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二学期“南太湖”联盟 3 月联考
高一地理学科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北京某学生于 2024 年 12 月 4 日(初四)进行月相观测。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日最适宜观测月相的时间为( )
A. 06:00 B. 12:00 C. 18:00 D. 24:00
2. 下图中符合该学生观察所到的月相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
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
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④坡是( )
A. 迎水坡,流速快 B. 背水坡,流速慢 C. 背水坡,流速快 D. 迎水坡,流速慢
4. 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上游移动 B. 向下游移动 C. 维持原地 D. 往复摆动
高原季风是由于高原冬、夏季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的季节性环流。其中最典型的高原季风位于青藏高
原,青藏高原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环流产生显著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面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完
成下面小题。
5. 青藏高原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B. 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C. 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太阳辐射不同 D. 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6. 青藏高原隆起后,青藏高原面夏季容易形成( )
A. 冷高压 B. 冷低压 C. 热低压 D. 热高压
7. 高原季风的出现对我国东部的季风环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
A. 对夏季风、冬季风均加强 B. 减弱夏季风,加强冬季风
C. 加强夏季风,减弱冬季风 D. 对夏季风、冬季风均减弱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制约塔里木盆地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9. 图中人口主要集中分布的地貌类型是( )
A. 三角洲 B. 盆地 C. 冲积扇 D. 沙丘
10. 木桶效应,也可称为短板效应,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对于影响我国不同
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 四川——水力资源 B. 海南——气候资源
C. 陕西——水资源 D. 吉林——矿产资源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
年龄人口数之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示意
图。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11. 图中四地体现“人口红利”优势由大到小排序正确 是( )
A. b>c>d>a B. c>a>b>d C. a>b>c>d D. d>b>a>c
12. 下列城市中,最符合 d 地人口结构的是( )
A. 北京 B. 哈尔滨 C. 宁波 D. 广州
13.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沿纬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影响 0°~30°S 地带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海陆分布 C. 开发历史 D. 地形
2010 年到 2020 年,杭州市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约 250 万。下图为该地区 2010 年-2020 年人口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2010~2020 年杭州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原因( )
A 死亡率减少 B. 迁入人口增加 C. 出生率增加 D. 迁出人口减少
15. 与 2010 年相比,2020 年该省劳动力( )
A. 25—29 岁数量减少 B. 平均年龄减少 C. 30—34 岁数量增加 D. 男女比例失衡
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
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房顶,全村房屋墙连墙,下
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下图示意土
掌房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土掌房聚落选址在半山腰或海拔较高的山坡上,主要原因是( )
①山坡气温较高 ②山坡降水较多 ③森林涵养水源 ④减少占用耕地 ⑤减轻疟蚊危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7. 下列关于土掌房平顶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晾晒、活动空间 ②开阔视野,美化环境 ③平顶相连,联系方便 ④利于排水,防潮保暖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亦庄新城由 1992 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 4 平方千米,
目前面积已达 66 平方千米。根据《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 年—2035 年)》,未来将建成为面
积达 225 平方千米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
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②北部地区地价增加
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④人口向中心区集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9. 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产业集聚 B. 市场广阔 C. 历史文化悠久 D. 环境优美
20. 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保障各功能区同等投入
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马龙区土瓜冲村距离曲靖市区 16 公里,曾是一个“空心村”,房空地荒,资源沉睡。近年来,该村持
续更新改造,积极盘活闲置房屋与土地资源,将曾经不起眼的“空心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绿美“旅居
村”,游客向往的“热门村”。完成下面小题。
21. 更新改造前,土瓜冲村房空地荒,资源沉睡的原因在于( )
A. 城乡经济差异 B. 资源过度开发 C. 自然环境变迁 D. 自然灾害多发
22. 更新改造后,土瓜冲村闲置资源可能被开发为( )
①田园餐厅②大型商超③物流中心④旅居民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3. 随着该村的发展升级,对原住居民的影响主要是( )
A. 观光旅游需求增加 B. 就业途径得到拓展
C 交通出行成本上升 D. 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近几年,新疆海鲜养殖业快速发展,南疆部分地区利用灌区排碱干渠将盐碱水排到湖泊中,调控好水
的温度、盐度和 pH 值等指标后,可养殖多种海鲜,形成了“海鲜陆养”模式,通过冷链物流运往我国其他地
区,以其特有品质博得消费者青睐。该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地“海鲜陆养”模式主要可以( )
①降低农田的盐碱含量,减轻土壤退化②扩大湿地水域面积,丰富生物多样性
