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学案 练习,共12份)苏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学案 练习,共12份)苏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简介

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2.简述细胞质膜的功能。
一、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探索过程
(1)1895年,欧文顿做了上万次实验,证明细胞质膜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质膜,结果脂质在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大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____倍。这证明脂质呈____________排布。
(3)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______________观察,发现细胞质膜显示“暗—明—暗”三条带。据此,他确认细胞质膜为脂质双分子层的“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质膜的成分
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__________组成。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质膜总重量的50%,________约占40%。在组成细胞质膜的脂质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3.细胞质膜的结构
(1)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图中a
②图中b
③图中c
(3)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正误
(1)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质膜的主要物质(  )
(2)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3)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和外侧(  )
(4)糖链绝大多数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
(5)构成细胞质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固定不动(  )
任务一:分析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膜的“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了怎样的细胞质膜结构模型?该模型主要的不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人、鼠细胞质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说明了什么问题?若适当降低温度,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的时间会延长,由此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水溶性药物被包在双分子层中,脂溶性的药物被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1)为什么两类药物的包裹位置各不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推测:脂质体到达细胞后,药物将如何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里起识别作用的是细胞质膜上的何种物质?如何判断细胞质膜的外侧和内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磷脂分子及其分布状况分析
(1)磷脂分子的结构如图:
(2)细胞内外均为水环境,磷脂分子的分布如图:
(3)磷脂分子置于水—苯混合溶剂中的分布如图:
2.细胞质膜的成分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质膜构成中的作用
脂质 约50% 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另外还有少量糖脂、胆固醇
蛋白质 约40% 细胞质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关
1.下列有关细胞质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质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磷脂分子在水里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
2.(2024·南通海安高级中学高一检测)如图为细胞质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细胞质膜的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制备纯净的细胞质膜,通常选取的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3)图中除②外,动物细胞质膜中另一种脂质物质是____________。
(4)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的[③]糖蛋白,细胞质膜的内侧是________(填“A”或“B”)侧。
(5)白细胞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细胞质膜的功能
1.细胞质膜的功能
(1)细胞质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2)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通常依靠细胞质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完成。
①细胞质膜表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大多是________,它们能识别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实现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②相邻细胞之间的细胞质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而完成。相距较远的细胞,信号分子的传递需借助于________。
③在某些植物中,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____________传递信息。
(3)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维持着细胞__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
2.细胞壁
(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与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差异明显。
(2)作用:植物细胞壁具有________细胞形态和________细胞内部结构等作用。
判断正误
(1)细胞质膜是细胞的保护性屏障(  )
(2)细胞质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任何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
(3)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
任务二:分析细胞质膜的功能
1.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细胞质膜的什么功能?这种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质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和“与周围环境分隔开”功能是矛盾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传粉后,同种和不同种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同种的花粉能萌发,异种的花粉不能萌发。雌蕊和花粉是通过什么相识别的?这体现了该结构的什么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此特点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质膜的流动性越大;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质膜的功能特性,影响此特性的内因是细胞质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联系: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事实上,只有活细胞才具有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2.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壁成分
细胞类型 细胞壁成分
植物细胞 主要成分是多糖(如纤维素和果胶)
细菌 主要成分有肽聚糖、磷壁酸、脂质和蛋白质
真菌细胞 主要成分是多糖,还有少量蛋白质和脂质。不同的真菌,其细胞壁所含多糖的种类不同,如低等真菌细胞壁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为主
3.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质膜特性或功能是(  )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4.(多选)(2024·南京高一期末)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
B.图2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
C.图中a表示受体,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是所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图中b表示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
答案精析
一、
梳理教材新知
1.(1)脂质 (2)2 双分子层 (3)电子显微镜 单位膜模型
2.蛋白质 蛋白质 磷脂
3.(1)绿色荧光 红色荧光 红色荧光 绿色荧光 均匀分布
 一定的流动性 (2)①磷脂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 嵌入 贯穿 ③糖链 (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判断正误
(1)√ (2)√ (3)× (4)√ (5)×
探究核心知识
1.罗伯特森提出了“单位膜模型”的假说:所有的细胞质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单位膜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把膜结构描述成静止的,细胞质膜的功能难以实现,无法解释变形虫的运动、细胞生长等现象。
2.膜蛋白是运动的,即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能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3.(1)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药物能被稳定地包裹在其中;脂质体的内部是水溶液的环境,水溶性药物可被稳定地包裹在其中。
(2)由于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到达细胞后可能会与细胞的细胞质膜发生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使药物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4.起识别作用的物质是糖蛋白。有糖链的一侧为细胞质膜的外侧。
落实思维方法
1.B [蛋白质在细胞质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质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错误。]
2.(1)流动镶嵌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蛋白质 (3)胆固醇 (4)B (5)一定的流动性
二、
梳理教材新知
1.(1)营养物质 抗体 废物 核酸 (2)蛋白质分子 ①糖蛋白 糖脂 糖蛋白 ②相互接触 体液 ③胞间连丝 (3)内部环境
2.(1)多糖 纤维素和果胶 (2)维持 保护
判断正误
(1)√ (2)× (3)√
探究核心知识
1.体现了细胞质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对代谢废物的排出,防止病菌、病毒的侵入等方面。
2.不矛盾。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质膜,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般不易通过细胞质膜。
3.通过细胞质膜相识别。这体现了细胞质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落实思维方法
3.B
4.ABD [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经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共72张PPT)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2.简述细胞质膜的功能。
内容索引
一、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二、细胞质膜的功能
课时对点练
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探索过程
(1)1895年,欧文顿做了上万次实验,证明细胞质膜是由   构成的。
(2)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质膜,结果脂质在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大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倍。这证明脂质呈____
   排布。
(3)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      观察,发现细胞质膜显示“暗—明—暗”三条带。据此,他确认细胞质膜为脂质双分子层的“_________
”。
脂质
梳理 教材新知
2
双分
子层
电子显微镜
单位膜
模型
2.细胞质膜的成分
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   组成。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质膜总重量的50%,   约占40%。在组成细胞质膜的脂质中,含量最高的是   。
3.细胞质膜的结构
(1)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蛋白质
蛋白质
磷脂
绿色荧光
红色荧光
红色荧光
绿色荧光
均匀分布
一定的流动性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图中a
名称:______________
作用: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②图中b
名称:_______
三种位置
Ⅰ.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或外侧
Ⅱ.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
Ⅲ.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嵌入
贯穿
③图中c
名称:_____
位置:绝大多数都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糖链
(3)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         。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质膜的主要物质(  )
(2)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3)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和外侧
(  )
(4)糖链绝大多数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
(5)构成细胞质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固定不动(  )

×


×
任务一:分析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膜的“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了怎样的细胞质膜结构模型?该模型主要的不足是什么?
探究 核心知识
提示 罗伯特森提出了“单位膜模型”的假说:所有的细胞质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单位膜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把膜结构描述成静止的,细胞质膜的功能难以实现,无法解释变形虫的运动、细胞生长等现象。
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人、鼠细胞质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说明了什么问题?若适当降低温度,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的时间会延长,由此说明了什么?
提示 膜蛋白是运动的,即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能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3.如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水溶性药物被包在双分子层中,脂溶性的药物被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1)为什么两类药物的包裹位置各不相同?
提示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药物能被稳定地包裹在其中;脂质体的内部是水溶液的环境,水溶性药物可被稳定地包裹在其中。
(2)请推测:脂质体到达细胞后,药物将如何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提示 由于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到达细胞后可能会与细胞的细胞质膜发生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使药物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4.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里起识别作用的是细胞质膜上的何种物质?如何判断细胞质膜的外侧和内侧?
提示 起识别作用的物质是糖蛋白。有糖链的一侧为细胞质膜的外侧。
核心归纳
1.磷脂分子及其分布状况分析
(1)磷脂分子的结构如图:
核心归纳
(2)细胞内外均为水环境,磷脂分子的分布如图:
(3)磷脂分子置于水—苯混合溶剂中的分布如图:
核心归纳
2.细胞质膜的成分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质膜构成中的作用
脂质 约50% 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另外还有少量糖脂、胆固醇
蛋白质 约40% 细胞质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关
1.下列有关细胞质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质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磷脂分子在水里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

落实 思维方法
蛋白质在细胞质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质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错误。
2.(2024·南通海安高级中学高一检测)如图为细胞质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细胞质膜的__________模型,制备纯净的细胞质膜,通常选取的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动镶嵌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该图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或外侧,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外侧,因此该图为细胞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蛋白质
细胞质膜的功能主要靠膜成分中的①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体现,功能越复杂的膜,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图中除②外,动物细胞质膜中另一种脂质物质是________。
胆固醇
细胞质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图中②表示两层磷脂分子,除了磷脂分子外,动物细胞质膜中另一种脂质物质是胆固醇。
(4)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的[③]糖蛋白,细胞质膜的内侧是_____(填“A”或“B”)侧。
B
糖蛋白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可以判断A侧是细胞的外侧,B侧是细胞的内侧。
(5)白细胞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有关。
一定的流动性
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依赖于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质膜的功能

1.细胞质膜的功能
(1)细胞质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梳理 教材新知
营养物质
抗体
废物


(2)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通常依靠细胞质膜上的      完成。
①细胞质膜表面的    和   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大多是    ,它们能识别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实现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②相邻细胞之间的细胞质膜     ,信息传递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而完成。相距较远的细胞,信号分子的传递需借助于   。
③在某些植物中,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     传递信息。
(3)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维持着细胞     的相对稳定。
蛋白质分子
糖蛋白
糖脂
糖蛋白
相互接触
体液
胞间连丝
内部环境
2.细胞壁
(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如       ),与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差异明显。
(2)作用:植物细胞壁具有   细胞形态和   细胞内部结构等作用。
多糖
纤维素和果胶
维持
保护
(1)细胞质膜是细胞的保护性屏障(  )
(2)细胞质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任何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
(3)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

