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振动的描述(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振动的描述(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选择题1~9题,每小题8分,共72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简谐运动的描述
1.(多选)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振幅是矢量,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
周期和频率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振幅增加,周期必然增加,而频率减小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频率与振幅无关
2.有一个在光滑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释放让它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释放让它振动,则先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振幅之比分别为(  )
1∶1 1∶1 1∶1 1∶2
1∶4 1∶4 1∶2 1∶2
题组二 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
3.如图所示,光滑直杆上弹簧连接的小球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O点为原点,选择由O指向B为正方向,建立Ox坐标轴。小球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首次到达B点。则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为(  )
A B C D
4.(2024·广东肇庆市期末)某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10 cm
t=2 s时,振子的动能为零
0~2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5 cm
t=3 s时,振子的加速度最大
5.(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的振动周期是2×10-2 s
第2个10-2 s内物体的位移是-10 cm
物体的振动频率为25 Hz
物体的振幅是10 cm
题组三 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
6.(多选)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3sin cm,则(  )
质点的振幅为3 m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3 s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s
t=0.75 s时刻,质点回到平衡位置
7.(2024·广东广州市期末)扬声器是语音和音乐的播放装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t=1×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位移最大
t=2×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加速度最大
在0~2×10-3 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不变
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1.0×10-4cos(50πt)m
综合提升练
8.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0.2 s时振子速度大小为v。则(  )
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20 cm
0.4 s时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0.6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
在0.2 s到1 s时间内,弹簧对振子弹力的冲量大小为2mv
9.(多选)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M、N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振动物体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t=0.8 s时,振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向左
振动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x=12sin(1.25πt) cm
t=0.4 s和t=1.2 s时,振动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从t=0.4 s到t=0.8 s时间内,振动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10.(12分)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一支绘图笔P,让一条纸带在与小球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匀速运动,绘图笔P在纸带上画出的就是小球的振动图像。取振子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正方向,纸带运动的距离表示时间,得到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1)(4分)为什么必须匀速拖动纸带?
(2)(4分)刚开始计时时,振子处在什么位置?t=17 s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多少?
(3)(4分)若纸带运动的速度为2 cm/s,振动图像上1 s处和3 s处对应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培优加强练
11.(16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首次到达C点。
(1)(8分)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并在图乙中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x-t图像;
(2)(8分)求5 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5 s末小球的位移。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1.BD [振幅是标量,A错误;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Tf=1,B正确;简谐运动的周期和频率由系统本身决定,与振幅没有关系,C错误,D正确。]
2.B [弹簧的压缩量即为振子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则振幅之比为1∶2,对于同一振动系统,振动周期由振动系统的性质决定,与振幅无关,则周期之比为1∶1,故B正确。]
3.C [小球经过A时开始计时,即t=0时小球的位移为负向最大,经过0.5 s首次到达B点,位移为正向最大,且周期为T=1 s,C正确,A、B、D错误。]
4.D [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5 cm,A错误;t=2 s时,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振子动能最大,B错误;0~2 s内,振子经过的路程为10 cm,C错误;t=3 s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振子加速度为正向最大,D正确。]
5.BCD [由题图可知,物体周期为T=4×10-2 s,A错误;在第2个10-2 s内,即在1×10-2 s到2×10-2 s内物体由正向的10 cm处到达平衡位置,故位移为x=0-10 cm=-10 cm,B正确;频率f== Hz=25 Hz,C正确;由题图可知,物体的振幅为10 cm,D正确。]
6.BD [根据题意可知,振幅为3 cm,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圆频率为ω= rad/s,周期T==3 s,故B正确,C错误;t=0.75 s时,代入解得x=0,质点回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
