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重点突破练(一)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题组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乙区发生了Na+内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据图可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对点训练乙区是动作电位,如果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A正确;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到负电荷,乙区膜内是正电位,丁区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图中只有乙区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能是从左到右,也可能是从右到左,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2023·江苏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期中)对神经纤维进行不同的处理可能使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若用Na+通道阻断剂处理神经纤维后再给予一定的刺激,则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使用Na+通道阻滞剂,电刺激后Na+不能内流,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符合题意。3.(多选)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逐渐减小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由图可知,兴奋传导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A错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错误;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侧传播出去,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时,由于神经冲动会使神经纤维上不同点产生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题组二 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4.图甲表示2个神经细胞以突触联系,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接在细胞质膜外侧,电表N的两个电极接在细胞质膜两侧,其中某个电表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A.无刺激发生时,电表M测得的电位为-68 mVB.刺激P点后,电表M和N的指针都将偏转一次C.图乙AC阶段细胞质膜两侧K+的浓度差在减小D.将图甲细胞放在低Na+溶液中,图乙中C点将上移√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无刺激时,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在细胞质膜外侧,没有电位差,测得数值为0,A错误;刺激P点,兴奋不能从左边神经细胞传到右边神经细胞,电表M和N的指针都只偏转一次,B正确;图乙AC阶段,动作电位形成,主要与Na+内流有关,C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将图甲细胞放在低 Na+溶液中,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减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C点将下移,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在如图三个相邻的神经元上接上两个灵敏电流表甲和乙(已知电流表指针由正电位向负电位方向偏转)。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出现偏转,甲、乙均出现两次偏转B.乙偏转两次,第二次电流表向左偏转C.通过甲的偏转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D.甲电流表会出现向右偏转,偏转原因是B处细胞膜外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变化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通过甲、乙的偏转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C错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6.(多选)如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a、b两电极置于膜外,连接一电表,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质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测量静息电位时两电极应分别接在膜内侧和外侧,而图甲所示两电极都接在膜外,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开始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D错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题组三 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7.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参与B.图中①④⑤构成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图中①~⑤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存在于③(突触小泡)中,它以胞吐的方式释放,需要②(线粒体)供能,A正确;兴奋在突触处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后膜处的转换形式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8.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效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如图是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X的膜上存在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B.单胺类神经递质会通过蛋白M进入细胞Y引起兴奋C.抗抑郁药MAOI的作用原理是分解单胺类神经递质D.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没有受到影响√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根据题图可知,细胞X的膜是突触前膜,存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A错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受体蛋白M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不会进入细胞Y,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分析题意可知,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而MAOI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神经递质不能被酶解,进而造成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增加,C错误;据图可知,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没有受到影响,是因为其释放后被酶降解,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效能下降,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9.(多选)(2023·江苏盐城新丰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兴奋过程和肌细胞收缩的机械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如图所示,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将信息传递至Ca2+释放通道;L管对Ca2+的释放。钙泵是一种Ca2+依赖式ATP酶,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使Ca2+逆浓度梯度转运,从而实现L管对Ca2+的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A.神经-肌接头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化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则肌细胞接头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D.静息状态时,①处的Ca2+浓度低于②处的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神经-肌接头为突触结构,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A错误;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肌细胞接头处会产生动作电位,但可能导致电信号不能传导至L管处,Ca2+释放通道无法正常释放Ca2+,B错误;静息状态时,肌肉为舒张状态,此时①处的Ca2+浓度应低于②处,D正确。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题组四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0.如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与激素Y相互拮抗B.长期注射激素Y可导致性腺衰退C.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卵巢分泌的促进卵细胞形成的雌性激素,两者对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具有拮抗作用,A正确;Y是雌性激素,长期注射使体内雌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导致性腺退化,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C错误;性激素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1.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为促甲状腺激素,TH为甲状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对点训练A.食物中长期缺碘,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导致甲状腺萎缩B.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激素C.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D.