×

探究 核心知识
任务二:分析细胞质膜的功能
1.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细胞质膜的什么功能?这种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提示 体现了细胞质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对代谢废物的排出,防止病菌、病毒的侵入等方面。
2.细胞质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和“与周围环境分隔开”功能是矛盾的吗?为什么?
提示 不矛盾。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质膜,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般不易通过细胞质膜。
3.植物传粉后,同种和不同种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同种的花粉能萌发,异种的花粉不能萌发。雌蕊和花粉是通过什么相识别的?这体现了该结构的什么功能?
提示 通过细胞质膜相识别。这体现了细胞质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核心归纳
1.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此特点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质膜的流动性越大;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质膜的功能特性,影响此特性的内因是细胞质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联系: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事实上,只有活细胞才具有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核心归纳
2.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壁成分
细胞类型 细胞壁成分
植物细胞 主要成分是多糖(如纤维素和果胶)
细菌 主要成分有肽聚糖、磷壁酸、脂质和蛋白质
真菌细胞 主要成分是多糖,还有少量蛋白质和脂质。不同的真菌,其细胞壁所含多糖的种类不同,如低等真菌细胞壁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为主
落实 思维方法
3.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质膜特性或功能是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4.(多选)(2024·南京高一期末)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化学物
 质,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作用于靶细胞
B.图2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
C.图中a表示受体,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是所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图中b表示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



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经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2024·宿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科学家们对细胞质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或假说错误的是
A.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B.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是其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质膜中的
 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通过发现细胞质膜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
 胞质膜中还附有蛋白质
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质膜是清晰的“暗—明—暗”结构,认为细胞质
 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欧文顿采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做了上万次实验,证明细胞质膜是由脂质构成的,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某研究小组用化学提纯法分离出了细胞质膜的各组成成分,将其中某组分分成两组,甲组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乙组加入斐林试剂并隔水加热,出现砖红色。根据细胞质膜的组成,该成分最可能是
A.蛋白质 B.多糖
C.糖脂 D.糖蛋白

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该成分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说明其含有蛋白质;在隔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该成分加入斐林试剂隔水加热,出现砖红色,说明其含有还原糖,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该成分最可能为糖蛋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2024·苏州高一期末)如图是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B.②的双层分布构成了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
C.③在细胞质膜上大多数是不流动的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③的种类和数量往往越多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质膜上的受
体,而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所以①
(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
作用,A正确;
③(蛋白质)在细胞质膜上大多数是流动的,C错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③(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往往越多,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质膜结构特点的是
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
B.免疫细胞识别异常细胞并紧密接触
C.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
D.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

免疫细胞识别异常细胞并紧密接触是依赖细胞能进行信息交流的作用,没有体现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组二 细胞质膜的功能
5.(2024·淮安高一期末)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些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直接证明了细胞质膜具有
A.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D.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转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细胞质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B.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易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细胞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如图表示细胞质膜的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功能①表示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周
围环境分隔开,维持着细胞内部
环境的相对稳定,在生命起源过
程中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功能②表示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吸收有利物质,但有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质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相对的,B错误;
功能③表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质膜上相应受体结合来调控生命活动,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24·扬州中学高一月考)蜜蜂将桃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后,会出现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结合的现象。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质膜
A.具有全透性
B.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9.(2024·常州高一调研)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的抗体分别标记两种细胞,一段时间后两种荧光抗体能在杂种细胞质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结构相同
B.若将细胞放在20 ℃条件下,则细
 胞不发生融合
C.该实验可体现细胞质膜具有选择
 透过性
D.用激光照射上述细胞某一区域使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区域荧光可
 能逐渐恢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细胞质膜的功能由细胞质膜的膜
蛋白决定,而人和鼠的细胞质膜
功能不相同,故两种细胞的膜蛋
白结构不相同,A错误;
若将细胞放在20 ℃条件下,由于温度下降,则细胞融合的速率下降,B错误;
科学家通过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用激光照射题述细胞某一区域使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区域荧光可能逐渐恢复,这说明被荧光标记的抗体在运动,证明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10.(2023·镇江高一期中)研究发现某种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源于宿主细胞质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糖蛋白S存在于细胞质膜上
B.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
C.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质膜可以进行细胞间
 的信息交流
D.高温使该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
 色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质膜,A错误;
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正确;
糖蛋白S位于该病毒的包膜上,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质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变性后的蛋白质的肽键没有被破坏,因此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多选)(2023·海安高级中学高一月考)紫杉醇是目前发现的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它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药物包封于具有类细胞结构的脂质体微粒中而形成的微型囊泡,它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体膜和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差别不大
B.脂质体的主要脂质成分是磷脂,可能含
 有少量的胆固醇
C.脂质体与细胞质膜发生融合,依赖于膜结构的一定的流动性
D.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癌细胞融合后释放药物抑制其增殖



脂质体膜与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差别较大,A错误;
紫杉醇脂质体作为紫杉醇药物载体,与
癌细胞融合后释放紫杉醇,紫杉醇能抑
制癌细胞增殖,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多选)下列关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蛋白质在细胞质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D.细菌和真菌细胞壁的成分不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如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错误;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磷壁酸等,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如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_______,需要通过______的运输到达B________。
信号分子(激素)
血液
靶细胞
图甲所示的细胞通讯中,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A信号分子(激素),该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B(靶细胞),并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代谢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C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_____________。
糖蛋白
信号(或信息)
C是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信号,实现两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E是__________,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胞间连丝
E表示相邻植物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即胞间连丝,其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的细胞,是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细胞质膜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B细胞质膜与D细胞质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质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故B细胞质膜与D细胞质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2024·常州高一检测)如图甲表示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脂筏是动物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的一种)的微结构域,它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如图乙)。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膜的信号转导有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图甲所示模型属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其中的[  ]_________
______构成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结构②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__
功能。
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
子层
糖蛋白
信息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除磷脂和蛋白质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
糖类和胆固醇
动物细胞质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其次还含有少量糖类和胆固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在图乙所示结构中,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判断细胞质膜的内外侧。科学家曾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质膜中的胆固醇,将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膜上原先被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这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填“促进”或“限制”)作用。
脂筏(或糖链)
限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图乙为脂筏结构,可以根据脂筏或糖链判断细胞质膜的内外侧,脂筏和糖链所在一侧为外侧。由题意可知,除去胆固醇后,膜上原先被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蛋白质分子运动加快,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限制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脂质体可以将药物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图丙的______(填序号)处,其中的向导分子可以识别、结合靶细胞质膜的____________,实现定位功能。

特异性受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图丙可知,脂质体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根据其结构可知,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图丙的①(疏水区)处,向导分子通过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实现定位功能。第2课时 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细胞器
[学习目标] 1.说出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细胞器
1.细胞质
(1)分布:指____________以内、__________以外的部分。
(2)组成: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
(1)成分:呈胶状,包含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______及________等。
(2)功能: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了一定的____________以及所需要的________和________。
(3)细胞骨架
①主要成分:________。
②主要功能:________着细胞的__________和细胞内部结构的________,还能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运动、____________、能量转化和____________。
3.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1)线粒体
①结构
②功能: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
①结构
②功能:进行____________的场所。
(3)内质网
(4)核糖体
①分布:一些附着在__________和核膜上,一些游离在________________中。
②功能:合成________。
(5)高尔基体
(6)中心体
①分布:一般存在于____________中,也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②结构:由两个相互垂直的________及其周围物质构成。
③功能:与细胞的____________有关。
(7)液泡
①分布: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②结构:由________包围而成,其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含有________、无机盐、______和氨基酸等物质。
③功能:参与调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细胞形态乃至植株形态的保持有关。
(8)溶酶体
①成分:内含多种________________。
②功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____________、衰老的细胞器,某些细胞内的溶酶体也能清除进入细胞内的________等,保障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4.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别: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植物细胞一般没有________。
判断正误
(1)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2)有中心体的细胞都是动物细胞(  )
(3)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
(4)动植物细胞都有高尔基体,而且其功能相同(  )
(5)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决定莲叶颜色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而决定荷花颜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  )
(7)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而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水解的原因可能是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  )
(8)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9)细胞骨架属于细胞质基质(  )
(10)细胞质基质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  )
任务一: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亚显微 结构
增大膜 面积
生理 功能 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______________的场所
酶的种类 和分布 与____________有关的酶分布于____________中 与____________有关的酶分布于____________中
DNA分布
1.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分布 植物特有 叶绿体、液泡
动物和某些 低等植物特有 中心体
动植物均有 线粒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核糖体
结构 不具膜结构 核糖体、中心体
单层膜 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
双层膜 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成分 含核酸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 叶绿体、液泡
功能 能量转化 线粒体、叶绿体
2.特殊细胞中的细胞器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蛔虫的体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大液泡,具有分裂能力。
(4)具有分裂能力或代谢旺盛的细胞(包括癌细胞)——核糖体、线粒体的数量较多。
(5)分泌腺细胞——高尔基体的数量较多。
(6)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
任务二:认识高等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请辨析各标号代表的细胞结构:
(1)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2)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⑨________
 “二看法”判断动植物细胞图像
易错警示 正确把握细胞器的五个“不一定”
(1)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
(2)没有中央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3)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
(4)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5)同一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哺乳动物红细胞随着不断成熟,细胞器逐渐退化。
1.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B.细胞质基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C.细胞中蛋白质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D.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也是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________(细胞器)。
(2)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________。
(3)若A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其含DNA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4)油菜花瓣细胞中除①外,一定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其细胞中存在色素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5)A、B细胞都有的、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
二、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植物叶肉细胞中常常分布着椭球状的________,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着短棒状或线状的________。
2.采用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色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__________,而细胞质仍为________。
3.观察叶绿体
4.观察线粒体
判断正误
(1)叶绿体中有色素,用显微镜观察时不需要染色(  )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玻片标本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避免细胞活性受到影响(  )
(3)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
(4)藓类和黑藻的小叶片仅由单层叶肉细胞构成,因此可直接用于制成临时装片(  )
(5)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
任务三:实践: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常选用黑藻叶片作实验材料。试从叶片结构方面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倍镜观察黑藻叶片临时玻片标本并观察叶绿体时,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请据此分析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线粒体能否用植物的叶肉细胞?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注意事项
(1)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要选择叶绿体体积较大,且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少的材料。
(2)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调节聚光器,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3.(2023·宿迁高一期中)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要将黑藻放在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B.要从新鲜枝上选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成临时玻片
C.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4.(多选)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色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状的叶绿体
C.健那绿染色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D.培养好的黑藻叶片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答案精析
一、
梳理教材新知
1.(1)细胞质膜 细胞核
2.(1)多种酶 细胞骨架 (2)重要场所 环境条件 物质 能量 (3)①蛋白质 ②维持 特有形态 有序性 物质运输 信息传递
3.(1)①酶 DNA分子 ②有氧呼吸 (2)①基粒 色素 酶
叶绿体基质 DNA分子 ②光合作用 (3)管状或扁平囊状 ①蛋白质 ②脂质 (4)①内质网 细胞质基质 ②蛋白质 (5)扁平囊 囊泡 ①分泌物 ②加工和转运 (6)①动物细胞 ②中心粒 ③有丝分裂 (7)①植物细胞
②单层膜 糖类 色素 (8)①酸性水解酶 ②生物大分子
病原体
4.叶绿体 细胞壁 液泡 中心体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探究核心知识
任务一
嵴 叶绿体基质 基粒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类囊体叠合形成基粒 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内膜上和基质 光合作用 类囊体膜和基质 线粒体基质 叶绿体基质
任务二
(1)①细胞质膜 ②细胞质基质 ③线粒体 ④高尔基体 ⑤中心体 ⑥核糖体 ⑦细胞核 ⑧内质网 (2)①细胞壁
②高尔基体 ③细胞核 ④线粒体 ⑤叶绿体 ⑥内质网
⑦液泡 ⑧核糖体 ⑨细胞质膜
落实思维方法
1.C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2.(1)① 中心体 (2)① 中心体 (3)⑥ 线粒体
(4)⑩ 叶绿体 ⑨ 液泡 (5)②⑦
解析 图中序号代表的细胞结构分别是①中心体,②内质网,③核糖体,④细胞核,⑤细胞质膜,⑥线粒体,⑦高尔基体,⑧细胞壁,⑨液泡,⑩叶绿体。只有动物细胞与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液泡中含有色素,可使花瓣细胞呈现一定的颜色。
二、
梳理教材新知
1.叶绿体 线粒体
2.蓝绿色 无色
3.光照充足 温度适宜 水滴 叶肉 椭球状 绿色 叶绿体
细胞质
4.健那绿染色液 蓝绿色
判断正误
(1)√ (2)√ (3)× (4)√ (5)×
探究核心知识
(1)黑藻叶片很薄,可直接观察,且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少。
(2)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3)这使得叶绿体在弱光下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能避免叶绿体被灼伤。
(4)不能用植物的叶肉细胞。植物叶肉细胞一般有叶绿体,有颜色干扰,不便于观察线粒体。
落实思维方法
3.B
4.ABD [健那绿染色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仍为无色,C错误。](共75张PPT)
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细胞器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内容索引
一、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细胞器
二、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课时对点练
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细胞器

