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7(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7(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7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关隘”,即险要的关口。我们计划探访以下重要关隘,请结合地图标识及相关提示完成默写。(10分)
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来到夔门,面对瞿塘峡夏季江水暴涨,航道被阻的景象,不禁吟咏①“
, ”(《三峡》);跟随诗人张养浩的脚步探访第一关——潼关,初见潼关,波涛汹涌,只觉地势险要,正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所述②“ , ”;跟随诗人李贺的脚步来到雁门关,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③“ , ”在我们的耳边回响,诗句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将戍边将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与勇于献身的豪情壮志唱得慷慨激昂。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萧关,面对境界开阔,气势雄浑的大漠,我们不禁吟咏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④“ , ”。聪明的你,请参考地图中的标识,为我们推荐两句包含重要关隘的诗句,不要与去过的地方重复哦!⑤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2分)
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众人有扣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们做什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只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xiè。”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只聒 到晚 器 xiè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耳根清净”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宏伟目标 B.天翻地覆 C.端正态度 D.心情愉悦
(3)选文中鲁智深自称“洒家”,下列不属于自称的一项是( )(3分)
A.鄙人 B.不才 C.内人 D.老朽
(4)以上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选文中的鲁智深绰 ,选文讲述的是鲁智深在东京的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时 (情节名称)的故事。他在来东京的路上还火烧了 。(4分)
3.希望学校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为顺利推动本次活动,校学生会联系市心理专家穆老师3月26日下午3点来给全校学生做有关“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的讲座,李子叶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4分)
李子叶:①
穆老师:子叶同学,你好!
李子叶:穆老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
穆老师: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子叶:谢谢您!我们期待您的精彩讲座。
(2)下面是李子叶同学听了穆老师的报告后写的一段心得,请你阅读并按要求进行修改。(4分)
【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浩如烟海的知识,一边是危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一边是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盼,一边又是网络游戏的诱惑。【乙】因为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的原因,多少人的前程甚至生命都葬送在网络中。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正确,请提出修改建议。(2分)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2分)
(3)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学校决定开展一些具体活动。请你仿照以下示例,帮他们再设计两种主题活动形式。(2分)
示例:举办“网上健康行”知识讲座
(4)活动中,班级拟制作一期宣传海报,右面是刘浩同学选择的海报插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片的信息。(3分)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夜
鲁 迅
①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②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 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上。
③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④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映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⑤鬼 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映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⑥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⑦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⑧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⑨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⑩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注:此文写于1924年9月,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心——北京,正如他后来所说:“那时候的北京也实在黑暗得可以!”其实,岂止北京,整个北方乃至全中国都“黑暗得可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本文意境独特,“奇怪而高”的天空,映着冷眼的星星,洒在野花草上的繁霜,夜游的恶鸟……构成秋夜冷峻、清寂、肃穆的意境。景物以静态居多,其间又突然杂以鲜明的动态。比如在一系列静态的描写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哇一起,夜游的恶鸟飞过了。”于是肃穆、冷寂、深邃的意境也随着凸现了。
B.本文蕴含着深刻的意思,明写秋景,实写人间,风格深沉而冷峻。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都各有象征。
C.本文直接描述“我”的活动的,只有两处,一是“我”听到夜半的笑声,回进自己的房间,“灯火的带子即刻被我旋高了”。二是结尾一段。这两处文字,鲜明地勾勒了一个孤独悲愤的求索者形象。
D.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着力塑造枣树对夜空的不屈的富有韧性的抗争,直接抒发内心的怅惘、幽愤、不屈等情绪。
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3分)
6.作者第③段刻画不知名的粉红花,有何意义?(6分)
7.选文第④⑤段作者对枣树的赞美是全篇的核心,请概括枣树的形象特点。(4分)
8.选文通过对天空、小飞虫、枣树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17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根据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相关联,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如喜欢音乐的同学,在听音乐时非常享受,体验到愉快,因此在学习音乐时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动机。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学生内化了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的结果,例如学生为了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表扬、物质奖励而努力学习。一般来说,直接动机更能持久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动机越强烈,他的工作学习效率就越高。其实不然,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见图1)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除了学习动机,我们还要讲究一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1.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整体学习又称全部学习,是把所学材料看作一个单元,一遍一遍地学习,直到学会为止;部分学习又称分段学习,是把所学材料分成若干段落,逐段学习。学会第1段后,再学第2段,以此类推,最后把已学会的各段综合起来。
2.详尽发问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这样就把新旧知识相连接。
3.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遗忘曲线(见图2)。他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根据这一规律,复习最好要及时。
4.超强化学习。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记忆,例如一篇课文读10遍后刚好能背下来,在此基础上再多读几遍。一般说来,强化程度以150%为佳,其效果也最好。
5.利用元认知,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比如读完一篇文章后,问一下自己:“我已经读懂这篇文章了吗?”如果自认为读懂了,便开始做题;做题时有意关注正确率,如果发现自己做得不顺畅或正确率不高,就停止练习待再次复习掌握后,再继续完成相应检测。
6.思维导图学习。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思维导图的魔力在我们亲手绘制的过程中出现,因为寻找和整理关键词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知识的过程。
(节选自《教育与脑神经科学》,有删改)
【材料三】
初二(2)班“今日学习小结”精选
甲同学:上午最后一节课,吴老师讲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的知识,我觉得这一节很有意思,特感兴趣,就听得很认真。放学后,我迫切地留在教室完成数学作业,但只做了几道题,感觉不是很顺手,我觉得可能是自己还没有熟练掌握,就没有继续做了,随即翻开笔记复习。晚自习时再做练习就轻松多了。Yeah,快表扬我吧!
