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幸福的家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幸福的家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3 幸福的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幸福的家》这一课题,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以“家”为主题展开美术创作。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家庭场景绘画、温馨的全家福照片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家人外貌特征、表情神态以及家庭环境布置,激发学生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现自家独特的幸福氛围,既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又为其提供表达情感、发挥创意的平台,让美术创作扎根于生活土壤,助力学生美术素养与情感认知协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物基本绘画方法,掌握简单的构图技巧,以绘画或手工形式大胆描绘自己幸福的家,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家庭温暖,提升对美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激发热爱家人、珍惜家庭生活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用美术语言记录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家人外貌、神态,抓住家人特征进行美术创作。
学会运用简单图形与色彩组合表现家庭场景,传递幸福感受。
四、教学难点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在作品中自然、生动地展现家人间的情感互动。
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用独特创意呈现个性化的“幸福的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相结合。讲授法用于知识讲解,演示法直观呈现绘画步骤,讨论法促进学生交流分享,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法激发学生创意灵感,多法融合,契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助力高效课堂构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前收集一些本班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制作成简单的PPT,课上播放PPT并说道:“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超级温暖的地方,瞧,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最爱的家。大家快来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家呀?”当学生们兴奋地指出自己家照片后,教师顺势引导:“大家的家看起来都特别幸福,那家里都有谁,他们长什么样,又在做些什么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把这幸福满满的家画下来、做出来,好不好?”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导入,瞬间拉近与学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自然引出本节课创作主题——幸福的家。
(二)观察探究
人物外貌特征观察
教师再次展示几张有代表性的全家福,画面中有不同年龄、性别、发型的家人,放大照片局部,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位爸爸(指着照片),他的脸圆圆的,眉毛浓浓的,眼睛大大的,还戴着一副眼镜。那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的脸是什么形状,眼睛、眉毛、嘴巴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快和身边小伙伴说一说。”学生分组热烈讨论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教师在一旁适当引导补充,如有的学生说妈妈头发长长的卷卷的,教师可以启发:“那这卷卷的头发像不像弯弯的海浪呀,画的时候咱们可以用一些波浪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家人外貌,从熟悉的家人入手降低难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绘画需抓住特征,小组讨论与上台分享环节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教师启发则为后续绘画技巧学习做铺垫。
家庭场景观察
切换PPT画面,展示一些包含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场景的家庭照片,教师描述:“家可不只有家人,还有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看这张照片,客厅里软软的沙发,彩色的电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多温馨。小朋友们,想想自己家里最喜欢的角落,有什么家具、装饰,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教师用简笔画快速在黑板记录关键词,如“红色沙发”“绿色植物”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场景细节,拓展创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环境能力,为构图布局奠定基础,黑板记录关键词便于学生回顾,强化记忆。
(三)教师示范
绘画步骤示范
教师拿起画笔,边画边讲:“老师先来画一画我的家,第一步,咱们先确定画面主要人物位置,我想画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那就先画两个大大的椭圆表示身体(在画纸上示范),再添上头、四肢,注意手臂弯曲的样子,像不像在互相拥抱,这能让家人看起来更亲密哦。”画完人物,接着说:“第二步,画家里的沙发,用长方形和半圆形组合,简单又好看,别忘了画出沙发软软的靠背(画出沙发轮廓并上色)。第三步,给爸爸妈妈穿上漂亮衣服,爸爸穿蓝色衬衫,妈妈穿红色连衣裙,选你们喜欢的颜色给家人装扮起来。”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绘画全过程,将抽象绘画知识具象化,让学生清晰掌握从构图、画人物到添场景、上色各步骤,降低学生创作难度,增强创作信心。
创意启发示范
完成基本绘画后,教师在画面空白处添加几只彩色气球,解释道:“看,老师加了几个气球,好像家里正在开派对庆祝节日,一下子让画面更有趣、更幸福了。小朋友们画画、做手工的时候,也可以想想家里特别的时刻,加点小装饰,让作品充满惊喜。”
设计意图:在常规示范基础上融入创意启发,打开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避免作品千篇一律,提升作品情感内涵与艺术感染力。
(四)学生实践
布置任务
教师发放绘画工具与彩色卡纸,说道:“现在轮到小朋友们大显身手啦!用你们手中的画笔、彩纸,把心中幸福的家画出来、做出来,可以是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也可以是全家出游场景,怎么幸福怎么来,大胆创作吧!要是遇到困难,随时举手找老师帮忙哦。”
学生创作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个别学生构图过小或人物比例失调问题,轻声提醒:“咱们的画纸很大,把家人画大一点,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哦,试试调整下比例。”看到有学生创意卡顿,启发:“你家有没有养宠物呀,把它画进作品,说不定会更有趣呢!”同时,留意学生用色安全,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展现家的多彩。
设计意图:提供充足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作品,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创作难题,个性化启发保护并激发学生创意,确保每位学生在创作中有所收获。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作品
教师在教室一角拉起绳子,帮助学生用小夹子将完成的作品依次夹在绳子上展示,营造小型“美术展览”氛围,说道:“哇,小画家们的作品太精彩了,快来看看咱们的‘幸福家庭画廊’。”
自我评价
邀请每位学生站在自己作品前,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画的家,我画了爸爸妈妈和我在公园放风筝,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给风筝画上了我喜欢的卡通图案。”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同学互评
组织学生分组互评,教师引导:“大家看看身边小伙伴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要是给点小建议,怎么能让它变得更完美呢?”同学们积极交流,如“我喜欢你画的大鱼缸,要是再画几条小鱼游来游去就更好了”。
教师评价
最后教师综合评价,选取几幅典型作品,肯定优点:“这幅画色彩特别鲜艳,一家人笑容灿烂,把幸福都要溢出画面啦;那幅手工全家福,用彩纸折剪出不同造型家人,很有创意哦。”同时针对普遍问题提出改进方向:“有些同学画面背景太空,咱们可以添些小花小草、蓝天白云,让家的环境更丰富。”
设计意图:多维度展示评价,让学生有展示自我平台,自我评价增强自信与表达,同学互评促进相互学习、拓展思维,教师评价给予专业肯定与指导,共同助力学生美术素养提升,强化创作热情。
(六)课堂小结
教师微笑着与学生回顾本节课:“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用画笔、巧手打造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在画里、手工里感受到家人的爱。回家后,把这份特别的作品送给家人,和他们分享咱们在课堂上的快乐,好不好?希望大家永远珍惜这幸福的家,以后咱们还用美术魔法记录更多美好生活!”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内容,升华情感主题,将课堂学习延伸至家庭生活,让美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激发持续创作欲望。
七、板书设计
幸福的家
家人外貌:脸型、发型、五官特征(简笔画示例)
家庭场景:客厅、卧室等(简笔画勾勒轮廓)
创作步骤:①画人物②添场景③涂色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