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基础练
题组一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2024安徽合肥一中期中)高一某班开展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
①社会主义改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旨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③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④党在过渡时期是要实现对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四川南充期末)1956年,中国农村正迎来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即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运动。李家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没有足够的土地和资金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在合作社改造运动的推动下,李家与其他村民共同投资,共同开展农业生产,成功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超过自给的转变。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运动(  )
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④使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期中)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时我国需要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②我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③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落后的生产状况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经过逐步过渡,1956年底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依托和平赎买政策,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这表明,1956年底(  )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领先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组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5.(2024河南南阳一中期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照搬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河北秦皇岛一中期中)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大会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由此可以推知,党的八大(  )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山东日照期中,改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
③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能力提升练
1.(2024湖北荆州期中)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我国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  )
①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需要
②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③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根本转变
④使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四川成都七中期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完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  )
①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
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安徽淮北期末)2023年国庆热映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带我们重温了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当年回国的志愿军,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①部分农民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部分私营商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
④中共八大召开,开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湖南名校联考)同仁堂是闻名全国的中药店,总店设在北京,创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1954年8月27日,同仁堂公私合营大会召开,公私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
①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②不能继续私营,但可以获得部分利润
③继续私营,把大部分的利润上缴国家
④转变为国有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2024江苏淮阴中学期中)1956年底纳入公私合营或合作社轨道的部分数据如下。
全国私营工业公私合营 全国私营商业合作化 私营工业和公私 合营工业产值
户数占比 总产值占比 户数占比 资金占比
99% 99.6% 82.2% 93.3% 191亿元
注:1949年,私营工业和公私合营工业提供的产值约70亿元。
由此可以推知(  )
A.私营工业和私营商业得到了彻底改造
B.民族资产阶级都积极配合了社会主义改造
C.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成效显著
D.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改造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6.(2024辽宁东北育才学校期中)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1 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4%。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6%;农业总产值537亿元,比1952年增长24.8%。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3.32亿元,比1952年增长229%。财政总收入310.2亿元,比1952年增长68.86%。由此可推断出(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③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④我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期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毛泽东思想产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党的八大召开→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广东惠州一中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简要描述表格中我国所有制的变化,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2024江苏扬州一中期中)某班同学围绕“中国革命的历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位同学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并标注了各个阶段所属的历史时期。下图中对于“历史时期”的标注有问题的是(  )
A.1840—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1921—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1949—1956年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D.1956—1978年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2024福建泉州期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扫除内外障碍,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社会主义革命。这(  )
①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②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③是由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说明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2 混淆时间节点的标志事件
3.(2024山东青岛实验高中期中)某地计划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拍摄微电影,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你觉得以下拍摄的历史瞬间符合电影主题的是(  )
①五四学潮,民族觉醒
②血战湘江,遵义转折
③瓦窑决策,联合抗日
④两弹一星,扬眉吐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江西新余期末)截至1956年底,96.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和82.2%的私营商业实现了公私合营。这标志着(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
③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某校高一学生在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了部分材料。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首个理论成果
②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③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基础练
1.A 2.B 3.C 4.A 5.A 6.D 7.B
1.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本质上是使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主义改造旨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知识拓展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B 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①③符合题意;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错误。
3.C 1949—1956年是我国的过渡时期。1954年毛泽东的这一讲话,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落后的生产状况,我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讲话内容没有涉及当时我国需要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①排除,②③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1954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④排除。
4.A 材料表明,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④错误。
5.A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回避,应积极应对,②错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④错误。
6.D 党的八大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召开的,①错误;大会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④正确;党的八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正确;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时间不对应,③错误。
7.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①④正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③错误。
能力提升练
1.B 2.C 3.B 4.A 5.D 6.B 7.D
1.B 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需要,①正确;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广大农村兴起的,②错误;材料中“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说明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而不属于国有经济,也说明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根本转变,④错误,③正确。
2.C 新中国成立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①错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美苏争霸,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推动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②正确;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主体性)因素,③错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④正确。
3.B 1953年我国还处于过渡时期。当年志愿军回国后可能看到部分农民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部分私营商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①③正确。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②不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为1956年9月,而当年志愿军回国的时间为1953年,④不符合题意。
4.A 同仁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①符合题意;公私合营后的企业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经营,所以不能继续私营,但是可以获得部分利润,②正确,③错误;此时同仁堂是公私合营,并没有转变为国有企业,④错误。
5.D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截至1956年底尚有一小部分私营工业和私营商业未改造成功,A不符合题意;从表中无法得出民族资产阶级都积极配合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结论,B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国开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间不对应,C错误;1949年,私营工业和公私合营工业提供的产值约70亿元,到了1956年达到191亿元,这说明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改造方针政策是正确且成效显著的,D正确。
6.B 根据材料中关于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可以推断出我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得不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的结论,而且结论不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情况,②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工农业总产值及其增速,没有涉及工农业生产的比例,得不出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的结论,而且结论不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情况,③不符合题意。
7.D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党的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错误。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正确。党的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④正确。
8.答案 ①变化:1952年至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公有制经济占据国民经济主体地位。
②主要原因: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③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解析 描述我国所有制的变化,首先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占比的变化趋势;然后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的确立,进而指明这种变化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并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的意义。
易混易错练
1.B 2.B 3.C 4.D 5.D
1.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标注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标注错误,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C标注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至1978年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标注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B 第一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继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①③入选,②错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④错误。
易错点拨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区 别 时间 1840—1919年 1919—1949年 1949—1956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变革
革命范畴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前途 资本主义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和国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联系 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一样。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3.C “血战湘江,遵义转折”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瓦窑决策,联合抗日”属于抗战时期,均可以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②③符合题意;“五四学潮,民族觉醒”即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①排除;“两弹一星,扬眉吐气”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④排除。
4.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①②排除;从题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④符合题意。
5.D 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首个理论成果,①错误。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②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党的八大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正确。
易错点拨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共13张PPT)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识点 1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学习点拨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过渡”,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中 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 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原因和意义
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易错提醒 区分两个“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点 2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探索的原因和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 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 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方向指引——党的八大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 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 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探索的成就和结论
(1)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 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 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 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2)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理论成果
(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 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
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5.探索的曲折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6.探索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知识辨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个体农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必然性之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一语破的
1.错误。中国共产党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 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错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是我国从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之一。
3.错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 社会。
4.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 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 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定点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
1.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被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国民 经济的主体部分。这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 开辟广阔的道路。
2.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成
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这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 大变化,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的高速度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为以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4.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5.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 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 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间的矛盾。
典例 (2023浙江1月选考,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 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 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 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 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 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也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 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