是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子弹射入小球以后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总动能保持不变
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小球B动能最大
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2.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质量相等,都可视作质点,Q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P的初动能 P的初动能的
P的初动能的 P的初动能的
3.(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右端固定,物体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弹簧右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乙所示),物体A以2v0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则(  )
物体A的质量为3m
物体A的质量为2m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
题组二 “滑块—曲面”模型
4.如图所示,木块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上有半径为r=0.4 m的光滑圆弧轨道,且圆弧轨道的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0冲上木块,经过一段时间刚好运动到木块的最高点,随后再返回到水平面。已知两物块的质量满足mA=mB=1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块A滑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物块A的初速度大小为4 m/s
物块A返回水平面时的速度为4 m/s
木块B的最大速度为2 m/s
5.(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由槽顶端A静止释放,在其下滑至槽末端B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圆弧槽固定,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若圆弧槽固定,小球滑至B点时对槽的压力大小为3mg
若圆弧槽不固定,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圆弧槽固定和不固定情形下,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
综合提升练
6.如图所示,物块A、B由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被锁定,物块A与墙壁接触,物块B的质量为4 kg。某时刻解除锁定,物块A离开墙壁后,物块B的最大速度为4 m/s,最小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过程中物块A的最大速度为vm=5 m/s
物块A的质量为2 kg
在物块A离开墙壁后物块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在物块A离开墙壁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2 J
7.(多选)(2024·福建福州市高二联考期中)如图甲所示,曲面为四分之一圆弧、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光滑小球以某一速度水平冲上滑块的圆弧面,且没有从滑块上端冲出去。若测得在水平方向上小球与滑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球的质量为M
小球的质量为M
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8.(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小球A和B,mA>mB,B球上固定一轻质弹簧。A球以速率v去碰撞静止的B球,则(  )
A球的最小速率为零
B球的最大速率为v
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B球的速率最大
两球的动能最小值为eq \f(mv2,2(mA+mB))
9.(16分)(2024·江苏泰州市高二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依次放置小物块A以及曲面劈B,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M=3m,曲面劈B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曲面劈B足够高,所有的摩擦均不计。现给A一个正对B曲面的初速度,使A冲上曲面劈,已知物块A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为v1,随后从曲面劈B上滑离,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4分)A的初速度v0;
(2)(6分)A到达最大高度H;
(3)(6分)A从曲面劈B上滑离的速度v2。
培优加强练
10.(20分)(2024·陕西咸阳市高二统考期中)如图所示,滑块A、B、C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A=1 kg,B的质量mB=mC=2 kg。滑块B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开始处于自由伸长状态。现使滑块以v0=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静止的滑块B相互作用(无机械能损失),直至分开未与C相撞。整个过程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求:
(1)(5分)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B滑块的速度大小;
(2)(5分)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5分)从A与弹簧相互作用开始到A与弹簧分开,该过程中弹簧给滑块B的冲量;
(4)(5分)若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B、C粘在一起瞬间的速度大小及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1.AD [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受到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故A正确;子弹射入木块以后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可知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总动能发生变化,故B错误;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小球B的速度最大,小球B的动能最大,故C错误;当子弹、小球A和B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2.B [把小滑块P和Q以及弹簧看成一个系统,系统的动量守恒,在整个过程中,当小滑块P和Q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以P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小滑块P的初速度为v0,两滑块的质量均为m,则mv0=2mv,解得v=,P的初动能Ek0=mv,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mv-×2mv2=mv=Ek0,故选项B正确。]
3.AC [对题图甲,设物体A的质量为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弹簧压缩x时弹性势能Ep=Mv;对题图乙,物体A以2v0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时,A、B速度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2v0=(M+m)v,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p=M(2v0)2-(M+m)v2,联立解得M=3m,Ep=mv,选项A、C正确,B、D错误。]
