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单元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单元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单元复习
一、课标要求
教材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第三课 《人贵自尊》 健全人格: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理解自尊概念、表现、重要性及维护、尊重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自尊问题及自我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自尊意识,培养尊重品德,促进行为践行。
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 理解自信含义、表现、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自信相关问题、运用自信解决实际困难及自我心态调节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自信品质的追求,培养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学生能理解自强内涵、表现及意义,明确其对个人与民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分析自强案例、运用自强解决问题,以及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的素养; 激发学生对自强的追求,培养坚毅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个人自强与民族发展相连。
二、夯实基础
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青春的舞台绚丽多彩,而自尊、自信、自强就是支撑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绽放的三大支柱!今天在“焕发青春活力”的复习课上,老师将带大家领略三位闪耀明星的奋斗征程。看某演员如何在质疑声中坚守自尊、华丽转身;瞧樊振东怎样凭借自信在乒乓赛场力挽狂澜;观高凤林于艰苦环境下依靠自强铸就航天辉煌。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深度探寻这三个主题的奥秘,开启青春活力的知识大门! 单元复习导入,让学生总整体上回顾本单元的整体框架,培养学生的大单元意识。
任务一 梳理《人贵自尊》知识要点,结合某演员成长情境,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时积极维护自尊、追求成长 要点梳理 3.1人须有自尊 1.什么是自尊?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2.自尊的表现有哪些? 步入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3.为什么人要有自尊/自尊的积极影响? 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菜。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真诚面对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3.2做自尊的人 1.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自尊的人如何提升自己? 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3.如何尊重他人?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4.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3)学会尊重他人。 案例解析 某演员在演艺生涯初期,因外貌并不符合当时主流审美,在试镜过程中屡屡碰壁,还遭受了一些导演和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有人直言她不适合在演艺圈发展。但她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努力地钻研演技,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她努力注重每一个角色的塑造,从细微之处打磨表演细节,终于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尊重,在演艺界站稳了脚跟。 设问:她是如何维护自己的自尊并实现逆袭的? 教师小结:她通过努力钻研演技、提升专业素养来维护自尊。她把注意力从他人的负面评价转移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上,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例如,她注重角色塑造和表演细节打磨,凭借出色表演赢得观众认可,这表明她以积极的行动回应外界质疑,重新赢得了他人尊重,也增强了自我尊重,实现了自尊的维护与提升。 通过对《人贵自尊》这一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再现,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知识。 以某演员经历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借设问考查学生对自尊知识的理解运用,让其明白自尊需靠行动与能力提升来维护。 教师小结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时积极维护自尊、追求成长,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
任务二 梳理《自信给人力量》知识要点,引用运动员经历情境,引导学生剖析自信在比赛中的作用,激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培育自信品质 要点梳理 4.1人要有自信 1.什么是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2.自信有什么作用? 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3.自信、自负、自卑的表现? 自负:过高地估计自已,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自卑:轻视自己,认力自已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自信: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4.青少年的自信从何而来? 自信并非凭空而来。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4.2做自信的人 1.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 找准定位,扬长避短。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避免盲目自信。 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做自信的人,要明确目标,从当下开始,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惧失败,为自己鼓劲、喝彩。 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做自信的人,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 2.如何展示青春的自信 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3.收获自信的方法有哪些? 要关注自己的优点。在参加各种活动时,想想自己的优点和曾经取得的成绩,有利于增强自信。 要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目标过低,太容易实现,就难以提高自信心;目标过高,无法达到,反而不利于获得自信。 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当碰到困难时,要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坚持对自己说:“我很棒!”“我能行!” “我能做得更好!” 案例解析 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在参加巴黎奥运会之前,并非男单夺冠热门。男单竞争激烈,强手如云,队友王楚钦的世界排名更是第一。但他没有被这些外界因素干扰,始终坚信自己的训练成果和能力。在奥运会比赛中,他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使在国乒夺冠压力给到他时,他也始终保持冷静,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比赛,最终获得金牌,为国乒赢得宝贵的男单金牌。 设问:从樊振东在比赛中的表现分析自信对他取得成功起到了哪些作用? 教师小结:自信让他在面对巨大的夺冠压力时保持冷静,不慌乱。即使在比赛的紧张氛围和外界的高期待下,他依然能够沉稳应对,这是自信所带来的心理稳定作用,使其能够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比赛,说明自信使他能够充分信任自己的技术和战术安排,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自身的发挥,从而在比赛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实力,将平时的训练水平完美呈现,最终成功获得金牌。 通过对《自信给人力量》这一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再现,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知识。 利用樊振东在巴黎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案例,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精神和成功关键因素的探索热情,使学生迅速融入教学情境。 借助设问深度考查学生对自信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水平,引导学生深度剖析自信在高压力比赛中的核心作用。自信为樊振东带来的心理稳定、专注发挥等关键助力,为学生树立生动榜样,有力地激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培育自信品质,勇敢迈向成功之路。
