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淡水水域被污染富营养化后,会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从而形成水华。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
B. 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都含有叶绿体
C. ATP中存储的能量均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均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个体数量进行计数
2. 某实验小组利用相同萝卜条在不同浓度的同一种溶液中的变化来研究细胞的渗透作用,实验前后萝卜条质量差平均值(M)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清水组 5%盐水组 10%盐水组 15%盐水组 20%盐水组 30%盐水组
M值 0.17 -0.12 -0.13 -0.16 -0.17 -0.23
A. 清水组中萝卜条细胞的体积会不断增大直至破裂
B. 30%盐水组中M值小于0,说明此时无水分子进入细胞
C. 与15%盐水组相比,20%盐水组中的萝卜条失水量更大
D. 由表可知,随着实验处理时间的延长,M值会不断降低
3. 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中的CO2和O2竞争性与C5结合,C5与O2在Rubisco催化下生成C3和乙醇酸(C2),是光呼吸的一部分,涉及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科研人员通过导入相关基因,形成乙醇酸→乙醛酸→甘油酸(C3)的新代谢支路,该支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会消耗H2O2、NADPH和ATP,同时产生CO2。下列关于新的代谢支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CO2与O2比值高时,有利于光呼吸
B. 有利于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
C. 可减少参与光呼吸的细胞器种类
D. 可降低碳损失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4. 眼角膜上皮损伤后,可通过附近细胞变形、向创面移动形成新的单层上皮,覆盖缺损区,然后经角膜缘干细胞分裂增厚、填平变薄区,最终恢复正常上皮结构。角膜缘干细胞进行非对称性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一个子细胞保持干细胞状态,而另一个细胞进入分化通路到达分化终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眼角膜上皮细胞受损而死亡,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B.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重建角膜结构的有效手段
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发生于角膜干细胞分化过程中
D. 角膜干细胞分化可伴随RNA和蛋白质种类、含量的变化
5. 如图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变化图,I、Ⅱ、Ⅲ、Ⅳ代表不同的时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I可代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B. I、Ⅳ时期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
C. Ⅲ、Ⅳ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D. Ⅱ、Ⅲ均可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配现象
6.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已知等位基因D/d和E/e位于Z染色体上,d为雄配子致死基因,e为纯合致死基因。一只雌昆虫甲与一只雄昆虫乙交配,存活的F1中雄昆虫数量大约是雌昆虫的两倍,雄昆虫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数量相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B. 乙的基因型不止一种
C. 乙必定含有来自父本的e基因
D. F1雌雄交配,F2中雌雄比为3:4
7. 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控制rRNA合成的基因转录后得到的初产物称为rRNA前体,它能够剪辑自身的核苷酸序列,并将其中的部分核苷酸片段有选择性地进行连接,再经过一系列的修饰加工形成成熟的rR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RNA合成时,需tRNA参与相关单体的运输
B. 剪接的过程中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C. rRNA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RNA
D. rRNA前体剪接成成熟rRNA后遗传信息量一定减少
8. 管圆线虫可将吸器刺入活细胞中吸取营养,对植物危害极大。在实验室里对两组生理状态和个体数量均相同的管圆线虫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处理,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处理促使其不育,连续培育数代并统计群体中个体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管圆线虫从1世代到4世代间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产生了新物种
B. 杀虫剂处理后管圆线虫发生定向突变,抗药性增强,数量逐渐增加
C. 电离辐射能够提高变异频率,产生的不育个体多,害虫不发生进化
D. 电离辐射处理组的种群多代后个体数较少,且不反弹,消灭管圆线虫效果较好
9. 人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学感受器能将O2、CO2和H+浓度等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B. 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可引起机体心跳加速、胃肠蠕动减弱
C. 非条件反射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D. 某人因受伤听不懂别人讲话、看不懂文字,说明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V区受损
10. 科学家通过手术摘除小鼠的肾上腺(称之为ADX小鼠),发现ADX小鼠毛囊中毛发生长的频率大约是正常的三倍。通过向ADX小鼠饲喂皮质酮(一种通常由肾上腺产生的应激激素),能够抑制这种频繁的毛发生长并恢复正常的毛发周期。当对正常小鼠施加各种轻度压力达9周时,检测发现小鼠体内皮质酮水平升高,皮质酮升高通过信号转导可抑制DP细胞中GAS6蛋白的产生,使其无法与HFSC(毛囊干细胞)表面的GAS6受体结合,导致促进毛发产生的信号无法传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ADX小鼠注射皮质酮抑制剂会抑制高频率的毛发生长
B. HFSC表面的GAS6受体接受信号后会促进小鼠皮质酮分泌
C. DP细胞分泌的GAS6蛋白与HFSC结合,会刺激HFSC分裂
D. 推测慢性压力下导致的人体脱发、秃顶与机体皮质酮增多有关
11. 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沟谷森林生态系统。甜槠群落主要分布于海拔300~1100m常绿阔叶林中。在甜槠群落内设置4个20m×20m调查样方,对样方内所有的乔木和灌木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换算的相关指数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群落层次 丰富度指数R 多样性指数H 均匀度指数J 群落优势度指数C
乔木层 2.4843 1.9801 0.8258 0.1874
灌木层 4.0944 2.5377 0.9153 0.1027
注:物种多样性指数是丰富度和均匀性的综合指标,具有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的群落与具有高平富度和低均匀度的群落,可能得到相同的多样性指数。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优势度越大。
