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末测评验收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章末测评验收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章末测评验收卷(二) 机械振动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简谐运动一定是水平方向的运动
所有的振动都可以看作简谐运动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一定可以得到正弦曲线形的轨迹线
只要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物体一定做简谐运动
2.蜘蛛捕食是依靠昆虫落在丝网上引起的振动准确判断昆虫的方位。已知丝网固有频率为f0,某昆虫掉落在丝网上挣扎时振动频率为f,则该昆虫落在丝网上时(  )
f增大,则丝网振幅增大 f减小,则丝网振幅减小
昆虫引起丝网振动的频率为f0 丝网和昆虫挣扎振动周期相同
3.如图所示是两人合作模拟振动曲线的记录装置。先在白纸中央画一条直线OO1使它平行于纸的长边,作为图像的横坐标轴。一个人用手使铅笔尖的白纸上沿垂直于OO1的方向振动,另一个人沿OO1的方向匀速拖动白纸,纸上就画出了一条描述笔尖振动情况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白纸上OO1轴上的坐标代表速度
白纸上与OO1垂直的坐标代表振幅
匀速拖动白纸是为了保证时间均匀变化
拖动白纸的速度增大,可使笔尖振动周期变长
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则关于该质点的振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周期T=0.1 s
振幅A=0.4 m
0.1 s末质点运动速度为0
0.2 s末质点回到平衡位置
5.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振子(  )
频率为2.0 Hz
振幅为0.4 m
0~0.5 s内,动能逐渐减小
t=0.5 s与t=1.5 s时,振子的位移相同
6.如图所示,两段光滑圆弧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圆心分别为O1和O2,所对应的圆心角均小于5°,在最低点O平滑连接。M点和N点分别位于O点左右两侧,MO的距离小于NO的距离。现分别将位于M点和N点的两个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关于两小球第一次相遇点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恰好在O点 一定在O点的右侧
一定在O点的左侧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如图甲所示,金属小球用轻弹簧连接在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小球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小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4 m
t=0.2 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t=0.2 s到t=0.6 s内,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t=0到t=0.4 s内,回复力的冲量为零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一个沿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 s,若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在0.17 s末,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
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加速度正在减小 动能正在减小
9.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若从平衡位置O开始计时,经过4 s振子第一次经过P点,又经过了1 s,振子第二次经过P点,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
5 s 6 s
14 s 18 s
10.如图是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在t=1.2 s时,乙摆在做减速运动,甲摆在做加速运动
由图像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三、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54分)
11.(7分)某实验小组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所用实验器材有摆球、长度可调的轻质摆线、刻度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摄像装置等。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当量爪并拢时,游标尺和主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放置摆球后游标卡尺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为________(3分)mm。
(2)用摆线和摆球组成单摆,如图乙所示。当摆线长度l=990.1 mm时,记录并分析单摆的振动视频,得到单摆的振动周期T=2.00 s,由此算得重力加速度g为________(4分)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9分)在用如图所示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测量细线长度L,L与小球半径之和记为摆长;
c.缓慢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约为5°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停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计算单摆周期T=;
e.用公式g=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
f.改变细线长度,重复b、c、d、e步骤,进行多次测量。
(1)在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2分)(写出该步骤的字母);改正后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该同学为了减少误差,利用上述未改正错误测量中的多组实验数据做出了L-T2图像,该图像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2分)图。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正确实验中,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2分)。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13.(10分)一物体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8 cm,频率为0.5 Hz,在t=0时,位移是8 cm。
(1)(4分)试写出用正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
(2)(6分)求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14.(14分)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4分)写出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4分)t=0.25×10-2 s时的位移;
(3)(6分)从t=0到t=8.5×10-2 s的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为多大?
15.(14分)摆长为l的单摆在平衡位置O的左右做摆角小于5°的简谐运动,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O(O在A点正上方)向右运动的同时,另一个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恰好经过A点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滑块与竖直墙面P碰撞后以原来的速率返回,略去碰撞所用的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试问:
(1)(6分)A、P间的距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小滑块刚好返回A点时,摆球也同时到达O点且向左运动?
