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DNA 的结构 ——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案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与 DNA 结构的关系,形成遗传物质的物质观和信息观,认识到生命的遗传特性与 DNA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密切相关。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方法,分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从分子层面理解遗传现象。3.科学探究:通过对 DNA 结构发现历程的分析,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思路和方法,提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4.社会责任:关注 DNA 结构研究在生物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难点理解 DNA 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构建过程。分析 DNA 分子中碱基数量关系及相关计算。知识点一: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和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2.构建过程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对 DNA 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DNA 分子呈__________结构。查哥夫发现:在 DNA 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__________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__________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尝试搭建了多种模型,如三螺旋结构模型,但都被否定。最终他们借鉴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构建出 DNA 分子的__________结构模型。知识点一答案:1.沃森;克里克2.螺旋;胸腺嘧啶(T);胞嘧啶(C);双螺旋知识点二:DNA 分子的结构1.组成元素:__________。2.基本单位:,它是由一分子、一分子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组成的。根据__________的不同,脱氧核苷酸分为__________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平面结构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连接方式是:一个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__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__相连,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分子是由_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4.空间结构 —— 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__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__________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__________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__________原则。知识点二答案:1.C、H、O、N、P2.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含氮碱基;43.磷酸;脱氧核糖;两;反向平行4.脱氧核糖;磷酸;碱基;氢键;T(胸腺嘧啶);C(胞嘧啶);碱基互补配对知识点三:DNA 分子的特性1.稳定性: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规则的__________结构。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__________,具有稳定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原则。2.多样性:DNA 分子中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__________。若一个 DNA 分子由 n 个碱基对构成,则其可能的排列方式有__________种。3.特异性: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__________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知识点三答案:1.双螺旋;基本骨架;氢键;碱基互补配对2.碱基对;遗传信息;4 3.碱基对易错提示提示:1.DNA 分子中,并不是所有的磷酸都连接两个脱氧核糖,链末端的磷酸只连接一个脱氧核糖。2.双链 DNA 分子中,A 与 T 之间通过 2 个氢键相连,G 与 C 之间通过 3 个氢键相连,所以 G—C 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DNA 分子越稳定。3.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这体现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对于特定的生物,其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这体现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习题巩固1.下列关于 DNA 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分子由 4 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 DNA 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 碱基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D.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2.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下列 “部件” 之间连接正确的是( )A. 两个 “脱氧核糖” 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 两个 “碱基对” 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 “脱氧核糖” 与 “碱基” 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 “磷酸” 与 “含氮碱基” 之间通过氢键连接3.某双链 DNA 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b,则互补链中鸟嘌呤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的比例为( )A. (a - b)/2 B. a - b C. (a - b)/(1 - a) D. b - (a - b)/24.下列关于 DNA 分子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B. DNA 分子的多样性由碱基对排列顺序决定C. DNA 分子的特异性由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D.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5.已知 1 个 DNA 分子中有 4000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 2200 个,这个 DNA 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 4000 个和 900 个 B. 4000 个和 1800 个C. 8000 个和 1800 个 D. 8000 个和 3600 个6.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数为 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 = 磷酸数 = 碱基总数 = 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3m - 2n)/2③一条链中 A + T 的数量为 n④G 的数量为 m - n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7.下列有关 DNA 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 DNA 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 A 与 T 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 DNA 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D. DNA 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8.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 (A + G)/(T + C) = 0.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是( )A. 0.4 B. 2.5 C. 1 D. 0.6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DNA 分子由 4 种脱氧核苷酸组成,A 错误;DNA 双链上互补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 - 磷酸 - 脱氧核糖连接,B 错误;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C 错误,D 正确。2.答案:A解析: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两个 “脱氧核糖” 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A 正确;两个 “碱基对” 之间不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 错误;“脱氧核糖” 与 “碱基” 之间通过糖苷键连接,C 错误;“磷酸” 与 “含氮碱基” 不直接连接,D 错误。3.答案:A解析:双链 DNA 分子中,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a,则 G 占全部碱基比例为 a/2。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b,设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比例为 x,根据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在两条单链中所占比例与在整个 DNA 分子中所占比例相同,可得 (a/2) = (b + x)/2,解得 x = a - b,那么互补链中鸟嘌呤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的比例为 (a - b)/2,A 正确。4.答案:D解析:DNA 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G—C 碱基对越多,氢键越多,DNA 越稳定,A 正确;DNA 分子的多样性由碱基对排列顺序决定,B 正确;DNA 分子的特异性由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C 正确;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而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只是遗传物质的一部分,D 错误。5.答案:C解析:1 个 DNA 分子中有 4000 个碱基对,则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4000×2 = 8000 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 G = 2200 个,则 A = T = (8000 - 2200×2)/2 = 1800 个,C 正确。6.答案:D解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脱氧核苷酸数 = 磷酸数 = 碱基总数 = m,①正确;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G 与 C 之间有 3 个氢键,A = T = n,则 G = C = (m - 2n)/2,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2n + 3×(m - 2n)/2 = (3m - 2n)/2,②正确;双链中 A = T = n,则一条链中 A + T 的数量为 n,③正确;G 的数量为 (m - 2n)/2,④错误。综上,①②③正确,选 D。7.答案:B解析: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两条链的一端,A 正确;DNA 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 A 与 T 之间通过脱氧核糖 - 磷酸 - 脱氧核糖连接,B 错误;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 DNA 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C 正确;DNA 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D 正确。8.答案:B解析:DNA 分子两条链中,一条链的 (A + G)/(T + C) 与另一条链的 (T + C)/(A + G) 相等,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 (A + G)/(T + C) = 0.4,则其互补链中 (T + C)/(A + G) = 0.4,那么互补链中 (A + G)/(T + C) = 1/0.4 = 2.5,B 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