A. 灌木层的物种数目和种群最大数量均多于乔木层
B. 乔木层群落优势度指数C较灌木层高,说明乔木层优势种更明显
C.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样方面积以达到物种数基本稳定的最小面积为宜
D. 甜槠群落最终演替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12.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基本过程是:裂解→过滤→分离→沉淀→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猪肝为提取材料时,将肝组织置于研磨液中,让细胞裂解释放内容物
B. 过滤时,若用滤纸代替纱布,会因DNA吸附于滤纸而导致DNA的提取量减少
C. 根据糖类、DNA和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性不同,可去除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和糖类等杂质
D. DNA分子的电泳鉴定实验中,决定DNA分子迁移速率的因素是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
13.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灭活的病毒既能促进动物细胞融合,也能促进植物细胞融合
B. iPS细胞可由T细胞和B细胞分化而来,其应用前景优于ES细胞
C.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提供5%CO2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14. 热启动PCR主要借助一种酶的修饰物来抑制常温下DNA聚合酶的活性。这种修饰使得PCR反应体系在配制阶段不能形成产物。当反应体系配制好后,在反应初始加热步骤,酶修饰物在高温下被释放,使得DNA聚合酶被激活,直接在高温下(70℃以上)进行PCR扩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热启动PCR利用DNA热变性原理,通过调节DNA聚合酶活性控制进程
B. 热启动PCR中高温能激活DNA聚合酶,该反应体系中无需加入Mg2+
C. 与常规PCR相比,热启动PCR可减少反应起始阶段引物错配形成的产物
D. 热启动PCR可防止低温条件下产物的非特异性扩增,能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15. 抑制剂与底物相似,能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位点,这种抑制剂称为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位点结合,则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枸杞叶黄酮是胰脂肪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实验表明,随着枸杞叶黄酮浓度的增大,抑制率可达到9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枸杞叶黄酮能改变胰脂肪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底物不能与酶结合
B. 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枸杞叶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C. 探究枸杞叶黄酮浓度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
D. 探究枸杞叶黄酮浓度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时需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叶黄酮溶液
16. 迄今为止,许多真核生物物种中都能发现染色体外的DNA颗粒,包括酵母菌、果蝇、线虫、甚至是人。如图为染色体外环状DNA的结构示意图,假设该环状DNA中碱基T有M个,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g。下列关于环状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状DNA一般比线性DNA结合更紧密更稳定,但储存的遗传信息较少
B. 环状DNA中碱基数与磷酸二酯键数相等,每条链上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为1/2
C. 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则需要鸟嘌呤的数目为(2n-1)×M(1-2q)/2q个
D. 若该DNA用3H标记,将其置于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3次,子代DNA有1/2被标记
17.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最适生长铵硝比,某实验小组采用营养液水培试验分析5种铵硝配比(:分别为4:0、3:1、2:2、1:3、0:4)条件下茶树扦插苗“信阳10号”(XY10)和“中茶108”(ZC108)根系中的游离生长素(1AA)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IAA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茶树生长的代谢过程
B. 5种铵硝配比条件下,两种茶树均在铵硝比3:1时根系游离IAA的含量最高
C. 对XY10来说,相比铵硝配比4:0,其余各配比下游离IAA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D. 实验结果表明,随铵硝配比下降IAA对ZC108生长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
18. 如图为某片湿地海域中“浮游植物→脉红螺→大天鹅”这条食物链中流经脉红螺的能量分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包括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分解者利用的化学能
B. 图中表示脉红螺的同化量,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浮游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C. 图中b表示脉红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 湿地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这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 红海榄广泛分布于华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修复主要常见造林树种之一。某实验小组拟通过人工潮汐系统研究红海榄幼苗根系细胞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进行相关实验,利用人工配置10%的氯化钠溶液和人工潮汐系统装置,模拟不同潮汐水淹环境。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每天水淹0h、6h、12h和18h),实验结束后,收获植物并测定相关指标,图1为水淹胁迫对红海榄根系三羧酸(TCA)呼吸速率的影响:图2为水淹胁迫对红海榄根系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三羧酸循环有氧呼吸(简称TCA呼吸)是植物常见呼吸代谢途径,TCA循环是丙酮酸与________________彻底分解成CO2和___________的过程,发生场所是_______。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ADH和LDH是植物无氧呼吸中重要的两种酶。由图2可知,水淹胁迫时红海榄根部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____,推测这种代谢途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红海榄幼苗地下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这是一种适应性策略,该策略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
