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干知识排查(课件 学案,共2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干知识排查(课件 学案,共2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资源简介

主干知识排查
一、植物生长素
1.胚芽鞘实验的重要结论: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___________;幼苗弯曲生长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的向光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单侧光的照射使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________向光一侧,造成背光一侧细胞生长________向光一侧,从而形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3.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化成生长素。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匀。在植物胚芽鞘、芽与根的顶端____________、根与茎的__________、发育中的____________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分布较多,其他部位相对较少。
4.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植物体(如胚芽鞘)的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__________运输的过程。此外,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________进行其他方式的运输。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细胞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叶片__________,顶端优势,种子__________,单性结实等。
(2)抑制作用:侧枝________,花________,叶片________等。
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性,既能__________植物生长,又能________植物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__________植物的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也____________。此外,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__________,衰老的细胞则比较________。
7.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______________而侧芽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生长素过多地积累在______________部位,抑制了该部位________的生长。顶端优势的解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只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9.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为__________;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幼苗的关系,其出现向光生长现象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时,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
(3)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4)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其他植物激素
1.乙烯:高等植物________都能产生乙烯,在____________阶段产生最多。植物体细胞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________,乙烯与乙烯受体结合后,进一步发挥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果实细胞内有机酸和淀粉向____________转化。
2.乙烯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解除______,茎和根细胞的______和______,不定根的形成,部分类型果实______,叶片和果实______,茎______。
(2)抑制作用:生长素的______,茎和根的______生长。
3.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合成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虽然各种器官和组织中都有脱落酸,但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由于脱落酸是弱酸,而__________的pH高于细胞其他部位,所以脱落酸一般以________状态大量积累在________内。脱落酸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运输。
4.脱落酸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叶、花、果________,气孔______,侧芽________,种子、芽和块茎__________,叶片______,光合作用产物运向________________,种子________,果实产生______,果实________。
(2)抑制作用:种子______,生长素的________,植物生长,气孔________。
5.赤霉素广泛分布于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以及真菌、__________中。和生长素一样,赤霉素也较多地存在于_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和________。赤霉素的运输没有极性,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可以沿________向上运输,而嫩叶产生的赤霉素可以沿________向下运输。
6.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种子________和茎________,两性花的____花形成,单性结实,某些植物开花,花粉________,细胞分裂,叶片扩大,侧枝生长,果实生长以及某些植物______。
(2)抑制作用:成熟,侧芽________,植物______,块茎形成。
7.细胞分裂素分布于细菌、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中。目前已经发现20多种游离的细胞分裂素,其中,________是高等植物体内天然分布最为广泛的细胞分裂素。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的部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__________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根部合成的细胞分裂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位,叶片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也可通过________向下运输。
8.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细胞__________,侧芽生长,叶片扩大,________发育,养分移动,气孔________,伤口愈合,种子________,形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________。
(2)抑制作用:__________形成,________形成,叶片________。
9.油菜素甾醇类在高等植物的茎、叶和花等器官中都有分布,其中________中分布最多。
10.油菜素甾醇类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促进根、茎和叶的生长,花粉管的__________以及种子萌发。除此之外,油菜素甾醇类还能提高植物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能力。也有实验表明,用油菜素溶液喷施叶片,可减轻或防止水稻________病、黄瓜______病、白菜__________病和番茄________病。
1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的存在可以________另一类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例如,__________和________对某种豌豆茎的伸长生长都有影响。
