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菌和真菌细胞中都会形成核酸-蛋白质复合物B. 发菜和伞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色素种类相同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除水绵和伞藻的细胞壁,而支原体和发菜细胞不可以D. 衣原体可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但不可能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2.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叙述错误是( )A. 在研究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以用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C.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土壤需经60℃处理D. 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至少需要破坏3层生物膜3. 马铃薯受外界损伤刺激后,多酚氧化酶被氧气激活,催化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经一系列反应生成黑色素,使组织发生褐变,影响外观品质。马铃薯经以下处理可降低鲜切组织褐变率,延长货架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组 处理方法 褐变抑制率/%① 鲜切马铃薯采用真空30s,封口2s,冷却3s的方法进行真空包装 43.37② 马铃薯在低温2~4℃贮藏8个月 36.34③ 马铃薯放在45℃培养箱中热空气处理6h 47.5④ 采用1.5%柠檬酸+0.05%L-半胱氨酸浸泡15min处理鲜切马铃薯 76.69A. 处理组①②③④均通过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褐变率B. 处理组③④可破坏部分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且难以恢复C. 减少组织中的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不能提高褐变抑制率D. 进一步降低温度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可使得处理组②的褐变抑制率升高4. DNA复制过程中,当DNA聚合酶遇到损伤而使复制停顿时,若暂时忽略损伤位点继续合成DNA,称为跨损伤合成。如图为某细菌体内暂时忽略胸腺嘧啶二聚体(T—T)的跨损伤合成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及结果的推测,合理的是( )(注:胸腺嘧啶二聚体是紫外线等因素导致DNA单链上相邻胸腺嘧啶之间结合而形成的)A. 该细菌DNA聚合酶V可以修复胸腺嘧啶二聚体B. 只要出现图示损伤,就会导致DNA复制停滞C. 人体细胞内若能够以胸腺嘧啶二聚体为模板合成“AA”序列,推测人因紫外线照射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高于该细菌D. 若不对该胸腺嘧啶二聚体(不考虑其他位点改变)进行修复,则该细菌将有1/2的子代携带突变序列5. 研究表明,某些环状RNA可以作为microRNA的“海绵”,通过与microRNA结合解除其对特定mRNA的抑制作用,这种机制被称为“microRNA海绵效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这些环状RNA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特定的环状结构,不再具有磷酸基团B. 这些环状RNA能够在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影响转录过程C. 这些环状RNA能够通过吸附microRNA来减少其活性,从而促进相应基因的表达D. 这些环状RNA与microRNA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方式与转录相同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位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 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某个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C. 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有基因重组、随机交配、基因突变等D. 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 科研人员对神经元甲分别进行单次电刺激、连续2次电刺激(3次电刺激强度相同),神经元甲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中①②所示;再对神经元甲进行较强的电刺激,与神经元甲相连的神经元乙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如图中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甲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B. 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都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C. 图中②曲线上升阶段,细胞膜只对Na 有通透性D. 增大刺激强度,图中②曲线的峰值不会随之增大8. “健康中国”建设有效提升了全民健身理念,健康跑是一种以收获健康为首要目标的跑步锻炼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跑步过程中下丘脑呼吸中枢产生兴奋,呼吸频率加快B. 冬季实现健康跑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C. 跑步中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水解以维持血糖平衡D. 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可能引起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导致抽搐发生9.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B. 细菌等病原体在吞噬细胞内被溶菌酶消化分解C.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不需外来抗原的刺激D. 树突状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刺激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10. 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极为丰富,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优势种不明显B. 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一般不发生光竞争C. 热带雨林林下植物的叶片大或薄,气孔常关闭D. 