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做自尊的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做自尊的人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做自尊的人 教案
1.知道维护人格尊严的意义和方法,明确面对侮辱和诋毁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法治观念。
2.培养自尊的人生态度,知道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积极进取。
3.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培养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培养自尊的人生态度,学会做自尊的人。
正确认识人格尊严,学会做自尊的人。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不是嗟来之食”典故,并提出问题: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本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不是嗟来之食”的故事,引出有关人格尊严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新知探究
一、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29页的“生活观察”,并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维护人格尊严的故事?在生活中,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呈现了“晏子使楚”的故事和历史上捍卫人格尊严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给自己的启发,感受积极主动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面对恶意的侮辱和诋毁应予以回击的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的“相关链接”,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中关于保护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本活动是对“学会维护人格尊严”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列举的我国法律中关于人格尊严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人格尊严,增强法治意识。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
【教师总结】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一段材料,并提出问题:结合材料,说说中学生的你应该如何提升自己。本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有关“提升自己”的材料,认识到做自尊的人,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三、学会尊重他人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小章和小勇的行为?结合以上情境,说说自尊与尊重他人有什么关系。本活动呈现了学生之间因为起绰号引发的冲突,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小章和小勇的行为,认识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会尊重他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1页的“启思导行”,并提出问题:结合图中同学的对话和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尊的具体表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提升自尊计划书”。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归纳自尊的具体表现,明确做自尊的人的方法,将课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并制作“提升自尊计划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并讨论了如何做自尊的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做自尊的人,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要学会尊重他人。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自尊并尊重他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