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3(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3(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3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经典诗文,总能让人精神丰盈。朱熹的“ ? ”(《观书有感》)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陆游的“ ,
”(《游山西村》)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刘禹锡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未来无限美好。
(2)古代文人常常将“鸟”写入诗文,以抒发情感。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莺歌燕舞,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欧阳修的“ ,
”(《醉翁亭记》),则巧妙地通过写禽鸟之乐来衬托游人之乐。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12分)
【甲】
昆虫界的反常现象真是无处不在啊,很快我又发现了一对短翅天牛,它体形健美,可与山楂树上的栎黑天牛媲美。( )是属于鞘翅目的昆虫,就会找出鞘翅把身体包住,以保护脆弱的后翅和容易受伤的柔弱的腹部。可是,令人奇怪的是,短翅天牛却无视这一常规,它肩上长着的两片短小的鞘翅,失去了防护的作用。短翅天牛到底是因为缺少布料做不起燕尾服,还是因为吝啬才穿起了小马夹呢?( )是真正的鞘翅目昆虫,在鞘翅上偷工减料有什么好处呢?它真是吝啬得让人吃惊。
【乙】
也许飞蝗泥蜂意识到了这埋伏在路上的强盗有多么危险,所以它放下猎物,勇敢地冲向螳螂,准备狠狠地揍它几下,把它赶走,或者吓吓它,让它不敢( )。可是那强盗一动不动,紧闭着前后臂。飞蝗泥蜂又从螳螂躺着的草茎旁走过。看看它头部的方向,就知道它十分警ti,它要用充满威力的目光震 shè敌人,让它原地不动。这样的勇气是应该得到回报的:被放下的猎物没有遇到意外事故。
(以上文段节选自《昆虫记》)
(1)给加点字注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媲( )美 警tì( ) 震shè( )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然 只要 轻举妄动 B.只要 既然 轻举妄动
C.只要 既然 胡作非为 D.既然 只要 胡作非为
(3)[甲][乙]文段选自 (作者)的《昆虫记》,文段行文活泼,语言诙谐,主要以 的修辞手法表现昆虫世界。(2分)
(4)《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请结合整本书,举例谈谈你的认识。(4分)
3.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拟举行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13分)
(1)【品诚信内涵】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诚信》个性化邮票,请你简述其主要构图要素和寓意。(3分)
(2)【访诚信人物】熊绍华是一名重庆的哥,4月16日,他将乘客遗落在出租车上装有10万元现金皮包交给公司,帮助乘客及时找回了皮包,被评为2022年诚实守信“重庆好人”。下面是校刊记者小A对他的采访片段。请你结合语境,补全对话。(4分)
记者小A:①
熊绍华:很高兴认识你!同时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记者小A:②
熊绍华:对中学生而言,比如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不要作弊,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记者小A:谢谢您!
(3)【听诚信讲座】王教授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很有研究,八(2)班班长小兰打算邀请王教授来班级给同学们做讲座,下面是邀请函的内容,请你帮助她修改。(6分)
邀请函
尊敬的王教授:
您好!我班将于10月20日在本班教室召开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诚挚邀请您来给同学们做讲座。请您务必准时参加。
八(2)班班委
2024年10月18日
①邀请函内容尚不完整,请指出。(2分)
③邀请函有一处用词不当的地方,应将“ ”改为“ ”。(2分)
④邀请函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你修改。(2分)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鹰峰岭
苏三皮
①人上了年纪,记忆力就衰退,而旧事却越发清晰起来。就像老父亲一样,在没有失去记忆力之前,每天总会逮着他絮絮叨叨地给他讲那个他已经听过上万遍的故事。
②其实不是故事,而是老父亲的亲身经历。
③老父亲是一名地质调查员。从老父亲的讲述中,他推断出故事大抵是发生在1987或1988年深秋的某天,老父亲奉命到鹰峰岭开展野外勘探工作。出发时,天气很好,老父亲的心情也很好。
④老父亲的搭档叫老罗。再过半年,老罗就该退休了。老罗是一名资深的地质调查员,不仅业务精熟,尤为关键的是,老罗野外生存能力特别强,对每座山岭的地形地貌都了然于胸。本来那天的任务名单中并没有老罗,上级考虑到老罗将近退休,把他调整到机关的岗位。这是单位的惯例,是对老同志的一种关怀和关爱。老罗却主动向上级提出申请要参与这次地质调查,说什么要征服鹰峰岭,为他的地质调查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⑤老父亲和老罗配合得很默契,一个进行地质剖面测量、样品采集,一个收集地质、遥感、测绘、测试等数据资料。不出意外,他们将会在两天后结束地质调查工作。任务进行到最后一天时,他们的罗盘突然失灵了,天气也突然变得诡异起来,狂风暴雨大作,还夹带着冰雹。他们的身体被冰雹砸得青一块紫一块。刚开始,老罗和老父亲还很淡定,他们预估恶劣的天气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他们找到了一处刚好可以容身的狭窄山洞躲避暴风雨和冰雹,打算等天气好转再回营地去,然后收拾行李下山。然而,坏天气持续时间超出了他们的预估,暴风雨一点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们冻得瑟瑟发抖,饥饿像虫子一般啃噬着他们的胃
⑥原本那天的工作量所剩不多,他们预计一个早上便能完成,于是把所有行李留在了营地,除了工作所需的工具其它什么都没带。老罗平时爱喝两口,想了想还是往背包里塞了那小半瓶自家酿的米酒。