热带雨林物种组成和营养结构复杂,土壤中有机物积累多11. 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对环境变化敏感,可用来监测和评价水质情况。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几种主要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如下表所示(对角线以下为时间生态位,对角线以上为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与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类别 长额刺糠虾0.81 百陶箭虫0.64 背针胸刺水蚤0.48长额刺糠虾0.88 \ 0.34 0.28百陶箭虫0.78 0.87 \ 0.90背针胸刺水蚤0.56 0.86 0.89 \A. 长额刺糠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小于百陶箭虫B. 背针胸刺水蚤与百陶箭虫之间的竞争最大C. 三种生物中,背针胸刺水蚤所能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多D. 浮游动物间的时间生态位分化要明显高于空间生态位12.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为103kJ/m2·a)流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A、B、C、D组成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渠道B. 图中所含食物链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自身同化能量的比值为18.75%C. 若B为养殖动物,增大B的同化效率能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大D. 若B摄入的能量比例增大,则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增大,B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摄入量)增大13. 《黄帝内经》中提到:“米酒甘甜,入肝经,能补血行气。”某品牌的甜酒曲中只有需氧型根霉菌,这种菌促进淀粉水解的能力强,产生酒精的能力较弱,因而用其制作的甜米酒甜味明显又略带酒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根霉菌和酵母菌一起进行有氧发酵来提高甜米酒的酒精浓度B. 用适宜的选择培养基即可获得某种用于酿制米酒的优质根霉菌种C. 用纯根霉菌制作的甜米酒中只有酒精一种代谢产物因而更加安全D. 蒸好的米饭放至室温再添加甜酒曲可以防止根霉菌因高温而失活14.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可分化成类似间充质干细胞(iMSC)。iMSC能合成和分泌Ⅴ蛋白,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等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病毒作为载体将某些基因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以诱导产生iPSCB. iPS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需添加特定的物质才能使其转化为iMSCC. 利用96孔板筛选转化成功的iMSC,需稀释至每孔至多1个细胞,并添加V蛋白D. iMSC培养液需定期更换,并维持适宜温度、PH、渗透压和气体环境等条件二、多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共计12分。15. 某兴趣小组测得小麦种子在萌发前后CO2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子萌发前随时间的推移呼吸速率增加,萌发后第4天种子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萌发的种子内结合水/自由水比值降低,但种子中总的含水量升高C. 种子萌发后第6天光合作用利用CO2的速率约为30mL·g-1·h-1D. 可能影响CO2释放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种子含水量和氧气浓度等16. 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基因分别用红、绿、蓝荧光标记,将其精原细胞放在不含荧光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假设该细胞只完成一次有丝分裂或一次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细胞的一条染色体含有红、绿荧光,则该细胞可能发生过染色体互换B. 若某细胞含有2个红色荧光和2个蓝色荧光,则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 若某细胞含有三种荧光且核DNA分子数为8,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 若某细胞一极含红色荧光、另一极含绿色荧光,可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17. 图1是香蕉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及单位时间内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2为乙烯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根据果实成熟前期是否有乙烯跃变(突然增大)和呼吸跃变的出现,把果实分为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结合图像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B. 香蕉属于跃变型果实,乙烯能刺激呼吸高峰的出现,从而促进果实成熟C. 乙烯进入细胞后,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促进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D. 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是激素的绝对含量18. 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又称光自养微繁殖技术,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进而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在中药材繁殖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技术碳源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杂菌污染的可能性B. 该技术外植体可以在植物体的各种部位选取,获得的新植株基因型相同C. 通过该技术繁殖新个体,外植体也需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D.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会诱发基因突变,提高单个细胞中目标产物的含量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19.