(2)(8分)在(1)的条件下,A、P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章末测评验收卷(二) 机械振动
1.D [简谐运动并不一定在水平方向上,各个方向都可以,故选项A错误;回复力满足F=-kx的振动才是简谐运动,故选项B错误;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但简谐运动的轨迹并不是正弦曲线,故选项C错误;物体的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该振动一定是简谐运动,故选项D正确。]
2.D [昆虫落在丝网上时,丝网做受迫振动,则丝网和昆虫挣扎振动周期相同,因不知道f与f0的大小关系,则不能判断丝网振幅的变化,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C [笔尖振动周期一定,根据白纸上记录的振动图像的个数可确定出时间长短,所以白纸上OO1轴上的坐标代表时间,故A错误;白纸上与OO1垂直的坐标是变化的,代表了笔尖的位移,而不是振幅,故B错误;由v=可知,匀速拖动白纸,是为了用相等的距离表示相等的时间,是为了保证时间均匀变化,故C正确;笔尖振动周期与拖动白纸的速度无关,故D错误。]
4.D [由题图知,周期T=0.2 s,振幅A=0.2 m,故A、B错误;0.1 s末质点经过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最大,故C错误;0.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可知质点回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
5.C [由振动图像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2.0 s,频率为f==0.5 Hz,A错误;由图像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 m,B错误;在0~0.5 s内,弹簧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C正确;由振动图像可知,t=0.5 s与t=1.5 s时,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6.B [由于两段光滑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均小于5°,两球在圆弧上的运动可看成等效单摆,等效摆长等于圆弧的半径,则A、B两球的运动周期分别为TA=2π,TB=2π,两球第一次到达O点的时间分别为tA=TA=,tB=TB=,由于R17.C [由题图乙可知,振幅为A=2 cm,由于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2A=4 cm,A错误;t=0.2 s时,弹簧处于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为零,B错误;t=0.2 s到t=0.6 s内,小球由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正确;t=0时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沿斜面向上运动,t=0.4 s时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沿斜面向下运动,回复力方向都为沿斜面向下,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回复力的冲量不为零,D错误。]
8.BC [0.17 s包含的周期数N===6 ,即0.17 s末振子处在平衡位置左侧且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也就是正在向右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由于位移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故A、D错误,B、C正确。]
9.BD [如图,假设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BC之间振动
若振子开始先向右振动,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T=4×s=18 s
若振子开始先向左振动,设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则
+=4 s
解得T′=6 s,故B、D正确。]
10.ABC [由图看出,两个单摆的周期相同,同一地点g相同,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甲、乙两单摆的摆长l相等,故A正确;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两摆的摆长相等,质量也相等,所以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故B正确;在t=1.2 s时,乙摆向位移最大处运动,做减速运动,甲摆向平衡位置运动,做加速运动,故C正确;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摆长未知,无法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 ]
11.(1)19.20 (2)9.86
解析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
d=19 mm+0.02 mm×10=19.20 mm。
(2)单摆的摆长为l=990.1 mm+×19.20 mm=999.7 mm
根据T=2π可得g=
代入数据得g= m/s2=9.86 m/s2。
12.(1)e 利用g=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 (2)C (3)AC
解析 (1)摆线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是单摆的摆长,由实验步骤可知,步骤e错误,单摆摆长为l=L+
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解得重力加速度g==。
(2)根据g=,变形可得L=T2-
把摆线长度L作为摆长,当T=0时L=-,则L-T2图像在横轴上有截距,由图示图像可知,C正确,A、B、D错误。
(3)适当加长摆线可以使周期大些,减小摆长与周期的测量误差,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为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小的,故B错误;单摆在小摆角下的摆动为简谐运动,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故C正确;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测量的偶然误差较大,从而使实验误差较大,故D错误。
13.(1)x=0.08sin(πt+) m (2)1.6 m
解析 (1)简谐运动振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x=Asin(ωt+φ0)
根据题给条件有A=0.08 m
ω=2πf=2π×0.5 rad/s=π rad/s
所以x=0.08sin(πt+φ0)m
将t=0时,x0=0.08 m代入解得φ0=
故振动方程为x=0.08sin(πt+)m。
(2)周期为T==2 s,故10 s内通过的路程是
s=×4A=×4×0.08 m=1.6 m。
14.(1)x=2sin cm (2)-1.414 cm (3)34 cm 2 cm
解析 (1)由题图图像知,A=2 cm,T=2×10-2 s,φ0=-
则ω==100π rad/s
则表达式为x=2sin cm。
(2)把t=0.25×10-2 s代入表达式有
x=2sin cm≈-1.414 cm。
(3)Δt=8.5×10-2 s=T,所以通过的路程为
s=×4A=17A=17×2 cm=34 cm。
把t=8.5×10-2 s代入表达式得x′=2sin 8π cm=0,即此时质点在平衡位置,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Δx=x′-x0=2 cm。
15.(1)x=(n=0,1,2,…) (2)
解析 (1)设A、P间距离为x,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往返时间为t1
则t1=
设单摆做简谐运动回到O点且向左运动所需时间为t2,则
t2=+nT(n=0,1,2,…),其中T=2π
由题意可知t1=t2
所以=+nT(n=0,1,2,…)
解得x=(n=0,1,2,…)。
(2)由(1)知,当n=0时,A、P间的距离最小,为xmin=。(共32张PPT)
章末测评验收卷(二)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运动一定是水平方向的运动
B.所有的振动都可以看作简谐运动
C.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一定可以得到正弦曲线形的轨迹线
D.只要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物体一定做简谐运动
D
解析 简谐运动并不一定在水平方向上,各个方向都可以,故选项A错误;回复力满足F=-kx的振动才是简谐运动,故选项B错误;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但简谐运动的轨迹并不是正弦曲线,故选项C错误;物体的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该振动一定是简谐运动,故选项D正确。
2.蜘蛛捕食是依靠昆虫落在丝网上引起的振动准确判断昆虫的方位。已知丝网固有频率为f0,某昆虫掉落在丝网上挣扎时振动频率为f,则该昆虫落在丝网上时(  )
A.f增大,则丝网振幅增大 B.f减小,则丝网振幅减小
C.昆虫引起丝网振动的频率为f0 D.丝网和昆虫挣扎振动周期相同
