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2025年中考化学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梳理精讲学习主题五 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中考真题体验教材要点梳理1.(2024·湖北)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D2.(2024·湖北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D3.(2023·恩施州)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B4.(2023·随州月考)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C5.(2023·黄冈、孝感、咸宁)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CuOB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C 鉴别NaOH、BaCl2、(NH4)2SO4三种浓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D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C6.(2023·三市一企)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乙醇和水 取样,分别闻气味B 鉴别铝合金和银 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D7.(2023·荆州)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去除铜粉中的炭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B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C 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银溶液中D 鉴别BaCl2溶液与C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B8.(2023·鄂州)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B 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C 除去MnO2中混有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分离锌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D1.实验方案设计(1)实验原理设计。(2)实验操作步骤设计。2.基本信息知识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3.基本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科学、实验方法正确。(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方便。(4)简约性:药品经济、装置简单、步骤少、时间短。1.原理的评价:(1)所选药品是否可行;(2)反应是否易于控制;(3)所用药品是否安全(是否易燃、易爆、有毒);(4)反应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5)药品的价格与产出比是否合理(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等。2.装置的评价:(1)操作是否简便;(2)能否节约药品;(3)继续添加药品的难易程度(是否能连续反应);(4)是否安全(是否会发生爆炸);等等。知识点2实验方案的评价3.操作的评价:主要是对操作的先后顺序及实验步骤是否完善等作出评价。4.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对由现象得出结论的评价,一般看结论是否正确、全面,依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否得出结论等。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024·湖北)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D )选项 A B目的 探究CO2与水反应 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方案选项 C D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铁生锈的条件方案2.(2024·湖北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D )选项 A B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方案选项 C D目的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方案3.(2023·恩施州)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B )选项 A B目的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 方案选项 C D目的 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实验 方案4.(2023·随州月考)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C )选项 A B实验 方案目的 证明呼出气体中的CO2比空气中的多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选项 C D实验 方案目的 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5.(2023·黄冈、孝感、咸宁)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CuOB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C 鉴别NaOH、BaCl2、(NH4)2SO4三种浓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D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6.(2023·三市一企)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乙醇和水 取样,分别闻气味B 鉴别铝合金和银 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7.(2023·荆州)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去除铜粉中的炭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B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C 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银溶液中D 鉴别BaCl2溶液与C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8.(2023·鄂州)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B 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C 除去MnO2中混有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分离锌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知识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1)实验原理设计。(2)实验操作步骤设计。2.基本信息3.基本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科学、实验方法正确。(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方便。(4)简约性:药品经济、装置简单、步骤少、时间短。 知识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1.原理的评价:(1)所选药品是否可行;(2)反应是否易于控制;(3)所用药品是否安全(是否易燃、易爆、有毒);(4)反应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5)药品的价格与产出比是否合理(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等。2.装置的评价:(1)操作是否简便;(2)能否节约药品;(3)继续添加药品的难易程度(是否能连续反应);(4)是否安全(是否会发生爆炸);等等。3.操作的评价:主要是对操作的先后顺序及实验步骤是否完善等作出评价。4.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对由现象得出结论的评价,一般看结论是否正确、全面,依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否得出结论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024·湖北)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D )选项 A B目的 探究CO2与水反应 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方案选项 C D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铁生锈的条件方案2.(2024·湖北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D )选项 A B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方案选项 C D目的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方案3.(2023·恩施州)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B )选项 A B目的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 方案选项 C D目的 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实验 方案4.(2023·随州月考)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C )选项 A B实验 方案目的 证明呼出气体中的CO2比空气中的多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选项 C D实验 方案目的 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5.(2023·黄冈、孝感、咸宁)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CuOB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C 鉴别NaOH、BaCl2、(NH4)2SO4三种浓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D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6.(2023·三市一企)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乙醇和水 取样,分别闻气味B 鉴别铝合金和银 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7.(2023·荆州)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去除铜粉中的炭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B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C 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银溶液中D 鉴别BaCl2溶液与C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8.(2023·鄂州)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B 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C 除去MnO2中混有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分离锌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知识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1)实验原理设计。(2)实验操作步骤设计。2.基本信息3.基本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科学、实验方法正确。(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方便。(4)简约性:药品经济、装置简单、步骤少、时间短。 知识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1.原理的评价:(1)所选药品是否可行;(2)反应是否易于控制;(3)所用药品是否安全(是否易燃、易爆、有毒);(4)反应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5)药品的价格与产出比是否合理(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等。2.装置的评价:(1)操作是否简便;(2)能否节约药品;(3)继续添加药品的难易程度(是否能连续反应);(4)是否安全(是否会发生爆炸);等等。3.操作的评价:主要是对操作的先后顺序及实验步骤是否完善等作出评价。4.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对由现象得出结论的评价,一般看结论是否正确、全面,依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否得出结论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中考化学一轮考点梳理精讲(人教)】主题5 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2025中考化学一轮考点梳理精讲(人教)】主题5 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x 【2025中考化学一轮考点梳理精讲(人教)】主题5 第15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