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丝状蓝藻。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的pH对发菜细胞(从发菜藻体中分离获得)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发菜细胞中催化二氧化碳固定的酶分布在_____,C 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2)取发菜细胞培养液置于液相氧电极反应室中,以3~6min为间隔,交替进行_____处理,循环三次,测定溶氧量变化,计算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3)有人认为pH为4时发菜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_____。(4)过酸和过碱的环境通过影响_____,从而影响了发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发菜细胞光合作用对_____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5)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磷酸盐对发菜细胞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补全表格:实验步骤的名称 实验操作的要点①_____ 将完全培养基配方中的K HPO 去除,代之以等摩尔浓度的②_____(填“NaCl”或“KCl”或“Na HPO ”)。培养、收集发菜细胞 将发菜细胞接种于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d, 通过③_____(技术) 收集发菜细胞。分组实验 将收集的发菜细胞分组接种于添加了④_____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24h。测定相关指标 测定各组发菜细胞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20.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果蝇,培育出两个亮红眼常染色体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甲和乙,以及1只体色为褐色的雌性单基因突变体丙。(1)研究人员选取某雄果蝇与残翅截毛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蝇全表现为截毛,雄蝇全表现为刚毛。据此分析,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是位于_____上的等位基因,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2)野生型果蝇分别与品系甲、乙交配,F1均为野生型,F1自由交配,F2中亮红眼个体所占比例均为1/4。若将品系甲和乙交配,子代的表型为_____。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体丙交配,F1中褐色雌:野生型雄:野生型雌=1:1:1。研究发现,果蝇丙的突变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丙发生的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出现该异常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3)若选择品系甲的雄果蝇与突变体丙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中眼色正常且体色为褐色的雌蝇所占比例为_____,褐色基因的频率为_____。(4)研究发现一只果蝇W减数分裂时,存在如图所示的两对染色体异常联会情况。减数分裂后期,异常联会的染色体两两分离,形成的配子中基因存在缺失或重复时表现不育(其他染色体联会正常,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不考虑其他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会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但果蝇W表现正常,可能的原因是_____。一只染色体组成正常果蝇与果蝇W交配,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子代的概率是_____。21. 人体受到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作出相应反应,以维持人体自身稳态和适应环境其中肾上腺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制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遭遇危险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请写出该过程中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的反射弧(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2)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______,该部位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腺垂体,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______的特点。(3)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内,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①糖皮质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具有____________特点(答两点)。②图中GR与GC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核的可能原因是______。(4)人体遇到疼痛、紧张刺激时会通过下丘脑,引起GC分泌,而GC分泌增多,又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活动,由上述过程可知下丘脑具有______(填信息分子)受体。(5)糖皮质激素(GC)在临床上常被用作免疫抑制剂,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人参皂苷能够缓解“GC抵抗现象”,它主要存在于人参植株的根须中,但是含量较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获取大量的人参皂苷。a根据以上研究资料,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将体外培养的生理状态相同的人体细胞平均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人参皂苷,在相同环境下培养相同的时间,检测GR的含量。该研究小组的实验课题为______。b研究人员从人参皂苷中分离出了Rb1、Rg1、Rh1三种物质。为研究这三种物质缓解GC抵抗现象的效果,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处理方式 空白对照 GC GC+Rb1 GC+Rg1 GC+Rh1GR含量 +++++ ++ +++ + ++++GRmRNA相对值 1.05 0.39 0.75 0.39 0.95实验结果说明能够缓解GC抵抗现象的人参细胞提取物是______。