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13 疾病传染 科学对待成长启示情景一:近日,随着气温陡然下降,9岁的彬彬感冒了。妈妈刚开始没有太在意,让儿子喝了些止咳糖浆,到了第二天,妈妈听到彬彬呼吸道里有明显的“锣音”,就赶紧领着儿子来到了医院,到儿科门诊一看,里里外外挤满了排队的小患者,孩子哭叫的声音,家长哄孩子的声音混成一片。妈妈和彬彬等了一上午才见到医生,一番检查后,医生说需要住院,可到了儿科病房,这里早已满员,儿子只好住到了走廊的加床上。医生介绍说,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生病的孩子也因此陡然增多,多是流行性感冒、呼吸系统感染和腹泻患者,还有部分患儿因冷空气刺激导致鼻炎、鼻窦炎、哮喘复发。小博士春季乍暖还寒,气温渐渐回升,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但又气候变化异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期,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抵抗力较低,更容易成为传染病的“攻击对象”,学校和家庭在关注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加大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学生常见传染病一、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隐性感染者多、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幼儿为易感人群,常产生暴发或流行现象。主要症状:发病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臂、腿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隔离期:症状消失后1周(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班级观察期:14天观察内容:精神状况,口腔粘膜、手足掌部有无散在疱疹,是否有发热症状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特征: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均易感。主要症状: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2~3天,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畏寒等症状。重度可出现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脑膜炎、休克等并发症。隔离期:烧退后48小时(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可长达发病后7天)班级观察期:7天观察内容:发热、伴咳嗽或咽痛流感疫情如持续发展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教育部门应组织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可逐级实施年级和学校停课措施。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胃肠道炎症,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主要特征: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各学段均易感。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隔离期:症状消失后72小时。班级观察期:3天疑似病例定义:24小时内腹泻次数≥3次及以上且有性状改变,或24小时内呕吐次数≥2次及以上者。小检测1.手足口疾病的症状你知道吗?2.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症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