⑦天快黑的时候,老罗果断地和老父亲说必须回去营地拿行李,不然两个人都会因为失温而死在山洞里。老父亲和老罗争执了一会儿,最终拗不过老罗。老罗野外生存经验比老父亲丰富,这是事实。而老父亲最终屈从,是因为老罗说他是这次任务的组长,他的话就是命令。老罗从背包里掏出那小半瓶米酒留给了老父亲,就冲出了山洞。
⑧暴风雨让老罗迷失了方向,没能再回来。而老父亲靠着那小半瓶米酒坚持了三天,直到救援人员找到了山洞。老父亲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上级领导告诉老父亲,老罗从山洞出来,每隔几米就砍断一些树枝留下标记,这才为救援人员找到老父亲争取了时间。老父亲知道,那是老罗用自己的生命为老父亲留出了活命的通道。那一刻,老父亲老泪纵横。
⑨在那次任务中,老父亲失去了双腿。康复后,老父亲像老罗一样,也喜欢啜上两口。在他小时候,老父亲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讲述鹰峰岭的那段故事。等他长大,老父亲曾多次央求他带老父亲回鹰峰岭看看,因为各种因素终究未能成行。在老父亲失去了记忆力之后,已无法完整讲述那段故事,但是鹰峰岭三个字总会不时地从老父亲的嘴里蹦出来。他知道,那三个字已经深深烙在了老父亲的心底,一辈子都不可能抹去。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老父亲和老罗把行李留在了营地,是因为他们认为工作量所剩不多,可以很快完成。
B.第⑥段离开营地时老罗往背包塞米酒的举动为下文遇险时老罗将米酒留给老父亲的情节做铺垫。
C.老罗退休后仍主动要求参与野外勘探工作,可见他对工作的热爱。
D.小说插叙部分交代了老罗参与此次勘探工作的背景及原因。
5.根据小说的发展脉络,用简洁的语言将老父亲的故事补充完整。(6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老父亲奉命勘探鹰峰岭,老罗主动申请参加。
发展 (1)
高潮 (2)
结局 老罗用自己的生命换得老父亲的生命,老父亲终身感念。
6.第⑤段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7.请赏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在他小时候,老父亲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讲述鹰峰岭的那段故事。
8.这篇小说塑造了老父亲和老罗两个人物形象,但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同学们对此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并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探究,你同意下列哪种观点?请陈述理由。(3分)
观点一:主人公是老罗
观点二:主人公是老父亲
观点三:两人都是主人公
【二】(17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就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从我国体育健儿身上,世人感受到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精神。
这是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
“为国家荣誉而战,我拼尽全力”,21岁的郑钦文勇夺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首枚奥运会网球个人项目金牌;幼年时期便立下“为祖国争光”志向的崔宸曦,创造了中国滑板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有网友说得好,最动听的音乐是赛场上的国歌,最美的歌手是唱响国歌的我们。
(摘编自《昂扬新时代中国精神》,《人民日报》)
材料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先哲圣贤们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历史教训中,提炼出深刻的警示。
诸葛亮在《诚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是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告诫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代表的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摘编自《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
材料三:
汲取拼搏奉献的精神力量。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包含着奉献。“先全局,后局部;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既缺油又缺钱时,大庆油田会战队伍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拼搏奉献精神就融进石油人的血脉。这种奉献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断拼搏、默默奉献,不断用自己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摘编自《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光明日报》)
材料四:
人有精神才会有追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总开关”,只有振奋精神才能确立正确的“三观”,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追求。理想的追求、价值的追求、事业的追求,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青年学子振奋精神才会有更高的追求,才会勤奋学习,学业有成。周恩来从青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南开学校毕业时他与同学们互赠留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是成就其辉煌人生的动力源泉。各行各业的人们只有振奋精神,发奋图强,才能追求卓越,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铁人王进喜喊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在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作出了杰出贡献。
