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法不可违(新教材课件)(共2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法不可违(新教材课件)(共2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导入新课
《杨铭宇黄焖鸡》使用隔夜发臭菜及变质食材,加热后卖给顾客
《茶百道》篡改食物标签
……
视频中不良商家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违法行为
董丽娜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
的视力,10岁彻底失明。此后的人生
中,她在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课程,22岁开始学习播音,被中国
传媒大学正式录取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研究生,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
给了我平等的考试的机会
2023年6月28日,她以中国传媒大学播
音硕士身份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
董丽娜
音硕士。
11.1法不可违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目录
CONTENTS
1.法律的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3.违法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对待法律?
《什么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七十五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第一百二十七条 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或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第八十条规定的,由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结合材料,思考法律有何作用?
法律的作用(背诵)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材料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李某过马路时,突然被一只没拴绳的小狗咬伤小腿。随后,小狗的主人刘某赶来将狗带走。李某要求程某赔偿医疗费,刘某则认为小狗乱跑不是自已的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作为饲养人,未尽到管理责任,应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停止伤害、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2025年2月24日,唐某、吴某(均为17岁)在上海某火锅店包间用餐时,醉酒后站上餐台向火锅内小便,并将视频上传网络。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两人处以行政拘留。
材料中两人的做法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秩序。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2024年11月11日晚19时48分,62岁的樊维秋因婚姻破裂、生活失意且不满离婚财产分割结果,在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故意驾车冲撞正在锻炼的人群。事件造成了极其惨痛的后果,导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樊维秋作案后在车内自残昏迷,后被警方控制并送医救治。2024年12月27日,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公开审理,并于当日宣判,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樊维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材料中樊某的做法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刑事责任包括:有/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背诵)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分类: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捡到物品后拒不归还。
故意损坏文物或名胜古迹。
捕获野生动物并售卖。
图片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提示:
都是违法行为。
我们要……
违法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对待法律?(背诵)
①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的作用
人们行为的底线
不违法
法不可违
违法行为
如何对待法律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尊重法律
遵守法律
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堂小结
1.七年级学生李某,为了试探“有困难,找警察;有案件,请拨110”是否真实,多次用不同的公用电话拨打“110”电话 ,结果110次次紧急出动,次次扑空。李某的行为( )
①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
③损害了公安机关重承诺守信用的形象
④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2.陈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执勤交警依法处50元罚款。下列对陈某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B.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
C.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D.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D
3.江苏省扬中市的阳某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在出租房内开展口腔诊疗活动的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10万元。据此推断,阳某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法犯罪行为
B
4.李某在体育馆观赛时,扰乱比赛秩序,经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被民警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警告处罚。李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B
5.一个人如果法治观念不强,难免作出违法的事情。对下列违法行为的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
A.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刑事违法行为
B.某少年在体育场观看比赛时,突然跳下看台抱住偶像——民事违法行为
C.张某与李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把李某打成重伤——行政违法行为
D.影楼私自将李某的照片放大并展示在橱窗里——民事违法行为
D
6.小丽搜集了“宪法宣誓活动 ”“法律宣传周 ”等内容作为演讲素材。据此推测,小 丽演讲的主题可能是( )
A.培养亲社会行为 B.做遵纪守法公民
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做文明有礼的人
B
7.近日,“男孩抓海鸥塞瓶子”一事因涉“三有”(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保护动物,自然资源执法大队对涉事男孩监护人进行了 行政处罚。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A.男孩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B.警示我们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C.所有一般违法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
D.未成年人违法都由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
B
8.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 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
①都属于违法行为 ②都对社会有危害性
③都要负法律责任 ④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2024年5月,广西南宁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8名初中生用11盆热水,残忍地烫伤了一名年仅13岁的无辜少年。据悉,8名初中生长期欺凌这名少年,迫使他交钱、代劳,甚至洗衣。当少年坚决表示不再屈服于他们的威逼时,施暴者彻底失控,以热水作为惩罚工具,无视他的痛苦尖叫。接警后,南宁警方迅速行动,将主要的两名施暴者赵某某、蒙某某刑事拘留(一个16岁,一个17岁),其余6人被行政拘留,警方表示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8分)
(2)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学生哪些方面的教育,遏制校园欺 凌等暴力行为的发生?(6分)


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2分)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
③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暴者赵某某、蒙某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 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其余6人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4分)
(2)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会珍爱生命,友善待人。
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自尊自爱。
③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以非法手段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每点2分,共6分)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