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检测试卷(第一、二章)(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23·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包括由脑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由脊髓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B.交感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控制, 其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D.神经胶质细胞数目比神经元多,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2.(2024·苏州高二期中)考试前,少数学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等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志支配的神经B.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胃肠蠕动减慢C.考试时高度紧张能使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3.(2024·江苏泰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雾中的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B.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C.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D.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4.如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被动扩张,使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中枢,并产生尿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婴儿无意识尿床,控制其排尿的中枢位于eB.神经递质由d释放作用于c不需要经过内环境C.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虽无尿意但能主动排尿,该过程调节中枢有e和gD.排尿时机体主要通过副交感神经控制逼尿肌收缩,使膀胱缩小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细砂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6.研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能形成自突触,如图甲所示。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细胞的树突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由树突和轴突组成B.神经细胞维持-68 mV膜电位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低C.图乙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的Na+内流D.图乙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引发的K+外流7.如图是下丘脑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激素④的含量增加、③和⑥的含量降低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的靶器官是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C.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③④⑥⑦D.若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当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8.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寒冷刺激下,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紧急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主要由神经系统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信息分子参与,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一样,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9.(2023·江苏响水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a与b之间、a与c之间均可双向物质交换C.若图示方框为肱二头肌,则b中Ⅱ端比Ⅰ端的CO2的浓度高D.b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10.(2024·苏州高二期中)失温症患者会出现颤抖、心律失常、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现象,其体核体温低于35 ℃。如图是健康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核体温降低,大脑皮层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并产生冷觉B.出现失温的原因是人体长时间处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的状态C.体温的维持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X主要指细胞呼吸加强D.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存在一定限度11.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处理方法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X 生理盐水灌胃时间 饲养14 d Y 1次/d,共14 d 1次/d,共14 d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处理为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B.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C.该实验的对照组仅为乙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因变量可以用测定耗氧量的方法来检测1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激素X的合成、加工和释放B.糖基化过程发生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C.激素X的分泌受到负反馈调节D.激素X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外界环境→a→①→②→组织细胞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14.(2024·南京高二联考)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图)。图中神经元3为抑制性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元1会引起神经元3 Na+内流B.神经元3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2后,神经元2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C.抑制性神经元3自身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该机制利于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1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先于①和②B.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新吸收C.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D.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电信号作用于肾上腺,使⑤的含量增加16.如图为人体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空腹情况下,肝细胞中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为3.9~6.0 mmol/LB.图中物质X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C.胰岛素与受体相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D.丙氨酸可以由物质X转化形成,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48分。17.(13分)(2024·徐州市第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图①表示__________,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内。(2)若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应,则电流表B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偏转。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____,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兴奋在图丙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18.(10分)进食刺激会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及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加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S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内分泌细胞的活动,该调节方式为________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内分泌细胞的物质N是______________。(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E,通过________运输,作用于靶细胞。(3)图示“S→神经中枢→N→内分泌细胞→E→靶细胞”途径,若靶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则物质E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饮食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在该调节的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答出两点)。(5)人体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磷脂双分子层膜。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方面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收水”这一现象提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3分)(2024·南通高二期中)肾上腺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腺之一,它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构成,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参与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细胞代谢等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__________分泌的激素。它的分泌途径主要是图1中______(填“甲”“乙”或“丙”)。(2)图1中激素甲如果是甲状腺激素,在其分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这种调节系统也称之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还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肾上腺素作用机制如图2,肾上腺素与靶细胞质膜上的______结合并相互作用,激活膜上的______________酶系统,然后在Mg2+参与下,该酶系统使ATP转变为cAMP,再经过一系列酶促酶的连锁反应,最终引起靶细胞发生各种生理生化反应。(4)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0.6%,发病机制较为复杂。①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以及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转化来降低血糖。②长期高脂摄入可引起肥胖,并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称为胰岛素抵抗,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最终诱发Ⅱ型糖尿病。(5)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①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②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效应的总和,表明三种激素对血糖的调节表现出________作用。20.(12分)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 mL,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该标准,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从而使细胞膨胀,最终引发“水中毒”,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是在____________(填调节方式)调节的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2)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其发挥作用是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__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在1~2天内其血清钠浓度从140 mmol/L迅速下降至115 mmol/L,其“水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升高________浓度以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阶段检测试卷(第一、二章)1.D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由传出神经组成,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B错误;自主神经也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C错误。]2.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不受意志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A错误;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抑制了胃肠的蠕动,B错误;在考试期间高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利于提高成绩,C错误。]3.C [戒烟后,尼古丁摄入减少,POMC神经元的兴奋性程度降低,通过“饱腹感”神经元对食欲下降的调节作用降低,会使机体增加有机物的摄入;同时,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脂肪细胞产热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体重会增加,C错误。]4.B [d、c之间有突触结构,d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经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内环境)传递至突触后膜,产生效应,B错误。]5.B [实验①②③④对比可排除神经调节途径的作用,但不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B错误。]6.C7.B [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缺碘会导致血浆中激素⑥(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A错误;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表示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卵巢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B正确;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⑥⑦,垂体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C错误;当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由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8.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D错误。]