(2)拮抗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可以________另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例如,赤霉素有________种子萌发的作用,而________能抑制这一作用;脱落酸对生长有__________作用,但却能被____________所消除。
(3)反馈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影响到另一类植物激素的合成水平后,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前者的合成水平。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________的合成,而________含量的增加又反过来________生长素的合成。
(4)连锁作用主要表现为几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__________发挥作用,________调节植物的性状。例如,在小麦籽粒的发育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等________发挥作用。
12.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一种激素的________含量,而是各种激素之间的______含量。例如,生长素浓度/细胞分裂素浓度的比值高时诱导____的形成,比值低时则诱导____的形成,比值接近或两者浓度都高时诱导形成________。
13.______变化也影响植物激素的含量。植物生活的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出现干旱、水涝、高盐、低温等不利的条件时,植物体往往通过相关激素的______和______来调节其生理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______环境的改变。
14.通过____________合成的一些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各种植物激素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作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能________________,价格便宜,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植物生长调节剂举例:
(1)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有______________(IBA)、__________(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它们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等作用。
(2)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主要有6-苄基腺嘌呤(6-BA),具有延长蔬菜________、刺激块根和块茎________、促进果实________等作用。
(3)油菜素甾醇类作用机理独特,生理效应广泛、生理活性极高,其用量仅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____________。油菜素甾醇类生长调节剂能提高________类产量,还可以保花保果、增大________和改善品质等。
(4)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____态化合物,在pH大于____时会分解成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利不仅自身能释放出乙烯,而且还能诱导______产生乙烯。另外,有些植物在播种前用乙烯利的水溶液浸种,有明显促进__________的作用。
16.用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______法,即把扦插枝条的基部______在溶液中,深约____,处理______________;也可以采用______法,把扦插枝条的基部在浓度______的溶液中蘸一下(约______),深约________即可。
17.环境中的很多其他因素如光、温度和重力,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
18.光除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外,不同________的光还可以作为______,控制植物细胞的________,导致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改变,最终这些改变综合影响了植物______和______的生成。例如,缺乏光信号,植物就会出现幼苗______等现象,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再如,有些植物(如水稻、甘蔗)的开花要求每天光照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温度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诸多方面。例如,温度变化能显著影响植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速率。温度还能影响植物的____________,不同植物生长所要求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重力作用对植物的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我们把植物幼苗横放,就会发现幼苗的根____重力方向生长,而茎______重力方向生长。种子播种后,无论胚的方位如何,其根总是向____生长,茎总是向____生长。
1.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水平放置时,根出现向地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研究表明:赤霉素(GA)具有促进节间伸长的作用。请以赤霉素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赤霉素)玉米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实验小组发现了几株矮生突变体玉米,推测可能与赤霉素有关,但是不能确定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还是赤霉素不敏感突变型。该实验小组利用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和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清水进行实验来判断矮生突变体的类型,其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突变株为赤霉素不敏感型。
7.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长芽。请尝试对此现象进行解释(提示: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脱落酸(ABA)引起的。请以某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激素效果稳定,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若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效果基本相同,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蒸馏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平均生根数/条 5 9 16 13 9
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2,4-D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 h后,测量每组切段平均长度,结果如表。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 mg·L-1还是10 mg·L-1,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浓度(mg·L-1) 待测样液 0 0.001 0.01 0.1 1 10 100
切段平均长度(mm) 10 6.5 6.8 8.2 10 12 10 5.5
14.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NAA(萘乙酸)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由表格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数据不能确认0.2 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mg/L)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平均根长(cm)
0.2 7.8 10.0
0.3 7.4 9.6
0.4 6.3 9.4
0.5 5.9 8.8
15.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干知识排查
知识梳理
一、