20.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组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细胞表面高表达CD19蛋白。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T细胞表面表达能够靶向特定抗原的受体(CAR),改造后的T细胞可识别并攻击带有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同时激活机体自身免疫调节,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图1、图2分别为该疾病患者原始T细胞和改造后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可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来加速完成。
(3)图2中组成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与T细胞杀灭癌细胞相比,CAR-T细胞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4)目前制备CAR-T细胞大多是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使T细胞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构建表达载体,若采用病毒作为运载体,可能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21. 斜纹夜蛾是一种趋光性害虫,欲探究重金属铅与害虫取食胁迫对小白菜营养物质(可溶性糖)、防御物质(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不作任何处理的小白菜植株)、铅胁迫组(Pb,种植在铅处理土壤中的小白菜植株)、昆虫胁迫组(对照组植株经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处理组,即CK+herbivore)和双重胁迫组(铅胁迫组植株经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处理组,即Pb+herbivore)。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菜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基石,与其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有关。斜纹夜蛾虽是农业害虫,但在生态系统中,它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重金属铅被植物根部吸收后通过植物→昆虫→蛇→鹰食物链流动,含重金属铅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可采用性引诱剂吸引(性诱)和灯光吸引(灯诱)两种方式。调查发现,性诱蛾数量相对低于灯诱蛾数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性诱杀斜纹夜蛾可改变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等数量特征;同时性诱也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对昆虫胁迫组和双重胁迫组无关变量的控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图1结果表明,与单一胁迫相比,双重胁迫组小白菜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________________,据图2和图3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22. “三系法”杂交是我国研究、应用和推广最早的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三系法即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能够保持不育系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一种水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能够修复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一种水稻)必须配套使用的一种杂交方法。“三系法”杂交水稻系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基因共同决定。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细胞核的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为显性;细胞质的不育基因用S表示,可育基因用N表示。当细胞核可育基因(R)存在时,水稻植株就表现为雄性可育,推测细胞核可育基因(R)能够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不育基因S的表达;只有当细胞核不育基因(r)与细胞质不育基因S同时存在时,植株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即雄性不育系只能是S(rr)。结合图示推测保持系B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杂交水稻是两个遗传组成不同水稻品种(即不育系A与恢复系C)杂交产生的F1,母本所结种子(即F1)的基因型是______、父本所结种子(即F1)的基因型是_______。
(3)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雄性不育植株的发现和利用对杂交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4)水稻(2n=24)种群中存在某对染色体的相应三体(2n+1)植株。此时要测定该三体水稻的基因组序列,则应测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三体植株形成是因减数分裂________________期发生异常产生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型配子,经受精发育而成的。
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水 ②. NADH([H]) ③. 线粒体基质 ④. 随水淹时间的延长,红海榄幼苗根系TCA呼吸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TCA呼吸速率的最小值出现在每天水淹18h处理组中
(2) ①. 酒精(乙醇)、CO2和乳酸 ②. 缺氧环境下为植物提供生存的能量
(3)减少根部细胞的需氧量和呼吸消耗(合理即可)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②.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
(2) ①. 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②. 辅助性T ③. 细胞因子
(3) ①. 氨基酸 ②. 通过单链抗体可变区直接识别癌细胞表面相关抗原,不需要MHC分子呈递抗原;胞内信号区包含活化T细胞的信号,可快速激活T细胞
(4) ①. 表达CAR受体 ②. 目的基因随机插入人体细胞基因组的安全隐患(合理即可)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光合作用 ②. 加快物质循环,帮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 ③. 鹰
(2) ①. 性诱仅引诱雄蛾而不引诱雌蛾 ②. 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任答两点) ③. 生物种群的繁衍
(3) ①. 均选取长势一致的小白菜植株,每片叶接相同数量的斜纹夜蛾幼虫 ②. 降低 ③. 提高小白菜的防御水平,从而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抑制 ②. N(rr)
(2) ①. S(Rr) ②. N(RR)
(3) ①. 基因突变 ②. 避免杂交复杂的人工授粉过程;实现了杂交水稻种质(基因)多样性,防止种质(基因)单一性带来的生产风险等(答两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①. 12 ②. I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 ③. n+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