负反馈调节对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稳态有重要意义√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缺碘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H含量下降,从而导致血液中TSH水平会升高,不会导致甲状腺萎缩,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2.(多选)(2023·南通高二期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异常会影响机体机能。如表是两位患者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检测项目 甲患者 乙患者 正常值T3 4.1 ng/dL 345.1 ng/dL 10~200 ng/dLT4 2.8 μg/dL 15.8 μg/dL 5.5~12 μg/dLTSH 22.7 μIU/mL 0.1 μIU/mL 0.2~7.0 μIU/mL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A.甲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较低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甲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缓解病症C.乙患者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D.乙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缓解病症√对点训练检测项目 甲患者 乙患者 正常值T3 4.1 ng/dL 345.1 ng/dL 10~200 ng/dLT4 2.8 μg/dL 15.8 μg/dL 5.5~12 μg/dLTSH 22.7 μIU/mL 0.1 μIU/mL 0.2~7.0 μIU/mL√√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由题表可知,甲患者体内T3和T4低于正常值,TSH高于正常值,即TH(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TSH水平高,可能为甲减患者,TH过多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TSH以及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TH过少时减弱或解除这种抑制,但不能促进TSH和TRH的分泌,A错误;甲患者体内TSH水平高于正常值而TH水平低,说明其是甲状腺出现了问题,注射TRH只会让TSH水平进一步升高,而对提高TH没有帮助,应该直接补充TH,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对点训练乙患者体内T3和T4水平高于正常值,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有可能是甲亢患者,C正确;乙患者本身TH水平已经高于正常值,再注射TSH只会让TH水平更高,应该减少作为TH原料的碘的摄入,减少合成TH,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3.图一是置于适宜环境中的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G表示电表,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图二是人体中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的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综合强化1234567891011121314(1)图一中,当刺激c处产生兴奋时,A侧的兴奋处为____(填“正”或“负”)电位,B侧为____(填“正”或“负”)电位,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的。综合强化负正双向1234567891011121314综合强化图一中,当刺激c处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1234567891011121314(2)如果将图一中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图所示),电表的指针会发生____次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表的指针先向____(填“右”或“左”)偏转。综合强化两相反右1234567891011121314综合强化如果将图一中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兴奋先后到达b、a两电极,故电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兴奋先到达d处,d处电位先变为内正外负,故电表的指针先向右偏转。1234567891011121314(3)图二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其中C是_______,可以据此判断B代表_________。综合强化反射弧神经节传入神经123456789101112131414.(2024·连云港高二月考)如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综合强化(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填字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图2是______结构。B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突触1234567891011121314综合强化图1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A与传入神经相连,故A为感受器,B为效应器,图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组成。1234567891011121314综合强化(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h协助扩散1234567891011121314综合强化1234567891011121314图3中h部位外负内正,表示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部位是h,该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导致的,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膜内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方式是协助扩散。(3)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区段电位偏转。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区段的变化。综合强化ABBC1234567891011121314(4)图6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流计指针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综合强化不会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综合强化根据图6中突触的结构可知,给e点一个强刺激,甲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乙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细胞质膜两侧的Na+浓度差减小,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静息电位与K+的外流有关,故b点的静息电位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作业7 重点突破练(一)(分值:100分)第1~8题,每题5分;第9~12题,每题6分,共64分。题组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乙区发生了Na+内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据图可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2.(2023·江苏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二期中)对神经纤维进行不同的处理可能使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若用Na+通道阻断剂处理神经纤维后再给予一定的刺激,则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3.(多选)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逐渐减小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题组二 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4.图甲表示2个神经细胞以突触联系,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接在细胞质膜外侧,电表N的两个电极接在细胞质膜两侧,其中某个电表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刺激发生时,电表M测得的电位为-68 mVB.刺激P点后,电表M和N的指针都将偏转一次C.图乙AC阶段细胞质膜两侧K+的浓度差在减小D.将图甲细胞放在低Na+溶液中,图乙中C点将上移5.在如图三个相邻的神经元上接上两个灵敏电流表甲和乙(已知电流表指针由正电位向负电位方向偏转)。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出现偏转,甲、乙均出现两次偏转B.乙偏转两次,第二次电流表向左偏转C.通过甲的偏转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D.甲电流表会出现向右偏转,偏转原因是B处细胞膜外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变化6.(多选)如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a、b两电极置于膜外,连接一电表,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题组三 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7.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参与B.图中①④⑤构成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8.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效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如图是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X的膜上存在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B.单胺类神经递质会通过蛋白M进入细胞Y引起兴奋C.抗抑郁药MAOI的作用原理是分解单胺类神经递质D.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没有受到影响9.(多选)(2023·江苏盐城新丰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兴奋过程和肌细胞收缩的机械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如图所示,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将信息传递至Ca2+释放通道;L管对Ca2+的释放。