解析 昆虫落在丝网上时,丝网做受迫振动,则丝网和昆虫挣扎振动周期相同,因不知道f与f0的大小关系,则不能判断丝网振幅的变化,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D
3.如图所示是两人合作模拟振动曲线的记录装置。先在白纸中央画一条直线OO1使它平行于纸的长边,作为图像的横坐标轴。一个人用手使铅笔尖的白纸上沿垂直于OO1的方向振动,另一个人沿OO1的方向匀速拖动白纸,纸上就画出了一条描述笔尖振动情况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白纸上OO1轴上的坐标代表速度
B.白纸上与OO1垂直的坐标代表振幅
C.匀速拖动白纸是为了保证时间均匀变化
D.拖动白纸的速度增大,可使笔尖振动周期变长
D
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则关于该质点的振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T=0.1 s
B.振幅A=0.4 m
C.0.1 s末质点运动速度为0
D.0.2 s末质点回到平衡位置
解析 由题图知,周期T=0.2 s,振幅A=0.2 m,故A、B错误;0.1 s末质点经过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最大,故C错误;0.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可知质点回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
5.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振子(  )
C
A.频率为2.0 Hz
B.振幅为0.4 m
C.0~0.5 s内,动能逐渐减小
D.t=0.5 s与t=1.5 s时,振子的位移相同
6.如图所示,两段光滑圆弧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圆心分别为O1和O2,所对应的圆心角均小于5°,在最低点O平滑连接。M点和N点分别位于O点左右两侧,MO的距离小于NO的距离。现分别将位于M点和N点的两个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关于两小球第一次相遇点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A.恰好在O点
B.一定在O点的右侧
C.一定在O点的左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C
7.如图甲所示,金属小球用轻弹簧连接在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小球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小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4 m
B.t=0.2 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t=0.2 s到t=0.6 s内,小球的重力
势能逐渐减小
D.t=0到t=0.4 s内,回复力的冲量为零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振幅为A=2 cm,由于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2A=4 cm,A错误;t=0.2 s时,弹簧处于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为零,B错误;t=0.2 s到t=0.6 s内,小球由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正确;t=0时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沿斜面向上运动,t=0.4 s时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沿斜面向下运动,回复力方向都为沿斜面向下,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回复力的冲量不为零,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一个沿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 s,若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在0.17 s末,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
A.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加速度正在减小 D.动能正在减小
BC
9.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若从平衡位置O开始计时,经过4 s振子第一次经过P点,又经过了1 s,振子第二次经过P点,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
A.5 s B.6 s C.14 s D.18 s
BD
解析 如图,假设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BC之间振动
10.如图是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B.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C.在t=1.2 s时,乙摆在做减速运动,甲摆在做加速运动
D.由图像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54分)
11.(7分)某实验小组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所用实验器材有摆球、长度可调的轻质摆线、刻度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摄像装置等。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当量爪并拢时,游标尺和主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放置摆球后游标卡尺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为________mm。
(2)用摆线和摆球组成单摆,如图乙所示。当摆线长度l=990.1 mm时,记录并分析单摆的振动视频,得到单摆的振动周期T=2.00 s,由此算得重力加速度g为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19.20 (2)9.86
解析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
d=19 mm+0.02 mm×10=19.20 mm。
(1)在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写出该步骤的字母);改正后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了减少误差,利用上述未改正错误测量中的多组实验数据做出了
L-T2图像,该图像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图。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正确实验中,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3)适当加长摆线可以使周期大些,减小摆长与周期的测量误差,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为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小的,故B错误;单摆在小摆角下的摆动为简谐运动,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故C正确;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测量的偶然误差较大,从而使实验误差较大,故D错误。
13.(10分)一物体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8 cm,频率为0.5 Hz,在t=0时,位移是8 cm。
(1)试写出用正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
(2)求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所以x=0.08sin(πt+φ0)m
14.(14分)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写出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t=0.25×10-2 s时的位移;
(3)从t=0到t=8.5×10-2 s的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为多大?
15.(14分)摆长为l的单摆在平衡位置O的左右做摆角小于5°的简谐运动,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O(O在A点正上方)向右运动的同时,另一个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恰好经过A点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滑块与竖直墙面P碰撞后以原来的速率返回,略去碰撞所用的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试问:
(1)A、P间的距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小滑块刚好返回A点时,摆球也同时到达O点且向左运动?
(2)在(1)的条件下,A、P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