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河北省衡水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评
语文试卷
(试卷页数:8 页,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
第一部分(1~2 题 14 分)
1. 学校开展“冀地风华”美文展播活动,下面是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云舒的作品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
后面的问题。
走进塞罕坝,第一眼看到的是树,是高大挺拔的落叶松、云杉等(huì jù)而成的绿色海洋。绿色的枝
叶如一朵朵浪花,与天上的白云交相辉映。一瞬间,我仿佛踏进了一个绿色的梦境。
①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洒下班驳陆离的光影,在绿色的波浪间闪烁跳跃。②光合作用也在无声中进
行着。③微风吹过,林海发出沙沙的响声,_______,又仿佛是在竞相生长。④它们枝叶交织,互相勉励,
树起一座座绿色丰碑,形成一道道绿色屏嶂。
站在塞罕坝的最高点月亮山,向远方望去,一棵棵树(xiāng qiàn)在白色的云朵里,像极了一枚枚绿
色翡翠。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huì jù)_______ ②(xiāng qiàn)_______
(2)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瞬间_______ ②树冠_______
(3)校对文段时,发现下面两个词语有错别字,请把正确的词语改在横线上。
①班驳_______ ②屏嶂_______
(4)把下面句子填入文段中,衔接最恰当的是( )
如果说一棵树就是一台制氧机,那么百万亩林海无疑就是一个硕大的天然氧吧。
A. ①句后 B. ②句后 C. ③句后 D. ④句后
(5)小冀查阅词典发现“陆离”的主要义项有:①色彩绚丽,参差不一;②分散;③美玉;④修长。根据
词典释义,你认为文段中的“陆离”应选_______。(填序号)
(6)请结合语境,运用拟人修辞为文段空缺处补写一个句子,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
2. 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小南一家在景区旅游时遇到的问题:
第 1页/共 11页
小南:“您好,请问最近的洗手间在哪里?”
小南妈妈:“哎呀,我的门票丢了,怎么办?”
小南爸爸:“停车场都满了,还记得我们的车停在哪里吗?”
材料二:
智慧景区数字化建设方案图
小南一家在旅行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请你结合两则材料,以小南的名义在景区留言
簿上写下自己的改进建议。
要求:(1)发现问题,并提至少两条建议;(2)表达得体,字数 80 字左右。
第二部分(3~19 题 56 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 6 分)
3. 班级开展“聆听经典,与古人做朋友”主题活动,下面是小文的发言稿,请你帮他补全空缺内容。
假如和书中的古人交朋友,你会选择谁呢?
我会选择“①_______,关山度若飞”中那个身穿铠甲、驰骋沙场的木兰,她爱国爱家,孝顺父母,有
责任担当;会选择“②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孔子,他虚心好学,以人为镜,富有智慧;会选择“白
头搔更短,③_______”的杜甫,他生逢乱世,却忧国忧民,有大爱情怀;会选择卧龙先生④_______(填
人名),他“受任于败军之际,⑤_______”,一腔忠诚,堪称“千古一人”;会选择那个为拜师求学而跋
涉百里的宋濂,他“立侍左右,⑥_______,俯身倾耳以请”,求学态度虔诚端正,是我辈榜样。
(二)(7 分)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章台①夜思
第 2页/共 11页
(唐)韦庄
清瑟②怨遥夜③,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④,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⑤,故人殊⑥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乙】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章台:即章华台,宫名。②瑟:古代弦乐器。清瑟,即凄清的瑟声。③遥夜:长夜。④楚角:楚地吹的
号角。其声悲凉。⑤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⑥殊:竟,尚。
4. 甲诗首联、颔联通过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渲染诗人的孤凄悲凉。
5. 小文用 AI 技术为【乙】诗画线句配了两幅图,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帮他选出最能表现诗歌所描绘
的意境的一幅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6. 【甲】【乙】都写到了“乡书”“雁”,请你说说诗人借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共 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
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①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
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②腰③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④,嘹然⑤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
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⑥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选自《玉局文》)
【乙】
第 3页/共 11页
欧公⑦知举⑧,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人;又疑为门人曾子固⑨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
(选自《诚斋诗话》)
①俗:一般的,普通的。②青巾紫裘:“青巾”青色的头巾,“紫裘”紫色的皮袍。③腰:腰间插着。④弄: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⑤嘹然:形容声音嘹亮、传得远且清楚。⑥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⑦欧公:指欧阳修。⑧知举:是主持科举考试的大臣。⑨曾子固:曾巩,字子固。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颇知音 颇:_______
(2)使人问之 使:_______
(3)既奏新曲 既:_______
(4)欲取为第一人 欲:_______
8.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句: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C.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9.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坡笑而从之。
(2)恐招物议,抑为第二。
10. 请从内容的角度为甲文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8 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 8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优势在哪里?