Rg1可能是通过抑制GR是因表达的______过程,使GC抵抗现象加重。22. 六朝古都南京,山水城林资源丰富“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己成为秦淮区大小河湖的现实写照。部分河域曾经受到污染,后经过治理,得以控制,物种多样性有了明显的增加,水质明显提升。(1)科研人员在寻找理想的污染治理措施过程中,通过采集水样,分别放入不同生物,检测水体中的多项指标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 毒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硅藻 0.11 51% 0蓝细菌 0.56 79% 0红假单胞光合菌 0 85% 93%(注:红假单胞光合菌体内含多种光合色素,在无光条件下可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①红假单胞光合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治理该水体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②秦淮河流域水利治理过程中,挖掘涵养和蓄滞水源潜力,提高流域雨洪资源调蓄能力,通过提供美学享受和健身空间来缓解人类压力,提高人类身心健康水平,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2)近年来,通过构建图1所示的“沉水生态系统”,湖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据图1及相关信息推测,中心湖生态系统稳态被破坏的进程依次是______。(编号排序)①中心湖的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被严重破坏②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消耗水体溶解氧③残饵、垃圾、落叶等沉积水底,释放氮、磷营养物质(3)以前中心湖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能维持一定的功能,这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稳定性。(4)据图1及已学知识推测,建构“沉水生态系统”能有效改善中心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原因包括______。A. 拦污帘拦截水生动物的尸体避免污染物排放B. 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用于生长C. 吸附在生物栅栏上的固氮菌吸收并固定水体中的ND. 水生动物通过食物网降低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5)图1中的挺水植物凤眼莲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根部的分泌物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______。(6)若利用机械除藻、太阳能补充溶解氧,是利用生态工程______原理治理水污染。河流的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会趋向相对稳定,还能够有效降低流行病害的发生率。23. 同源重组技术结合双重选择系统可对基因进行敲除与回补,研究基因的功能。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该方法对大肠杆菌LacZ基因进行敲除与回补的相关过程,其中是四环素抗性基因,sacB基因(2071bp)是蔗糖致死基因,LacZ基因表达产物能将无色化合物X-gal水解成蓝色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 EcoRⅠ BamHⅠ HindⅢ XmaⅠ识破序列和切割位点(1)过程①PCR除需要加入Taq酶、dNTP、缓冲液、外,还需加入______,所加dNTP的作用有______。若退火温度过低会导致______。(2)为保证sacB基因和质粒2定向连接,设计引物、时,需在引物端添加限制酶_________的识别序列。(3)过程③中,需先用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______细胞。(4)过程⑤中,设计两种引物时需在引物端分别添加上______基因两端的同源序列。(5)过程⑦中,在含有______的培养基中出现了白色菌落,即为筛选出的敲除LacZ基因菌株。过程⑧通过同源重组技术结合tetr-sacB双重选择系统可对LacZ基因进行回补,筛选LacZ基因回补菌株时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6)下图是对质粒3转化菌落进行PCR验证时的产物电泳结果,泳道______对应的菌株可能转化成功,判断的理由是______。高三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二、多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共计12分。【15题答案】【答案】AC【16题答案】【答案】ABD【17题答案】【答案】ABC【18题答案】【答案】AC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19题答案】【答案】(1) ①. 细胞质 ②. ATP和[H](2)光照和黑暗 (3)不同意,pH约为4时光合放氧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等于 呼吸作用,在进行光合作用。(4) ①. 酶活性 ②. 碱性环境(5) ①. 培养无磷基配制 ②. KCl ③. 离心法 ④.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20题答案】【答案】(1) ①. 常染色体、XY同源区段 ②. AaXbYB(2) ①. 均亮红眼或均为野生型 ②. 显性 ③. 突变基因使雄性个体致死(3) ①. 3/28 ②. 1/11(4) ①. 果蝇W细胞中染色体上控制个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和结构没有改变,并能正常表达 ②. 1/2【21题答案】【答案】(1) ①. 神经中枢 ②. 交感神经(2) ① 下丘脑 ②. 分级调节(3) ①. 顺浓度梯度跨膜转移、不需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 ②. GR与GC结合以后可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或HSP脱离)(4)神经递质、糖皮质激素(5) ①. 验证人参皂苷能够缓解“GC抵抗现象” ②. Rb1和Rh1 ③. 翻译【22题答案】【答案】(1) ①. 生产者和分解者 ②. 红假单胞光合菌 ③. 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④. 间接、直接(2)③②① (3)抵抗力 (4)ABD(5)有利于种群繁衍,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6) ①. 自生 ②. 结构和功能【23题答案】【答案】(1) ①. 引物(或、)和模板(或质粒1) ②. 既作为原料又提供能量 ③. 非特异性扩增片段增多(2)BamHⅠ、EcoRⅠ(3)感受态 (4)LacZ(5) ①. 四环素和X-gal ②. 蔗糖和X-gal(6) ①. 4、5、7 ②. 4、5、7的电泳结果接近(或大于)2071b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