4.B [物块A刚好运动到木块B的最高点时,两者达到共速,设此时速度为v,对物块A和木块B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Av=mAgr+(mA+mB)v2,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mB)v,解得v0=4 m/s,v=2 m/s,选项A错误,B正确;当物块A返回到水平面时,木块B的速度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Av=mAv+mBv,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1+mBv2,解得v1=0,v2=4 m/s,选项C、D错误。]
5.AB [若圆弧槽固定,小球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A正确;若圆弧槽固定,小球滑至B点时的速度为mgR=mv,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做圆周运动有N-mg=meq \f(v,R),解得N=3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滑至B点时对槽的压力大小为3mg,B正确;若圆弧槽不固定,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错误;圆弧槽不固定的情形下,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取水平向右为正 -mv+mv=0,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gR=×2mv2,解得圆弧槽不固定的情形下,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再结合选项B,可知圆弧槽固定和不固定情形下,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1,D错误。]
6.A [在物块A离开墙壁后,物块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不受摩擦力,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故C错误;由题意可知物块A离开墙壁瞬间物块B的速度为v0=4 m/s,物块B的速度最小值为vB=1 m/s,物块B的速度最小时,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物块A的速度最大,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Bv0=mAvm+mBvB,mBv=mAv+mBv,解得mA=2.4 kg,vm=5 m/s,故A正确,B错误;分析从物块A离开墙壁后物块A、B的运动过程,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B的共同速度为v共,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Bv0=(mA+mB)v共,解得v共=2.5 m/s,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Bv=Ep+(mA+mB)v,解得Ep=12 J,故D错误。]
7.AD [设小球刚刚冲上滑块圆弧面时的速度为v0,小球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mv0=mv1+Mv2,可得v2=v0-v1,由图乙可得v2=b-v1,所以有v0=b,=,得小球的质量为m=M,v0=a,故A正确,B错误;小球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小球竖直方向速度为零,小球和滑块速度相等,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m)v,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mgh=mv-(M+m)v2,两式联立得h=,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故C错误,D正确。]
8.BD [A球与弹簧接触后,弹簧被压缩,弹簧对A球产生向左的弹力,对B球产生向右的弹力,故A球做减速运动,B球做加速运动,当B球的速度等于A球的速度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此后A球继续减速,B球速度继续增大,弹簧压缩量减小,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球速度最大,A球速度最小,此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mAv=mAv1+mBv2,mAv2=mAv+mBv,解得v1=v,v2=v,因为mA>mB,所以A球的最小速率不为零,B球的最大速率为v,故A、C错误,B正确;两球共速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弹性势能最大,此时两球动能最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mA+mB)v共,Ek=(mA+mB)v,联立可得Ek=eq \f(mv2,2(mA+mB)),故D正确。]
9.(1)4v1 (2)eq \f(6v,g) (3)-2v1
解析 (1)物块A到达最大高度时,A、B共速,均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1,解得v0=v1=4v1。
(2)A到达最大高度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v=(m+M)v+mgH
解得H=eq \f(M(M+m)v,2m2g)=eq \f(6v,g)。
(3)A从曲面劈B上滑离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0=mv2+Mv3,mv=mv+Mv
解得v2=v1=-2v1。
10.(1)1 m/s (2)3 J (3)4 N·s (4)0.5 m/s 0.5 J
解析 (1)对A、B系统,A、B速度相等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0=(mA+mB)v1,解得v1=1 m/s。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mAv=Ep+(mA+mB)v,解得Ep=3 J。
(3)从A与弹簧相互作用开始到A与弹簧分开,B一直加速,B与弹簧分开后,B的速度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Av0=mAvA+mBvB,mAv=mAv+mBv
解得vB=2 m/s,则弹簧给滑块B的冲量
I=Δp=mBvB=4 N·s。
(4)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B速度为v1=1 m/s,此时B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对B、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v1=(mB+mC)v2
解得v2=0.5 m/s
只有B与C发生非弹性碰撞,有机械能损失,对B、C组成的系统,则损失的系统机械能为
ΔE=mBv-(mB+mC)v=0.5 J。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学习目标 1.能利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分析两类模型。2.能灵活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提升一 “弹簧—小球”模型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2的刚性小球B,左端与水平轻质弹簧相连,另有一质量为m1的刚性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两球半径相同,问:
(1)弹簧的弹性势能什么情况下最大?最大为多少?
(2)两球共速后,两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弹簧长度如何变化?
(3)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系统的动量和是否守恒?系统的总动能是否变化?你有什么启发?