7.A [t=1×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位移最大,故A正确;t=2×10-3 s时刻纸盆中心位于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在0~2×10-3 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先沿正方向再沿负方向,故C错误;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Asin =1.0×10-4sin(500πt)m,故D错误。]
8.D [根据题图乙可知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10 cm,故A错误;根据题图乙可知0.4 s时振子的位移为正向最大,根据a=-可知加速度方向向左,故B错误;根据题图乙可知0.6 s时振子正从位移为正的位置向平衡位置运动,其速度为负,即方向向左,故C错误;在0.2 s时振子速度大小为v,根据题图乙结合对称性可知1 s时速度为-v,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0.2 s到1 s时间内,弹簧对振子弹力的冲量大小为I=2mv,故D正确。]
9.ABD [t=0.8 s时,x-t图像中图线切线的斜率为负,说明振动物体的速度为负,即速度方向向左,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ω== rad/s=1.25π rad/s,振幅为A=12 cm,振动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Asin ωt=12sin(1.25πt) cm,B正确;t=0.4 s和t=1.2 s时,振动物体分别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和负向最大位移处,位移方向相反,其加速度方向相反,C错误;从t=0.4 s到t=0.8 s时间内,振动物体由正向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靠近,速度逐渐增大,D正确。]
10.(1)在匀速运动的条件下,可以用纸带运动的距离表示时间 (2)左侧最大位移处 零
(3)4 cm
解析 (1)纸带匀速运动时,由x=vt知,纸带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匀速运动的条件下,可以用纸带运动的距离表示时间。
(2)由题图乙可知t=0时,振子在平衡位置左侧最大位移处;周期T=4 s,则t=17 s=4T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
(3)由x=vt,可知振动图像上1 s处和3 s处对应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x=2 cm/s×2 s=4 cm。
11.(1)x=0.1cos(2πt)m 见解析图 (2)2 m 0.1 m
解析 (1)由B、C相距20 cm,可知振幅为A==0.1 m
由自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小球首次到达C点,可知周期为T=2tBC=1 s,所以ω==2π rad/s
所以当从B点开始计时,振动方程为x=0.1cos(2πt)m
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x-t图像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K109.TIF" INCLUDEPICTURE "E:\\2024(秋)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鲁科版\\学生WORD文档\\K109.TIF" \* MERGEFORMATINET
(2)因为小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1 s,5 s内小球经过了5个周期,故5 s内通过的路程为s=5×4×0.1 m=2 m
5 s末小球位于B点,故位移为x=0.1 m。第2节 振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振幅、周期、频率的概念,以及全振动的含义。2.知道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3.掌握简谐运动的表达式,理解振幅、相位、初相的概念。
知识点一 振动特征的描述
将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钢球,旁边立一把刻度尺,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段距离A,放手让其运动。仔细观察钢球的运动。
(1)钢球的位移怎么变化?
(2)钢球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改变吗?
                                    
                                    
                                    
                                    
1.振幅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是标量。
2.周期和频率
(1)全振动:振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回到___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2)周期:物体完成一次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用T表示。
(3)频率:在一段时间内,物体完成________的次数与这段时间________,用f表示。
(4)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
(5)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物体仅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振动时,振动周期、频率与________的大小无关,只由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决定,其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叫作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
思考 如图所示为理想弹簧振子,O点为它的平衡位置,其中A、A′点关于O点对称。
(1)振子从某一时刻经过O点计时,至下一次再经过O点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吗?
(2)先后将振子拉到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两种情况下振子振动的周期相同吗?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位移相同吗?路程相同吗?
                                    
                                    
                                    
                                    
例1 (鲁科版教材P62章末练习6改编)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速度v=10 m/s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求振子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例2 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下拉一段距离Δx,静止释放后振子在A、B间振动,且AB=20 cm,振子由A首次到B的时间为0.1 s,求:
(1)振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2)振子由A首次到O的时间;
(3)从振子运动到A点开始计时,振子在5 s内通过的路程及5 s末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归纳提升 振幅与位移、路程、周期的关系
振幅与位移 (1)振幅等于位移的最大值;(2)同一简谐运动中振幅是确定的,而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振幅与路程 振动中的路程是随时间不断增大的,不同时间内路程与振幅的对应关系:(1)t=T时,s=4A,(t=nT时,s=n·4A)。(2)t=T时,s=2A。(3)t=T时,可能有s=A、s>A、s振幅与周期 在简谐运动中,一个确定的振动系统的周期(或频率)是固定的,与振幅无关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
如图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固定一记录用的绘图笔P,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带,绘图笔可在纸上留下痕迹。
(1)振子振动时白纸不动,画出的轨迹是怎样的?