1.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多于 快于
3.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分生组织 形成层 果实与种子
4.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主动 韧皮部
5.(1)分裂 分化 伸长 扩大 萌发 (2)生长 脱落 衰老
6.两重 促进 抑制 生长素浓度 植物器官种类 促进 抑制 不同 敏感 迟钝
7.优先生长 生长受到抑制 近顶端的侧芽 侧芽 摘除顶芽
8.向光性 茎的背地性 顶端优势 根的向地性
9.根>芽>茎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10.(1)大于m小于M (2)大于i (3)大于0小于m (4)大于i
二、
1.各器官 果实成熟 糖蛋白 可溶性糖类
2.(1)休眠 生长 分化 成熟 脱落 增粗 (2)转运 伸长
3.根、茎、叶、果实、种子 将要脱落 即将进入休眠 叶绿体基质 离子 叶绿体 木质部 韧皮部
4.(1)脱落 关闭 生长 休眠 衰老 发育着的种子 成熟 乙烯 成熟 (2)发芽 运输 张开
5.被子 裸子 蕨类 细菌 生长旺盛 茎端 嫩叶 根尖 种子 木质部 韧皮部
6.(1)萌发 伸长 雄 发育 坐果 (2)休眠 衰老
7.玉米素 进行细胞分裂 茎尖 根尖 未成熟 萌发 木质部 韧皮部
8.(1)膨大 叶绿体 张开 发芽 坐果 (2)不定根 侧根 衰老
9.花粉
10.伸长 抗寒 抗旱 抗盐 纹枯 灰霉 软腐 晚疫
11.(1)增强 生长素 赤霉素 (2)抵消 促进 脱落酸 抑制 细胞分裂素 (3)乙烯 乙烯 抑制 (4)相继 共同 相继
12.绝对 相对 根 芽 愈伤组织
13.环境 合成 降解 适应
14.化学方法 相似 调节 人工大量合成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效果稳定
15.(1)吲哚丁酸 萘乙酸 扦插枝条生根 落花落果 果实发育 性别分化 (2)存放期 膨大 增大 (3)千分之一 叶菜 果实 (4)液 4.1 植株 种子萌发
16.浸泡 浸泡 3 cm 几个小时 沾蘸 较高 5 s 1.5 cm
17.光
18.波长 信号 分化 结构 功能 组织 器官 黄化 短于一定的时数
19.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生长发育 差异很大
20.向 背离 下 上
长句表达
1.植物的根、茎(不同的器官)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敏感程度不同
2.重力作用下,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
3.在极低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4.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将赤霉素缺失突变体玉米植株分成两组,种植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一组进行赤霉素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植株的高度 赤霉素处理组植株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6.将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喷施适量清水和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 喷施清水的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与喷施赤霉素的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株高相似
7.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在高温条件下种子中的脱落酸容易降解,而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此时又遇到大雨,提供了水分条件,因而小麦、玉米容易在穗上长芽
8.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将上述经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均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9.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各种植物激素相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10.植物体内缺乏降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
11.由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可知,存在两种作用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 最适浓度应在两种溶液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等浓度梯度配制溶液进行实验
12.不能 表中4个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实验组的平均生根数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均起促进作用
13.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若切段长度小于10 mm,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 mg·L-1;反之则为10 mg·L-1
14.探究NAA促进玉米试管苗生根的最适浓度 缺少小于0.2 mg/L的浓度设置以及空白对照组
15.根向地生长,可以深扎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可以将枝条伸向天空,有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共30张PPT)
主干知识排查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一、植物生长素
1.胚芽鞘实验的重要结论: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 ;幼苗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 。
2.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的向光性是 造成的:单侧光的照射使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 向光一侧,造成背光一侧细胞生长 向光一侧,从而形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知识梳理
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多于
快于
3.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的部位主要是 。_____
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化成生长素。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匀。在植物胚芽鞘、芽与根的顶端 、根与茎的 、发育中的 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分布较多,其他部位相对较少。
4.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植物体(如胚芽鞘)的 向
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 运输的过程。此外,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 进行其他方式的运输。
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

分生组织
形成层
果实与种子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主动
韧皮部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细胞 、 和 ,叶片 ,顶端优势,种子
,单性结实等。
(2)抑制作用:侧枝 ,花 ,叶片 等。
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 性,既能 植物生长,又能 植物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 、
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 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 植物的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也 。此外,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 ,衰老的细胞则比较 。
分裂
分化
伸长
扩大
萌发
生长
脱落
衰老
两重
促进
抑制
生长素浓度
植物器官种类
促进
抑制
不同
敏感
迟钝
