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专项情境化练习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情境默写(25分)1.乡村春景游当你漫步在春天的乡村小道,看见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路,树上的新叶还未形成树荫,你会想起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一群孩子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正如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2.溪边赏景悟来到清澈的小溪边,溪边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你仿佛看到一对老夫妇正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互相逗趣、取乐,脑海中浮现出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再看那顽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墨梅雅韵品走进一间充满墨香的画室,墙上挂着一幅淡雅的墨梅图。你不禁想起王冕的《墨梅》,“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借墨梅表达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4.边塞豪情叹在一场边塞主题的展览中,你看到战士们在雪夜中准备追击敌人的场景复原。这时,卢纶《塞下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脱口而出,展现出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5.送别深情抒想象你在芙蓉楼为友人辛渐送别,在那寒冷的清晨,你望着楚山孤独的影子,用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达自己的纯洁品格和对亲友的深情。二、情境理解(25分)1.古诗文化展在“古诗文化展”上,有一幅画描绘了一位诗人在云雾缭绕的敬亭山独自静坐。对于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你向同伴解释道:“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__________的氛围,通过描写鸟儿高飞、云朵飘走,衬托出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2.新闻访谈间作为校园小记者,你采访了一位古诗研究专家。专家提到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争艳斗芳菲,__________”(请补充完整诗句),并问你:“这句诗中‘桃花争艳斗芳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你的回答是:“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3.古诗研讨会在古诗研讨会上,大家讨论到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位同学提出疑问:“这首诗看似是在写蜜蜂,实则有更深的寓意,你怎么理解?”你回答说:“诗人借蜜蜂__________的行为,表达了对__________的赞美以及对__________的同情。”三、情境运用(20分)1.校园活动宣传学校要举办“乡村生活体验周”活动,你需要用一句古诗为活动写宣传语,结合《清平乐·村居》,你会写:“__________,体验乡村童趣生活。”2.绘画作品配诗美术课上,你画了一幅画,画面中有一群孩子在油菜花丛中追逐蝴蝶,你觉得用《宿新市徐公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配画最合适。3.赠友留言寄语好友即将远行,你想在留言册上用一句古诗表达你对他的纯洁友情和坚守操守的期许,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4.作文素材引用在写一篇关于赞美劳动者的作文时,你想引用古诗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你会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四、情境探究(20分)1.古诗密码解谜在一次古诗解谜游戏中,你得到了以下线索:描写的是夏日乡村的宁静景象。诗中有描写花和蜻蜓、蝴蝶的内容。作者是南宋诗人。你猜出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化背景探寻查阅资料了解到,《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芙蓉楼”在今__________,“冰心”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而《塞下曲》所描绘的是__________(朝代)的边塞生活。3.意象内涵分析在古诗中,很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内涵。如《墨梅》中的“墨梅”象征着诗人的高尚品格,《独坐敬亭山》中的“敬亭山”则象征着__________。五、诗词赏析与创作(10分)1.诗词赏析请从《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我选择的诗句是:“__________”。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词创作请根据“乡村夏日夜晚”的情境,仿照所学古诗的形式,创作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情境默写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3.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4.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5.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二、情境理解1. 宁静、孤寂;孤独寂寞2. 可爱深红爱浅红;拟人;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景象3. 辛勤采蜜;劳动者;不劳而获者三、情境运用1. 最喜小儿亡赖2.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四、情境探究1.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2. 江苏镇江;心地纯洁;唐代3. 诗人的知己五、诗词赏析与创作1. 示例:“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赏析:这句诗点明了地点是黄师塔前,江水东边,描绘出了诗人在春光中慵懒困倦,倚靠微风的惬意状态,营造出一种轻松闲适的氛围,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日的温暖和生机。2. 示例:乡村夏夜月光柔,蛙鼓声声伴梦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