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青春之光》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青春之光》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15 青春之光
祝红蕾
这是201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颁给 的颁奖词。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新 课 导 入
【祝红蕾】女,汉族,曾用笔名苏小蝉。七十年代出生于山东临朐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青年散文家、齐鲁文化之星等。
已出版散文集《清欢过红尘》《在一只碗里过一生》,中短篇小说集《金波的星期九》。其中,短篇小说《金波的星期九》被《小说选刊》2010年第5期转载,并被选入《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
作 者 简 介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背 景 链 接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7月1日,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7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文秀“七一勋章”。
背 景 链 接
祝红蕾曾在采访说:“黄文秀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创作一篇散文,带大家重走一遍她走过的长征路。”她希望用文字的力量,再现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照亮更多人。
背 景 链 接
重点字音
瓢泼 piáo 熟络 luò 心扉 fēi
执拗 niù 噩耗 è 毛坯 pī
心急如焚 fén
词语释义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噩耗:指极度不好的消息。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
围追堵截: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围剿消灭。
任务一 概括事件,走进青春
读一读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谁说的话。
“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研究生毕业时说的话
“我心中的长征”——日记里的话
“仿佛她还在一样”——村民怀念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小标题下的内容。
①“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担当使命,逐户摸底,绘制脱贫路线图,发展产业。
②“我心中的长征”——排除万难,脱贫攻坚取得进展,村民看到脱贫希望。
黄文秀心中的“长征”指的是什么?
百坭村全村共有472户,其中195户是贫困户,贫困率很高。她知道摆脱贫困很艰难,把“脱贫攻坚”比喻为长征:决战贫困,决胜小康。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小标题下的内容。
①“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担当使命,逐户摸底,绘制脱贫路线图,发展产业。
②“我心中的长征”——排除万难,脱贫攻坚取得进展,村民看到脱贫希望。
③“仿佛她还在一样”——噩耗传来,村民痛惜,怀念文秀书记。
三个小标题能调换位置吗?标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文章是按黄文秀扶贫路上奋战的轨迹写的,颠倒后不符逻辑。
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件表现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的?
①洪水冲垮水渠,连夜返回百坭村,途遇山洪殉职。
②逐一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同劳作,学说桂柳话,画出脱贫路线图。
③劝说带头人成立砂糖橘种植合作社,扩大种植面
④改善村居环境,为村子修路,安装路灯,制定村规民约。
⑤为特困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养老补贴、低保,解决生活困难。
⑥建立“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
你发现了哪些选材的要领?
这些事件都集中展现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材料都来自脱贫攻坚的一线,具有真实性、典型性。
任务二 品味文段,感悟青春
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带有数字的句子并思考:你读出了什么?
以上是概括性叙述。黄文秀用一年多的努力奔忙点燃贫困村的希望。通过数字,让我们体会到黄文秀担负的脱贫攻坚任务之艰巨、辛苦。
①百坭村有11个自然屯,共472户,其中195户是贫困户。这些屯子分散在山坳里,山高路陡,上门一趟十分不易。
②2018年底,通屯路、硬化路连接起了四个屯的家家户户,两个屯的夜色第一次被47盏路灯照亮,四座蓄水池建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全村有88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文秀刚刚上任时的22.88%下降到了2.71%。
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带有数字的句子并思考:你读出了什么?
这些概括性叙述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的奉献与担当,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她一心为民、勇于创新、务实奋进的精神品质,深刻理解她为百坭村脱贫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引发读者对她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①此后,黄文秀一有空就往村屯跑,不让她进门的,她就去两次、三次;人家去田里干活儿,她就去帮忙;哪位老人行动不便,她卷起袖子就帮着打扫院子。
②两个月的时间,黄文秀用双脚丈量了百坭村的沟沟坎坎,逐一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
③她从县里请来农业技术员给果农指导果树管理;带领干部村民赶在砂糖橘成熟前把破损路面修好;联系外地果商上门收购,在村里建起了电商服务站。
④在她的带动下,百坭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起了百坭村新时代讲习所。村干部坐班值班常态化,也都学会了用电脑,积极帮助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办理新农合新农保.....
找出对黄文秀进行描写的语句,赏析运用描写手法写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通过直接描写黄文秀在笔记本上手绘“民情地图”,详细记录着195户贫困户的信息,体现其工作细致。
①宿舍窗外青山含黛,静谧的夜里传来声声虫鸣,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却无法入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父老乡亲守着青山绿水,却过着穷得叮当响的日子,不让她心焦
找出对黄文秀进行描写的语句,赏析运用描写手法写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神态、语言描写,生动且真实地展现出黄文秀面对村民排斥时内心的委屈。体现出她一心扶贫、不惧困难、执着奉献的品质。
②她打开了驻村日记,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
找出对黄文秀进行描写的语句,赏析运用描写手法写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语言描写。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恶劣的自然条件及沉重的脱贫任务非但没有吓退黄文秀,反而让她更加坚定,折射出黄文秀对党忠诚、对事业热诚、对群众真诚的青年党员风采。
③“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
找出对黄文秀进行描写的语句,赏析运用描写手法写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外貌、语言描写,体现出她一心为村民谋发展的急切与担当,凸显了她敬业奉献、真抓实干、心系百姓的优秀品质。
④当黄文秀泥水淋漓地站在班统茂面前的时候,这个壮家汉子“认栽”了。
“班大哥,你只要认真种好你家的果,再领着乡亲们扩大种植面积,其他问题我来解决。”来不及擦去身上的泥水,黄文秀诚挚地说。
找出对黄文秀进行描写的语句,赏析运用描写手法写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用村民的话侧面衬托黄文秀工作坚韧执。通过村民班统茂的言行,侧面衬托黄文秀用真心真情感动了旁人。通过村支部的变化和周昌战的称费面突出黄文秀努力工作得到了人们认可。
①慢慢地,村民们对她打开了家门,敞开了心扉:“你这个女娃娃还真是难缠得很可”“一个女娃子,开一个多小时车,山路上跑了一趟又一趟,人家图什么 人心都是肩的,是不是 ”班统茂深受感动,埋头干了起来。他带头成立砂糖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农施肥,疏果,治虫,建设“标准化果园”......