7.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 而侧芽 的现象。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生长素过多地积累在 部位,抑制了该部位 的生长。顶端优势的解除方法: 。
8.植物的 和 只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_________和 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9.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为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为 。
优先生长
生长受到抑制
近顶端的侧芽
侧芽
摘除顶芽
向光性
茎的背地性
顶端优势
根的向地性
根>芽>茎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10.如图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幼苗的关系,其出现向光生长现象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时,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2)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芽的关系,
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_____。
大于m小于M
大于i
(3)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4)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
现出根的向地性时,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大于0小于m
大于i
二、其他植物激素
1.乙烯:高等植物 都能产生乙烯,在 阶段产生最多。植物体细胞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 ,乙烯与乙烯受体结合后,进一步发挥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果实细胞内有机酸和淀粉向 转化。
2.乙烯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解除 ,茎和根细胞的 和 ,不定根的形成,部分类型果实 ,叶片和果实 ,茎 。
(2)抑制作用:生长素的 ,茎和根的 生长。
各器官
果实成熟
糖蛋白
可溶性糖类
休眠
生长
分化
成熟
脱落
增粗
转运
伸长
3.植物的 都可以合成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虽然各种器官和组织中都有脱落酸,但在 或 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由于脱落酸是弱酸,而 的pH高于细胞其他部位,所以脱落酸一般以 状态大量积累在 内。脱落酸可以通过 和 运输。
4.脱落酸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叶、花、果 ,气孔 ,侧芽 ,种子、芽和块茎 ,叶片 ,光合作用产物运向 ,种子 ,果实产生 ,果实 。
(2)抑制作用:种子 ,生长素的 ,植物生长,气孔 。
根、茎、叶、果实、种子
将要脱落
即将进入休眠
叶绿体基质
离子
叶绿体
木质部
韧皮部
脱落
关闭
生长
休眠
衰老
发育着的种子
成熟
乙烯
成熟
发芽
运输
张开
5.赤霉素广泛分布于 植物、 植物、 植物以及真菌、_____中。和生长素一样,赤霉素也较多地存在于 的部分,如 、_____、 、果实和 。赤霉素的运输没有极性,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可以沿 向上运输,而嫩叶产生的赤霉素可以沿 向下运输。
6.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种子 和茎 ,两性花的 花形成,单性结实,某些植物开花,花粉 ,细胞分裂,叶片扩大,侧枝生长,果实生长以及某些植物 。
(2)抑制作用:成熟,侧芽 ,植物 ,块茎形成。
被子
裸子
蕨类
细菌
生长旺盛
茎端
嫩叶
根尖
种子
木质部
韧皮部
萌发
伸长

发育
坐果
休眠
衰老
7.细胞分裂素分布于细菌、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中。目前已经发现20多种游离的细胞分裂素,其中, 是高等植物体内天然分布最为广泛的细胞分裂素。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 的部位,如 、 、 的种子、 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根部合成的细胞分裂素通过 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位,叶片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也可通过 向下运输。
玉米素
进行细胞分裂
茎尖
根尖
未成熟
萌发
木质部
韧皮部
8.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细胞 ,侧芽生长,叶片扩大, 发育,养分移动,气孔 ,伤口愈合,种子 ,形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 。
(2)抑制作用: 形成, 形成,叶片 。
9.油菜素甾醇类在高等植物的茎、叶和花等器官中都有分布,其中_____中分布最多。
膨大
叶绿体
张开
发芽
坐果
不定根
侧根
衰老
花粉
10.油菜素甾醇类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促进根、茎和叶的生长,花粉管的 以及种子萌发。除此之外,油菜素甾醇类还能提高植物 、 和 的能力。也有实验表明,用油菜素溶液喷施叶片,可减轻或防止水稻 病、黄瓜 病、白菜 病和番茄 病。
1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的存在可以 另一类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例如, 和 对某种豌豆茎的伸长生长都有影响。
伸长
抗寒
抗旱
抗盐
纹枯
灰霉
软腐
晚疫
增强
生长素
赤霉素
(2)拮抗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可以 另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例如,赤霉素有 种子萌发的作用,而 能抑制这一作用;脱落酸对生长有 作用,但却能被 所消除。
(3)反馈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影响到另一类植物激素的合成水平后,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前者的合成水平。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 的合成,而 含量的增加又反过来 生长素的合成。
(4)连锁作用主要表现为几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发挥作用, 调节植物的性状。例如,在小麦籽粒的发育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等 发挥作用。
抵消
促进
脱落酸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乙烯
乙烯
抑制
相继
共同
相继
12.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一种激素的 含量,而是各种激素之间的 含量。例如,生长素浓度/细胞分裂素浓度的比值高时诱导 的形成,比值低时则诱导 的形成,比值接近或两者浓度都高时诱导形成 。
13. 变化也影响植物激素的含量。植物生活的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出现干旱、水涝、高盐、低温等不利的条件时,植物体往往通过相关激素的 和 来调节其生理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环境的改变。
绝对
相对


愈伤组织
环境
合成
降解
适应
14.通过 合成的一些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各种植物激素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作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能 ,价格便宜,而且 。
15.植物生长调节剂举例:
(1)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有 (IBA)、 (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它们具有促进 、防止 、促进
_________、控制 等作用。
(2)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主要有6-苄基腺嘌呤(6-BA),具有延长蔬菜_______、刺激块根和块茎 、促进果实 等作用。
化学方法
相似
调节
人工大量合成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效果稳定
吲哚丁酸
萘乙酸
扦插枝条生根
落花落果
果实发育
性别分化
存放期
膨大
增大