(2)振子振动时,匀速拖动白纸,画出的轨迹又是怎样的?
(3)振子振动时,匀速拖动白纸,轨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坐标系的建立
横坐标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运动过程中相对于____________的位移x。
2.图像的特点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3.图像意义
表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________。
4.图像信息
如图所示,从图像上可知________和________。还可知道任一时刻的________大小和方向,借助图像信息,还可以判断不同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关系。
思考 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的振动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振动的振幅;
(2)振动的频率;
(3)在t=0.1 s、0.3 s、0.5 s、0.7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
(4)质点速度首次具有负方向最大值的时刻和位置;
(5)质点运动的加速度首次具有负方向最大值的时刻和位置;
(6)在0.6 s至0.8 s这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情况;
(7)振动质点在0~0.6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8)振动质点在0.4~0.8 s这段时间内的动能变化是多少?
                                    
                                    
                                    
                                    
                                    
例3 (2023·深圳光明区期末)在光滑杆下面铺一张白纸,一带有铅笔的弹簧振子受到外力控制,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当白纸垂直于杆方向以2 cm/s的速度匀速移动时,白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4 s
B.弹簧振子的振动振幅为8 cm
C.从x=3 cm到x=5 cm,振子动能变大
D.x=4 cm时,振子向负方向运动
例4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 Hz,振幅是2 cm
B.质点经过1 s通过的路程总是2 cm
C.0~3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6 cm
D.t=3 s时,质点的振幅为零
个周期内路程与振幅的关系
1.振动物体在个周期内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个振幅A。只有当初始时刻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时,个周期内的路程才等于一个振幅。
2.当初始时刻振动物体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时,若质点开始时运动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则质点在个周期内的路程大于A,若质点开始时运动的方向远离平衡位置,则质点在个周期内的路程小于A。  
知识点三 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
如图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它是一条正弦曲线,请根据数学知识用图中符号写出此图像的函数表达式,并说明各物理量的意义。
                                    
                                    
                                    
1.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x=Asin ωt
(1)x表示振动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t表示振动时间。
(2)A表示简谐运动的振幅。
(3)ω叫作简谐运动的圆频率,ω=。
2.简谐运动的一般表达式:x=Asin(ωt+φ0)
(1)式中x表示振动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t表示振动的时间。
(2)式中各物理量含义
①振幅A:A表示简谐运动的振幅,描述的是振动的强弱。
②圆频率ω:ω是一个与周期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的物理量。ω==2πf,故表达式可以改为x=Asin或x=Asin(2πft+φ0)。
③相位ωt+φ0:也可写成t+φ0或2πft+φ0,单位是弧度。
初相位φ0:简称初相,即t=0时的相位。
(3)注意
①简谐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也可用余弦函数表示,即x=Acos,注意同一振动用不同函数表示时相位不同,而且相位是随时间变化的量。
②一个物体运动时其相位变化2π,就意味着完成一次全振动。
思考 A、B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像写出:
(1)A的振幅是________ cm,周期是________ s;B的振幅是________ cm,周期是________ s。
(2)写出这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0.05 s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是xA=________,xB=________。
例5 如图所示,水平弹簧振子沿x轴在M、N间做简谐运动,坐标原点O为振子的平衡位置,其振动方程为x=5sin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间距离为5 cm
B.振子的运动周期是0.1 s
C.t=0时,振子位于N点
D.t=0.05 s时,振子具有最大加速度
例6 (多选)(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二统考期末)如图(a)所示水平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b)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为一次全振动