1.细胞质
(1)分布:指     以内、    以外的部分。
(2)组成: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
(1)成分:呈胶状,包含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__
   及     等。
(2)功能:生命活动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了一定的     以及所需要的   和   。
细胞质膜
梳理 教材新知
细胞核

种酶
细胞骨架
重要场所
环境条件
物质
能量
(3)细胞骨架
①主要成分:    。
②主要功能:   着细胞的     和细胞内部结构的    ,还能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运动、     、能量转化和     。
蛋白质
维持
特有形态
有序性
物质运输
信息传递
3.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1)线粒体
①结构

DNA分子
②功能:进行     的主要场所。
有氧呼吸
(2)叶绿体
①结构
基粒
色素

叶绿体基质
DNA分子
②功能:进行     的场所。
光合作用
(3)内质网
结构:由        单层膜及其包被的腔形成
功能
①    合成与加工的场所
②   合成的场所
③膜上附着多种酶
管状或扁平囊状
蛋白质
脂质
(4)核糖体
①分布:一些附着在    和核膜上,一些游离在      中。
②功能:合成    。
内质网
细胞质基质
蛋白质
(5)高尔基体
结构:由单层膜形成的    和   构成
功能
①与细胞    的形成和分泌有关
②对蛋白质有      功能
③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扁平囊
囊泡
分泌物
(6)中心体
①分布:一般存在于     中,也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②结构:由两个相互垂直的    及其周围物质构成。
③功能:与细胞的     有关。
加工和转运
动物细胞
中心粒
有丝分裂
(7)液泡
①分布:存在于     中。
②结构:由    包围而成,其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含有   、无机盐、   和氨基酸等物质。
③功能:参与调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细胞形态乃至植株形态的保持有关。
(8)溶酶体
①成分:内含多种      。
②功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      、衰老的细胞器,某些细胞内的溶酶体也能清除进入细胞内的    等,保障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植物细胞
单层膜
糖类
色素
酸性水解酶
生物大分子
病原体
4.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别: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含    、
    和   ,而植物细胞一般没有    。
叶绿体
细胞壁
液泡
中心体
(1)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2)有中心体的细胞都是动物细胞(  )
(3)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
(4)动植物细胞都有高尔基体,而且其功能相同(  )
(5)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
×
×

×
×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决定莲叶颜色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而决定荷花颜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  )
(7)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而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水解的原因可能是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  )
(8)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9)细胞骨架属于细胞质基质(  )
(10)细胞质基质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  )

×


×
任务一: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探究 核心知识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亚显微 结构

叶绿体基质
基粒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增大膜 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 功能      的主要场所      的场所
酶的种类 和分布 与     有关的酶分布于       中 与     有关的酶分布于        中
DNA分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类囊体叠合形成基粒
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内膜上和基质
光合作用
类囊体膜和基质
线粒体基质
叶绿体基质
核心归纳
1.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分布 植物特有 叶绿体、液泡
动物和某些 低等植物特有 中心体
动植物均有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结构 不具膜结构 核糖体、中心体
单层膜 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
双层膜 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核心归纳
成分 含核酸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 叶绿体、液泡
功能 能量转化 线粒体、叶绿体
核心归纳
2.特殊细胞中的细胞器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蛔虫的体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大液泡,具有分裂能力。
(4)具有分裂能力或代谢旺盛的细胞(包括癌细胞)——核糖体、线粒体的数量较多。
(5)分泌腺细胞——高尔基体的数量较多。
(6)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
任务二:认识高等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请辨析各标号代表的细胞结构:
(1)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①      ②       ③______ 
④      ⑤     ⑥__________
⑦     ⑧________
细胞质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细胞核
内质网
(2)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①     ②      ③_________
④     ⑤     ⑥___________    
⑦    ⑧     ⑨__________
细胞壁
高尔基体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液泡
核糖体
细胞质膜
核心归纳
“二看法”判断动植物细胞图像
易错警示
(1)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
(2)没有中央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3)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
(4)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5)同一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哺乳动物红细胞随着不断成熟,细胞器逐渐退化。
正确把握细胞器的五个“不一定”
1.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B.细胞质基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C.细胞中蛋白质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D.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也是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落实 思维方法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
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________(细
胞器)。
(2)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
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________。
(3)若A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其含DNA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中心体

中心体

线粒体
(4)油菜花瓣细胞中除①外,一定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其细胞中存在色素的细胞器是[ ]_____。
(5)A、B细胞都有的、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

叶绿体

液泡
②⑦
图中序号代表的细胞结构分别是①中心体,②内质网,③核糖体,④细胞核,⑤细胞质膜,⑥线粒体,⑦高尔基体,⑧细胞壁,⑨液泡,⑩叶绿体。只有动物细胞与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液泡中含有色素,可使花瓣细胞呈现一定的颜色。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植物叶肉细胞中常常分布着椭球状的    ,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着短棒状或线状的    。
2.采用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色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    ,而细胞质仍为   。
梳理 教材新知
叶绿体
线粒体
蓝绿色
无色
3.观察叶绿体
光照充足
温度
适宜
水滴
叶肉
椭球形
绿色
叶绿体
细胞质
4.观察线粒体
健那绿染色液
蓝绿色
(1)叶绿体中有色素,用显微镜观察时不需要染色(  )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玻片标本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避免细胞活性受到影响(  )
(3)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
(4)藓类和黑藻的小叶片仅由单层叶肉细胞构成,因此可直接用于制成临时装片(  )
(5)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


×

×
探究 核心知识
任务三:实践: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常选用黑藻叶片作实验材料。试从叶片结构方面分析其原因。
提示 黑藻叶片很薄,可直接观察,且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少。
(2)用高倍镜观察黑藻叶片临时玻片标本并观察叶绿体时,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 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3)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请据此分析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有什么意义?
提示 这使得叶绿体在弱光下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能避免叶绿体被灼伤。
(4)观察线粒体能否用植物的叶肉细胞?为什么?
提示 不能用植物的叶肉细胞。植物叶肉细胞一般有叶绿体,有颜色干扰,不便于观察线粒体。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注意事项
核心归纳
(1)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要选择叶绿体体积较大,且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少的材料。
(2)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调节聚光器,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落实 思维方法
3.(2023·宿迁高一期中)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前要将黑藻放在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B.要从新鲜枝上选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成临时玻片
C.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在该实验中,实验前需要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A错误;
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不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
在高倍镜下看不到叶绿体的类囊体,D错误。
4.(多选)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色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状的叶绿体
C.健那绿染色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D.培养好的黑藻叶片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健那绿染色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仍为无色,C错误。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一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多种与新陈代谢有关的酶
B.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D.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活细胞内,细胞质基质呈不断流动的状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图甲为磷脂分子,该物质在图乙的哪些细胞器中含有
A.a、b、c、d、e B.b、c、d、e
C.a、c、d、e D.a、b、c、d

图甲为磷脂分子,参与细胞中所有膜结构的组成,图乙中的a(高尔基体)、b(线粒体)、c(内质网)、d(叶绿体)均具有膜结构,e为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因此磷脂分子在a、b、c、d中均含有,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
 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②是线粒体,为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为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场所
D.④是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4·宿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和花,成为不朽名句。此处“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A.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液泡和叶绿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绿肥红瘦”中的“绿”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红”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C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4·温州高一检测)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根据题意“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可推测细胞器X内含有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溶酶体,A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4·南京高一期末)不同植物细胞内液泡大小、形状、颜色存在差异。以下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B.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
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成分
D.植物细胞保持挺立状态与液泡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例如根尖分生区细胞,A错误;
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二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7.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临时玻片标本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B.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C.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