③降低湖水温度、盐度,提供更多生活用水④增加海鲜市场供应,丰富消费需求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5. 下列措施可有效促进新疆海鲜养殖业规模扩大的是( )
A. 加大市场宣传,延长产业链条 B. 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规模
C. 加大招商引资,引种新型品种 D.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人口回流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 2 分,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6.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植物( )
A. 有季相变化,以适应光照变化 B. 多旱生结构,以适应干旱气候
C. 多革质叶片,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 D. 有发达根系,便于汲取深处地下水
2020 年,浙江省流入人口居全国第二位。下图为 2020 年浙江省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
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27. 影响安徽外出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的主要因素有( )
A. 气候条件 B. 教育水平 C. 就业机会 D. 空间距离
28. 外省大量人口流入给浙江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降低老龄化水平 B. 增加就业机会 C. 缓解劳动力短缺 D. 提高环境承载力
为解决老城区无序发展的问题,1947 年哥本哈根一位规划者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下图)。该规划
采用了手形的概念,将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作为骨干,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有效结合,切实发挥轨道交
通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手指形态规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29. 影响新城沿“五指”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 资源分布 B. 交通网络 C. 国家政策 D. 河流走向
30. 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角度考虑,手指之间的楔形区域适宜作为( )
A. 工业用地 B. 休闲用地 C. 商业用地 D. 绿化用地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5 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入海口处表层海水盐度受径流、潮汐、岛屿等诸多因素影响。红卫盐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
岛东南部,居东海之滨,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地势平坦开阔,当地最佳晒盐时间在夏季。下图为杭州湾
简图。
(1)该区域从杭州湾至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____。
(2)分析舟山市红卫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3)推测舟山群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 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材料二
材料三 2017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 2.86 亿,其中在区县以外流动的外出农民工达到 1.71 亿。但近
年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从流入地向流出地回流迁移的“逆迁移流”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1)河南省人口机械增长率为____,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其原因是____。
(2)结合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3)简述农民工“逆迁移流”现象对乡村地区的积极影响。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打造城市森林公园。左图示意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右图示意
成都市城市规划,其中中心城区以住宅区为主,东部城市新区由新城和城市森林公园组成。
(1)图中 A 功能区为____;B 功能区为____;C 功能区为____;其中分布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是____(填字
母)。
(2)分析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
(3)图中城市森林公园的环境效益主要有____、____、____。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成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024 学年第二学期“南太湖”联盟 3 月联考
高一地理学科试题卷 参考答案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 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4 题答案】
【答案】3. C 4. A
【5~7 题答案】
【答案】5. A 6. C 7. A
【8~9 题答案】
【答案】8. D 9. C
【10 题答案】
【答案】C
【11~12 题答案】
【答案】11. C 12. B
【13 题答案】
【答案】D
【14~15 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16~17 题答案】
【答案】16. D 17. C
【18~20 题答案】
【答案】18 B 19. A 20. C
【21~23 题答案】
【答案】21. A 22. D 23. B
【24~25 题答案】
【答案】24. A 25. 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 2 分,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6 题答案】
【答案】BD
【27~28 题答案】
【答案】27. CD 28. AC
【29~30 题答案】
【答案】29. BC 30. BD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5 分)
【31 题答案】
【答案】(1) ①. 升高 ②. 径流
(2)气温高,蒸发旺盛;晴天多,降水少,光照时间长。
(3)寒暖流交汇;陆地淡水输入,带来无机盐类;地处浅海大陆架;地处中纬度,水温季节变化大。
【32 题答案】
【答案】(1) ①. ﹣0.002% ②. 人口大量迁入
(2)农村迁往城市。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3)弥补乡村地区对劳动力 需求,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回流迁移的劳动力可带给乡村地区
急需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创新理念等,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乡村地区土地利用率,促
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33 题答案】
【答案】(1) ①. 商业区 ②. 住宅区 ③. 工业区 ④. C
(2)降低地租成本、减少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 。
(3) ①. 净化空气 ②. 吸烟除尘 ③. 削弱噪音
(4)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