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20 喜迎国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赣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喜迎国庆》紧扣学生生活与国家重大节日,以“国庆”为主题,引导一年级学生初步感知国庆氛围,通过欣赏、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教材编排契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从色彩鲜艳的图片、简单易懂的范例入手,为学生提供多样创作素材,培养观察、想象与动手能力,让爱国情感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国庆相关元素,如国旗、国徽、天安门等,感受国庆热烈氛围;能用简单绘画、手工形式表现对国庆的印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在创作与欣赏过程中,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合作、创新精神。三、教学重点了解国庆相关象征元素,熟悉其造型、色彩特点。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基础技法表现喜迎国庆主题作品。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对国庆抽象情感转化为具象美术作品,突出“喜迎”氛围。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在作品中展现个性表达,避免模式化。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庆知识与美术技法要点,让学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演示法:教师示范绘画、手工制作步骤,直观呈现创作过程,降低学习难度。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对国庆的感受、创作想法,激发思维碰撞,培养口语表达与合作能力。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美术技能。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教师身着带有国旗元素的服装,手持小国旗走进教室,微笑着向同学们挥手:“同学们,今天老师的装扮是不是和平常不太一样呀?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接着播放一段国庆庆典热闹非凡的视频片段,视频中有飘扬的五星红旗、欢呼的人群、绚丽的烟花,画面色彩斑斓、声音激昂。播放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刚刚看到的画面是不是特别震撼、特别热闹?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吗?”设计意图:利用教师的特别装扮与直观生动的国庆庆典视频,瞬间抓住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从视觉、听觉多感官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自然引出“国庆”主题,为后续教学铺垫。(二)新授(知识探究)国庆知多少教师开启课件,展示五星红旗高清图片,用童趣语言讲解:“小朋友们,这就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它有鲜艳的红色,还有五颗金光闪闪的星星,一颗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在党的周围,团结一心。”随后切换到国徽图片,指着国徽各个部分介绍:“瞧,这是国徽,中间的天安门雄伟壮观,周围的谷穗、齿轮代表着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国徽可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呢,很庄重、很神圣。”再展示天安门图片,描述:“看,这座大大的、红红的建筑就是天安门,它在北京,是新中国宣告成立的地方,每逢国庆,天安门广场就装扮得格外漂亮。”每讲解完一个元素,就提问学生记住了哪些特点,鼓励他们举手分享。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采用形象化、儿童化讲解,结合提问互动,让学生轻松认识国旗、国徽、天安门等关键国庆元素,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艺术创想教师拿起一张画有简单天安门轮廓的画纸,向学生展示:“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个天安门,现在它还不够漂亮,我们一起给它变变魔法好不好?”接着用彩色画笔快速给天安门添上五彩光芒、飘扬的气球,还有在广场上欢呼的人群简笔画,边画边说:“我们可以给天安门加上漂亮装饰,像光芒让它看起来更耀眼,气球增添欢乐氛围,还有快乐的人们在庆祝,这就有了喜迎国庆的感觉。”画完后,又拿出一张彩纸示范剪出国旗形状,用胶水粘贴在背景纸上,再用皱纹纸搓成小彩条当烟花装饰在周围,说:“用手工制作也能表现国庆,大家看,简单几步,一幅漂亮的国庆作品就快完成啦。”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手工创作,将抽象创作思路具象化,让学生清楚看到如何运用美术技法表现国庆主题,消除创作畏难情绪,激发动手欲望。(三)实践创作(个性表达)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绘画工具、彩色卡纸、皱纹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布置任务:“小朋友们,现在轮到你们当小艺术家啦,用刚刚学到的本领,画一画或者做一做,把你心中的国庆庆祝场景展现出来,可以是天安门广场的热闹画面,也可以是和家人一起看国庆烟花,大胆创作,看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最有创意!”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轻声询问创作想法,适时给予鼓励指导,如“你画的烟花颜色真鲜艳,要是再加点闪烁的星星就更棒啦”“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这个用彩纸折的国旗很有想法哦”。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协作交流能力,丰富材料提供多样创作途径,鼓励自主创作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空间,巡视指导及时肯定学生、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宽松氛围中享受创作过程,提升美术素养。(四)作品展示(分享交流)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作品贴在教室展示区,像布置画展一样。引导学生围在展示区旁,说:“小艺术家们,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杰作,看看谁的作品最能吸引你,等下请几位同学当小评委说一说。”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拿着小教鞭指向自己喜欢的作品,分享理由:“我喜欢这幅画,因为它的天安门画得很大,颜色红红的,还有好多烟花,感觉特别热闹”“这个手工做得好,国旗飘飘的,旁边的小人在跳舞,很有趣”。台下同学认真倾听,教师在旁适时补充点评,肯定学生独特创意与精美制作,对画面布局、色彩搭配等提出优化建议。设计意图:作品展示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学生自评、互评锻炼表达能力,学会欣赏他人,教师补充点评给予专业引导,强化学生对美术创作要点把握,增强创作自信。(五)课堂总结(情感升华)教师站在展示区前,面向全体学生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大家用画笔和巧手创作出这么多精彩的喜迎国庆作品,老师看到了你们对国庆满满的热情,也看到了你们的进步。国庆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国旗、国徽、天安门都是祖国妈妈的标志,我们要永远热爱它们,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希望以后每次看到国旗飘扬,你们都能想起今天快乐的美术课,好不好?”学生们齐声回答“好”,在热烈氛围中结束课程。设计意图:回顾创作成果,肯定学生努力,将美术学习与爱国情感深度融合,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种子,呼应教学主题,让课堂结尾余韵悠长。七、板书设计喜迎国庆国旗国徽天安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