9.B [b(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A正确;a与c之间只能进行单向的物质交换,B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肱二头肌,顺着血流方向CO2浓度会升高,故b中Ⅱ端比Ⅰ端的CO2的浓度高,C正确;b(血浆)中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质膜(1层膜),线粒体(2层膜),故至少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10.A [冷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11.C [分析表格实验设置可知,丙、丁两组属于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因此X处理为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A正确;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而且碘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故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B正确;实验中乙组和丁组均属于对照组,C错误。]12.D [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D错误。]13.ABC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血浆)渗透压降低,②(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K+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14.BC [因为神经元3是抑制性神经元,当神经元3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2后,对神经元2起抑制作用,此时神经元2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B错误;抑制性神经元3受到刺激,自身也能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15.ACD [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后于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合成并通过垂体释放④(抗利尿激素)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新吸收,B正确;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C错误;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使⑤(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加,D错误。]16.BC [正常人空腹情况下,血液中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一般为3.9~6.0 mmol/L,A错误;丙氨酸可以由物质X转化形成,属于人体非必需氨基酸,D错误。]17.(1)感受器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2)两次方向相反 不偏转 偏转一次 (3)外正内负 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和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4)单向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抑制 ⑥解析 (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中①表示感受器,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属于神经中枢,故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脊髓内。(2)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在传至效应器的过程中,引起电流表B的两极先后兴奋,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A不偏转,电流表B能偏转一次。(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神经冲动,即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和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4)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图丙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不能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因而会抑制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在突触间隙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而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没有促使神经递质分解,而是抑制了突触后膜上⑥受体的功能,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打开,因而不能产生动作电位。18.(1)神经 神经递质 (2)体液 (3)促胰液素(或胃泌素)(4)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5)大脑皮层 (6)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质膜上有大量水通道蛋白解析 (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E是激素,通过以血液为主的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部位,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3)图示“S→神经中枢→N→内分泌细胞→E→靶细胞”途径中,若靶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如胰腺细胞等,则物质E可能为促胰液素(或胃泌素等)。(6)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质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因此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19.(1)髓质 丙 (2)分级调节 精细调控,维持机体稳态 (3)受体 腺苷酸环化 (4)①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肝糖原分解 ②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 (5)①胰高血糖素 ②大于 协同解析 (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是通过自主神经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所以分泌途径主要是图1中丙。(4)②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其起到调节作用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长期高脂摄入可引起肥胖,并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称为胰岛素抵抗,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者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最终诱发Ⅱ型糖尿病。(5)①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②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mmol/L),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均能升高血糖,表明三种激素对血糖的调节表现出协同作用。20.(1)神经—体液 (2)蛋白质 特异性受体(糖蛋白) 信息传递 (3)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 钠离子解析 (1)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这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共63张PPT)阶段检测试卷(第一、二章)1.(2023·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由脑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由脊髓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B.交感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控制, 其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D.神经胶质细胞数目比神经元多,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由传出神经组成,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B错误;自主神经也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C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024·苏州高二期中)考试前,少数学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等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志支配的神经B.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胃肠蠕动减慢C.考试时高度紧张能使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不受意志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A错误;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抑制了胃肠的蠕动,B错误;在考试期间高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利于提高成绩,C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2024·江苏泰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雾中的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Na+提供通道B.戒烟前,POM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C.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D.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戒烟后,尼古丁摄入减少,POMC神经元的兴奋性程度降低,通过“饱腹感”神经元对食欲下降的调节作用降低,会使机体增加有机物的摄入;同时,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脂肪细胞产热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体重会增加,C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如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被动扩张,使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中枢,并产生尿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婴儿无意识尿床,控制其排尿的中枢位于eB.神经递质由d释放作用于c不需要经过内环境C.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虽无尿意但能主动排尿,该过程调节中枢有e和gD.排尿时机体主要通过副交感神经控制逼尿肌收缩,使膀胱缩小√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项选择题d、c之间有突触结构,d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经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内环境)传递至突触后膜,产生效应,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细砂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实验①②③④对比可排除神经调节途径的作用,但不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B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研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能形成自突触,如图甲所示。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细胞的树突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由树突和轴突组成B.神经细胞维持-68 mV膜电位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低C.图乙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的Na+内流D.图乙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引发的K+外流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如图是下丘脑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激素④的含量增加、③和⑥的含量降低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的靶器官是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C.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③④⑥⑦D.若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当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缺碘会导致血浆中激素⑥(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A错误;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表示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卵巢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B正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⑥⑦,垂体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C错误;当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由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冷刺激下,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紧急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主要由神经系统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信息分子参与,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一样,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单项选择题√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2023·江苏响水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a与b之间、a与c之间均可双向物质交换C.若图示方框为肱二头肌,则b中Ⅱ端比Ⅰ端的CO2的浓度高D.b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A正确;a与c之间只能进行单向的物质交换,B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肱二头肌,顺着血流方向CO2浓度会升高,故b中Ⅱ端比Ⅰ端的CO2的浓度高,C正确;b(血浆)中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质膜(1层膜),线粒体(2层膜),故至少要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2024·苏州高二期中)失温症患者会出现颤抖、心律失常、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现象,其体核体温低于35 ℃。如图是健康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核体温降低,大脑皮层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并产生冷觉B.出现失温的原因是人体长时间处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的状态C.体温的维持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X主要指细胞呼吸加强D.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存在一定限度√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项选择题冷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单项选择题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处理方法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X 生理盐水灌胃时间 饲养14 d Y 1次/d,共14 d 1次/d,共14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X处理为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B.