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PDF版)【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PDF版)【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交通能源能源
数量技术廉价劳
选修课程模块一
动力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二、2.(1)弱化(2)消费市场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1.自转轴
一、4.(1)被服务对象(2)均衡化
2.(2)北极星
二、1.(1)新兴(2)传统
3.西东逆顺
2.网络信息文化
4.1日24小时太阳日23时56分4秒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恒星日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5.(1)线速度
一、3.变化优化
(2)①15°小时
②赤道两极
二、1.(1)小(2)大
③0④相同
2.大
二、1.太阳
4.综合性
2.西东
三、1.稀疏低密集高
3.(1)365日5时48分46秒(2)恒星年
2.减弱
5.1月初7月初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回归年
二、1.集聚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城市
一、1.夜昼晨线3.24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走向人地协调一可持续发展
一、2.(1)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南南
(2)由南向北变长南
一、1.态度做法
二、1.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白昼越早
大气水体
(4)互余
2.(2)①酸雨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
3.(1)昼(夜)弧15
三、2.生态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2)①日落日出12一日出时间
四、2.(2)①环境保护③循环经济
日落时间一12②昼长:2
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3)①时间相同②互等
一、1.主要核心
(4)①二至日对称②二分日对称
2.有序
二、1.(1)太阳光线地平面
3.适宜开发丰富脆弱
(2)12最大
5.(1)国土开发(2)优化开发限制开发
3.越近越大
二、1.区域发展差距
三、1.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太阳辐射
2.(1)1121%40%生态地位
2.(1)正午太阳高度白昼
(3)①生态环境②立体交通廊道
(2)3、4、5月
6、7、8月9、10、11月
③新型城镇化大城市产业集群
12、1、2月
四、2.最早最早主权领海专属经济区
四、1.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正东正西
3.明朝附属岛屿东海大陆架
2.正南正北
4.(1)海洋开发(2)巩固海防
3.偏东方向正南或正北偏西方向商来中学扶笔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原因。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
2、理解四季更替及其成因。
3、知道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核心素养养成
》》
昼夜长短的变化
名师点拨
1.相关概念:晨昏线(圈)、晨线、昏线、昼弧、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度
对比,表明该地昼夜长短对比。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直射点位于
,北半球
,越向
白昼越长;直
射点位于南半球,
半球昼长夜短,越向
白昼越长。
名师点拨
(2)直射点
移动,北半球白昼
: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
>昼夜长短的应用
半球白昼变长。
(1)根据昼夜长短
(3)
越长,该地日出地方时
判断直射点位置:①全
(4)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
,该纬度至极
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
赤道,②北半球昼长
点为极昼(极夜)区。
夜短,太阳直射北半
3.昼夜长短的计算
球·③南半球昼长夜
(1)利用昼夜弧的弧度数计算:昼(夜)长
短,太阳直射南半球
(2)根据昼夜长度差,
判断纬度高低,昼夜长
度差越大,纬度越高:
赤道地区昼夜长度差等
于0.(3)根据昼夜长
(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短判断日出、日落时
间,日出时间=12一
如下图所示:
001
24:00
)昼长,日落时间=12
·山之始1
6:00
止T:I2:00
山结束
斤半澳
前假
①昼长时间=
时间一
时间=2×(
)=2X
(
)=24-夜长。
②日出时间=12一
=夜长的一半。
(3)利用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计算
术622前话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
B9月23山前后
日落
21220前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
昼夜时长
,即:南半球某地的昼(夜)长=北半球同纬度数某
212
选修课程模块一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地的夜(昼)长。
(4)利用日期的对称性计算
①关于
的两个时间昼长相同,如A点和B点,太阳直射点
位于同一个位置。
状元笔记
②关于
的两个时间昼长和为24小时,如B点和C点,太阳
用太阳运动轨透图
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
说明太阳高度日变化规
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律更直观:
天0
1.相关概念
正午太
(1)太阳高度:

间的夹角。
方位
(2)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
时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
太阳高度。


2.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0冷大,及大减
→0
名师点拨
川北正年地方时]2时ì川落
4瑞牛控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离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
1F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诉第此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一两点纬度差。
|空程的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
二1职2的可北扣
“同减异加”的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
数”;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右图所示:
1
40、
--23¥26Y
-10
-0:
2326'S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一AB
纬度差=90°-(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一BC纬度差=90°-(10°+
2326)=5634'。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
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为
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
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因此房屋坐南朝北。
③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根据两地纬度
差多少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
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④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
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
2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