任务三 梳理《人生当自强》知识要点,引用榜样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探寻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增强责任感与奋斗意识 要点梳理 5.1人要自强 1.什么是自强 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2.人为什么要自强? 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能够“克已”“自胜”,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3.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是什么?P43 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如何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案例解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总装工人高凤林出生于普通家庭,虽教育资源有限,但因热爱机械制造与航天事业而刻苦钻研技术。早期学焊接时,在高温艰苦环境下反复练习克服困难,掌握精湛技艺。进入航天领域,面对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难题,他带领团队研究创新,坚守岗位,经多次试验改进攻克难关,保障火箭发射,还提升技能、传承技术培养人才推动行业发展。 设问:结合高凤林的事迹,探讨在自身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 教师小结:从高凤林的事迹来看,在自身成长和学习中培养自强精神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树立远大理想:高凤林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憧憬,将个人追求与国家航天发展紧密相连,这就是他的远大理想。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应像他一样,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国家需求的契合之处,驱动自己不断前行。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高凤林在焊接技术上刻苦钻研,从基础操作练起,不断提升技能应对复杂任务。我们在学习中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同时,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高凤林在高温艰苦环境下坚持练习焊接,面对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难题,带领团队日夜坚守、反复试验改进。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退缩,要主动承担任务,不怕吃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与能力,以实干精神实现成长与进步,培养自强精神。 通过对《人生当自强》这一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再现,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知识。 通过高凤林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对自强精神的深入思考。 借助设问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探寻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 教师小结则详细剖析其成功因素,如树立理想、钻研学问本领、苦干实干等,为学生提供具体可鉴的方法,激励学生在成长中培育自强品质,增强责任感与奋斗意识。
课堂 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深入学习与探讨,我们深刻领悟了自尊、自信、自强在青春旅程中的巨大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都愿大家能如他们一般,坚守自尊,怀揣自信,砥砺自强。用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让青春绽放最耀眼的光彩,真正成为充满活力、勇往直前的追光者! 总结归纳,强化认识,升华情感
三、实战演练
1.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他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会尊重他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解析:题干中强调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表明尊重他人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并且会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A 选项说法错误,尊重是相互的,但不是他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尊重他人,而应该是自己先尊重他人;B 选项与常理相悖,不尊重他人是无法赢得他人尊重的;D 选项过于绝对,有自尊不一定就能必然赢得他人尊重,还需要尊重他人等其他条件。故选 C。
2. 人之有耻,则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要求我们做到( )
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辦别耻的能力
②知廉耻,懂荣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③树立底线意识,不做失德违法之事
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止于至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人之有耻,则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了知耻的重要性。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是做到知耻的基础,只有能辨别耻,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①正确;②知廉耻,懂荣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这是知耻的直接体现,符合题意;③树立底线意识,不做失德违法之事,明确了行为的界限,也是知耻的重要要求;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止于至善” 强调的是追求至善的境界,与题干所表达的知耻的要求不直接相关。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 A。
3.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如果没有自信,袁隆平就不会创造杂交水稻高产的世界奇迹;南仁东就不会创造出巨型天眼的世界奇迹;中国航天人就不会创造飞进太空的奇迹。自信如此重要,是因为( )
①自信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②自信使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③自信需要我们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④自信使人激发潜能与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自信的重要性表现在自由有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自信使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自信使人激发潜能与活力,①②④符合题意;欣赏自己、悦纳自己这是做法,不是原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有助于培养自信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参加比赛前,回忆自己之前获得的奖项,给自己鼓劲