乙同学:昨天,我们学完了《桃花源记》,老师竟然要求我们两天内背诵全文,太“残酷”了吧?晚上,我拿出书来开始背。啊,太……长了吧,又是一个“酸爽”的晚自习,又是一个“愉快”的夜晚!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5分)
A.小渝为了参加航模比赛能拿一等奖而努力练习属于直接学习动机。
B.思维导图最好自己亲手绘制,寻找和整理关键词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理解的过程。
C.假如你用10分钟便能背会韩愈的《马说》,为强化记忆,你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
D.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先慢后快,所以复习最好要及时进行。
10.结合【材料一】,具体说说面对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时,学习动机与效率之间呈现何种关系。(3分)
11.【材料三】中甲同学学习小结中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影响?(6分)
12.假如你是初二(2)班的语文科代表,请从【材料二】中选取三条合适的学习策略帮助乙同学把课文《桃花源记》背熟。(3分)
【三】(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②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亦甚矣。”令弟子趣⑤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⑥,取舍不苟也夫!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诚:同“成”,实行。②廪丘:齐国地名。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⑤趣:同“驱”。⑥: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2)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3)孔子布衣也 布衣 :
(4)取舍不苟也夫 苟: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16.【甲】文中的乞人和【乙】文中的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别人的赠予?请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来。(6分)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打开语文书,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从文字中走来。“两弹元勋”邓稼先、“民族魂”鲁迅、“诗圣”杜甫、女中豪杰花木兰、民间高手卖油翁、神话英雄孙悟空、绿林好汉鲁智深、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人道主义代表雨果……他们身上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请在初中语文书中选择一个人物,将“_______,给了我力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答案】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答案】(1)guō 械 (2)D (3)C
(4)施耐庵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瓦罐寺
3.【答案】(1)示例:穆老师,您好!我是××中学校学生会的李子叶。 明天的讲座,您能按约定的时间来吗?
(2)①将“一边是危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
②删去“的原因”。
(3)示例:①举办“网上健康行”图片展
②举办“网上健康行”绘画比赛
(4)示例:一个满头大汗的小男孩被三台写着“网络游戏”“不良信息”“诱骗信息”的电脑紧紧抓住,无法动弹。
4.D
5.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奇怪而高的天空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夜空的丑恶神情,暗喻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残忍、冷酷。
6.①作者第③段刻画冻得红惨惨仍做着好梦的小粉红花,善良弱小而富有美丽的梦幻,象征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及许许多多倍受恶势力摧残压迫的弱小者。②作者笔下的粉红花可怜又可爱,寄寓了作者对弱者深深的同情和鼓励。③对粉红花的描写,有力衬托了枣树刚强性格和韧性战斗精神。
7.①饱经沧桑:不仅经繁霜的虐杀,还有孩子们来打枣,甚至给他留下皮伤;②清醒冷静: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也知道落叶的梦,他知道有希望,也有困难,因而,他不靠虚妄的幻想支撑自己,而执着于现实的战斗;③顽强不屈:他认准敌人,绝不放过,“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及其帮凶月亮;④坚韧不拔:不管情况有什么变化,面对顽敌“他都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映着许多蛊惑的眼睛”,绝不轻易退下来。
8.通过对坚韧顽强的枣树、柔弱而有好梦的小粉红花、追求光明而又有些莽撞的小飞虫,以及叫声令恶势力丧胆的夜游鸟、恶势力天空及其帮凶星星、月亮、繁霜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表达了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与恶势力战斗的决心和意志。
9.B
10.①面对困难或复杂的任务,动机水平较低时学习效率最好;②面对容易或简单的任务,动机水平较高时学习效率最好;③面对难易适中的任务,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11.①甲同学认为这一章很有意思,特感兴趣,就听得比较认真,这体现了直接学习动机;②做题时感觉不顺手,并找到原因是自己没掌握好,就停了下来去复习,这体现了利用。元认知,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这一策略; ③他随即翻开笔记复习了一会儿,这体现了及时复习的学习策略。
12.①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策略:《桃花源记》确实较长,难以一下子背完,建议他先熟读全文,再段一段地背诵,最后把各段综合起来;②过度学习:即在刚好能背下课文的基础上再适当过度背诵,以加深记忆,达到熟练的程度;③利用元认知,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背书时要实时监控自己的状态(如精力集中与否),如有问题,要及时调整。
13. 益处 通“向”,从前 平民 苟且
14.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15.(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2)我听说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禄。
16.甲文中的乞人虽然饥饿,但是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可以宁死不食。乙文中孔子认为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义”,在取舍上更应该做到“义”。
1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