B.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为x=0.1sinm
C.弹簧振子在2.5 s内的路程为1 m
D.图(b)中的t1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为负方向
随堂对点自测
1.(简谐运动的描述)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B间的距离是20 cm,振子由A运动到B的时间是2 s,如图所示,则(  )
A.从O→B→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 s,振幅是10 cm
C.从B开始经过6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 cm
D.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处在平衡位置
2.(简谐运动的图像)钓鱼是一种很多人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如图为钓鱼时鱼漂的示意图,此时静止在水面上,某次鱼咬钩后将鱼漂往下拉了一小段距离后松口,鱼漂将上下振动,不考虑阻力的影响,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图像能描述该鱼漂振动情况的是(  )
3.(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多选)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xA=3sin m,物体B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xB=5sin m。比较物体A、B的运动,有(  )
A.振幅是矢量,物体A的振幅是6 m,物体B的振幅是10 m
B.周期是标量,物体A、B周期相等,均为100 s
C.物体A振动的频率fA等于物体B振动的频率fB
D.物体A的相位始终超前物体B的相位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知识点一
导学 提示 (1)钢球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时大时小,呈周期性变化。
(2)不变。
知识梳理
1.(1)最大距离 (2)振动强弱 2.(1)原来的状态 (2)全振动 (3)全振动 之比 (5)振幅 振动系统本身
[思考] 提示 (1)不是,经过一个周期振子一定从同一方向经过O点,即经过一个周期,位移、速度均第一次与初始时刻相同。
(2)周期相同,振动的周期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与振幅无关;位移相同,均为零;
路程不相同,一个周期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与振幅有关。
例1 5 cm 10 Hz
解析 设周期为T,振幅为A。由题图得A=5 cm。
由于振动的周期就是记录纸从O至x=1 m运动的时间,故周期为T== s=0.1 s,则频率为f==10 Hz。
例2 (1)10 cm 0.2 s 5 Hz (2)0.05 s (3)1 000 cm 10 cm
解析 (1)由题图可知,振子振动的振幅为10 cm,t=0.1 s=,所以T=0.2 s,由f=得f=5 Hz。
(2)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振子由A首次到O的时间与振子由O首次到B的时间相等,均为0.05 s。
(3)振子在1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故在t=5 s=25T内通过的路程s=40×25 cm=1 000 cm。5 s内振子振动了25个周期,故5 s末振子仍处在A点,所以5 s末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10 cm。
知识点二
导学 提示 (1)一条线段。
(2)一条正弦曲线。
(3)轨迹表示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位移—时间图像。
知识梳理
1.时间t 平衡位置 3.位移 4.周期 振幅 位移
[思考] 提示 (1)振幅为最大位移的绝对值,从图像可知振幅
A=5 cm。
(2)从图像可知周期T=0.8 s,则振动的频率
f== Hz=1.25 Hz。
(3)由各时刻的位移变化过程可判断t=0.1 s、0.7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沿x轴正方向;t=0.3 s、0.5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沿x轴负方向。
(4)质点在0.4 s通过平衡位置时,首次具有负方向的速度最大值。
(5)质点在0.2 s时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时,首次加速度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值。
(6)在0.6 s至0.8 s这段时间内,从图像上可以看出,质点沿负方向的位移不断减小,说明质点正沿着正方向由负向最大位移处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所以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7)由振动图像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8 s,0.6 s=3×,质点是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的,故在0~0.6 s的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s=3×A=3×5 cm=15 cm。
(8)由图像可看出,在0.4~0.8 s这段时间内质点从平衡位置经过半个周期又回到了平衡位置,尽管初、末两个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但大小是相等的,故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变化为零。
例3 A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4 s,A正确;由题图知,弹簧振子的振动振幅为4 cm,B错误;从x=3 cm到x=5 cm,振子远离平衡位置,振子动能变小,C错误;x=4 cm时,振子向正方向运动,D错误。]
例4 C [由题图可知振幅为2 cm,周期为4 s,所以频率为0.25 Hz,故A错误;质点在1 s即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个振幅,故B错误;t=0时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处,0~3 s为T,则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A=6 cm,故C正确;振幅为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与质点的位移有本质的区别,t=3 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但振幅仍为2 cm,故D错误。]