(4)小球B的速度什么情况下最大,最大为多少?A球的速度是多少?
                                    
                                    
                                    
例1 如图所示,两滑块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A=2 kg,B的质量mB=3 kg。滑块B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开始处于自由伸长状态。现使滑块A以v0=5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静止的滑块B相互作用(整个过程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直至分开。求:
(1)滑块通过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滑块B的最大动能;
(3)滑块A的动能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例2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m1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 m/s,以此刻为计时零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信息可得(  )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逐渐恢复原长
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 =1∶2
D.在t2时刻两物块的动量大小之比为p1∶p2=1∶2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若接触面光滑,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2)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相当于刚完成弹性碰撞)。
提升二 “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滑上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已知圆弧轨道的质量为2m,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始终未能冲出圆弧,重力加速度为g,试分析:
(1)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球和轨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总动量是否守恒?
(2)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与轨道的速度有什么关系?最大高度为多少?
(3)小球与轨道分离时两者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例3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摩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右端,则(  )
A.小球在小车上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C.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D.此过程中小球对车做的功为mv
例4 (多选)(2024·吉林通化市高二统考期末)质量为M、右侧曲面光滑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木块右端非常薄,与地面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木块的曲面下滑,小球起始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若M=2m,则(  )
A.小球下滑的过程中,木块一直向左加速运动
B.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减少的机械能为mgh
C.小球滑落至地面时,小球的速度为
D.小球滑落至地面时,木块的速度为
在滑块—曲(光滑)面模型中,若滑块始终未脱离曲面
1.当滑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滑块与曲面具有共同水平速度v共。此时滑块的竖直速度vy=0。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0=(M+m)v共;系统机械能守恒,mv=(M+m)v+mgh,其中h为滑块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减少的动能转化为滑块的重力势能)。
2.当滑块返回最低点时,滑块与曲面分离。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0=mv1+Mv2;系统机械能守恒,mv=mv+Mv(相当于完成了弹性碰撞)。
3.核心方法为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即“双守恒”。  
随堂对点自测
1.(“弹簧—小球”模型)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和B,球A的质量为2m,球B的质量为m,两球之间用处于原长状态的轻质弹簧相连,开始小球B静止,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求这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A.mv B.mv
C.mv D.mv
2.(“滑块—曲面”模型)(2024·河北唐山十中期中)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是一个四分之一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下端切线水平。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从轨道下端以初速度v0滑上小车,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已知小球不从小车上端离开小车,小球滑上小车又滑下,与小车分离时,小球与小车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3,则m∶M的值为(  )
A.1∶3 B.1∶4
C.3∶5 D.2∶3
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提升一
导学 提示 (1)当两个小球速度相同时,弹簧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1v=(m1+m2)v2+Epmax
解得Epmax=eq \f(m1m2v,2(m1+m2))。
(2)如图所示,两球共速后,A减速,B加速,A、B间的距离增大,故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弹簧的长度增加。
INCLUDEPICTURE"L63A.tif" INCLUDEPICTURE "E:\\2024(秋)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鲁科版\\学生WORD文档\\L63A.tif" \* MERGEFORMATINET
(3)系统的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能不变;全程满足弹性碰撞规律。
(4)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B的速度最大,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1v=m1v+m2v
解得v2=,v1=v0。
例1 (1)15 J (2)24 J (3) J
解析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滑块A和B的速度相同。选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0=(mA+mB)v,解得v=2 m/s。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滑块A、B损失的动能,即Ep=mAv-(mA+mB)v2
解得Ep=15 J。
(2)当A、B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滑块B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BvB
mAv=mAv+mBv
解得vA=-1 m/s,vB=4 m/s
则滑块B的最大动能Ek=mBv=24 J。
(3)当A的速度为零时,滑块A的动能最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Av0=mAvA′+mBvB′(vA′=0),解得vB′= m/s
弹簧的弹性势能Ep′=mAv-mBvB′2,解得Ep′= J。
例2 C [由题图乙可知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总动能最小,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最大,t1时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t3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A错误;结合题图乙可知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同,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继续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因为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所以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m2减速,m1先减速,速度减为0后,反向加速,t3时刻,两物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错误;根据系统动量守恒,从0到t1时刻有m1v1=(m1+m2)v2,将v1=3 m/s,v2=1 m/s代入得m1∶m2=1∶2,故C正确;在t2时刻,m1的速度为v1′=-1 m/s,m2的速度为v2′=2 m/s,又m1∶m2=1∶2,则动量大小之比为p1∶p2=1∶4,故D错误。]
