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14 小船儿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船儿》是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内容。这节课以小船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不同类型小船的造型、结构与色彩,让学生了解小船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表现小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小船在生活与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也为后续更复杂的美术创作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船的基本结构、外形特点以及不同小船的用途,掌握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小船的基本方法,能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一幅以小船为主题的作品。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教学重点了解小船的结构和外形特征,掌握表现小船的绘画方法和手工制作技巧。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创作出有创意的小船作品。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小船的独特美感,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小船的质感和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突破常规,展现独特的创意。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小船的相关知识,如结构、种类等,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理性认识。欣赏法:展示大量小船的图片、视频以及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小船的认识和创作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示范法:教师在黑板或通过多媒体,亲自示范绘画小船和制作手工小船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创作步骤和技巧。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大海、河流或湖泊的视频,视频中展现各种行驶的小船。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船与水的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船儿。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在视频里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小船,那你们有没有坐过小船呀?能和老师还有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坐小船的感受吗?”邀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分享中对小船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新授小船知识讲解展示不同类型小船的图片,如帆船、渔船、乌篷船、游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提问:“这些小船看起来一样吗?它们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呀?”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小船外形差异。总结学生的发言,讲解不同小船的特点,比如帆船有大大的帆,用来借助风力航行;渔船有渔网等捕鱼工具;乌篷船有黑色的篷子,是江南水乡常见的小船;游轮体积很大,能搭载很多乘客等。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和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不同类型小船的外形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利用简单的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小船的基本结构,包括船身、船头、船尾、船帆(部分小船有)等,一边画一边讲解每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提问学生:“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船头,小船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思考小船各部分结构的重要性。设计意图:以直观的简笔画形式展示小船结构,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小船结构的认识。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小船展示一些画家创作的以小船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如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小船的色彩、线条和表现手法。提问:“这幅画里的小船是什么颜色的?画家是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小船的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讲解不同绘画风格中色彩和线条的运用特点,比如油画色彩浓郁厚重,水彩画色彩清新透明,水墨画线条简洁流畅等。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绘画形式中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参考。绘画技巧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绘画一艘小船。首先,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小船的外形,强调线条的轻重、疏密变化可以表现出小船的立体感和质感。比如,用较粗的线条画船身的轮廓,用较细的线条画船上的细节。接着讲解色彩的搭配,选择适合小船的颜色,如蓝色的船身搭配白色的帆,或者棕色的船身搭配红色的装饰等,让学生感受色彩搭配产生的美感。示范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均匀涂抹,不要涂到线条外面。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绘画小船的步骤和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使学生在实践时有更明确的方向。(三)实践创作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创作任务:“小朋友们,现在轮到你们大展身手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艘小船或者用手工的方式制作一艘小船。可以是你见过的小船,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超级小船哦!”为学生提供绘画工具,如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等,以及手工材料,如彩色卡纸、皱纹纸、剪刀、胶水、吸管、一次性筷子等。设计意图:明确创作任务,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提供丰富的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创作需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对于绘画的学生,提醒他们注意构图,小船在画面中的位置要合适;对于制作手工小船的学生,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比如使用剪刀时不要剪到手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对有创意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有的学生想在小船上添加特殊的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现出来。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给予耐心的帮助和鼓励,如帮助他们确定创作思路,或者提供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建议。设计意图: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创作,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作品展示与评价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可以将绘画作品贴在黑板上,手工小船放在课桌上展示。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创作的思路和对作品最满意的地方。例如:“我画的是一艘能在太空中飞行的小船,我最喜欢我画的小船的彩色窗户。”然后进行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互相欣赏作品,说出自己对其他同学作品的看法,如“我觉得你的小船颜色涂得很均匀,特别漂亮,要是能再画一些波浪就更好了。”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每一幅作品的优点给予表扬,如“这幅画的线条很流畅,颜色搭配也很鲜艳;这个手工小船的制作很精致,材料运用得很巧妙。”同时,针对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如画面构图不够饱满、色彩运用不够大胆等。设计意图: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同时教师的评价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鼓励。(五)课堂总结与拓展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小船,学习了小船的结构和绘画、制作方法,还创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小船作品。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美。”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续热情。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公园的湖边、河边或者海边观察真实的小船,进一步了解小船的细节和在水中的状态。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再次创作小船作品,如用废旧物品制作小船,或者用电脑绘画软件绘制小船。引导学生思考小船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学习和探索,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七、板书设计小船儿小船的种类:帆船、渔船、乌篷船、游轮……小船的结构:船身、船头、船尾、船帆(部分有)绘画技巧:线条(轻重、疏密)色彩(搭配、涂抹)创作要点:创意、构图、细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