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PDF版)【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PDF版)【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资源简介

选修课程模块一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结合实例,认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
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
2.运用图像及示意图,了解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并在
化的影响
此基础上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核心素养养成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名师点拨
表现形式
定义
影响
>判断某一事物或现
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
象是否是内力作用所
地壳运动
致,应抓住两点:①必
或变形
降、地震等
须是自然作用:②能量
岩石受温度、压力影响,其成分、
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
必须来自地球内部
变质作用
发生改变
塑造地表形态
名师点拨
深处岩浆沿
带上升,侵人
岩浆只有喷出
岩浆活动
才可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
岩石圈或喷出地面
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也
称构造运动,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
引起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
地震
震动
起海陆变迁和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
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
岩层运
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和凹陷
动方向
三挤
·二张裂
盆地
形陆
对地形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的影响
和平原等地貌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
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21
备水来中学扶元笔记当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中·地理
②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
名师点拨
2.表现形式
冰川侵蚀地貌:娜咸峡湾、北美五大湖
→图解各种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
”干湖之国”芬兰
的相互关系
风化作刀二
寸侵使作刀
①定义:是指在
、水及生物等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
石,发生的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
等。
狄运作州
②分类:物理风化和
等。
埋积作四
(2)侵蚀作用:是指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
固结成光
(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
力作用下,离开原来的位置
状元笔记
一风化与侵同时进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
、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
行、相互促进,之后才
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有搬运,搬运结束之府
3.在不同的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其
发生沉积,沉积之后才
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
有周结成岩,经过固结
成岩才会形成新的沉
例如,降水充沛的热带、温带地区,以
作用为主,流水地貌发
积岩。
育;在
地区,风力作用强劲,风沙地貌广布。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类岩石(按成因分类)】
名师点拨
(1)
(火成岩):
(如花岗岩)、
(如流纹岩)。
沉湖粥
(2)
(水成岩)、砾岩、砂岩、页岩。
两个特征:具有
:含有
欧煎粉
(3)
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石英岩;

求岁
岩→板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2)
益超
2
(3)
(风化、侵蚀、搬
之一以

运、沉积、固结成岩);
(4)
核心素养提升
》》】
学习要点1内力作用与地貌
例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山体水平及垂向节理发育。
山体演变初期在内力作用下形成峰峦,后经外营力进一步破坏,逐渐
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下图示意三清山地貌景观
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1)(2)题。
222备水中草扶元笔记凸
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2.减慢扇形
改道减缓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1.(2)运输
一、2.变位结构破裂地表错动
地势
2.较小较大
起伏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二、1.太阳辐射能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
2.(1)①温度
生物分解
②化学风化
二、四周中心中心四周(北顺南逆)
(4)降低
云雨晴朗、干燥
3.流水千旱
三、1.低压槽形成锋面西部多形成冷锋
4.平缓
东部多形成暖锋
三、1.(1)岩浆岩
侵入岩玄武岩
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
(2)沉积岩
石灰岩
层理构造
化石
一、3.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西风气压带、
(3)变质岩
石灰岩大理岩
风带以赤道低气压带相间风带
2.(1)冷却凝固
高压带低压带右偏左偏
(2)变质作用
4.(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外力作用
(2)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重熔再生
二、1.(1)海洋带状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2)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块状
一、2.(2)拱起中间老两翼新背斜成山
①亚洲高压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
背斜成谷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②阿留申低压③冰岛低压
向斜成谷向斜成山
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3.断裂错动位移
⑤夏威夷高压⑥亚速尔高压
(1)陡崖(2)沟谷湖泊
三、1.(2)水汽多少有无上升气流
凝结核
(3)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华山
多少
(4)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2.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
气旋雨(台风
吐鲁番盆地鄱阳湖
雨)
4.(1)背斜构造顶部储气中间为油

3.(1)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
下层为地下水
候季节变化大热带雨林气候温带
(3)断层带
海洋性气候季节变化小
(4)背斜顶部背斜
(2)季风气候年际变化大
二、1.板块软流圈稳定活跃
4.(1)①上升气流②下沉气流
2.海洋岛弧大西
③锋面、气旋活动④下沉气流
三、1.低公路铁路
(2)②高压带少雨低压带多雨
2.山间盆地河谷地带
③暖流附近降水多寒流附近降水少
3.迂回前进大于
④a.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b.随高
4.里程速度时间建设费用
度的升高而增加一定高度
随高度的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升高降水减少
一、1.侵蚀堆积
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源头V减弱加强弯曲拓宽
一、1.(1)①上升湿润②下沉降水稀少
3.V对称
(2)炎热寒冷
4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