该实验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漱口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B.用生理盐水溶解健那绿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
 无色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两层磷脂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使用高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中,漱口是为了避免食物残渣对本实验的影响,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正确;
配制健那绿染色液时使用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B正确;
健那绿染色液可以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正确;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线粒体的两层膜及磷脂双分子层结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
 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
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分析题图可知,甲是蛋白质,乙是磷脂分子;①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②动力工厂是线粒体;
③蛋白质的运输通道是内质网;
④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高尔基体;
⑤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的结构是液泡;
⑥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核糖体。
③(内质网)⑤(液泡)⑥(核糖体)中,内质网和液泡具有单层膜,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南通高一检测)从某种动物的胰腺细胞中分离出X、Y、Z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X 61 0 39
Y 67 20 微量
Z 59 41 0
A.细胞器X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细胞器Z可能与分解衰老、损
 伤的细胞器有关
C.细胞器Y具有双层膜结构
D.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
 镜观察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细胞器X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不含有脂质,说明该细胞器
不具有膜结构,应该是核糖
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
场所,A正确;
细胞器Z含有脂质,具有膜结构,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其中溶酶体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B正确;
项目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X 61 0 39
Y 67 20 微量
Z 59 4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细胞器Y含有脂质,具有膜结
构,含微量核酸,可能是线
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
正确;
用健那绿染色液染色后可以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
项目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X 61 0 39
Y 67 20 微量
Z 59 4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多选)如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表示双层膜的细胞器,则a、c是叶绿体和线
 粒体
B.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则a、c一定是叶
 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含有两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则a、c是
叶绿体和线粒体,A正确;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因此
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则a、c不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因此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C正确;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无膜结构,因此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多选)(2024·无锡高一期中)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含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B.胃腺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睾丸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直接参与雄性激素的合成
D.精子尾部含丰富的线粒体,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雄性激素是由睾丸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因此睾丸细胞含丰富的内质网,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多选)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健那绿染色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观察叶绿体时最好选用所含叶绿体多而大的细胞
C.在光学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
D.可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观察线粒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健那绿染色液是活细胞染料,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且几乎不损伤细胞,A正确;
观察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少而且大的细胞,以便于观察,B错误;
叶绿体内的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4·连云港高一期末)图甲、乙是2类不同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图乙是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与图甲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有______(填编号)。
动物
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中心体
⑨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乙为动物细胞,图甲为高等植
物细胞,动物细胞(乙)与高等植
物细胞(甲)相比主要区别是动物
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有中心体。若图甲表示洋葱根尖
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有⑨(叶绿体)、⑩(大液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在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________(填编号);能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供应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填编号),它是进行_____
______的主要场所;图中⑤表示内质网,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和______的场所。
③④⑨

有氧
呼吸
脂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在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DNA的
结构有③(细胞核)、④(线粒体)
和⑨(叶绿体);④(线粒体)是有
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的
各种生命活动供应能量,⑤(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图甲、乙共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其在图甲中的功能是参与________的形成。
高尔基体
细胞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有关,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叶绿体、线粒体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细胞器,而植物体同时含有这两种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植物细胞来说,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最多有_____种。

一个植物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最多有两种,分别是叶绿体、线粒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研究表明光照强度会影响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人对此作出假设:
假设一:光照强度影响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
假设二:光照强度影响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请根据探究目的,完成下列实验:
以某山地向阳坡、背阳坡种植的某品种的菠菜为实验材料。
①等菠菜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阳坡A和背阳坡B的菠菜叶为实验材料。
海拔、长势、部位均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②制作菠菜叶A和B的临时玻片标本,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③观察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结果: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设一;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设二。
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和颜色
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明显不同
细胞中的叶绿
体颜色明显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其他条件要保持一致。因此,采集叶片应该选择在同一海拔高度,选取长势基本相同的菠菜的相同部位的叶片。玻片标本做好后,需要观察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和颜色。第3课时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学习目标] 1.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2.结合相关实验,理解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一、细胞核的结构
1.细胞核的结构
2.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和数量
(1)细胞核的形态通常是球形,但也有椭球形、扁平形和不规则形。
(2)细胞核一般约占细胞总体积的10%,平均直径为5~15 μm。
(3)大多数真核细胞有一个核;少数真核细胞有多个核,如________细胞;极少数真核细胞无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______,高等植物成熟的____________等。
3.利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DNA和RNA
判断正误
(1)核仁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两种不同物质(  )
(3)核基质包括以磷脂为主的网架及其中的液体(  )
任务一:分析核孔的结构和功能
核孔结构复杂,至少由50种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大分子凭借自身的核定位信号与核孔复合体蛋白质(主要是中央运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而实现物质运输过程。
(1)据以上信息能否说明各种大分子物质都能自由进出核孔?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唯一通道吗?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蛋白质合成量越大,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越频繁。那么核仁大小、核孔数量与细胞代谢程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多少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项目 组成 形态 存在时期 形成过程
染色质 DNA和蛋白质(主要) 细丝状 分裂结 束时 染色体解螺旋
染色体 DNA和蛋 白质(主要) 圆柱状 或杆状 细胞分 裂时 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1.(多选)(2023·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C.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2.如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是由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⑤核膜、核孔、核基质等构成的。
(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②______________。核糖体的形成与图中______(填序号)结构有关。
(3)细胞核的核膜是由________层膜组成,其外层膜与①______膜相连,从而加强了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
1.变形虫切割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论:________。
2.伞藻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可分为____、____和假根三个部分,不同类型的伞藻,______的形态也不同。
3.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不仅控制细胞的___________,也控制生物体的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中心。
4.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1)模型模拟的是被研究事物(原型)的结构形态、生理形态或运动形态,是原型的某个表征和特征,也是对原型的________和________。模型不再包括原型的____________,但能体现原型的____________。
(2)物理模型就是根据相似原理,把真实事物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制成的。它可以模拟真实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我们制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判断正误
(1)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不会死亡(  )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
(3)用橡皮泥捏成的线粒体属于物理模型(  )
(4)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
任务二:分析细胞核的功能
1.现有两种类型的伞藻,一种是伞形帽伞藻,另一种是菊花形帽伞藻。为了探究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某人用伞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两种伞藻的伞帽和伞柄分别剪掉,留下假根。
②将伞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上。
③将嫁接后的伞藻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在伞形帽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菊花形伞帽。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是一个不完整的实验,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细胞核(排除假根中细胞质的影响)的作用,除上述实验外,还可以通过移植细胞核来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A组:将菊花形帽伞藻假根中的细胞核移出,并移入去掉伞帽和细胞核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中。
B组: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实验现象
A组: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切割实验
(1)如果你是研究者,该怎样描述表中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时间/d 细胞无核部分 的存活个数 细胞有核部 分的存活个数
0 100 100
1 81 79
2 62 78
3 20 77
4 0 74
10 0 67
30 0 65
(2)有人质疑这位生物学家,要求他对这么多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请你尝试为这位生物学家做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项目 存活时间 原因分析
单独的 细胞核 很快死亡 缺乏细胞质提供的营养和能量
单独的 细胞质 存活一段时间后死亡 细胞质中由细胞核控制合成的物质在一段时间内仍可发挥作用
细胞核+ 细胞质 正常生活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3.(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科学家已知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假根中的细胞核控制,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如图表示其中的一组。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
B.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假根有关
C.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
D.实验表明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由细胞核控制其帽形
4.如图表示变形虫的切割和核移植实验。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调控中心
C.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D.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细胞生存的基础
答案精析
一、
梳理教材新知
1.两 细胞核 细胞质 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 蛋白质 液体 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消失 重建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2.(3)骨骼肌 红细胞 筛管细胞
3.甲基绿 绿色 细胞核 派洛宁 红色 细胞质
判断正误
(1)√ (2)× (3)×
探究核心知识
(1)不能。核孔具有选择性,例如:允许某些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DNA不能通过。
(2)不是。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是经过核膜进出细胞核的。
(3)代谢旺盛的细胞,往往核仁较大,核孔数量较多。
(4)0层。
落实思维方法
1.AD [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A正确;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不同,有的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胞含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特殊的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B错误;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细胞核内外的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而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
2.(1)染色质 核仁 (2)核孔 ④ (3)2 内质网
二、
梳理教材新知
1.(1)生长、分裂、摄食 (2)细胞核可以调控细胞的代谢过程
2.帽 柄 帽
3.代谢过程 遗传性状 细胞代谢和遗传
4.(1)抽象 概括 全部特征 本质特征
(2)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
判断正误
(1)× (2)× (3)√ (4)√
探究核心知识
1.(1)将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 (2)将伞形帽伞藻假根中的细胞核移出,并移入去掉伞帽和细胞核的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中 (3)在伞形帽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菊花形帽 在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伞形帽 (4)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调控中心
2.(1)结果:与有核部分相比,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存活个数更少(或减少的速度更快),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细胞了。结论:细胞核是活细胞所必需的结构。
(2)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死亡。
落实思维方法
3.D [由题图可知,本实验是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则另一组应该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A正确;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但不能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以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的伞帽形状,B、C正确;本实验不能直接证明细胞核控制其帽形,还需要进一步验证,D错误。]
4.A(共71张PPT)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2.结合相关实验,理解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内容索引
一、细胞核的结构
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
课时对点练
细胞核的结构

1.细胞核的结构
梳理 教材新知

细胞核
细胞质
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
蛋白质
液体
核糖体中RNA的合成、
加工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消失
重建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2.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和数量
(1)细胞核的形态通常是球形,但也有椭球形、扁平形和不规则形。
(2)细胞核一般约占细胞总体积的10%,平均直径为5~15 μm。
(3)大多数真核细胞有一个核;少数真核细胞有多个核,如 细胞;极少数真核细胞无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   ,高等植物成熟的_____
等。
骨骼肌
红细胞
筛管
细胞
3.利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DNA和RNA
甲基绿
绿色
细胞核
派洛宁
红色
细胞质
(1)核仁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两种不同物质(  )
(3)核基质包括以磷脂为主的网架及其中的液体(  )

×
×
任务一:分析核孔的结构和功能
核孔结构复杂,至少由50种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大分子凭借自身的核定位信号与核孔复合体蛋白质(主要是中央运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而实现物质运输过程。
(1)据以上信息能否说明各种大分子物
质都能自由进出核孔?并说明理由。
探究 核心知识
提示 不能。核孔具有选择性,例如:
允许某些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DNA不能通过。
(2)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唯一通道吗?并说明理由。
提示 不是。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是经过核膜进出细胞核的。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蛋白质合成量越大,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越频繁。那么核仁大小、核孔数量与细胞代谢程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 代谢旺盛的细胞,往往核仁较大,核孔数量较多。
(4)某些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穿过生物膜的层数为多少层?
提示 0层。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核心归纳
项目 组成 形态 存在时期 形成过程
染色质 DNA和蛋 白质(主要) 细丝状 分裂结 束时 染色体解螺旋
染色体 DNA和蛋 白质(主要) 圆柱状 或杆状 细胞分 裂时 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1.(多选)(2023·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C.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落实 思维方法

