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介素和补体等2.(2024·盐城高二期末)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LR是一种蛋白质B.树突状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C.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D.图中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2024·苏州中学高二期末)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可以由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而d不可以4.某冠状病毒入侵到机体后,吞噬细胞与辅助T细胞结合引起辅助T细胞释放白介素-1。白介素-1能刺激辅助T细胞释放白介素-2。白介素-2能刺激辅助T细胞释放更多的白介素-2,也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与辅助T细胞结合时,将病毒已暴露的抗原传递给辅助T细胞B.白介素-2刺激更多白介素-2释放的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C.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机体清除该病毒不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D.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并裂解感染病毒的细胞5.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B.抗原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抗体是人体产生的C.抗体除分布于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D.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6.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7.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8.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B.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9.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阻断两种蛋白的结合,会增强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B.可以使用PD-1抗体或PD-L1抗体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来治疗癌症C.癌细胞PD-L1基因的过量表达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D.过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会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10.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进行自主疫苗研制,减毒疫苗——“糖丸”研发生产之后,历经4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被阻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B.“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C.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D.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治疗11.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识别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控功能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监控功能C.免疫监控功能、免疫清除功能D.免疫清除功能、免疫防御功能12.(2024·南京高二期末)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仅指B细胞,丁仅指细胞毒性T 细胞B.图中丙细胞可进一步增殖分化C.图中④过程并不能将病原体彻底清除D.病毒侵入人体后,一定会发生图示两个过程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3.(2024·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二检测)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免疫细胞均可以识别抗原B.对同一生物体而言,不同的免疫细胞功能不同,但其遗传物质相同C.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增殖、分化D.辅助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B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14.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会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15.(2024·常州高二检测)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APLA),它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缺乏APLA的孕妇常会发生习惯性流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PLA由母体浆细胞分泌B.APLA能够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APLAD.可给患者接种适量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16.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48分。17.(12分)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的。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甲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来促进细胞④的增殖、分化。(2)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细胞________(填序号)在抗原刺激和白介素等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________细胞。(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有关________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上具有__________。(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 ℃,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部位。(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18.(12分)(2024·江苏南通中学高二期末)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EV71灭活病毒、外壳蛋白VP1和VP2作为________________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的____________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2)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的血清,测定血清中抗体与相关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表明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单一抗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2分析,EV71病毒的四种外壳蛋白(VP1~VP4)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_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V71疫苗需要注射两次,前后间隔1个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该疫苗后,一旦EV71侵入机体,____________会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侵染宿主细胞。19.(10分)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甲细胞表示______________细胞,物质A表示________,物质C表示________。(2)抗原提呈细胞将________传递给T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______(填“疫苗”或“抗体”)。(3)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20.(14分)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被ASFV侵染后,猪的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2)当ASFV侵入猪细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病毒则需相应的__________与之结合,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3)要阻止非洲猪瘟的进一步蔓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进行免疫预防。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研究机构已初步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为判断该疫苗的有效性,他们将未接触过ASFV的生长状况相同的生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和乙,进行了如下实验:项目 甲组 乙组注射 是否发病 注射 是否发病第一次实验 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否 a 否第二次实验 1 mL含ASFV制剂 是 1 mL含ASFV制剂 是a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章末检测试卷(三)1.B [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分泌,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补体等,不包括溶酶体,D错误。]2.B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则树突状细胞既激发体液免疫又激发细胞免疫,B错误。]3.C [分析题图可知,a~d分别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d(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形成,B错误;c、d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D错误。]4.C [病毒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暴露,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辅助T细胞,A正确;病毒营寄生生活,当病毒入侵靶细胞后,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重新暴露出病毒,病毒和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并最终被清除,D正确。]5.B [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也可能是自身损伤或癌变的细胞,B错误。]6.D [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注射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7.A [吞噬细胞不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中也参与抗原的处理、提呈过程,A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a组与b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正确;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a组与b组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C正确;b组与c组的比较说明,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D正确。]