B. 给自己制定一个极高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去实现
C. 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勇敢尝试,在探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D. 时刻提醒自己“我能行”,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解析:根据教材内容,要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目标过高无法达到不利于获得自信,而 B 选项中制定极高的目标不符合这一要点。A 选项回忆优点和成绩能增强自信,符合教材中关注优点可增强自信的内容;C 选项勇于探索提升能力有助于培养自信,与教材中勇于探索增强底气的内容相符;D 选项进行积极心理暗示也是培养自信的有效方法,符合教材内容。故选B。
5.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自幼失去光明,但黑暗并没有阻止她追逐梦想的脚步。她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自强的人就一定会成功 ②勇于战胜自己,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
③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④自强会让我们青春奋进的步伐不停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萧凯恩虽失去光明却凭借自强精神追逐梦想取得成就。②她战胜失明困境,证明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强者,此选项正确;③其努力获奖过程体现自强让人更自信,此选项正确;④她持续奋进说明自强使青春步伐不停息,此选项正确。①选项“自强的人就一定会成功”说法太绝对,自强只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并非一定成功。故选 D。
6.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失去双臂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郭金城,没有自暴自弃,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在2023年世界残奥游泳锦标赛上,打破3项世界纪录,斩获4金1银1铜。这启示我们( )
①绝不向命运低头,挫折越多越容易成功 ②战胜困难与挫折,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③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成为更好的自我 ④意志与努力并行,为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郭金城失去双臂仍取得佳绩,说明他能战胜挫折,自立自强,②正确;他打破世界纪录,是激发了自身潜能,③正确;他日复一日训练,靠意志与努力走向成功,④正确。①中 “挫折越多越容易成功” 说法错误,故选 D。
7.学校组织“焕发青春活力”才艺展示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准备。小丽擅长唱歌,她精心挑选了一首歌曲准备参加。然而,在排练过程中,她听到有同学说她的嗓音条件一般,不如其他同学。这让小丽感到很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参加。请围绕此情境探讨关于自尊的问题。
(1)小丽此时的情绪反映了她在自尊方面的哪些心理变化?
小丽感到沮丧和怀疑自己,说明她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她原本对自己唱歌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希望通过才艺展示获得他人认可,但同学的负面评价使她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动摇,开始自我否定,这体现了她在自尊方面从自我肯定到自我怀疑的心理变化。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此时她的这种心理表明她的自我价值感因外界评价而降低。
(2) 如果你是小丽的朋友,你会如何帮助她维护自尊并重新树立信心继续参加活动?
作为小丽的朋友,首先要安慰她,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学的评价不一定客观全面。鼓励她看到自己在唱歌方面的努力和以往的良好表现,肯定自己的价值。建议她可以向音乐老师请教,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唱歌水平,通过实际行动增强实力,从而维护自尊。同时,要帮助她树立正确的心态,对于他人的评价要理性对待,做到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8.学校举办运动会,小明报名参加了 100 米短跑项目。比赛前,他看到其他参赛选手都很强壮,训练成绩也很好,心里非常紧张,担心自己会跑最后一名。在比赛过程中,他因为紧张起跑慢了,落后于其他选手,这让他更加慌乱,速度也提不起来。请根据此情境探讨关于自信的问题。
(1)分析小明在比赛前和比赛中的表现体现了他在自信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比赛前小明看到其他选手的优势就过度紧张,担心跑最后一名,这表明他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低估了自己,存在自卑心理。在比赛中因起跑落后就慌乱,无法正常发挥,说明他在面对困难时不能保持自信,缺乏 “我能行” 的信念,不能积极应对挫折,容易被困难影响情绪和表现。
(2)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小明提供一些提升自信的方法,以便他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够更好地发挥。
小明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关注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比如自己的爆发力、耐力等方面的优势,每次训练后总结自己的成绩和提升之处,增强自信。在比赛前要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不是一定要夺冠,而是比上次比赛提高成绩或者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比赛中遇到困难时,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 “我可以追上去,我训练很努力” 等,保持冷静,专注于比赛过程,全力以赴。同时,要在日常训练中勇于挑战自己,增加比赛经验,通过不断成功来提升自信。
9.小张出生在一个偏远农村,家庭条件艰苦。但他从小就勤奋好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步行几公里去上学。在学校里,他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和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尽管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缺少学习用品、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但他从不抱怨,一直努力克服困难,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请基于此探讨关于自强的问题。
(1)分析小张的行为体现了自强的哪些方面?
小张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步行几公里上学体现了他具有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不依赖他人,做到了自主自立。他积极参加劳动和实践活动,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成绩优异,这表明他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体现了自强的奋发向上。
(2)结合材料,谈谈小张的自强精神对他个人成长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对小张个人成长而言,自强使他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社会意义来看,小张的自强精神为身边的同学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他们努力奋斗,同时也体现了在困境中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精神,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了社会积极向上的风气形成,彰显了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正如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一样,小张的自强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