知识点三
导学 提示 x=Asin t,其中x是位移,A是振幅,T是周期。
[思考] 提示 (1)A的振幅是0.5 cm,周期是0.4 s;B的振幅是0.2 cm,周期是0.8 s。
(2)t=0时刻A中振动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负方向振动,φA=π,由TA=0.4 s得ωA==5π rad/s
则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A=0.5sin(5πt+π) cm
t=0时刻B中振动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正方向已振动了周期,φB=,由TB=0.8 s得ωB==2.5π rad/s
则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B=0.2sin cm。
(3)将t=0.05 s代入xA=0.5sin(5πt+π)cm
解得xA=- cm
将t=0.05 s代入xB=0.2sincm
解得xB=0.2sin π cm。
例5 C [由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知,振幅为5 cm,即OM间的距离是5 cm,则MN间的距离是10 cm,周期T== s=0.2 s,A、B错误;t=0时,代入表达式可得x=5 cm,即振子处于N位置,C正确;把t=0.05 s代入表达式得x=0,即振子处于平衡位置,振子的加速度为0,D错误。]
例6 CD [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然后由C点过O点返回到B点为一次全振动,故A错误;由图(b)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1 s,则ω==2π,规定向右为正方向,t=0时刻位移为0.1 m,表示振子从B点开始运动,初相为,则振子的振动方程为x=0.1sinm,故B错误;经过时间t=2.5 s=T,振子振动的路程为s=×4A=1 m,故C正确;图(b)中的t1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为负方向,故D正确。]
随堂对点自测
1.C [振子从O→B→O只完成半个全振动,A错误;从A→B振子也只完成了半个全振动,半个全振动的时间是2 s,所以振动周期是4 s,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所以振幅A=10 cm,B错误;t=6 s=T,所以振子经过的路程为6A=60 cm,C正确;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处在位置A或B,D错误。]
2.B [不考虑阻力的影响,鱼漂做简谐运动,题中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鱼漂开始振动时的位置在负位移的最大值处,只有选项B符合条件,其余选项均错误,故选B。]
3.CD [振幅是标量,物体A、B的振动范围分别是6 m、10 m,但振幅分别为3 m、5 m,选项A错误;物体A、B振动的周期T== s=0.02π s,选项B错误;因TA=TB,故fA=fB,选项C正确;Δφ=φA-φB=为定值,选项D正确。](共64张PPT)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第2章 机械振动
1.知道振幅、周期、频率的概念,以及全振动的含义。
2.知道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3.掌握简谐运动的表达式,理解振幅、相位、初相的概念。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
01
随堂对点自测
02
课后巩固训练
03
知识点
1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
知识点一 振动特征的描述
知识点三 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
知识点一 振动特征的描述
将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钢球,旁边立一把刻度尺,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段距离A,放手让其运动。仔细观察钢球的运动。
(1)钢球的位移怎么变化?
(2)钢球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改变吗?
提示 (1)钢球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时大时小,呈周期性变化。
(2)不变。
1.振幅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_。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是标量。
最大距离
振动强弱
2.周期和频率
(1)全振动:振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回到___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2)周期:物体完成一次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用T表示。
(3)频率:在一段时间内,物体完成________的次数与这段时间______,用f表示。
原来的状态
全振动
全振动
之比
(5)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物体仅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振动时,振动周期、频率与______的大小无关,只由______________的性质决定,其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叫作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
振幅
振动系统本身
【思考】 如图所示为理想弹簧振子,O点为它的平衡位置,其中A、A′点关于O点对称。
(1)振子从某一时刻经过O点计时,至下一次再经过O点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吗?
(2)先后将振子拉到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两种情况下振子振动的周期相同吗?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位移相同吗?路程相同吗?
