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课题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单元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同我国宪法的价值追求 。 道德修养: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 法治观念: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 。 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 重点 宪法规范权利运行。 宪法设置国家机构,即根据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的产生及其工作原则。难点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具体表现和理解。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 展示图片:人民大会堂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我国的什么机关在召开会议? 时政热点: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日期公布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我们的宪法有什么关系呢?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召开不仅关乎国家的重大决策,更是宪法精神的重要体现。 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以及权力的运行方式,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制定法律的根本依据。今天,我们就将一起走进《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课,共同探索宪法的奥秘! 看图片,回答问题。 根据热点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我们的宪法的关系。 通过展示全国人民大会堂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关于图片地点和正在召开的会议类型,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提及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日期的公布,将学习内容与当前时政热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宪法和国家机构运作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讲授 新课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3-18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5分钟) 1、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 2、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宪法怎样组织国家机构?) 3、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5、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探究一:设置国家机构 2025年全国两会建议会议的议程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审查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思考:①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机关? ②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监察机关】 ③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 区分: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具体包括了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国家机构:则涵盖了更广泛的范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和】 教师讲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这意味着,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权利通过选举,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人大代表。而这些人大代表,则组成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意味着,人民代表大会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行动,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都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检验。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我们常说的“一府一委两院”,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它们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这种关系确保了国家机关能够依法行使职权,不偏离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轨道。同时,也保证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知识归纳:1、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P13)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研读宪法】 《宪法》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宪法》第五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宪法》第六十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宪法》第六十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思考: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 知识归纳:2、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宪法怎样组织国家机构?)(P14) ①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教师过渡:怎样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 周末同学聚餐,五个学生一起商量中午吃什么。有人说吃面条、有人说吃火锅、有人说吃小笼包、有人说吃牛排、有人说吃肯德基。大家在一起争执了半天后,考虑到中午时间短,还有口袋里的钱,少数服从多数,决定午餐吃面条。大家形成决议,就直奔面馆。坐下以后,大家根据个人口味自助点餐,有人吃排骨面、有人吃牛肉面、有人吃羊肉面。 1.从个人要求、讨论到达成吃面条的一致结论,这是什么过程?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2.在吃面条的决定下,大家自主点爱吃的面,这又是什么过程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在我国,凡是全国范畴内的重大问题、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通过前,都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只讲民主,不讲集中】无政府主义 集中: 将那些积极、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决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只讲集中,不讲民主】专制独裁 知识归纳:3、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 (1)原则:民主集中制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探究二:规范权力运行 2024年12月27日,甘肃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杨子兴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对杨子兴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思考:杨子兴涉嫌受贿一案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防止类似杨子兴案的再次发生? ★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P16-P18)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近日,因为存在“双火源”安全隐患,河北邢台新河县一村民家的柴火灶,被新河县中裕燃气有限公司贴上了封条,引发争议,同时,“燃气公司有无执法权”的问题也激起了网民讨论。 12月16日,邢台市住建局双代办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件引发关注后,昨天县级主管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到村民家中进行调查,将柴火灶的封条撤了。该村民也积极主动配合,将柴火灶拆了;并明确,燃气公司当然没有执法权,已经对燃气公司负责人约谈训诫。 对于燃气公司贴封条的行为,双代办表示,“虽然是为了村民安全考虑,但燃气公司没有执法权,行为确实不对,有些偏激了”。 观点A:封条无法律效力 北京首信(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尚响军律师表示,燃气公司作为企业,主要职责是提供燃气服务并保障燃气使用安全,没有执法权。即使当地政府为此专门出台了《城市燃气管理条例》,规定不允许“双火源”的情况出现。据此认定存在安全隐患,燃气公司也不能代替政府执法部门对村民柴火灶进行封停,而是应该由相关政府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因此,燃气公司在不具有执法资格的前提下对住户使用封条,行为无效,也是越权、侵权行为。 思考:请对两个观点的描述加以分析,说说国家权力应该如何有效规范运行? 提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法定职责必须为】 观点B:封灶涉嫌程序违法 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磊认为,燃气公司“封灶”行为可初步认定为“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第17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即使该封灶行为视为行政处罚措施,该处罚的转委托也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此外,被委托进行行政处罚的单位、人员,必须是符合条件的事业组织,其工作人员需经过培训符合上岗条件、有能力行使执法权,并且正式的执法委托书还要向社会公布。“现有证据显示,燃气公司没有对外公示过被行政机关委托进行行政执法的信息,‘封灶’涉嫌程序违法。” 提示: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行使权力守程序) 2024年1月12日14时49分许,河南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天安煤业十二矿(以下简称平煤十二矿)发生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6人遇难、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97.29万元。 播放视频:平煤十二矿发生重大事故 调查认定,平煤十二矿“1·12”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一起在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中掘进巷道,不按规定落实两个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未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仍违规掘进作业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思考:结合材料与视频,谈谈平煤十二矿发生重大事故所反映出的权力问题是什么? 提示: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无授权不可为】 知识归纳:★5、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P16-P18)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行使权力守程序) 认真预习本节课教学内容并尝试用铅笔勾画知识。 看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预习学生就能更快地进入状态,跟上老师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列举2025年全国两会建议会议的议程内容,让学生直观了解到会议将涉及的国家机关,如政府(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工作报告及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议其工作报告)等,从而对国家机关有更加具体和全面的认识。 教师仔细讲解国家机构的产生,让学生理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通过研读宪法中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规定,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不仅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还详细规定了其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其特定职权,从而确保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通过学生聚餐选择午餐的情境,将抽象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具体化,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两个过程是如何在实际中运作的。这有助于打破学生对政治原则的刻板印象,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介绍杨子兴涉嫌受贿一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腐败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力是把双刃剑的特性,即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通过河北邢台新河县燃气公司贴封条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出于安全考虑,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行使权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他们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即所有权力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通过介绍《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律师对燃气公司“封灶”行为涉嫌程序违法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即使是为了实现正当目的,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权力,不能随意变通或省略程序。 通过播放事故视频和介绍事故调查结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引导他们思考事故背后的权力问题,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时是否依法依规。课堂 小结 归纳知识,写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形成更好的系统知识,牢记本节课内容。课堂 练习 1、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我国国家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 ) ①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 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④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C ②:虽然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民主集中制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国家机关内部的决策方式,并不直接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因此,②是错误的。 2、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对宪法设置国家机构理解正确的是( )A.宪法是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C.体现公民捍卫宪法的意识D.我国国家机构受国家主席监督 答案解析:B A:虽然宪法确实是个人行为的准则,但这一选项并未直接回答题目中关于国家机构设置的问题,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 C:这一选项虽然强调了公民对宪法的捍卫意识,但并未直接涉及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作,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 D:这一选项的表述有误,因为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国家机构并非仅受国家主席监督,而是受多种监督机制的制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等。因此D项是错误的。 3、毛泽东曾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领导干部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B.任何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C.要限制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 答案解析:D A:这一选项的理解过于绝对。毛泽东的三条原则并没有要求领导干部完全放弃个人利益,而是要求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时,要坚守原则,不以权谋私。因此A项是错误的。 B:虽然滥用职权确实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毛泽东的三条原则更多的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品德和行为的要求,并没有直接涉及法律责任的问题。因此B项虽然正确,但不是对这三条原则最直接的理解。 C:这一选项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毛泽东的三条原则并不是要限制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而是要求他们在行使权力时坚守原则,不滥用职权。因此C项是错误的。 认真做题 巩固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