(摘编自《精神之美—我们为什么需要精神》,《中国教育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郑钦文和崔宸曦在巴黎奥运赛场上取得好成绩都与他们有为国争光的荣誉感有关。
B.材料二运用了引证法,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名言证明勤俭节约美德的可贵。
C.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油田工人做到了“先全局,后局部;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
D.材料四列举周恩来的例子,证明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只有振奋精神才能追求卓越的观点。
10.下面是对材料三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写出图中(1)(2)处相应的内容。(6分)
11.结合材料四,解释加点词语“总开关”在文中的含义。(4分)
1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新时代的我们要学习哪些中国精神。(3分)
【三】(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秋,上①酎祭②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③。薛广德当乘舆车,免冠顿首曰:“宜从桥。”诏曰:“大夫冠。”广德曰:“陛下不听臣,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得入庙矣!”上不说。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丕乘危。”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 ”乃从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有删改)
【注】①上:指汉元帝。②酎(zhòu)祭:汉代祭祀名。每年秋季于酎酒(一种醇酒)酿成之后,皇帝会同王侯于宗庙,用酎酒祭祀祖先。③楼船:有楼的大船。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时时而间进 间:
(3)免冠顿首 冠:
(4)臣闻主圣臣直 直: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乘 船 危 就 桥 安 圣 主 不 乘 危 。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晓人不当如是邪?
16.阅读【甲】【乙】两文,谈谈邹忌以及张猛的成功劝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6分)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初中三年,一路走来,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出席”你的青春,带给你欢乐惊喜,或者是苦恼困惑……最终,这些经历都将化作你青春成长的滋养物。
请以“感谢你出席我的青春”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2.【答案】(1)pì 惕 慑
(2)B
(3)法布尔 拟人
(4)示例:松毛虫即使走错巢,它们也会很平静,和平相处,团结吐丝织巢,作者以人的情感看待昆虫,展现了松毛虫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被管虫在产卵后舍弃自己的衣服以保幼子安然生活,赞美被管虫即使死了也要拿身体当屏障保护幼子的母爱。
3.【答案】(1)要素:邮票左边为鼎,右边是写有“诚信”的卷轴。寓意:诚信做人,一言九鼎。(意近即可)
(2)熊叔叔,您好!我是校刊记者小A,祝贺您被评为2022年诚实守信“重庆好人”! 怎样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的人?请您给中学生提出建议,好吗?
(3)缺少具体的活动时间 召开 开展 将“请您务必准时参加”改为“期待您的到来”
4.C
5.发展:天气变得恶劣,老父亲和老罗在山洞里躲避暴风雨和冰雹;高潮:老罗留下小半瓶米酒给老父亲,冲出山洞回营地拿行李。
6.写天气状况的恶劣,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老父亲和老罗躲进山洞避险以及老罗冒着暴风雨在夜里回营地拿行李迷失方向没能再回来做铺垫。
7.“不厌其烦”的意思是不嫌烦琐与麻烦,生动地写出了老父亲对鹰峰岭的那段故事念念不忘,一遍又一遍地讲不嫌麻烦,体现了老父亲对那段故事记忆深刻以及对老罗的感激与怀念。
8.示例一:主人公是老罗。小说中老罗在退休之际主动申请参加鹰峰岭勘探,在危险之际用自己的生命为老父亲留出了活命的通道,赞美了老罗爱岗尽职、舍己为人的美德。
示例二:主人公是老父亲。小说主要是从老父亲的视角进行回忆的,情节也是围绕老父亲的亲身经历展开叙述,揭示了老父亲不忘恩情、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
示例三:两人都是主人公。小说讲述了老罗与老父亲在鹰峰岭勘探时遇险,老罗将生还的机会留给老父亲,老父亲因此追念一生的故事。文章旨在赞美并讴歌老罗舍己为人、有责任担当的高尚品质,以及老父亲不忘恩情、懂得感恩的美德。
9.D
10.①具体阐释:指出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
②举例证明:列举大庆油田会战队伍的拼搏奉献精神来具体证明。
11.“总开关”喻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管总的、管根本的、管全局的,对人的思想、行为、格局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12.①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②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③不断拼搏、默默奉献的精神。
13.偏爱 间或,偶然 帽子 正直
14.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
15.(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劝告别人难道不应当像这样(把道理说清楚)吗?
16.①在与人的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②在劝说或提意见时,要透彻地说明原因,让对方心悦诚服。
1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