②在知识建构层面,很多高校自主搭建了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知识固谱系统,为学生学习进行个性化诊
断与精准学习内容推送。在教学管理层面,很多高校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备课、快速课件生成、自动出
题、辅助审阅等工作,大大提高了高校教师教学准备的效率。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 4页/共 11页
材料二:
①就想象力和创造性而言,人类比人工智能更智能。以文学举例,以宋代诗人陈与义《春寒》一诗中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为题,让大模型人工智能程序在图像库中找出与其语意表达一致的
图片。人工智能给的是蒙蒙细雨中盛开着海棠;但人类在思考时,大脑中的想象可能是在一条幽静小道上,
亭亭玉立的少女行走在雨雾中——人类可能会将这位少女看作海棠,这就是想象。
②想象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介性能力,是先天纯粹的,是创作与创造力的基础。人类拥有内心
世界的心理体验,并由此产生情感和想象,这使得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灵感和独创性。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①对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目标依然是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引导他们应
用人工智能时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他们在智能社会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人
工智能+教育”中的“+”是“赋能”的意思,不是“替代”的意思,人工智能提升教师“教”和学生“学”
的感受,教师“教”的效率更高、学生“学”的效果更好,带来个性化教学、沉浸式学习、愉快的交互,
同时要防止和避免人工智能成为教师和学生躺平、偷懒的工具。
②我们必须意识到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性人工智能,尚在技术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
与挑战。其一,生成性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内容质量及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训练数据的规模与质量。例
如,如果回答是错误的,可能造成“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真理”的情况。其二,是学生个人隐私泄露和
数据安全等问题。其三,特别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缺乏情感支持。过多依赖人工智能科技,可能会产生
社交隔离、产生孤独感。因此,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无论发展到何等地步,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启迪、交流,
心灵的碰撞永远不能被替代。
(选自《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
1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哪些优势。
12. 请简要说说材料二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论述的。
13. 结合材料三,请简要分析我们该如何规避使用人工智能时出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二)(共 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关除夕月亮圆
韩光
①那年春节前,战区开展机关干部走边关活动,我强烈要求去我国最东端的一个哨所。如愿以偿后,
我一秒钟都没敢耽搁就出发了。
第 5页/共 11页
②我这般“去心似箭”,有两个原因:一是那儿的气候相当恶劣,不提前走,若遇上“雪障”,就算
近在咫尺也寸步难行;二是我想早点儿见见名叫卫边安的战士,他经常给我编辑的“边关情集结号”投文
学稿件,尤其我刚编完的《边关除夕月亮圆》的那首短诗,写得更感人,其中“中秋月亮圆,是自然呈现;
除夕月亮圆,是边关战士的心愿”这两句,我看一眼就记住了。
③我赶到哨所时,正赶上连队开始点名。听连长从头点到尾,我却没有听见点“卫边安”。“卫边安休
假了吗?”点完名,我问指导员。指导员稍愣了一下,便笑着说:“卫边安是我们连官兵的共同名字。”见
我一头雾水的样子,他又解释道:“平时谁有了想法,便记录下来,双休日在一起切碰打磨。上等兵艾斌的
文学素养较高,由他负责整理加工,完成后再念给大家听,都觉得满意了,就用‘卫边安’这个名字投给
‘边关情集结号’。”
④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于是想尽快见到艾斌。可当我去宿舍找他时却扑了个空,班长告诉我,他有
事出去了。
⑤我更急于想见到艾斌,可一连几天,连他的人影都抓不到。这大大地吊起了我的胃口,就三番五次
地问班长艾斌到底干什么去了。可班长就是不回答,问急了才慢吞吞地说:“答案快揭晓了。”
⑥那天下午操课时,班长告诉我:“这不,你的问号马上扯直了。”
⑦那天上午操课,连里组织了一次比武。这是我头一次目睹边防连队比武,科目全是与实战联系紧密
的内容。比如,五公里武装越野,平时只按照规定跑完全程就行,凭所用的时间决定胜负。可这里不仅如
此,还比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己,对随时出现的目标进行射击。比武结束,艾斌取得了优秀
