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启用前保密等级
天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思想政治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5分,共6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之初就产生了国家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主权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
④阶级性是国家的唯一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习近平强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从国家制度角度看,这一“鞋子理论”告诉我们( )
①国体不一定决定该国的政体
②采用何种政体应考虑该国的国情
③民主共和制不适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④国体不是影响政体的唯一因素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3. 中美制度虽然差异很大,并不妨碍双方求同存异,也不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深化合作。下列关于中美两国国家制度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都是对一定阶级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
②两国的政体都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③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
④两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都属于“代议制”类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024年9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在黄岩岛附近海空域进行侦察预警、海空巡逻等演训活动。人民解放军( )
①展示国防威慑力量 ②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③行使主权国家的平等权 ④行使主权国家的自卫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A国执政党在议会下院选举中失利,执政党领袖、该国总理向总统提出辞职,总统接受他的辞职请求,并要求他担任过渡政府总理,直到新政府成立。据此判断A国( )
①总统掌握关键的行政权力
②一定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总理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④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某班同学就各国的政体展开讨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如下:
甲同学:在英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乙同学:一个国家通过选举产生总统,这个国家是总统制国家。
丙同学: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及职权范围看,日本属于君主立宪制。
丁同学:在议会制国家中,若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
对四位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丁 D. 甲和丙
7.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大选背后不仅仅是选民对于政策与候选人的选择,更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各大利益集团与财团纷纷登场,1.1万个政治团体为美国2024年大选活动花费了147亿美元,他们或明或暗地影响着选举的进程与结果,使得大选成为了一场金钱与权力的较量。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助选完成夺取政权的目的
②美国大选能够彻底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美国大选的政治实质是金钱操控的虚伪民主
④两党竞争体现不同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制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4年1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习近平监誓下,岑浩辉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宣誓就职。在会见岑浩辉时习近平表示,中央政府将全力支持岑浩辉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履职。由此可见( )
①“一国两制”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②这充分发挥了我国单一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的制度优势
③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享有相对主权的政治实体
④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中国是单一制结构形式,美国是联邦制结构形式。两个国家结构形式的区别是( )
A. 前者是单一主权国家,后者是主权国家联盟
B. 前者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后者是民主共和制国家
C. 前者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后者联邦和其成员都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D. 前者带有封建集权的特点,后者具有民主特征
10. 当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23%。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上述材料说明( )
①发展中国家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③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根本性的分化和组合
④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世界多极化趋势向纵深发展,国际社会普遍期待通过推进世界多极化来有效制约大国单边主义行为。面对世界多极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该( )
①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盟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坚定支持和推动多极化发展,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双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2024年7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托卡耶夫总统邀请,到访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将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中哈友好交往的历史。11年前,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如今,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这是因为( )
①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具有结盟利益诉求
②两国关系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大势
③中哈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④中哈携手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在双重大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但是当前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突出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希望双方着眼于未来,管控分歧,寻求共识,合作共赢。这说明( )
①综合国力变化是合作与冲突的根源
②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了两国关系变化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秉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原则,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目前已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朋友圈”越做越大。中国的外交智慧与成就表明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
④中国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中国主张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提高安理会权威和效率,增强其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应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的机会轮流进入安理会,参与其决策。坚持协商一致,反对人为设时限,反对强行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这是因为(  )
①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改革方案拥有否决权 
②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责任 
③中国是负责的大国,积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不是只有一种形态、一种标准”的民主,各国人民“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这启示我们( )
①处理国际事务必须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②国家间交往必须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③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目标
④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应该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高度,胸怀各国人民安危福祉,全面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和历史贡献,深刻阐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传承和弘扬升华,发出了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发展贡献普遍经验
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提供了思想武器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非领导人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这次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有利于( )
①立足于双方共同的利益,深化互利共赢
②彰显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践行多边主义
③助力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摒弃双方分歧
④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完善全球治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跨国公司对接会的活动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境外500强及跨国公司、境外商协会代表、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现场签约项目93个,投资总额464亿美元。这表明( )
①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②国际分工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③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④参与国际合作是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0.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世界各国对共同利益的追求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②生产力扩大与国内市场狭小的矛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
③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21.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参与全球绿色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干扰。在我国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水平低的时候,西方国家指责我国环保不力,并对我国搞绿色壁垒;当我国绿色经济达到较高水平、全球竞争力显著的时候,西方国家又大肆宣扬我国产能过剩。这表明( )
①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条件
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
④我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关税总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5%以下,远低于人世承诺的10%,更低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货物进口额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超过100万家。这说明( )
①中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广阔市场,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中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和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
④中国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 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2012年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国家参加,目标是在与这些国家签署的各个“10+1”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达成一个现代的、全面的、高质量的、互惠的新的大型自贸协定。一旦建成,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化、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反映了(  )
①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②国际贸易自由化符合经济规律和各方的利益 
③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够获得发展机遇 
④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 2024年11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在延续汽车、服务贸易六大展区的基础上,博览会还着力打造创新孵化专区,吸引了许多国家、地区积极参与并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进博会的举办是( )
①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②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的行动
③基于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④支持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的实际行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越是动荡的世界,越需要稳定人心的力量;越是变革的时代,越呼唤胸怀天下的担当。“德不孤,必有邻”。中国“和平经验”的共赢逻辑: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保证国家发展,又以中国的发展来助力全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和平经验”的共赢逻辑体现的道理是( )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始终坚守大国责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④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是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习近平主席多次倡导“同球共济”。面对地缘冲突频发,中国为恢复热点地区和平安宁奔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面对发展机遇,中国与155个国家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迈向现代化。面对潮流大势,同巴西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同非洲国家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为和平奔走,为发展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同球共济”并付诸行动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国担当彰显了中国外交固有的底气、胸怀和气度,更预示着中国外交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外交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和政策,积极履行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针对“强国必霸”的逻辑,中国外交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盛行的态势,中国外交始终遵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经验和机遇。随着国际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和全球性挑战的日趋增多,中国外交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国际社会中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行径危害深重。就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大家查阅到以下内容:
中国主张:中国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主张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中国立场: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
中国行动: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启用前保密等级
天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思想政治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5分,共6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5分。
【26题答案】
【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同球共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全球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是“同球共济”的倡导者,也是行动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27题答案】
【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中国外交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和政策,积极履行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③我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外交始终遵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经验和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28题答案】
【答案】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②我国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