提示 (1)不是,经过一个周期振子一定从同一方向经过O点,即经过一个周期,位移、速度均第一次与初始时刻相同。
(2)周期相同,振动的周期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与振幅无关;位移相同,均为零;
路程不相同,一个周期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与振幅有关。
例1 (鲁科版教材P62章末练习6改编)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速度v=10 m/s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求振子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例2 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下拉一段距离Δx,静止释放后振子在A、B间振动,且AB=20 cm,振子由A首次到B的时间为0.1 s,求:
(1)振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2)振子由A首次到O的时间;
(3)从振子运动到A点开始计时,振子在5 s内通过的路程及5 s末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解析 (1)由题图可知,振子振动的振幅为10 cm
(2)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振子由A首次到O的时间与
振子由O首次到B的时间相等,均为0.05 s。
(3)振子在1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故在t=5 s=25T内通过的路程s=40×25 cm=1 000 cm。5 s内振子振动了25个周期,故5 s末振子仍处在A点,所以5 s末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10 cm。
答案 (1)10 cm 0.2 s 5 Hz (2)0.05 s (3)1 000 cm 10 cm
归纳提升 振幅与位移、路程、周期的关系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
如图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固定一记录用的绘图笔P,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带,绘图笔可在纸上留下痕迹。
(1)振子振动时白纸不动,画出的轨迹是怎样的?
(2)振子振动时,匀速拖动白纸,画出的轨迹又是怎样的?
(3)振子振动时,匀速拖动白纸,轨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 (1)一条线段。
(2)一条正弦曲线。
(3)轨迹表示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位移—时间图像。
1.坐标系的建立
横坐标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运动过程中相对于__________的位移x。
时间t
平衡位置
2.图像的特点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3.图像意义
表示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______。
位移
4.图像信息
如图所示,从图像上可知______和______。还可知道任一时刻的______大小和方向,借助图像信息,还可以判断不同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关系。
周期
振幅
位移
【思考】 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的振动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振动的振幅;
(2)振动的频率;
(3)在t=0.1 s、0.3 s、0.5 s、0.7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
(4)质点速度首次具有负方向最大值的时刻和位置;
(5)质点运动的加速度首次具有负方向最大值的时刻和位置;
(6)在0.6 s至0.8 s这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情况;
(7)振动质点在0~0.6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8)振动质点在0.4~0.8 s这段时间内的动能变化是多少?
提示 (1)振幅为最大位移的绝对值,从图像可知振幅A=5 cm。
(3)由各时刻的位移变化过程可判断t=0.1 s、0.7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沿x轴正方向;t=0.3 s、0.5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沿x轴负方向。
(4)质点在0.4 s通过平衡位置时,首次具有负方向的速度最大值。
(5)质点在0.2 s时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时,首次加速度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值。
(6)在0.6 s至0.8 s这段时间内,从图像上可以看出,质点沿负方向的位移不断减小,说明质点正沿着正方向由负向最大位移处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所以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例3 (2023·深圳光明区期末)在光滑杆下面铺一张白纸,一带有铅笔的弹簧振子受到外力控制,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当白纸垂直于杆方向以2 cm/s的速度匀速移动时,白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4 s
B.弹簧振子的振动振幅为8 cm
C.从x=3 cm到x=5 cm,振子动能变大
D.x=4 cm时,振子向负方向运动
A
C
例4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 Hz,振幅是2 cm
B.质点经过1 s通过的路程总是2 cm
C.0~3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6 cm
D.t=3 s时,质点的振幅为零
知识点三 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
如图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它是一条正弦曲线,请根据数学知识用图中符号写出此图像的函数表达式,并说明各物理量的意义。
【思考】 A、B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像写出:
(1)A的振幅是________ cm,周期是________ s;B的振幅
是________ cm,周期是________ s。
(2)写出这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0.05 s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是xA=________,xB=________。
提示 (1)A的振幅是0.5 cm,周期是0.4 s;B的振幅是0.2 cm,周期是0.8 s。
(3)将t=0.05 s代入xA=0.5sin(5πt+π)cm
A.MN间距离为5 cm
B.振子的运动周期是0.1 s
C.t=0时,振子位于N点
D.t=0.05 s时,振子具有最大加速度
C
CD
例6 (多选)(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二统考期末)如图(a)所示水平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b)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随堂对点自测
2
C
1.(简谐运动的描述)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B间的距离是20 cm,振子由A运动到B的时间是2 s,如图所示,则(  )
A.从O→B→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 s,振幅是10 cm
C.从B开始经过6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 cm
D.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处在平衡位置
B
