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烈环节,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 的 内 容
*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习目标
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
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 一 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 一天混 一个杠, 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 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经济体制改革
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
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大省 ”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
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 不行的。” ----邓小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
为什么改革首 先从农村开始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原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村的土地
小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并不是不长粮
1、 背 景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 目 的 :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内容 的, 亏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
农户使用,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
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 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 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础
负
基
自
有制
到户
公
产
地
包
土
田
在
分
积
限
的
制
们
体
人
是
了
键
制
关
4、 含 义 :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 9 8 3 年,已基本 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小岗1979 年秋收盘点后…...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6.62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农民丰收的喜悦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75
1978年 1979年
丰任制的作 巴
社会化及辰。
A实
学产承
的
2、带来了农村
生 产 和
上发
。
香
鲜辣 香美 回 味 味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 兴办乡镇企
事 业)——
党在农村探索
出的致富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最早实行扩权的四川化工总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管得太多,太死
给企业松绑
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
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 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 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12点敲门也可 以卖货,实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 业员到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海的 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 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多种经济成分
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上海的天气很
热,某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 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 经营自主权,购买降温设备要经过层层报 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 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 过 去 了 。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 营 自 主 权,实行经 营 责 任 制。
FUJIAN RIBAO 农易甲手年3月24旦 1 2 4 7 7 夸
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
请 给 我 们 “ 松 绑
2+,,
保险福利 养老保险 工伤保险 渊基本医疗保检 失业保险 黑 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 弹性福利 K 带薪体假 弹性工时 补充医疗保险 人身意外保险 年度体检 工作餐 点心水果饮料 节日礼品礼金 团队理设
长期激励
:
智升机会
学习培卷
海外工作机会
接班人计划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 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基本工资 冲绩效奖金
项日奖金 年度薪 新补
车费报 手机费投销 出差补助 外派补助
多元化薪酬福利
现金福利
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 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 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 力。
134937
99213
6009
15668
□
1990.2995 2000 2005 2010 2071 2012
2016年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并连续十三年蝉联家电行业第一品牌。
图1197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亿元
560000
52000
490000
440000
400000
360000
320000
280000
240000
200000
160000
120000
30000
40000
◎
31892
473104
401513
365
2973
49德
1980
9016
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
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0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
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
贰市两
1962
改革前的
1991
火柴票
杭州市
商业局
肥皂票
1962年12盼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电 视 机 供应通知单
电视机
改革后
宽 级 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①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②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5.改革成就:我国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 总 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图1197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518942
473104
GDP
184937
401513
6.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亿元
560000
520000
440000
400000
360000
320000
240000
200000
160000
120000
80000
40000
o
60794
18668
3645,4546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 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生产什么,怎样生 产,为谁生产都根据政府指令完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
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 出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用粮
节的用粮
毛主席语录,襄樊节日补助票 毛主席语录,
食
①器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磊
22
为 人
肉食票
凭票供应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发 展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 共中 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图
血世山由立件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
改革特点(过程) 1.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不断完善.
2.从计划经济模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实事求是
事件 内容
影响
土地改革 10FA 10rO 地主私有→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
T T 口 立 十 R 送 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包产到户、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农村生产关系的三次调整
O
农村
(1978)
城市
(1984)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
1992
中共十四大
经济体制
管理体制 分配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改革
增强企 业活力
课堂小结
EC T 三
课堂训练
1. 十一届三中 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 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 农村 B. 中小城市 C. 大城市 D. 国有企业
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说明了
A.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 . 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 农民反对“大包干”
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C. 开辟经济特区、 “打破大锅饭” D. 国企改革、土地私有
4. 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 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