8.C [由图示分析可推知,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把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9.C [癌细胞PD-L1基因的过量表达,会使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C错误。]10.C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本质为抗原,接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后,机体内首先发生的是体液免疫,不能识别并结合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A错误;据题意可知,“糖丸”是用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减毒疫苗,B错误;该疫苗为减毒疫苗,病毒仍保持一定的活性,可以侵入细胞,故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C正确;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预防,D错误。]11.B [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人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识别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故选B。]12.C [图中甲可以指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丁可以指细胞毒性T 细胞或记忆T 细胞,A 错误;图中丙为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一步增殖分化,B 错误;图中④过程为细胞毒性T 细胞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但并不能将病原体彻底清除,还需要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C 正确;有些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图1所示体液免疫就可以将其清除;有些病毒侵入细胞内需要经过题图两个过程共同清除,D 错误。]13.BCD [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具有识别作用,A错误。]14.AD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因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而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A正确;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但是有时会危及生命,C错误。]15.ACD [APLA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APLA能够降低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B错误]。16.CD [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A正确;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细胞毒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C错误;皮肤可构成机体的外部屏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D错误。]17.(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白介素等) (2)①②④ ④ 浆 (3)激素 相应的受体 (4)等于 脑干 (5)第一次感染后人体内产生的埃博拉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18.(1)抗原 体液(特异性) (2)不是 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 (3)VP4 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 (4)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记忆(B)细胞19.(1)细胞毒性T 细胞因子 抗体 (2)抗原 疫苗 (3)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解析 (1)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物质A为激活的辅助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物质C为浆细胞释放的抗体。(2)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展示于细胞质膜表面供辅助T细胞识别,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因此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其属于疫苗,注入机体能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3)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或者抗体一般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的优点。20.(1)防御 细胞因子(白介素等) (2)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 抗体 体液 (3)①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②1 mL生理盐水 疫苗制剂丧失了抗原性(或注射的疫苗未能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合理即可)解析 (3)①疫苗的作用是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及时清除病原体。②为探究研制出的非洲猪瘟疫苗是否有效,要控制的自变量为是否加非洲猪瘟疫苗制剂,甲组注射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故乙组注射等量的(1 mL)生理盐水。(共48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三)第三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介素和补体等√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分泌,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补体等,不包括溶酶体,D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024·盐城高二期末)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LR是一种蛋白质B.树突状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C.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D.图中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则树突状细胞既激发体液免疫又激发细胞免疫,B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2024·苏州中学高二期末)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可以由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而d不可以√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分析题图可知,a~d分别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d(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形成,B错误;c、d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D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某冠状病毒入侵到机体后,吞噬细胞与辅助T细胞结合引起辅助T细胞释放白介素-1。白介素-1能刺激辅助T细胞释放白介素-2。白介素-2能刺激辅助T细胞释放更多的白介素-2,也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与辅助T细胞结合时,将病毒已暴露的抗原传递给辅助T细胞B.白介素-2刺激更多白介素-2释放的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C.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机体清除该病毒不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D.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并裂解感染病毒的细胞√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项选择题病毒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暴露,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辅助T细胞,A正确;病毒营寄生生活,当病毒入侵靶细胞后,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重新暴露出病毒,病毒和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并最终被清除,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B.抗原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抗体是人体产生的C.抗体除分布于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D.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单项选择题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也可能是自身损伤或癌变的细胞,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单项选择题√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注射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吞噬细胞不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中也参与抗原的处理、提呈过程,A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a组与b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正确;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a组与b组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C正确;b组与c组的比较说明,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D正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B.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由图示分析可推知,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把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阻断两种蛋白的结合,会增强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B.可以使用PD-1抗体或PD-L1抗体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来治疗癌症C.癌细胞PD-L1基因的过量表达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D.过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会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癌细胞PD-L1基因的过量表达,会使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C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进行自主疫苗研制,减毒疫苗——“糖丸”研发生产之后,历经4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被阻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B.“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C.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D.