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 学案(PDF版)【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 学案(PDF版)【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资源简介

禽来学扶元笔
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2.减慢扇形
改道减缓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1.(2)运输
一、2.变位结构破裂地表错动
地势
2.较小较大
起伏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二、1.太阳辐射能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
2.(1)①温度
生物分解
②化学风化
二、四周中心中心四周(北顺南逆)
(4)降低
云雨晴朗、干燥
3.流水千旱
三、1.低压槽形成锋面西部多形成冷锋
4.平缓
东部多形成暖锋
三、1.(1)岩浆岩
侵入岩玄武岩
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
(2)沉积岩
石灰岩
层理构造
化石
一、3.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西风气压带、
(3)变质岩
石灰岩大理岩
风带以赤道低气压带相间风带
2.(1)冷却凝固
高压带低压带右偏左偏
(2)变质作用
4.(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外力作用
(2)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重熔再生
二、1.(1)海洋带状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2)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块状
一、2.(2)拱起中间老两翼新背斜成山
①亚洲高压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
背斜成谷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②阿留申低压③冰岛低压
向斜成谷向斜成山
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3.断裂错动位移
⑤夏威夷高压⑥亚速尔高压
(1)陡崖(2)沟谷湖泊
三、1.(2)水汽多少有无上升气流
凝结核
(3)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华山
多少
(4)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2.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
气旋雨(台风
吐鲁番盆地鄱阳湖
雨)
4.(1)背斜构造顶部储气中间为油

3.(1)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
下层为地下水
候季节变化大热带雨林气候温带
(3)断层带
海洋性气候季节变化小
(4)背斜顶部背斜
(2)季风气候年际变化大
二、1.板块软流圈稳定活跃
4.(1)①上升气流②下沉气流
2.海洋岛弧大西
③锋面、气旋活动④下沉气流
三、1.低公路铁路
(2)②高压带少雨低压带多雨
2.山间盆地河谷地带
③暖流附近降水多寒流附近降水少
3.迂回前进大于
④a.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b.随高
4.里程速度时间建设费用
度的升高而增加一定高度
随高度的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升高降水减少
一、1.侵蚀堆积
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源头V减弱加强弯曲拓宽
一、1.(1)①上升湿润②下沉降水稀少
3.V对称
(2)炎热寒冷
442选修课程模块一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
2.运用示意图,说明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
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和实例,说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
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带的影响。
/核心素养养成
》】
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大气环流水热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
纬度之间、海陆地之间的水热得到交换。
2.大气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澳蛇色内环沙味兰三网环闲
状元笔记
不自找
地,能偏肉方
近应万表咒
—→形成气压带、风带
气江带为带
的太E主求气江茆π
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度
行生节够功
发竹浮动
节竹分布
间冷热不均,受地转偏
句力作用形成三圈环
立埃
海陷分布
流;因太阳直射点的移
季风从滋
怎法热力性安王开大气,浴
动导致气压带、风带的
动户心
李节移动;因海法分布
3,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
形成李风环流。
0殺花高气后常
双地式风需
60r
纸气压
中韩鸡风常
.30
热崇高气爪号
东北信现带
道饭气乐汽
天东南信川,带
30
盐带离积
中沛马乱带
板应司五树
心戏池东双带
0炉设池与年带
注:各气压带、风带均指
的;高空与近地面
;中纬近
地面与高空均为
为中轴南、北半
球对称;高、低压
分布,中间为
;风从
吹向
,风向北半球
,南半球
249
备来中草抹元笔当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高中·地理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
(地球公转)。
(2)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移动范围:5~10°)。
状元笔记
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
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i0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0
(1)南半球
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
分布。
(2)北半球

分布,气压带呈
分布。

名师点拨
→夏咸夷高压、冰岛
1月份北半求气压中心冬季风
了月份北半球气王中和夏季
低压是常年存在的,但
强弱有季节变化:亚洲州

(
):②
:③
:④
高压和亚洲低压是季节
(
);⑤
;⑥
性的,分别出现在北半
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特征
球冬季和夏季,
内容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rt s
图示
名师点拨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
最为典型的原因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
积最大的海洋,亚欧大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
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
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
性质
寒冷干燥
高温湿润
高温(或温暖)干燥高温湿润
异最明显,因此成为重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要的季风区·
南亚夏季西南季风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的原因:南半球的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
②降水
后向右偏转而成,
1.降水的形成
(1)水汽凝结:水滴(冰晶)不断增大(凝结增长、合并增长)。
(2)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2.降水类型:按空气上升运动原因分:
3.降水的时间变化
(1)降水季节变化:结合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考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