(3)油菜素甾醇类作用机理独特,生理效应广泛、生理活性极高,其用量仅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 。油菜素甾醇类生长调节剂能提高 类产量,还可以保花保果、增大 和改善品质等。
(4)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 态化合物,在pH大于 时会分解成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利不仅自身能释放出乙烯,而且还能诱导_____产生乙烯。另外,有些植物在播种前用乙烯利的水溶液浸种,有明显促进 的作用。
千分之一
叶菜
果实

4.1
植株
种子萌发
16.用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____法,即把扦插枝条的基部 在溶液中,深约 ,处理 ;也可以采用 法,把扦插枝条的基部在浓度 的溶液中蘸一下(约____),深约 即可。
17.环境中的很多其他因素如光、温度和重力,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浸泡
浸泡
3 cm
几个小时
沾蘸
较高
5 s
1.5 cm

18.光除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外,不同 的光还可以作为 ,控制植物细胞的 ,导致 和 的改变,最终这些改变综合影响了植物 和 的生成。例如,缺乏光信号,植物就会出现幼苗
等现象,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再如,有些植物(如水稻、甘蔗)的开花要求每天光照必须 。
19.温度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诸多方面。例如,温度变化能显著影响植物_________和 的速率。温度还能影响植物的 ,不同植物生长所要求的温度范围 。
波长
信号
分化
结构
功能
组织
器官
黄化
短于一定的时数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生长发育
差异很大
20.重力作用对植物的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我们把植物幼苗横放,就会发现幼苗的根 重力方向生长,而茎 重力方向生长。种子播种后,无论胚的方位如何,其根总是向 生长,茎总是向 生长。

背离


1.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水平放置时,根出现向地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激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长句表达
植物的根、茎(不同的器官)对相同浓
度的生长素溶液敏感程度不同
重力作用下,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
在极低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4.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 ,也可以 。
5.有研究表明:赤霉素(GA)具有促进节间伸长的作用。请以赤霉素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赤霉素)玉米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将赤霉素缺失突变体玉米植株均分成两组,种植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一组进行赤霉素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植株的高度
赤霉素处理组植株比对照
组显著增高
6.某实验小组发现了几株矮生突变体玉米,推测可能与赤霉素有关,但是不能确定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还是赤霉素不敏感突变型。该实验小组利用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和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清水进行实验来判断矮生突变体的类型,其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株为赤霉素不敏感型。
将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喷施适量清水和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
喷施清水的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与喷施赤
霉素的矮生突变体玉米植株株高相似
7.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长芽。请尝试对此现象进行解释(提示: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在高温条件下种子中的脱落酸容易降解,而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此时又遇到大雨,提供了水分条件,因而小麦、玉米容易在穗上长芽
8.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脱落酸(ABA)引起的。请以某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将上述经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均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9.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激素效果稳定,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若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效果基本相同,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各种植物激素相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植物体内缺乏降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
由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可知,存在两种作用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
最适浓度应在两种溶液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等浓度梯度配制溶液进行实验
12.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体现2,4-D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表中4个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实验组的平均生根数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均起促进作用
组别 蒸馏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平均生根数/条 5 9 16 13 9
13.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 h后,测量每组切段平均长度,结果如表。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 mg·L-1还是10 mg·L-1,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浓度(mg·L-1) 待测样液 0 0.001 0.01 0.1 1 10 100
切段平均长度(mm) 10 6.5 6.8 8.2 10 12 10 5.5
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若切段长度小于10 mm,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 mg·L-1;反之则为10 mg·L-1
14.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NAA(萘乙酸)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由表格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不能确认0.2 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浓度(mg/L)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平均根长(cm)
0.2 7.8 10.0
0.3 7.4 9.6
0.4 6.3 9.4
0.5 5.9 8.8
探究
NAA促进玉米试管苗生根的最适浓度
缺少小于0.2 mg/L的浓度设置以及空白
对照组
15.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向地生长,可以深扎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可以将枝条伸向天空,有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