钙泵是一种Ca2+依赖式ATP酶,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使Ca2+逆浓度梯度转运,从而实现L管对Ca2+的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肌接头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化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则肌细胞接头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D.静息状态时,①处的Ca2+浓度低于②处的题组四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0.如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与激素Y相互拮抗B.长期注射激素Y可导致性腺衰退C.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11.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为促甲状腺激素,TH为甲状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中长期缺碘,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导致甲状腺萎缩B.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激素C.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D.负反馈调节对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稳态有重要意义12.(多选)(2023·南通高二期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异常会影响机体机能。如表是两位患者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检测项目 甲患者 乙患者 正常值T3 4.1 ng/dL 345.1 ng/dL 10~200 ng/dLT4 2.8 μg/dL 15.8 μg/dL 5.5~12 μg/dLTSH 22.7 μIU/mL 0.1 μIU/mL 0.2~7.0 μIU/mL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A.甲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较低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甲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缓解病症C.乙患者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D.乙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缓解病症13.(18分)图一是置于适宜环境中的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G表示电表,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图二是人体中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的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当刺激c处产生兴奋时,A侧的兴奋处为_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B侧为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的。(2)如果将图一中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图所示),电表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次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表的指针先向____________(填“右”或“左”)偏转。(3)图二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据此判断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14.(18分)(2024·连云港高二月考)如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图2是______结构。(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3)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___区段电位偏转。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_区段的变化。(4)图6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流计指针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作业7 重点突破练(一)1.D [乙区是动作电位,如果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A正确;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到负电荷,乙区膜内是正电位,丁区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图中只有乙区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能是从左到右,也可能是从右到左,D错误。]2.C [使用Na+通道阻滞剂,电刺激后Na+不能内流,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符合题意]。3.CD [由图可知,兴奋传导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A错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错误;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侧传播出去,C正确;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时,由于神经冲动会使神经纤维上不同点产生电位差,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4.B [无刺激时,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在细胞质膜外侧,没有电位差,测得数值为0,A错误;刺激P点,兴奋不能从左边神经细胞传到右边神经细胞,电表M和N的指针都只偏转一次,B正确;图乙AC阶段,动作电位形成,主要与Na+内流有关,C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将图甲细胞放在低 Na+溶液中,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减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C点将下移,D错误。]5.D [通过甲、乙的偏转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C错误。]6.BC [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质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测量静息电位时两电极应分别接在膜内侧和外侧,而图甲所示两电极都接在膜外,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正确;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开始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D错误。]7.C [图中①~⑤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存在于③(突触小泡)中,它以胞吐的方式释放,需要②(线粒体)供能,A正确;兴奋在突触处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后膜处的转换形式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8.D9.CD [神经-肌接头为突触结构,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A错误;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肌细胞接头处会产生动作电位,但可能导致电信号不能传导至L管处,Ca2+释放通道无法正常释放Ca2+,B错误;静息状态时,肌肉为舒张状态,此时①处的Ca2+浓度应低于②处,D正确。]10.C [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C错误。]11.A [缺碘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H含量下降,从而导致血液中TSH水平会升高,不会导致甲状腺萎缩,A错误。]12.ABD [由题表可知,甲患者体内T3和T4低于正常值,TSH高于正常值,即TH(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TSH水平高,可能为甲减患者,TH过多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TSH以及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TH过少时减弱或解除这种抑制,但不能促进TSH和TRH的分泌,A错误;甲患者体内TSH水平高于正常值而TH水平低,说明其是甲状腺出现了问题,注射TRH只会让TSH水平进一步升高,而对提高TH没有帮助,应该直接补充TH,B错误;乙患者体内T3和T4水平高于正常值,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有可能是甲亢患者,C正确;乙患者本身TH水平已经高于正常值,再注射TSH只会让TH水平更高,应该减少作为TH原料的碘的摄入,减少合成TH,D错误。]13.(1)负 正 双向 (2)两 相反 右 (3)反射弧 神经节 传入神经解析 (1)图一中,当刺激c处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如果将图一中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兴奋先后到达b、a两电极,故电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兴奋先到达d处,d处电位先变为内正外负,故电表的指针先向右偏转。14.(1)B 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 突触 (2)h 协助扩散 (3)①AB ②BC (4)不会 不变解析 (1)图1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A与传入神经相连,故A为感受器,B为效应器,图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组成。(2)图3中h部位外负内正,表示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部位是h,该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导致的,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膜内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方式是协助扩散。(4)根据图6中突触的结构可知,给e点一个强刺激,甲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乙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细胞质膜两侧的Na+浓度差减小,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静息电位与K+的外流有关,故b点的静息电位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重点突破练(一).docx 第一章 重点突破练(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