成绩。
⑧“艾斌‘躲’着我原来是为了在比武中取得好成绩呀。”班长笑了:“你只说对了一半。”看着我吃
惊的表情,班长又说:“按站岗的顺序,今年除夕他将站子夜时分的哨,他这么苦练不光是为了在比武中取
得好成绩,更为了让自己以最强的军事素质站这班哨。”
⑨我更喜欢艾斌了,见他在不远处就急步走到他跟前,对他说:“艾斌,你可真行!”他也开心地笑了:
“我叫艾斌,斌是文武‘斌’,我不能只爱(艾)文,也要更爱(艾)武,这样才能文武双全呢!”很快,
艾斌收住了笑容,脸上的表情也凝重起来:“可我离成为保卫边关安宁的全能精兵,还有差距呢。”
⑩“有这劲头,你准差不了。”我拍拍他的肩头,说道。
腊月廿八那天,一大早便下起了梨花雪,直到晚饭后才停。这场大雪,可把战士们高兴坏了,将身
体活动开后,便肆无忌惮地洗起雪浴了。他们过够了瘾,又不约而同地修起了“长城”——“长城”从宿
舍大门口一直修到哨所。
第二天,天响晴响晴的,“长城”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吃罢早饭,离操课还有半个
小时,战士们纷纷与“长城”合影,表情都格外庄严神圣。
第 6页/共 11页
除夕晚上,当轮到艾斌站哨时,我也跟着去了。路上,我想跟艾斌唠唠他此时的感受,可见他表情
严肃,嘴角紧闭,我只得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艾斌又将自己的着装上上下下地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才庄严地站在哨位上。他的眼睛像探照灯,能
穿过黑暗看到无限远似的,任何可疑的举动都休想落网;耳朵像高度灵敏的雷达,再细小的动静也能捕捉
得到。当远处的礼花将夜空装点得无比璀璨时,艾斌小声自言自语道:“我仿佛看见天上有一轮最圆最亮的
月亮!”同时,他的眼里流出了热泪,手中的钢枪握得更紧了。
下哨后,当我俩在“长城”上走着的时候,艾斌很自豪地对我说:“干事,我终于实现了在边境上站
岗为祖国守岁的愿望,真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正月初五,我结束了走边防的任务。用不虚此行概括,再恰当不过了。人虽然不在边关了,可我仍
觉得边关除夕月亮圆!自己仍是“卫边安”中的一员呢!
(选文有删改)
14. 选文题目有什么妙处?
15. 阅读选文,梳理内容,将下面空缺处补充完整。
我出发去边防哨所,见“卫边安”——①_______——在焦急等待中见到战士艾斌——②_______③_______
——结束走访任务,深受感触
16. 选文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17. 赏析第 段画线句子。
他的眼睛像探照灯,能穿过黑暗看到无限远似的,任何可疑的举动都休想落网;耳朵像高度灵敏的雷达,
再细小的动静也能捕捉得到。
18. 阅读选文,概括艾斌的形象特点。
三、整本书阅读(共 8 分)
19.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面是同学们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制作的卡片,由于制作匆忙,导致出现错误,请你仔细阅
读后填写“纠正建议”。
第 7页/共 11页
①朱德活泼爱笑,生活节俭,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
②徐海东自幼生活贫苦,卖瓦盆,冻饿晕倒,曾率领红二十五
军长征,有“徐老虎”的威名。
③周恩来是传说中一把菜刀建苏区的英雄,出身贫苦,大个子,
口才好,喜欢马。
④毛泽东,博览群书,记忆力超人,颇具天才的政治家和军事
家,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
纠正建议:①句表述有误,该句的人物应是_______;_______句有误,描述的人物应该是_______。
(2)班级开展《骆驼祥子》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小文:读书要有方法,我用精读法,围绕祥子的“三起三落”,来梳理人物命运变化,感觉很清晰。
小立:是,这是个好方法。刚进城的祥子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怕吃苦、①_______(性格特点),终于
买了自己的车。在②_______后,他第二次买车愿望落空,只能又回到刘四爷处拉车。后来在③_______后,
他第三次失去了车,从此以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宛然成了行尸走肉。
我:除了围绕情节精读,还可以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④_______等角度展开阅读。当然除了精读法,
我们还可以用⑤_______(填读书方法)来阅读这部书。
第三部分(20 题 50 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当我们走在风景区中,山川河流的美,值得欣赏;当我们沉浸在经典作品中,深邃的思想、跌宕的情
节,值得欣赏;当我们伸出援手,赠人玫瑰时,付出的爱值得欣赏……
请以“值得欣赏” 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
于 600 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 8页/共 11页
2025 年河北省衡水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评
语文试卷
(试卷页数:8 页,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
第一部分(1~2 题 14 分)
【1 题答案】
【答案】(1) ①. 汇聚 ②. 镶嵌
(2) ①. shùn jiān ②. shù guān
(3) ①. 斑驳 ②. 屏障 (4)B
(5)① (6)示例:仿佛是树木在低语交谈
【2 题答案】
【答案】示例:我们一家人在景区游玩时,遇到了找不到洗手间、门票丢失、停车场太大,找不到自己的
车等问题,我建议景区增加电子地图导览、刷脸智能入园和微信自助查车等科技服务。望采纳,谢谢!