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A正确;
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不同,有的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胞含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特殊的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B错误;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细胞核内外的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而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
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2.如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是由③________、④______和⑤核膜、核孔、核基质等构成的。
(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②____。核糖体的形成与图中____(填序号)结构有关。
(3)细胞核的核膜是由_____层膜组成,其外层膜与①________膜相连,从而加强了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染色质
核仁
核孔

2
内质网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

1.变形虫切割实验
(1)实验过程
梳理 教材新知
(2)实验结论:               。
生长、分裂、摄食
细胞核可以调控细胞的代谢过程
2.伞藻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可分为  、  和假根三个部分,不同类型的伞藻,  的形态也不同。
3.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不仅控制细胞的     ,也控制生物体的     ,是___
       的调控中心。
4.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1)模型模拟的是被研究事物(原型)的结构形态、生理形态或运动形态,是原型的某个表征和特征,也是对原型的   和   。模型不再包括原型的     ,但能体现原型的     。



代谢过程
遗传性状

胞代谢和遗传
抽象
概括
全部特征
本质特征
(2)物理模型就是根据相似原理,把真实事物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制成的。它可以模拟真实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我们制作的_________________
   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真核细胞亚显微
结构
(1)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不会死亡(  )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
(3)用橡皮泥捏成的线粒体属于物理模型(  )
(4)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
×
×


探究 核心知识
任务二:分析细胞核的功能
1.现有两种类型的伞藻,一种是伞形帽伞藻,另一种是菊花形帽伞藻。为了探究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某人用伞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两种伞藻的伞帽和伞柄分别剪掉,留下假根。
②将伞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上。
③将嫁接后的伞藻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在伞形帽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菊花形伞帽。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是一个不完整的实验,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为
     。
将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
(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细胞核(排除假根中细胞质的影响)的作用,除上述实验外,还可以通过移植细胞核来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A组:将菊花形帽伞藻假根中的细胞核移出,并移入去掉伞帽和细胞核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中。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伞形帽伞藻假根中的细胞核移出,并移入去掉伞帽和细胞核的
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中
(3)预测实验现象
A组:                  。
B组:                  。
(4)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在伞形帽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菊花形帽
在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伞形帽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调控中心
2.细胞切割实验
(1)如果你是研究者,该怎样描述表中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时间/d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0 100 100
1 81 79
2 62 78
3 20 77
4 0 74
10 0 67
30 0 65
提示 结果:与有核部分相比,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存活个数更少(或减少的速度更快),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细胞了。结论:细胞核是活细胞所必需的结构。
(2)有人质疑这位生物学家,要求他对这么多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请你尝试为这位生物学家做出解释。
提示 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死亡。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核心归纳
项目 存活时间 原因分析
单独的 细胞核 很快死亡 缺乏细胞质提供的营养和能量
单独的 细胞质 存活一段时间后死亡 细胞质中由细胞核控制合成的物质在一段时间内仍可发挥作用
细胞核+ 细胞质 正常生活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落实 思维方法
3.(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科学家已知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假根中的细胞核控制,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如图表示其中的一组。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乙的伞柄
 移植到甲的假根上
B.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
 主要与假根有关
C.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
D.实验表明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由细胞核控制其帽形

由题图可知,本实验是将甲的伞柄移植到
乙的假根上,则另一组应该将乙的伞柄移
植到甲的假根上,A正确;
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
细胞核有关,但不能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以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的伞帽形状,B、C正确;
本实验不能直接证明细胞核控制其帽形,还需要进一步验证,D错误。
4.如图表示变形虫的切割和核移植实验。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调控中心
C.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D.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细胞生存的基础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一 细胞核的结构
1.细胞核中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是
A.核膜 B.染色体(质)
C.核仁 D.核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通常与内质网膜相连
B.核孔有选择地控制物质进出,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染色质与染色体在形态转化的同时伴随成分的变化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相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结合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所代表的结构含两层磷脂分子,④可与③
 直接相连
B.若②被破坏,则该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将不
 能正常进行
C.核孔的数量会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的不同而改变
D.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

③是核膜,为双层膜,含4层磷脂分子,A
错误;
②是核仁,与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加工
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将
导致蛋白质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
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核孔数量也不同,代谢旺盛时,核孔数量较多,C正确;
①为染色质,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二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
4.(2024·宿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A.遗传物质贮存的场所
B.细胞代谢的中心
C.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B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泰州高一检测)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图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
 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
 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一切性状的发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析题图可知,单细胞生物c的细胞
核来自单细胞生物a,单细胞生物c
表现出的性状与单细胞生物a相同,
单细胞生物b经人工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间仍为单细胞生物b。
可见,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一切性状的发生,A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4·南京高一期中)伞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帽形为伞形帽,②的帽形为菊花
 形帽
B.新长出的伞帽与提供伞柄的伞藻的伞帽相同
C.上述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细胞的代谢
D.上述实验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与假根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为伞形帽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
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帽,②为菊
花形帽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的假根
上,长出伞形帽,A错误;
新长出的伞帽与提供假根的伞藻的伞帽相同,B错误;
题述实验只能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与假根有关,不能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细胞的代谢,C错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只是发育得比b慢一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
 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形成对照
D.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
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
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A正确;
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不能证明细胞核与细胞寿命的关系,B错误;
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C正确;
实验①中,a部分无核不分裂也不能长大,与b有核部分对照,因此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三 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8.以下是某小组制作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实物模型的描述,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
B.在核膜和细胞质膜之间放置内质网
C.细胞核核膜用双层膜表示,上面有孔洞表示核孔
D.将中心体放置于细胞核附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4·徐州高一期末)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上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
B.房颤可能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不一定相同
D.蛋白质、RNA等可以随意通过核孔进出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核膜为双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A正确;
由题意可知,房颤的致病机制是核孔上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因此房颤可能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正确;
人不同细胞的代谢强弱不一定相同,因此核孔数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说明核孔复合物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如图为变形虫去核和核移植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去细胞核的变形虫单独培养不久死亡,
 说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其生存的基础
B.该实验说明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
 变形虫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C.变形虫的细胞核是其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该实验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实验图可知,把去细胞核的变形虫单
独培养不久死亡,说明离开细胞核,细
胞质不能长久存活,说明细胞结构的完
整性是其生存的基础,A正确;
该实验说明细胞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需要保持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完整性,B错误;
该实验将细胞核取出后,又进行了细胞核的植入实验,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多选)(2023·南通高一期中)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三个双层膜结构,①和②表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
 过的小孔
B.甲、乙、丙中都含有DNA
C.甲和乙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D.②可以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丙



甲表示线粒体,乙表示叶绿体,丙表示细胞核,这三种双层膜结构中,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即核孔),但②(核仁)不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多选)(2023·宿迁高一月考)研究者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质时,发现染色质其实是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使用水解DNA的酶处理上述结构后,“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但是“珠子”还在;若使用水解蛋白质的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
C.染色质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珠子”是DNA,“连线”是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多选)(2024·宿迁高一期中)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B.代谢越旺盛的细胞,NPC数量越少
C.NPC只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D.NPC对于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的进出有选择作用,
 并且消耗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外膜与内质网膜相连,A正确;
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代谢越旺盛的细胞,NPC数量越多,B错误;
NPC具有选择透过性,不仅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一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C错误;
NPC是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故其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c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________结构,图甲中a所示的结构由_____层膜构成。
亚显微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a表示核膜,具有2层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图甲中b所示结构是______。
核孔
图甲中b所示结构是核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图甲中[d]______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核仁
与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
的形成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__,检测②用________试剂。
DNA分子
双缩脲
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表示DNA分子,检测②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中。
线粒体
图乙中①DNA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染色体上外,还分布在线粒体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期末)如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2)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_____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标记法
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
交换和信息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部决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析题图可知,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但放射性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尾部决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核核
膜中的蛋白质成分。
③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
白质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④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鸡卵清蛋白稀释液、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⑤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2 mL鸡卵清蛋白稀释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⑥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试管中_______
_____,乙试管中__________,则说明核膜中含有蛋白质。
产生
紫色
产生紫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题意可知,要设计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则实验课题是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实验原理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第4课时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2.阐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一、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
1.生物膜的概念:在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核膜等膜结构,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基本相似,它们都称为生物膜。
2.分泌蛋白的运输和释放过程
如图是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完成图示并思考下列问题:
(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运输途径
核糖体: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______
 ↓
________:进行初步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囊泡
____________: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小泡
____________: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________。
3.细胞器膜的功能
判断正误
(1)生物膜包括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
(2)胰岛素和性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
(3)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  )
(4)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  )
(5)分泌蛋白的多肽链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  )
(6)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是它们在功能上能够相互协调的基础(  )
(7)细胞内的酶必须附着在膜上,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
任务一: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过程
资料1 科学家在探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运输、分泌蛋白质途径的经典实验: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由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质膜内侧的小泡中,再后来出现在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资料2 信号肽假说认为,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短肽即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机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解,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运用了什么技术方法,通过控制什么来探究3H标记亮氨酸的转移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选择亮氨酸作为同位素3H的标记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资料1中实验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据此推测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资料1和资料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
如图甲、乙是该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膜面积的变化图,依据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分析①②③代表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的比较
比较项目 胞内蛋白 分泌蛋白
合成 场所 游离核糖体 最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当一段肽链合成后,它们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完成肽链的合成
作用场所 细胞内 细胞外
实例 血红蛋白、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消化酶、抗体、胰岛素
拓展延伸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和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
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1.(2023·江苏如皋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和小泡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B.若无其他细胞器的参与,则图示过程一般不能正常进行
C.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细胞器2上开始的
D.完成图示过程,细胞器3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2.(多选)胰岛素分子含有两条肽链。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
①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前胰岛素原的起始肽段→②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连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③在其上继续合成肽链并切掉起始肽段、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并转移到高尔基体→④在高尔基体中切除中间一段肽链,形成由2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游离核糖体与胰岛素的合成有关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之间通过囊泡(小泡)联系
C.高尔基体对肽链的加工过程消耗了水分子
D.胰岛素分子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1.细胞的分类:根据细胞内有无由__________包被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原核细胞
(1)原核细胞________生物。
(2)常见类型