2.(简谐运动的图像)钓鱼是一种很多人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如图为钓鱼时鱼漂的示意图,此时静止在水面上,某次鱼咬钩后将鱼漂往下拉了一小段距离后松口,鱼漂将上下振动,不考虑阻力的影响,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图像能描述该鱼漂振动情况的是(  )
解析 不考虑阻力的影响,鱼漂做简谐运动,题中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鱼漂开始振动时的位置在负位移的最大值处,只有选项B符合条件,其余选项均错误,故选B。
CD
课后巩固训练
3
BD
题组一 简谐运动的描述
1.(多选)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是矢量,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
B.周期和频率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振幅增加,周期必然增加,而频率减小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频率与振幅无关
解析 振幅是标量,A错误;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Tf=1,B正确;简谐运动的周期和频率由系统本身决定,与振幅没有关系,C错误,D正确。
基础对点练
B
2.有一个在光滑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释放让它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释放让它振动,则先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振幅之比分别为(  )
A.1∶1 1∶1 B.1∶1 1∶2
C.1∶4 1∶4 D.1∶2 1∶2
解析 弹簧的压缩量即为振子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则振幅之比为1∶2,对于同一振动系统,振动周期由振动系统的性质决定,与振幅无关,则周期之比为1∶1,故B正确。
C
题组二 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
3.如图所示,光滑直杆上弹簧连接的小球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O点为原点,选择由O指向B为正方向,建立Ox坐标轴。小球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首次到达B点。则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为(  )
解析 小球经过A时开始计时,即t=0时小球的位移为负向最大,经过0.5 s首次到达B点,位移为正向最大,且周期为T=1 s,C正确,A、B、D错误。
D
4.(2024·广东肇庆市期末)某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10 cm
B.t=2 s时,振子的动能为零
C.0~2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5 cm
D.t=3 s时,振子的加速度最大
解析 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5 cm,A错误;t=2 s时,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振子动能最大,B错误;0~2 s内,振子经过的路程为10 cm,C错误;t=3 s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振子加速度为正向最大,D正确。
BCD
5.(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动周期是2×10-2 s
B.第2个10-2 s内物体的位移是-10 cm
C.物体的振动频率为25 Hz
D.物体的振幅是10 cm
BD
A
7.(2024·广东广州市期末)扬声器是语音和音乐的播放装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位移最大
B.t=2×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加速度最大
C.在0~2×10-3 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不变
D.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1.0×10-4cos(50πt)m
D
综合提升练
8.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0.2 s时振子速度大小为v。则(  )
A.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20 cm
B.0.4 s时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C.0.6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
D.在0.2 s到1 s时间内,弹簧对振子弹力的冲量大小为2mv
ABD
9.(多选)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M、N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振动物体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8 s时,振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向左
B.振动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12sin(1.25πt) cm
C.t=0.4 s和t=1.2 s时,振动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D.从t=0.4 s到t=0.8 s时间内,振动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10.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一支绘图笔P,让一条纸带在与小球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匀速运动,绘图笔P在纸带上画出的就是小球的振动图像。取振子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正方向,纸带运动的距离表示时间,得到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必须匀速拖动纸带?
(2)刚开始计时时,振子处在什么位置?t=17 s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多少?
(3)若纸带运动的速度为2 cm/s,振动图像上1 s处和3 s处对应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1)在匀速运动的条件下,可以用纸带运动的距离表示时间 (2)左侧最大位移处 零 (3)4 cm
解析 (1)纸带匀速运动时,由x=vt知,纸带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匀速运动的条件下,可以用纸带运动的距离表示时间。
(3)由x=vt,可知振动图像上1 s处和3 s处对应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x=2 cm/s×2 s=4 cm。
培优加强练
11.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首次到达C点。
(1)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并在图乙中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x-t图像;
(2)求5 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5 s末小球的位移。
答案 (1)x=0.1cos(2πt)m 见解析图 (2)2 m 0.1 m
所以当从B点开始计时,振动方程为x=0.1cos(2πt)m
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x-t图像如图所示。
(2)因为小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1 s,5 s内小球经过了5个周期,故5 s内通过的路程为
s=5×4×0.1 m=2 m
5 s末小球位于B点,故位移为x=0.1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