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治疗√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项选择题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本质为抗原,接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后,机体内首先发生的是体液免疫,不能识别并结合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A错误;据题意可知,“糖丸”是用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减毒疫苗,B错误;该疫苗为减毒疫苗,病毒仍保持一定的活性,可以侵入细胞,故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C正确;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预防,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识别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控功能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监控功能C.免疫监控功能、免疫清除功能D.免疫清除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单项选择题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人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识别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024·南京高二期末)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仅指B细胞,丁仅指细胞毒性T 细胞B.图中丙细胞可进一步增殖分化C.图中④过程并不能将病原体彻底清除D.病毒侵入人体后,一定会发生图示两个过程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图中甲可以指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丁可以指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A错误;图中丙为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一步增殖分化,B错误;图中④过程为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但并不能将病原体彻底清除,还需要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C正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有些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图1所示体液免疫就可以将其清除;有些病毒侵入细胞内需要经过题图两个过程共同清除,D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2024·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二检测)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免疫细胞均可以识别抗原B.对同一生物体而言,不同的免疫细胞功能不同,但其遗传物质相同C.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增殖、分化D.辅助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B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多项选择题√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具有识别作用,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会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因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而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A正确;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但是有时会危及生命,C错误。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2024·常州高二检测)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APLA),它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缺乏APLA的孕妇常会发生习惯性流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PLA由母体浆细胞分泌B.APLA能够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APLAD.可给患者接种适量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PLA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APLA能够降低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B错误。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多项选择题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A正确;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细胞毒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C错误;皮肤可构成机体的外部屏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所致,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的。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甲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来促进细胞④的增殖、分化。(2)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细胞____(填序号)在抗原刺激和白介素等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____细胞。非选择题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和体液免疫(白介素等)①②④④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有关____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上具有____________。非选择题激素相应的受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部位。非选择题等于脑干(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第一次感染后人体内产生的埃博拉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2024·江苏南通中学高二期末)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EV71灭活病毒、外壳蛋白VP1和VP2作为______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的____________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非选择题抗原体液(特异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的血清,测定血清中抗体与相关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表明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______(填“是”或“不是”)单一抗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不是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EV71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根据图2分析,EV71病毒的四种外壳蛋白(VP1~VP4)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VP4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4)EV71疫苗需要注射两次,前后间隔1个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该疫苗后,一旦EV71侵入机体,_____________会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产生足够记忆(B)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甲细胞表示___________细胞,物质A表示__________,物质C表示______。细胞毒性T细胞因子抗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物质A为激活的辅助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物质C为浆细胞释放的抗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抗原提呈细胞将_______传递给T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______(填“疫苗”或“抗体”)。非选择题抗原疫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展示于细胞质膜表面供辅助T细胞识别,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因此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其属于疫苗,注入机体能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非选择题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或者抗体一般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的优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20.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被ASFV侵染后,猪的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2)当ASFV侵入猪细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该过程属于______免疫,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病毒则需相应的______与之结合,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______免疫。防御细胞因子(白介素等)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抗体体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3)要阻止非洲猪瘟的进一步蔓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进行免疫预防。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疫苗的作用是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及时清除病原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②某研究机构已初步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为判断该疫苗的有效性,他们将未接触过ASFV的生长状况相同的生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和乙,进行了如下实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项目 甲组 乙组注射 是否发病 注射 是否发病第一次实验 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否 a 否第二次实验 1 mL含ASFV制剂 是 1 mL含ASFV制剂 是非选择题a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1 mL生理盐水疫苗制剂丧失了抗原性(或注射的疫苗未能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合理即可)项目 甲组 乙组注射 是否发病 注射 是否发病第一次实验 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否 a 否第二次实验 1 mL含ASFV制剂 是 1 mL含ASFV制剂 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为探究研制出的非洲猪瘟疫苗是否有效,要控制的自变量为是否加非洲猪瘟疫苗制剂,甲组注射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故乙组注射等量的(1 mL)生理盐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检测试卷(三).docx 章末检测试卷(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