(3)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
①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由________包被的细胞核,有________。
②拟核内有环状的________分子。
判断正误
(1)真菌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3)植物细胞、真菌与细菌都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
(4)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体存在(  )
(5)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该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
任务三: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
观察下列七幅图,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原核生物有哪些?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原体与细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带“菌”字的都是细菌吗?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不 同 点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细胞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 有核膜,核内有染色体
生物 类群 放线菌、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菌、动物、植物
统一性 都有细胞质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生物类型的判断方法
(1)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包括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和真核单细胞藻类(如甲藻、衣藻)等。
(2)细胞群体≠多细胞生物体:如我们在水体看到的蓝细菌实际上是单细胞蓝细菌的细胞群体。
(3)识名巧辨生物类型
3.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的热温泉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嗜热好氧杆菌,内含大量叶绿素,能与其他细菌争夺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该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该菌和蓝细菌都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D.该菌与口腔上皮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4.(2024·常州高一期中)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其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动物细胞相比,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B.肺炎支原体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C.与细菌相比,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
D.肺炎支原体和蓝细菌细胞质中都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答案精析
一、
梳理教材新知
1.细胞质膜 细胞器膜
2.核孔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细胞质膜 (2)肽链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质膜 (3)线粒体
3.(1)附着位点 (2)干扰 同时 高效 有序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探究核心知识
任务一
(1)科学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控制时间来探究3H标记亮氨酸的转移途径。
(2)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不能自身合成。
(3)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颗粒。
(4)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等结构。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加工,再由小泡运输到细胞质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任务二
图甲中①代表内质网、②代表高尔基体、③代表细胞质膜;图乙中①代表内质网、②代表细胞质膜、③代表高尔基体。
落实思维方法
1.C [囊泡来自内质网,完成蛋白质的粗加工,小泡来自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所以囊泡和小泡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图示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才能正常进行,B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开始的,细胞器2是内质网,C错误;完成图示过程,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D正确。]
2.ABC [根据题意可知,在粗面内质网中切掉了起始肽段,因此胰岛素分子中不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D错误。]
二、
梳理教材新知
1.核膜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2.(1)原核 (2)①腐生 寄生 异养 ②大 藻蓝 叶绿
自养 (3)①核膜 拟核 ②DNA
判断正误
(1)× (2)√ (3)× (4)× (5)×
探究核心知识
(1)原核生物有细菌、蓝细菌、支原体。它们都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支原体无细胞壁。
(3)不一定都是细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为真核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都是指细菌(如大肠杆菌、醋酸杆菌、肺炎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
落实思维方法
3.B
4.B [肺炎支原体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肺炎支原体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细胞质中都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共75张PPT)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
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2.阐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内容索引
一、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课时对点练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

1.生物膜的概念:在真核细胞中,     、     和核膜等膜结构,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基本相似,它们都称为生物膜。
2.分泌蛋白的运输和释放过程
如图是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完成图示并思考下列问题:
梳理 教材新知
细胞质膜
细胞器膜
核孔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细胞质膜
(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运输途径
核糖体: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_____
 ↓
    :进行初步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囊泡
     :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小泡
     :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
肽链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质膜
线粒体
3.细胞器膜的功能
附着位点
干扰
同时
高效
有序
(1)生物膜包括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
(2)胰岛素和性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
(3)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  )
(4)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  )
(5)分泌蛋白的多肽链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  )
(6)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是它们在功能上能够相互协调的基础(  )
(7)细胞内的酶必须附着在膜上,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
×
×
×
×
×

×
任务一: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过程
资料1 科学家在探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运输、分泌蛋白质途径的经典实验: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由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质膜内侧的小泡中,再后来出现在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探究 核心知识
资料2 信号肽假说认为,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短肽即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机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解,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运用了什么技术方法,通过控制什么来探究3H标记亮氨酸的转移途径?
提示 科学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控制时间来探究3H标记亮氨酸的转移途径。
(2)为什么选择亮氨酸作为同位素3H的标记物?
提示 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不能自身合成。
(3)以下是资料1中实验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据此推测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提示 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颗粒。
(4)综合资料1和资料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
提示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等结构。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加工,再由小泡运输到细胞质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任务二: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
如图甲、乙是该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膜面积的变化图,依据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分析①②③代表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提示 图甲中①代表内质网、②代表高尔基体、③代表细胞质膜;图乙中①代表内质网、②代表细胞质膜、③代表高尔基体。
核心归纳
1.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的比较
比较项目 胞内蛋白 分泌蛋白
合成 场所 游离核糖体 最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当一段肽链合成后,它们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完成肽链的合成
作用场所 细胞内 细胞外
实例 血红蛋白、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消化酶、抗体、胰岛素
拓展延伸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和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
核心归纳
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1.(2023·江苏如皋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和小泡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
 构不同
B.若无其他细胞器的参与,则图示
 过程一般不能正常进行
C.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细胞器2上开始的
D.完成图示过程,细胞器3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落实 思维方法

囊泡来自内质网,完成蛋白质的粗
加工,小泡来自高尔基体,对蛋白
质进行进一步加工,所以囊泡和小
泡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A
正确;
图示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才能正常进行,B正确;
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开始的,细胞器2是内质网,C错误;
完成图示过程,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D正确。
2.(多选)胰岛素分子含有两条肽链。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
①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前胰岛素原的起始肽段→②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连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③在其上继续合成肽链并切掉起始肽段、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并转移到高尔基体→④在高尔基体中切除中间一段肽链,形成由2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游离核糖体与胰岛素的合成有关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膜之间通过囊泡(小泡)联系
C.高尔基体对肽链的加工过程消耗了水分子
D.胰岛素分子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



根据题意可知,在粗面内质网中切掉了起始肽段,因此胰岛素分子中不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D错误。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1.细胞的分类:根据细胞内有无由   包被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___
    和     。
2.原核细胞
(1)原核细胞    生物。
梳理 教材新知
核膜

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
(2)常见类型

腐生
寄生
异养


藻蓝
叶绿
自养
(3)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
①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由   包被的细胞核,有   。
②拟核内有环状的   分子。
核膜
拟核
DNA
(1)真菌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3)植物细胞、真菌与细菌都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  )
(4)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体存在(  )
(5)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该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
×

×
×
×
探究 核心知识
任务三: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
观察下列七幅图,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原核生物有哪些?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提示 原核生物有细菌、蓝细菌、支原体。它们都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支原体与细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提示 支原体无细胞壁。
(3)带“菌”字的都是细菌吗?并说明理由。
提示 不一定都是细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为真核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都是指细菌(如大肠杆菌、醋酸杆菌、肺炎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
核心归纳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不 同 点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细胞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核心归纳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 同 点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 有核膜,核内有染色体
生物 类群 放线菌、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菌、动物、植物
统一性 都有细胞质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核心归纳
2.生物类型的判断方法
(1)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包括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和真核单细胞藻类(如甲藻、衣藻)等。
核心归纳
(2)细胞群体≠多细胞生物体:如我们在水体看到的蓝细菌实际上是单细胞蓝细菌的细胞群体。
(3)识名巧辨生物类型
落实 思维方法
3.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的热温泉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嗜热好氧杆菌,内含大量叶绿素,能与其他细菌争夺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该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该菌和蓝细菌都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D.该菌与口腔上皮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该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DNA裸露存在,没有染色体,A错误;
该菌和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含有核糖体,C错误;
该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最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
4.(2024·常州高一期中)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其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动物细胞相比,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B.肺炎支原体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C.与细菌相比,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
D.肺炎支原体和蓝细菌细胞质中都只有核糖
 体这一种细胞器

肺炎支原体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肺炎支原体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细胞质中都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一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
1.将含有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某动物细胞中,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H的蛋白质。3H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时不经过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囊泡

分泌蛋白形成时不经过线粒体,线粒体只是为其提供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如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该过程合成的物质最可能是
A.呼吸酶 B.核酸
C.性激素 D.唾液淀粉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4·徐州高一期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3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早在细胞器a上合成
B.细胞器a、b可通过囊泡发生膜的转换
C.细胞器c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此实验说明细胞器在功能上具有密切的关系

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早在细胞器a(核糖体)上
合成,A正确;
核糖体无膜结构,不能形成囊泡,B错误;
高尔基体具有加工和转运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4·苏州高一期末)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某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先在游离核糖体中开始多肽
 链的合成
B.转移到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继续
 合成肽链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D.上述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最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
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一段肽链合
成后,它们才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
续完成肽链的合成,并且边合成边转
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B正确;
经过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既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分泌蛋白),也有可能是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发菜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乳酸菌 ⑧大肠杆菌 ⑨金黄色葡萄球菌 ⑩支原体
A.①⑦⑧⑨⑩ B.①②⑥⑧⑨
C.①③④⑦⑩ D.①②⑥⑦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蓝细菌(属蓝细菌门,颤蓝细菌科)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有关绿藻和螺旋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藻和螺旋蓝细菌都是具有叶绿体的自养型生物
B.绿藻和螺旋蓝细菌都有核糖体、中心体、DNA
C.绿藻有核膜、染色体等,螺旋蓝细菌没有核膜但有染色体
D.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绿藻和螺旋蓝细菌大量繁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螺旋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错误;
绿藻有核糖体、中心体、DNA ,螺旋蓝细菌有核糖体、DNA,没有中心体,B错误;
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有核膜和染色体,而螺旋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下列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有磷脂成分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青霉素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青霉素能破坏乳酸菌的细胞壁,不能破坏酵母菌的细胞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质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斯特氏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核酸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INIC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C.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D.食物通过高温蒸煮可以减少人患脑膜炎的概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李斯特氏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
INIC蛋白是细菌的蛋白质,细菌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B错误;
食物通过高温蒸煮可以灭菌,可减少人患脑膜炎的概率,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淮阴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图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均含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a、b、c、d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C.b、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b、c、d均具有细胞壁,且细胞壁的成分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为病毒,无细胞结构,b为原核
生物,不含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为真核生物,d为真核细胞,c、
d均含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b、c、d均能进行细胞呼吸,B错误;
b、c、d均具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不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 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N细胞含有叶绿体;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N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
C.N、P细胞一般均具有DNA和 RNA
D.M、P细胞一定取材于异养型生物