第二部分(3~19 题 56 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 6 分)
【3 题答案】
【答案】 ①. 万里赴戎机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 浑欲不胜簪 ④. 诸葛亮 ⑤. 奉命于危
难之间 ⑥. 援疑质理
(二)(7 分)
【4~6 题答案】
【答案】4. ①. 瑟 ②. 楚角
5. 乙更符合。与甲图相比,乙图扣住了诗句中潮涨江阔、船帆高悬的画面,符合诗句展现的景象。
6.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
(三)(共 13 分)
【7~10 题答案】
【答案】7. ①. 很 ②. 派 ③. 已经 ④. 想要 8. D
9. (1)东坡笑着答应了他。
(2)担心引发争议,还是把他放在了第二名。
10. 示例:李委献曲求诗
第 9页/共 11页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 8 分)
【11~13 题答案】
【答案】11. 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知识诊断与精准学习内容推送;辅助备课等教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
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感受,更好实现个性化教学、沉浸式学习、愉快交互。
12. 就想象力和创造性而言,人类比人工智能更智能。
13. ①对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内容质量和真实性要进行甄别判断;②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③不
能过多依赖人工智能科技,避免产生社交隔离,应多与师长进行心灵沟通,思维碰撞。
(二)(共 14 分)
【14~18 题答案】
【答案】14.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文中短诗做题目,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题目表明了边防士兵的
心愿,深化文章主旨,表述了作者对守边战士们的赞美与敬意。(意思对即可)
15. ①. 得知“卫边安”是连队官兵的共同名字; ②. 下雪后,战士们修“长城”并庄严与“长城”
合影; ③. 除夕晚上,艾斌实现边防线上为祖国守岁的愿望。
16.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一波三折,为后文艾斌出场做铺垫。
17.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艾斌的眼睛比作探照灯,耳朵比作高度灵敏的雷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眼神
敏锐,耳朵灵敏,表现出他站岗时的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表达了“我”对艾斌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18. 文学素养高,军事素质高,训练刻苦,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
三、整本书阅读(共 8 分)
【19 题答案】
【答案】(1) ① 彭德怀 ②. ③ ③. 贺龙
(2) ①. 勤劳善良、朴实(意思对即可) ②. 孙侦探骗走钱财 ③. 虎妞去世 ④. 示例:“京
味儿”语言(语言特点) ⑤. 精读与略读结合(批注阅读、写读书笔记等)
第三部分(20 题 50 分)
【20 题答案】
【答案】例文:
欣赏平凡中的不凡
生活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我们常常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光彩夺目的部分,却忽略了平凡之中隐藏
的不凡之美,它们同样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第 10页/共 11页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菜市场却早已热闹非凡。摊主们早早地来到摊位,
精心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他们的脸上或许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对生活的期待。一位卖
菜的老奶奶,虽然年事已高,却依旧精神矍铄。她仔细地整理着青菜的叶子,将每一颗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她那布满皱纹的双手,动作娴熟而又充满温情。看着她,我不禁思考,这份对平凡工作的认真与执着,难
道不值得欣赏吗?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坚守着自己的摊位,为人们提供新
鲜的食材,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温暖。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快递员忙碌的身影。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们总是骑着装满包
裹的电动车,风驰电掣般地穿梭在各个角落。有一次,我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位快递员正在吃力地搬着一个
巨大的包裹。包裹几乎挡住了他的视线,他的脚步略显蹒跚,但他依然坚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汗水湿透
了他的后背,他却没有丝毫抱怨。当他将包裹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时,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那
一刻,我被深深打动。他们为了将每一个包裹及时送达,不辞辛劳,奔波在城市的每一个地方。这份对工
作的负责,对承诺的坚守,在平凡中彰显出伟大,怎能不让人欣赏?
再把目光投向校园,教室里,老师正耐心地为学生讲解难题。他们的声音或温柔,或激昂,但无一不
饱含着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每一个知识点的反复讲解,每一次耐心的答疑解惑,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
记得有一次,临近考试,老师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复习,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整理资料、辅导
功课。看着老师疲惫却依旧专注的神情,我心中充满了敬佩。老师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知识的
火种点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欣赏。
平凡并非平庸,它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美好。那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态度和行
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惊人的财富,但他们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努力付
出的心。正是这些平凡中的不凡,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擦亮双眼,用心去欣赏平凡中的不
凡,感受生活最本真的魅力,为那些默默奉献的平凡人点赞,因为他们,生活才如此美好。
第 11页/共 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