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3月中考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3月中考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2025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一)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组成,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S-32
K-39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粮食的大丰
收,既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以下的重要因素有
A.土壤肥效
B.雨雪天气
C.频繁浇灌
D.提前播种
2.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分布图如下,其中质量分数排第一的金属元素是
A.氧
■氧48.60%
■硅26.30%
B.硅
■铝7.73%
C.铝
■铁4.75%
■钙3.45%
D.钙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3.我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石制兵器、青铜兵器、铁制兵器、古代火
器。元代是我国古代火器发展的高峰时期,这种兵器在使用过程中离不开火药中的
A.硫磺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铁粉
4.右图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硅原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B.硅原子之间有间隔
C.硅原子肉眼也可看到
D.硅原子可用电子秤称量
理科综合第1页(共12页)
5.生命起源于自然,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为保证人体健康,下列
做法正确的是
A.遵从医生药师要求用药
B.变质食物加热后食用
C.大量食用蔬菜水果
D.禁止使用消毒防腐药
6.我国研制出人工光合成过氧化氢的高效光催化剂,用水和氧气为原料,可实现在光照条
件下合成过氧化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7.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瑞蛇呈祥一山西出土蛇文化展”,有陶器、青铜器、壁画、画像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等蛇文物,碳酸钙(CC0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
B.12%
33
C.16%
D.48%
8.化学课上,小组同学通过电子天平测定铜与氧气反应前后的质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将铜粉堆积在锥形瓶底部
B.用酒精灯直接给锥形瓶加热
铜粉
C.加热时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D.加热时气球先变大后不变
9.今年中央春节联欢晚会《迎福》节目中,打铁花场面气势磅礴,生铁加热熔化后,将铁水
迅速打向空中,火树银花,五方同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水变铁花属于化学变化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生铁属于合成材料
D.生铁比纯铁熔点低
10.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①为20℃时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恒温蒸发溶剂