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N细胞为绿色植物细胞,其遗传物质为DNA,彻底水解的碱基有4种(A、G、C、T),B错误;
N、P细胞均为细胞生物,细胞生物一般均具有DNA和 RNA两种核酸,C正确;
M细胞是原核生物,绝大多数是异养型,少数是自养型,P细胞是动物细胞,取材于异养型生物,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多选)(2024·常州高一期中)乳铁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如图为乳铁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戊可为甲中的脱水缩合提供能量
B.乙与丙在结构上能直接相连
C.甲、乙、丁膜的组成成分相似
D.丙、戊表示的细胞器均具有两层膜



由题图可知,戊有DNA,因此
戊为线粒体,可以为整个过程
供能,A正确;
乙为内质网,丙为高尔基体,它们在结构上不直接相连,是通过囊泡连接的,B错误;
甲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丁为细胞质膜,乙、丁的组成成分相似,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C错误;
丙只有一层膜,戊有两层膜,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多选)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④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③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做进一
 步修饰加工
C.③→④→⑤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
D.①→②→③→④→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线粒体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与加工,只是提供能量,故放射性
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A错误;
③(高尔基体)→④(囊泡)→⑤(细胞
质膜),该过程涉及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C正确;
①→②→③→④→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多选)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蓝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酵母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C.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真核细胞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虽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没有拟核,B错误;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于细胞质中,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盐城中学高一检测)科学家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及局部放大示意图,COP Ⅰ、COP Ⅱ 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法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和释放过程,该过程除图中所示结构外还需要细胞器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参与。
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同位素标记
线粒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COP Ⅱ具膜小泡负责从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COP 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质网
内质网(甲)、
高尔基体(乙)、细胞质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研究发现,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如果具有特定的信号序列,将引导多肽进入甲结构,而乙结构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该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序列在内
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若“囊泡丙”内的“货物”为_______,由此推测“囊泡丙”结构是溶酶体,其分解后产物将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分泌小泡”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答出两类物质);除了上述这两类蛋白质外,“囊泡丁”运输的“货物”可能为________。
水解酶
 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答出两类物质即可)
膜蛋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图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质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4·南通高一检测)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必须在________内才能进行。
C
活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中最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其生活和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色素),因此它是一类营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B
蓝细菌
叶绿素和藻蓝素
自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它是一类营自养生活的生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图中A、B细胞的DNA主要位于______,它们的细胞结构与D细胞结构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拟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中A为细菌,B为蓝细菌,二者都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它们的DNA主要位于拟核,图中D为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D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作业8 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第1~8题,每题5分;第9~12题,每题6分,共64分。
题组一 细胞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2024·宿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科学家们对细胞质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或假说错误的是(  )
A.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B.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是其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质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通过发现细胞质膜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质膜中还附有蛋白质
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质膜是清晰的“暗—明—暗”结构,认为细胞质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2.某研究小组用化学提纯法分离出了细胞质膜的各组成成分,将其中某组分分成两组,甲组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乙组加入斐林试剂并隔水加热,出现砖红色。根据细胞质膜的组成,该成分最可能是(  )
A.蛋白质 B.多糖
C.糖脂 D.糖蛋白
3.(2024·苏州高一期末)如图是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B.②的双层分布构成了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
C.③在细胞质膜上大多数是不流动的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③的种类和数量往往越多
4.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质膜结构特点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
B.免疫细胞识别异常细胞并紧密接触
C.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
D.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
题组二 细胞质膜的功能
5.(2024·淮安高一期末)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些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直接证明了细胞质膜具有(  )
A.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D.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转化
6.细胞质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B.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易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7.如图表示细胞质膜的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8.(2024·扬州中学高一月考)蜜蜂将桃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后,会出现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结合的现象。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质膜(  )
A.具有全透性
B.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9.(2024·常州高一调研)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的抗体分别标记两种细胞,一段时间后两种荧光抗体能在杂种细胞质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结构相同
B.若将细胞放在20 ℃条件下,则细胞不发生融合
C.该实验可体现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用激光照射上述细胞某一区域使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区域荧光可能逐渐恢复
10.(2023·镇江高一期中)研究发现某种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源于宿主细胞质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糖蛋白S存在于细胞质膜上
B.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
C.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质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高温使该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11.(多选)(2023·海安高级中学高一月考)紫杉醇是目前发现的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它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药物包封于具有类细胞结构的脂质体微粒中而形成的微型囊泡,它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体膜和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差别不大
B.脂质体的主要脂质成分是磷脂,可能含有少量的胆固醇
C.脂质体与细胞质膜发生融合,依赖于膜结构的一定的流动性
D.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癌细胞融合后释放药物抑制其增殖
12.(多选)下列关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蛋白质在细胞质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D.细菌和真菌细胞壁的成分不相同
13.(16分)如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____,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的运输到达B________。
(2)C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________。
(3)E是____________,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质膜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B细胞质膜与D细胞质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4.(20分)(2024·常州高一检测)如图甲表示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脂筏是动物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的一种)的微结构域,它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如图乙)。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膜的信号转导有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模型属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其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结构②是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2)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除磷脂和蛋白质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所示结构中,可以根据__________判断细胞质膜的内外侧。科学家曾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质膜中的胆固醇,将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膜上原先被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这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填“促进”或“限制”)作用。
(4)脂质体可以将药物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图丙的______(填序号)处,其中的向导分子可以识别、结合靶细胞质膜的______________,实现定位功能。
答案精析
1.A [欧文顿采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做了上万次实验,证明细胞质膜是由脂质构成的,A错误。]
2.D
3.C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而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所以①(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③(蛋白质)在细胞质膜上大多数是流动的,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③(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往往越多,D正确。]
4.B [免疫细胞识别异常细胞并紧密接触是依赖细胞能进行信息交流的作用,没有体现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故选B。]
5.B
6.D [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细胞壁,D错误。]
7.B 8.B
9.D [细胞质膜的功能由细胞质膜的膜蛋白决定,而人和鼠的细胞质膜功能不相同,故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结构不相同,A错误;若将细胞放在20 ℃条件下,由于温度下降,则细胞融合的速率下降,B错误;科学家通过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用激光照射题述细胞某一区域使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区域荧光可能逐渐恢复,这说明被荧光标记的抗体在运动,证明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10.A
11.BCD [脂质体膜与细胞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A错误;紫杉醇脂质体作为紫杉醇药物载体,与癌细胞融合后释放紫杉醇,紫杉醇能抑制癌细胞增殖,D正确。]
12.AB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如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错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磷壁酸等,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D正确。]
13.(1)信号分子(激素) 血液 靶细胞 (2)糖蛋白 信号(或信息) (3)胞间连丝 (4)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蛋白质
解析 (1)图甲所示的细胞通讯中,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A信号分子(激素),该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B(靶细胞),并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代谢变化。(2)C是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信号,实现两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E表示相邻植物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即胞间连丝,其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的细胞,是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4)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质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故B细胞质膜与D细胞质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4.(1)流动镶嵌 ①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信息交流 (2)糖类和胆固醇 (3)脂筏(或糖链) 限制 (4)① 特异性受体
解析 (2)动物细胞质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其次还含有少量糖类和胆固醇。(3)图乙为脂筏结构,可以根据脂筏或糖链判断细胞质膜的内外侧,脂筏和糖链所在一侧为外侧。由题意可知,除去胆固醇后,膜上原先被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蛋白质分子运动加快,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限制作用。(4)由图丙可知,脂质体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根据其结构可知,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图丙的①(疏水区)处,向导分子通过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实现定位功能。作业9 结构与功能独特的细胞器
第1~6题,每题5分;第7~13题,每题6分,共72分。
题组一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多种与新陈代谢有关的酶
B.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D.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2.图甲为磷脂分子,该物质在图乙的哪些细胞器中含有(  )
A.a、b、c、d、e B.b、c、d、e
C.a、c、d、e D.a、b、c、d
3.(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②是线粒体,为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为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④是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2024·宿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和花,成为不朽名句。此处“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
A.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液泡和叶绿体
5.(2024·温州高一检测)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  )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6.(2024·南京高一期末)不同植物细胞内液泡大小、形状、颜色存在差异。以下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B.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
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成分
D.植物细胞保持挺立状态与液泡有关
题组二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7.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临时玻片标本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B.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C.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
8.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漱口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B.用生理盐水溶解健那绿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两层磷脂分子
9.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10.(2023·南通高一检测)从某种动物的胰腺细胞中分离出X、Y、Z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X 61 0 39
Y 67 20 微量
Z 59 41 0
A.细胞器X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细胞器Z可能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有关
C.细胞器Y具有双层膜结构
D.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11.(多选)如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表示双层膜的细胞器,则a、c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
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12.(多选)(2024·无锡高一期中)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含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B.胃腺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睾丸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直接参与雄性激素的合成
D.精子尾部含丰富的线粒体,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13.(多选)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健那绿染色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观察叶绿体时最好选用所含叶绿体多而大的细胞
C.在光学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
D.可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观察线粒体
14.(18分)(2024·连云港高一期末)图甲、乙是2类不同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与图甲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有______(填编号)。
(2)在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填编号);能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供应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编号),它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图中⑤表示内质网,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和______的场所。
(3)图甲、乙共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其在图甲中的功能是参与______________的形成。
15.(10分)叶绿体、线粒体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细胞器,而植物体同时含有这两种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植物细胞来说,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最多有________种。
(2)研究表明光照强度会影响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人对此作出假设:
假设一:光照强度影响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
假设二:光照强度影响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请根据探究目的,完成下列实验:
以某山地向阳坡、背阳坡种植的某品种的菠菜为实验材料。
①等菠菜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阳坡A和背阳坡B的菠菜叶为实验材料。
②制作菠菜叶A和B的临时玻片标本,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③观察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结果: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假设一;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假设二。
答案精析
1.D [活细胞内,细胞质基质呈不断流动的状态,D错误。]
2.D
3.A [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