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C.该实验的对照组仅为乙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因变量可以用测定耗氧量的方法来检测单项选择题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处理方法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X 生理盐水灌胃时间 饲养14 d Y 1次/d,共14 d 1次/d,共14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项选择题分析表格实验设置可知,丙、丁两组属于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因此X处理为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A正确;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而且碘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故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B正确;实验中乙组和丁组均属于对照组,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激素X的合成、加工和释放B.糖基化过程发生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C.激素X的分泌受到负反馈调节D.激素X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D错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外界环境→a→①→②→组织细胞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多项选择题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血浆)渗透压降低,②(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K+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2024·南京高二联考)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图)。图中神经元3为抑制性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元1会引起神经元3 Na+内流B.神经元3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2后,神经元2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C.抑制性神经元3自身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该机制利于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因为神经元3是抑制性神经元,当神经元3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2后,对神经元2起抑制作用,此时神经元2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B错误;抑制性神经元3受到刺激,自身也能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先于①和②B.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新吸收C.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D.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电信号作用于肾上腺,使⑤的含量增加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后于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合成并通过垂体释放④(抗利尿激素)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新吸收,B正确;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C错误;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使⑤(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加,D错误。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如图为人体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空腹情况下,肝细胞中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为3.9~6.0 mmol/LB.图中物质X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C.胰岛素与受体相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D.丙氨酸可以由物质X转化形成,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多项选择题正常人空腹情况下,血液中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一般为3.9~6.0 mmol/L,A错误;丙氨酸可以由物质X转化形成,属于人体非必需氨基酸,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2024·徐州市第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图①表示________,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非选择题感受器脊髓(中枢神经系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中①表示感受器,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属于神经中枢,故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脊髓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若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应,则电流表B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发生______________的偏转。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_。非选择题两次方向相反不偏转偏转一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在传至效应器的过程中,引起电流表B的两极先后兴奋,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A不偏转,电流表B能偏转一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____,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外正内负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和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神经冲动,即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和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兴奋在图丙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______(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非选择题抑制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图丙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不能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因而会抑制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兴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在突触间隙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而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没有促使神经递质分解,而是抑制了突触后膜上⑥受体的功能,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打开,因而不能产生动作电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进食刺激会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及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加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1)S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内分泌细胞的活动,该调节方式为______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内分泌细胞的物质N是__________。神经神经递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E,通过______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非选择题体液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E是激素,通过以血液为主的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部位,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图示“S→神经中枢→N→内分泌细胞→E→靶细胞”途径,若靶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则物质E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促胰液素(或胃泌素)图示“S→神经中枢→N→内分泌细胞→E→靶细胞”途径中,若靶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如胰腺细胞等,则物质E可能为促胰液素(或胃泌素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饮食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在该调节的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答出两点)。非选择题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人体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大脑皮层(6)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磷脂双分子层膜。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方面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收水”这一现象提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质膜上有大量水通道蛋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质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因此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2024·南通高二期中)肾上腺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腺之一,它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构成,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参与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细胞代谢等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______分泌的激素。它的分泌途径主要是图1中______(填“甲”“乙”或“丙”)。非选择题髓质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是通过自主神经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所以分泌途径主要是图1中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图1中激素甲如果是甲状腺激素,在其分泌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这种调节系统也称之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还可以通过反馈调节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分级调节精细调控,维持机体稳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肾上腺素作用机制如图2,肾上腺素与靶细胞质膜上的______结合并相互作用,激活膜上的____________酶系统,然后在Mg2+参与下,该酶系统使ATP转变为cAMP,再经过一系列酶促酶的连锁反应,最终引起靶细胞发生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非选择题受体腺苷酸环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0.6%,发病机制较为复杂。①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以及抑制__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转化来降低血糖。②长期高脂摄入可引起肥胖,并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称为胰岛素抵抗,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最终诱发Ⅱ型糖尿病。非选择题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肝糖原分解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②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其起到调节作用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长期高脂摄入可引起肥胖,并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称为胰岛素抵抗,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者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最终诱发Ⅱ型糖尿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①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___________。非选择题胰高血糖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②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效应的总和,表明三种激素对血糖的调节表现出______作用。非选择题大于协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mmol/L),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均能升高血糖,表明三种激素对血糖的调节表现出协同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20.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 mL,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该标准,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从而使细胞膨胀,最终引发“水中毒”,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是在____________(填调节方式)调节的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神经—体液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2)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发挥作用是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蛋白质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这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特异性受体(糖蛋白)信息传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选择题(3)“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在1~2天内其血清钠浓度从140 mmol/L迅速下降至115 mmol/L,其“水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升高________浓度以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钠离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检测试卷(第一、二章).docx 阶段检测试卷(第一、二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