A.①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26.5%
C.①溶液的浓度一定小于②
D.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36%
理科综合第2页(共12页)】2025 年山西省名校联考(一)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A C D C D B
三、工程 、技术应用题(化学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16分。)
21.答案:C+2CuO 高温 2Cu+CO2↑(或 Fe+CuSO4 FeSO4+Cu) 二氧化碳和水
22.答案:硬度大 H+ SO2(或 NO2)
23.答案:透气性好 取样,灼烧,闻气味
24.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不随意触摸(合理即可)
25.答案:
(1)机械能转化为空气能
(2)分子间隔变小
(3)前者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前者会消耗化石能源
合理即可)
(4 点燃)燃烧器 CH4+2O2 CO2+2H2O
四、科普阅读(化学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7分。)
26.参考答案:
(1)氧化物或化合物
(2)物理变化
(3) CaCO 高温3 CaO + CO2↑
(4) +2
(5)热胀冷缩或导热性差或受热不均匀
(6)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替代煤炭);回收废弃琉璃制品循环利用。
五、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化学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6分。)
27.参考答案:
(1)1∶2
(2)CuO+H2SO4 CuSO4+H2O
(3)H2SO4+Cu(OH)2 CuSO4+2H2O
(4)适量使用或在安全用量范围内使用(合理即可)
1
六、定量分析题(共 6分。)
28.(1)KOH
(2)解:设参加反应的 K2CO3的质量为 x
K2CO3 + Ca(OH)2 CaCO3↓ +2KOH
138 112
x 5.6 g
138 =
112 5.6 g
x = 6.9 g
K CO 6.9g2 3的质量分数为: ×100%=13.8%50g
答: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3.8%
七、科学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15分。)
29. △答案:(2)2Cu+O2 2CuO
(3)红色铜粉逐渐变黑,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4)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合理即可)
【问题与思考】
(1)需要戴好护目镜/束好长发,系紧衣物/加热时不要直接接触仪器/玻璃导管插入单孔橡
胶塞时,玻璃管不要对住手心(合理即可)
(2)形成密闭装置/隔绝外部空气
30.答案:
任务一:【小组交流】(1)海洋生物
(2)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任务二:【交流讨论】(1)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2)取之不尽/分布广泛/低碳环保/能量密度高(合理即可)
任务三:【反思评价】(1)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海水中含量高/氯化钠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很小
(2)加热过程中玻璃棒不断搅拌(合理即可)
任务四:【分析讨论】2H2O 通电 2H2↑+O2↑
【展示交流】禁止垃圾抛洒海中/禁止污水排入海中/控制沿海养殖污染/减少碳排放,
控制海洋酸化/合理捕捞,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管(合
理即可)
22025 年山西省名校联考(一)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C D C D A C
八、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5个小题,31小题 4分,32小题 7分,33小题 7分,34小题 3分,35小题 4
分,共 25分)
31. (1)光的反射(漫反射)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入射角的大小
(4)在 CD上方适当位置放置一块平面镜,让光线对着平面镜照射,并适当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
32.(1)便于测量力臂 左
(2)
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3
4
(3)能 大于 力臂
(4)不可以
33.(1)如右图(2 分)
(2)小灯泡短路
(3)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8.3
(4)变化 温度
1
34.(1)是 (2)答案如图
(3)投射速度一定时,随着投射角度的增大,水漂飞溅次数先增大后减小
35.选择水的下落高度影响因素
实验器材:纸杯、水、乒乓球、卷尺..................................................................................................................1 分
1
实验步骤:①把乒乓球放入装有 高度水的纸杯中,让纸杯从 0.5m处自由下落,观察并用卷尺测出乒乓球
2
1
被水弹起的高度为 h1;②同上,让装有 高度水的纸杯和乒乓球,分别从 1m和 1.5m处自由下落,观察并2
用卷尺测出乒乓球被水弹起的高度为 h2、h3 ..................................................................................................... 2 分
实验结论:比较 h1、h2、h3的大小,若互相相等,杯中水受到反冲力与下落高度无关;反之,则有关。(答
案合理即可)..........................................................................................................................................................1 分
九、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36 小题 3 分,37、38 小题各 4 分,39 小题 2 分,40、41 小题各 6
分,共 25 分)
36.错误地方:m 瓶=ρ水V 瓶排=ρ水Sh2
错误原因:研究对象空瓶子自身排开的水的体积 V 瓶排概念不清楚
正确解答:由图可知瓶子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得:F 瓶浮=G 瓶排液=G 瓶
即:F 瓶浮=G 瓶排液=ρ水gV 瓶排=G 瓶=m 瓶g
整理得:m =ρ V =ρ Sh =1g/cm3×(1.5cm2瓶 水 瓶排 水 1 ×2cm)=3g(计算合理即可)
37.(1)切割磁感线;
(2)机械;
(3)增加磁场强度(提高等离子体流动速度、提高燃烧温度等);应急电力系统、航空航天、清洁能
源发电等领域。
2
38. 选择 B导线。(1分)
理由: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由图可知,B线的横截面积大,
电阻小(1 分)。根据焦耳定律 Q = I Rt可知(1 分),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热
量越少(1 分)。因此需要使用较粗的导线来减小电阻,以避免连接线过热,从而引发火灾。
39.答案如下图:
A
B
B
40.答案 1:(1) ......................................................................................... 2 分
(2)当开关 S1、S2都闭合时,只有 R2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恒温杯处于加热挡;加
2 (5V)2
热挡的电功率由 P= , = 得 加热 = = =5W................................................................................... 2 分 2 5Ω
(3)求将加热挡的功率提升 25%,则改进后加热挡功率:
P 加热 =P 加热(1+25%)=5W×1.25=6.25W,.........................................................................................1 分
由于只提高加热挡功率,改变 R2的阻值,(优等生:保温挡功率不变,还需改变 R1阻值,可不做评分
要求)
2 2 2
由 P= 可知,R2改变后的阻值:R2 =
= (5V) =4Ω。..................................................................... 1 分
6.25W
加热
答案 2:(1) .....................................................................................................................2 分
(2)当开关 S1、S2都闭合时,R1、R2并联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恒温杯处于加热挡;
2 2 2 2
加热挡的电功率:由 P= , = 得 P 加热= + =
(5V) + (5V) =10W......................................................2 分
1 2 5Ω 5Ω
(3)求将加热挡的功率提升 25%,则改进后加热挡功率 P 加热 =P 加热(1+25%)=10W×1.25=12.5W,
由于只提高加热挡功率,则 R1的阻值不变,改变 R2的阻值,改变后,R2的功率:P2 =P 加热 ﹣P1=12.5W
﹣5W=7.5W,...................................................................................................................................................... 1 分
3
2 2 2
由 P= 可知,R2改变后的阻值:R2 = =
(5V) =3.3Ω。............................................................................1 分
2 7.5W
41.任务 1: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总重力
根据 G = mg可得压力 F = G = 2000kg×10N/kg = 20000N.........................................................1分
汽车有四个轮胎,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50cm2=0.025m2
则总的接触面积 S = 4×0.025m2 = 0.1m2。
p = = 20000N = 2×1052 Pa...............................................................................................................1分 0.1m
任务 2 5:小明途经甲时开始计时,到达乙时恰好用时 t =25min = h,
12
甲到乙的距离为 47km - 11km = 36km
36km
汽车行驶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 = 5 = 86.4km/h。.................................................... 1分
12 h
任务 3:从乙运动到丙的过程中,汽车速度 v = 108km/h = 30m/s,距离 s = 11km-2km=9km
t = = 9000m由 = 300s .................................................................................................................1 分
30m/s
消耗汽油 0.7L,Q = qV = 0.7L×3.6×107J/ L= 2.52×107J..........................................................1分

根据 η= 得 W = ηQ =25%×2.52×107J= 6.3×106J

6.3×106J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P = = = 2.1×104W....................................................................... 1 分
300s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