4.C [“绿肥红瘦”中的“绿”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红”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C符合题意。]
5.A
6.A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例如根尖分生区细胞,A错误;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与液泡中的色素有关,B正确。]
7.B [该实验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B错误。]
8.D [使用高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中,漱口是为了避免食物残渣对本实验的影响,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正确;配制健那绿染色液时使用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B正确;健那绿染色液可以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正确;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线粒体的两层膜及磷脂双分子层结构,D错误。]
9.D
10.D [细胞器X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含有脂质,说明该细胞器不具有膜结构,应该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细胞器Z含有脂质,具有膜结构,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其中溶酶体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B正确;细胞器Y含有脂质,具有膜结构,含微量核酸,可能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用健那绿染色液染色后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
11.ACD [含有两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则a、c是叶绿体和线粒体,A正确;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因此若b表示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则a、c不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因此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C正确;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无膜结构,因此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正确。]
12.AD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雄性激素是由睾丸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因此睾丸细胞含丰富的内质网,C错误。]
13.BC
14.(1)动物 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中心体 ⑨⑩ (2)③④⑨ ④ 有氧呼吸 脂质 (3)高尔基体 细胞壁
解析 (1)图乙为动物细胞,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乙)与高等植物细胞(甲)相比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中心体。若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有⑨(叶绿体)、⑩(大液泡)。(2)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在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③(细胞核)、④(线粒体)和⑨(叶绿体);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供应能量,⑤(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3)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有关,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5.(1)两 (2)①海拔、长势、部位均一致 ③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和颜色 ④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明显不同 细胞中的叶绿体颜色明显不同作业10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第1~8题,每题5分;第9~13题,每题6分,共70分。
题组一 细胞核的结构
1.细胞核中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是(  )
A.核膜 B.染色体(质)
C.核仁 D.核孔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通常与内质网膜相连
B.核孔有选择地控制物质进出,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染色质与染色体在形态转化的同时伴随成分的变化
3.结合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所代表的结构含两层磷脂分子,④可与③直接相连
B.若②被破坏,则该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C.核孔的数量会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的不同而改变
D.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
题组二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调控中心
4.(2024·宿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A.遗传物质贮存的场所
B.细胞代谢的中心
C.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2023·泰州高一检测)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图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一切性状的发生
6.(2024·南京高一期中)伞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帽形为伞形帽,②的帽形为菊花形帽
B.新长出的伞帽与提供伞柄的伞藻的伞帽相同
C.上述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细胞的代谢
D.上述实验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与假根有关
7.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只是发育得比b慢一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形成对照
D.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题组三 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8.以下是某小组制作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实物模型的描述,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
B.在核膜和细胞质膜之间放置内质网
C.细胞核核膜用双层膜表示,上面有孔洞表示核孔
D.将中心体放置于细胞核附近
9.(2024·徐州高一期末)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上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
B.房颤可能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不一定相同
D.蛋白质、RNA等可以随意通过核孔进出细胞
10.如图为变形虫去核和核移植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去细胞核的变形虫单独培养不久死亡,说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其生存的基础
B.该实验说明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变形虫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C.变形虫的细胞核是其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该实验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
11.(多选)(2023·南通高一期中)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三个双层膜结构,①和②表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
B.甲、乙、丙中都含有DNA
C.甲和乙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D.②可以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丙
12.(多选)(2023·宿迁高一月考)研究者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质时,发现染色质其实是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使用水解DNA的酶处理上述结构后,“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但是“珠子”还在;若使用水解蛋白质的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
C.染色质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珠子”是DNA,“连线”是蛋白质
13.(多选)(2024·宿迁高一期中)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B.代谢越旺盛的细胞,NPC数量越少
C.NPC只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D.NPC对于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的进出有选择作用,并且消耗能量
14.(16分)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c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________结构,图甲中a所示的结构由________层膜构成。
(2)图甲中b所示结构是__________。
(3)图甲中[d]________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______,检测②用____________试剂。
(5)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______中。
15.(14分)(2023·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期末)如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________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决定。
(4)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质成分。
③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④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鸡卵清蛋白稀释液、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⑤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2 mL鸡卵清蛋白稀释液。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⑥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试管中__________,乙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核膜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精析
1.B
2.D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相同,D错误。]
3.A
4.B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B符合题意。]
5.A [分析题图可知,单细胞生物c的细胞核来自单细胞生物a,单细胞生物c表现出的性状与单细胞生物a相同,单细胞生物b经人工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间仍为单细胞生物b。可见,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一切性状的发生,A符合题意。]
6.D [①为伞形帽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帽,②为菊花形帽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的假根上,长出伞形帽,A错误;新长出的伞帽与提供假根的伞藻的伞帽相同,B错误;题述实验只能说明伞藻的伞帽形状与假根有关,不能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细胞的代谢,C错误,D正确。]
7.B
8.D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D错误。]
9.D [核膜为双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A正确;由题意可知,房颤的致病机制是核孔上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因此房颤可能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正确;人不同细胞的代谢强弱不一定相同,因此核孔数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说明核孔复合物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D错误。]
10.B
11.ABC [甲表示线粒体,乙表示叶绿体,丙表示细胞核,这三种双层膜结构中,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即核孔),但②(核仁)不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12.BCD
13.BCD [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外膜与内质网膜相连,A正确;核孔复合物(NPC)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代谢越旺盛的细胞,NPC数量越多,B错误;NPC具有选择透过性,不仅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一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C错误;NPC是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故其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错误。]
14.(1)亚显微 2 (2)核孔 (3)核仁 与核糖体中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DNA分子 双缩脲
(5)线粒体
解析 (1)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a表示核膜,具有2层膜。(2)图甲中b所示结构是核孔。(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表示DNA分子,检测②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5)图乙中①DNA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染色体上外,还分布在线粒体中。
15.(1)同位素标记法 (2)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尾 (4)①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⑥产生紫色 产生紫色作业11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第1~3题,每题4分;第4~13题,每题5分,共62分。
题组一 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
1.将含有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某动物细胞中,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H的蛋白质。3H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时不经过(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囊泡
2.如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该过程合成的物质最可能是(  )
A.呼吸酶 B.核酸
C.性激素 D.唾液淀粉酶
3.(2024·徐州高一期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3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早在细胞器a上合成
B.细胞器a、b可通过囊泡发生膜的转换
C.细胞器c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此实验说明细胞器在功能上具有密切的关系
4.(2024·苏州高一期末)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某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先在游离核糖体中开始多肽链的合成
B.转移到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继续合成肽链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D.上述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题组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发菜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乳酸菌 ⑧大肠杆菌 ⑨金黄色葡萄球菌 ⑩支原体
A.①⑦⑧⑨⑩ B.①②⑥⑧⑨
C.①③④⑦⑩ D.①②⑥⑦⑧
6.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蓝细菌(属蓝细菌门,颤蓝细菌科)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有关绿藻和螺旋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藻和螺旋蓝细菌都是具有叶绿体的自养型生物
B.绿藻和螺旋蓝细菌都有核糖体、中心体、DNA
C.绿藻有核膜、染色体等,螺旋蓝细菌没有核膜但有染色体
D.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绿藻和螺旋蓝细菌大量繁殖
7.下列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有磷脂成分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青霉素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8.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质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斯特氏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核酸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INIC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C.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D.食物通过高温蒸煮可以减少人患脑膜炎的概率
9.(2023·淮阴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图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均含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a、b、c、d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C.b、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b、c、d均具有细胞壁,且细胞壁的成分相同
10.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 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N细胞含有叶绿体;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N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
C.N、P细胞一般均具有DNA和 RNA
D.M、P细胞一定取材于异养型生物
11.(多选)(2024·常州高一期中)乳铁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如图为乳铁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戊可为甲中的脱水缩合提供能量
B.乙与丙在结构上能直接相连
C.甲、乙、丁膜的组成成分相似
D.丙、戊表示的细胞器均具有两层膜
12.(多选)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④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③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做进一步修饰加工
C.③→④→⑤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
D.①→②→③→④→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3.(多选)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蓝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酵母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C.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真核细胞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14.(22分)(2023·盐城中学高一检测)科学家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及局部放大示意图,COP Ⅰ、COP Ⅱ 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法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和释放过程,该过程除图中所示结构外还需要细胞器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参与。
(3)COP Ⅱ具膜小泡负责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COP 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如果具有特定的信号序列,将引导多肽进入甲结构,而乙结构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该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囊泡丙”内的“货物”为________,由此推测“囊泡丙”结构是溶酶体,其分解后产物将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分泌小泡”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答出两类物质);除了上述这两类蛋白质外,“囊泡丁”运输的“货物”可能为________。
(7)图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质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6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色素),因此它是一类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3)图中A、B细胞的DNA主要位于____________,它们的细胞结构与D细胞结构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C [分泌蛋白形成时不经过线粒体,线粒体只是为其提供能量。]
2.D 3.B
4.C [最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一段肽链合成后,它们才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完成肽链的合成,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B正确;经过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既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分泌蛋白),也有可能是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C错误。]
5.A 6.D
7.D [青霉素能破坏乳酸菌的细胞壁,不能破坏酵母菌的细胞壁,D错误。]
8.B [李斯特氏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INIC蛋白是细菌的蛋白质,细菌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B错误;食物通过高温蒸煮可以灭菌,可减少人患脑膜炎的概率,D正确。]
9.C
10.C [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N细胞为绿色植物细胞,其遗传物质为DNA,彻底水解的碱基有4种(A、G、C、T),B错误;N、P细胞均为细胞生物,细胞生物一般均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正确;M细胞是原核生物,绝大多数是异养型,少数是自养型,P细胞是动物细胞,取材于异养型生物,D错误。]
11.BCD [由题图可知,戊有DNA,因此戊为线粒体,可以为整个过程供能,A正确;乙为内质网,丙为高尔基体,它们在结构上不直接相连,是通过囊泡连接的,B错误;甲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丁为细胞质膜,乙、丁的组成成分相似,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C错误;丙只有一层膜,戊有两层膜,D错误。]
12.AD [线粒体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只是提供能量,故放射性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A错误;③(高尔基体)→④(囊泡)→⑤(细胞质膜),该过程涉及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C正确;①→②→③→④→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13.ABD
14.(1)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同位素标记 线粒体 (3)内质网 (4)内质网(甲)、高尔基体(乙)、细胞质膜 (5)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 (6)水解酶 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答出两类物质即可) 膜蛋白 (7)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15.(1)C 活细胞 (2)B 蓝细菌 叶绿素和藻蓝素 自养
(3)拟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 (1)图中最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其生活和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它是一类营自养生活的生物。(3)图中A为细菌,B为蓝细菌,二者都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它们的DNA主要位于拟核,图中D为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D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