提升二
导学 提示 (1)整个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故总动量不守恒。
(2)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小球和轨道的速度相同。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3m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3mv2+mgh,解得h=eq \f(v,3g)。
(3)设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为v1,轨道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1+2mv2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mv+×2mv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v1=-v0,v2=v0。
例3 AC [当小球沿弧形槽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小球与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据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mv0=2mv,解得v=,故A正确;设小球离开小车时,小球的速度为v1,小车的速度为v2,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得mv0=mv1+mv2,mv=mv+mv,联立解得v1=0,v2=v0,即小球与小车分离后二者交换速度,所以小球与小车分离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正确;小球对车做的功为W=mv=mv,故D错误。]
例4 AD [小球下滑过程中,木块受到小球的挤压力,压力有水平向左的分量,直到小球滑落至地面,所以木块一直向左加速运动,故A正确;小球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v1-Mv2,小球滑落至地面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Mv,解得v1=2,v2=,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减少的机械能为ΔE=mgh-mv=mgh,故B、C错误,D正确。]
随堂对点自测
1.A [两球具有共同速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则有2mv0=(m+2m)v,Ep=×2mv-(m+2m)v2,解得Ep=mv,故A正确。]
2.C [设小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Mv1-mv2
对整体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Mv+mv
又=,联立解得=,故C正确。](共49张PPT)
专题提升三 “弹簧—小球”模型与“滑块—
曲面(光滑)”模型
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1.能利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分析两类模型。
2.能灵活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提升
01
随堂对点自测
02
课后巩固训练
03
提升
1
提升二 “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提升一 “弹簧—小球”模型
提升一 “弹簧—小球”模型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2的刚性小球B,左端与水平轻质弹簧相连,另有一质量为m1的刚性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两球半径相同,问:
(1)弹簧的弹性势能什么情况下最大?最大为多少?
(2)两球共速后,两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弹簧长度如何变化?
(3)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系统的动量和是否守恒?系统的总动能是否变化?你有什么启发?
(4)小球B的速度什么情况下最大,最大为多少?A球的速度是多少?
提示 (1)当两个小球速度相同时,弹簧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
(2)如图所示,两球共速后,A减速,B加速,A、B间的距离增大,故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弹簧的长度增加。
(3)系统的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能不变;全程满足弹性碰撞规律。
(4)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B的速度最大,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
例1 如图所示,两滑块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A=2 kg,B的质量mB=3 kg。滑块B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开始处于自由伸长状态。现使滑块A以v0=5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静止的滑块B相互作用(整个过程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直至分开。求:
(1)滑块通过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滑块B的最大动能;
(3)滑块A的动能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滑块A和B的速度相同。选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0=(mA+mB)v,解得v=2 m/s。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滑块A、B损失的动能,即
(2)当A、B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滑块B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BvB
解得vA=-1 m/s,vB=4 m/s
C
例2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m1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 m/s,以此刻为计时零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信息可得(  )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逐渐恢复原长
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 =1∶2
D.在t2时刻两物块的动量大小之比为p1∶p2=1∶2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总动能最小,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最大,t1时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t3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A错误;结合题图乙可知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同,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继续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因为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所以弹簧
的长度将逐渐增大,m2减速,m1先减速,速度减为0后,反向加速,t3时刻,两物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错误;根据系统动量守恒,从0到t1时刻有m1v1=(m1+m2)v2,将v1=3 m/s,v2=1 m/s代入得m1∶m2=1∶2,故C正确;在t2时刻,m1的速度为v1′=-1 m/s,m2的速度为v2′=2 m/s,又m1∶m2=1∶2,则动量大小之比为p1∶p2=1∶4,故D错误。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若接触面光滑,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2)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相当于刚完成弹性碰撞)。  
提升二 “滑块—曲面(光滑)”模型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滑上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已知圆弧轨道的质量为2m,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始终未能冲出圆弧,重力加速度为g,试分析:
(1)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球和轨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
是否守恒?总动量是否守恒?