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强,村民的心气干劲也越来越高。周昌战由衷地称赞文秀:“她年轻有文化,点子多,做事有韧劲,大家都服气!”
找出对黄文秀进行描写的语句,赏析运用描写手法写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从侧面衬托出黄文秀是一位真正把村民当亲人的好书记,写出村民们对文秀书记的怀念之情。
②村民们忘不了文秀常背的双肩包。
村民们忘不了文秀天天穿着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村民们更不会忘记文秀那向日葵一样灿烂的笑容。
路灯亮起来了,村民们驻足凝望怀想,有人在轻声自语:“仿佛她还在一样。”
运用概括性叙述结合人物细节描写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对黄文秀驻村脱贫攻坚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简述,再选取典型事件细致描写,点与面结合,使她的形象有血有肉。
任务三 深入探讨,歌咏青春
1.如何理解“青春之光”这个标题的含义?
青春:指有梦想、有激情、有活力和创新行动力的年轻人。这里指在扶贫路上奋斗的年轻共产党员黄文秀。
光:比喻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标题用比喻的手法把年轻共产党员黄文秀的精神比作青春之光,化抽象的精神为形象的事物。我们通过小标题了解到青年党员黄文秀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过程,从她生前的事迹中体会到了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2.扶贫“长征”路困难重重,支撑黄文秀一路前行的力量有哪些
提示:尝试从党组织的教育、家教家风的影响,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等角度思考她精神品质的来源。
互学:小组交流,从人物不同角度思考人物精神品质来源。
展学:倾听,质疑,补充并完善笔记。
2.扶贫“长征”路困难重重,支撑黄文秀一路前行的力量有哪些
①砂糖橘热销让村民尝到了产业致富的甜头,但黄文秀清醒地认识到,“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靠党组织的力量。在她的带动下,百坭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起了新时代讲习所。
党的脱贫攻坚战略为黄文秀指明方向。
2.扶贫“长征”路困难重重,支撑黄文秀一路前行的力量有哪些
②文秀的父亲黄忠杰——这位不管多难都坚定支持女儿读书、教育女儿要感党恩的老人,哽咽着谢绝了慰问金:“家里的困难,我们自己克服……这些钱拿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父亲的坚忍与无私塑造了她“感恩反哺”的价值观。
2.扶贫“长征”路困难重重,支撑黄文秀一路前行的力量有哪些
③“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黄文秀曾在入党申请书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把个人价值与国家使命绑定,将脱贫攻坚当作使命。
2.扶贫“长征”路困难重重,支撑黄文秀一路前行的力量有哪些
黄文秀的“青春之光”源于三重力量的交织——党组织的使命召唤赋予她方向,家风的红色基因筑牢她信念,个人的理想追求点燃她热忱。正是这些力量的汇聚,让她的光芒既照亮了百坭村的山路,也点亮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火炬。
3.本文主角是黄文秀,但最后一段为什么要提及全国那300多万名干部 说说你的理解。
像黄文秀这样忠于职守、有强烈的责任感、赤诚为民、坚守初心、勤奋努力工作、勇于担当、不畏艰险、扎根奋斗有韧性、大公无私、甘于奉献,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优秀人物还有很多,提及那300多万,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表达作者对他们的赞美、敬佩之情,使文章立意升华。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1)“黄文秀说”——学生勾画文中黄文秀驻村目记中的句子,按行文顺序标上序号并依次以“她说: ”的形式朗读。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她说:“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
她说:“我觉得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
她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 ”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2)“村民们说”——学生勾画文中村民们对黄文秀说的话语并朗诵。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3)“父亲说”——学生勾画文中父亲谢绝慰问金时的话语,感受家教家风对黄文秀精神品质的影响。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4)“我们说”——学生根据文本以“忘不了你……”的句式说话,可以是外貌、神态服装等细节描写,也可以是黄文秀形象的概括性叙述,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创造性的评价。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忘不了你向日葵一样灿烂的笑容,
带着村民修路时你笑,
和村民一起采茶时你笑,
在村民家里拉家常时你笑……
你一直微笑着奔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4.用朗读的形式,歌咏青春之“光”。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黄文秀放弃城市的繁华,扎根家乡,在扶贫路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她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她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青春路上的灯塔。希望大家能以黄文秀为榜样,将这份奉献精神铭记于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守初心,勇敢前行。用我们的青春,去创造价值,去照亮他人,让“青春之光”在更多地方闪耀!
课 堂 小 结
搜集一些新时代青年楷模的事迹,与同学分享;在此基础上,思考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践行并弘扬时代精神,放射出自己的“青春之光”。
课 后 延 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