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商来中学笔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核心素养展示课程内容要求课程标准解读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1,分析先秦时期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德治与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2.梳理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发展的脉络;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法律儒家化的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主要原因。治、法治关系的讨论。3.认识宋元至明清时期法律与教化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作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4.掌握西方法律产生的渊源及其在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及特点。手段。5.掌握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分析近代西方法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6.掌握宗教伦理对社会的影响。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7.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在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础反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性的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认识。4.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8.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感悟模范人物的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精神品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核心素养养成名师点拨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牧天保民”的恩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1.背景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周初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的思想方针,体现了周初统治者(2)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新认识:认为”上天”(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思想与法家的思想。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来治理国家。会失去上天的底护,新的①《左传》记载,夏朝有《》,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有德者就可以应运而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②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德配天”·这从理论2.内容上为”武王伐纣,以周代(1)儒家的德治思想商”的历史提出了合理的解释。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不要过度消耗民力。③孟子建议统治者“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62参考答案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参考答案模块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独尊决定丞相御史大夫郡县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4.(2)中央集权(3)交往交流交融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三秦未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2)①张楚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2)①约法三章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四、西汉与东汉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1)旧石器新石器(2)技术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2.(1)打制方法(2)元谋人(3)①打制方法1.202汉高祖2.(2)①郡国并行②渔猎和采集3.(1)黄老无为与民休息4.(1)母系氏族社会(2)②共同劳动(3)②不平等③私有制权贵阶层知识点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2)①华夏始祖②“禅让”(1)①推恩令②察举制③刺史2.(3)③聚族而居直接统治间接统治(2)①盐铁官营(4)二里头遗址2.开拓疆域(1)①卫青②河西走廊知识点三商和西周1.(1)1600(2)殷朝(3)①甲骨文②青铜器(2)①张塞②丝绸之路③西域都护府2.(1)周武王(2)分封制宗法制①天子一诸知识点三东汉的兴衰侯一卿大夫一士(3)①“国人暴动”(4)7711.建立犬戎洛邑(2)刘秀3.(2)井田制(3)青铜铸造2.“光武中兴”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尚书台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3.衰亡1.(1)②春秋五霸(2)②战国七雄(2)①张角2.(1)①华夏认同(2)华夏族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1)司马迁纪传体(2)断代1.①铁制农具牛耕②货币③中心城市3.科技2.(1)②富国强兵③君主专制(2)①耕织(1)②第一部③个体小家庭④“废井田,开阡陌”①持续时(3)①蔡伦②a.勾股b.张衡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c.张仲景麻沸散d.氾胜之书知识点三孔子和老子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1.(1)儒家学派(3)伦理和政治重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1)道家学派(2)对立统一无为而治小国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寡民知识点一三国与西晋知识点四百家争鸣1.(1)①曹操孙权②曹丕③刘备1.(2)贵族等级体系士阶层④建业(2)①263②司马炎③2803.相生相胜兼爱非攻中央集权2.(1)匈奴鲜卑4.(1)思想解放(2)地主阶级知识点二东晋与南朝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1)司马睿(2)宋,齐、梁、陈2.士族知识点一秦的统一3.(1)生产工具和技术劳动力(2)①农作物品种1.(1)①安定统一②各地域经济知识点三十六国与北朝(2)②广纳贤才③商鞅变法1.(1)成汉(2)①中原模式②民族布局2.(1)咸阳(2)越族(3)万里长城3.始皇帝(3)①前秦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 - 副本 (3).pdf 合并PDF_262-27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