(2)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与轨道的速度有什么关系?最大高度为多少?
(3)小球与轨道分离时两者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提示 (1)整个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故总动量不守恒。
(2)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小球和轨道的速度相同。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3mv
(3)设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为v1,轨道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1+2mv2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AC
AD
随堂对点自测
2
A
1.(“弹簧—小球”模型)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和B,球A的质量为2m,球B的质量为m,两球之间用处于原长状态的轻质弹簧相连,开始小球B静止,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求这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B
2.(“滑块—曲面”模型)(2024·河北唐山十中期中)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是一个四分之一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下端切线水平。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从轨道下端以初速度v0滑上小车,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已知小球不从小车上端离开小车,小球滑上小车又滑下,与小车分离时,小球与小车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3,则m∶M的值为(  )
A.1∶3 B.1∶4
C.3∶5 D.2∶3
课后巩固训练
3
AD
题组一 “弹簧—小球”模型
1.(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由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小球A,并在极短时间内嵌在其中。已知小球B的质量为2m,小球A与子弹的质量均是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子弹射入小球以后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总动能保持不变
C.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小球B动能最大
D.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基础对点练
解析 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受到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故A正确;子弹射入木块以后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可知子弹、小球A和小球B组成的系统总动能发生变化,故B错误;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小球B的速度最大,小球B的动能最大,故C错误;当子弹、小球A和B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B
2.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质量相等,都可视作质点,Q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AC
B
题组二 “滑块—曲面”模型
4.如图所示,木块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上有半径为r=0.4 m的光滑圆弧轨道,且圆弧轨道的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0冲上木块,经过一段时间刚好运动到木块的最高点,随后再返回到水平面。已知两物块的质量满足mA=mB=1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滑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B.物块A的初速度大小为4 m/s
C.物块A返回水平面时的速度为4 m/s
D.木块B的最大速度为2 m/s
AB
5.(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由槽顶端A静止释放,在其下滑至槽末端B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圆弧槽固定,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若圆弧槽固定,小球滑至B点时对槽
的压力大小为3mg
C.若圆弧槽不固定,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圆弧槽固定和不固定情形下,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
A
综合提升练
6.如图所示,物块A、B由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被锁定,物块A与墙壁接触,物块B的质量为4 kg。某时刻解除锁定,物块A离开墙壁后,物块B的最大速度为4 m/s,最小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物块A的最大速度为vm=5 m/s
B.物块A的质量为2 kg
C.在物块A离开墙壁后物块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在物块A离开墙壁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2 J
AD
BD
9.(2024·江苏泰州市高二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依次放置小物块A以及曲面劈B,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M=3m,曲面劈B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曲面劈B足够高,所有的摩擦均不计。现给A一个正对B曲面的初速度,使A冲上曲面劈,已知物块A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为v1,随后从曲面劈B上滑离,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A的初速度v0;
(2)A到达最大高度H;
(3)A从曲面劈B上滑离的速度v2。
培优加强练
10.(2024·陕西咸阳市高二统考期中)如图所示,滑块A、B、C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A=1 kg,B的质量mB=mC=2 kg。滑块B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开始处于自由伸长状态。现使滑块以v0=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静止的滑块B相互作用(无机械能损失),直至分开未与C相撞。整个过程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求: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B滑块的速度大小;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从A与弹簧相互作用开始到A与弹簧分开,
该过程中弹簧给滑块B的冲量;
(4)若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B、C粘在一起瞬间的速度大小及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1)1 m/s (2)3 J (3)4 N·s (4)0.5 m/s 0.5 J
解析 (1)对A、B系统,A、B速度相等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0=(mA+mB)v1
解得v1=1 m/s。
解得vB=2 m/s,则弹簧给滑块B的冲量I=Δp=mBvB=4 N·s。
(4)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B速度为v1=1 m/s,此时B与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对B、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v1=(mB+mC)v2
解得v2=0.5 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