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课堂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 生物体由小长大包括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三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经过分裂后,新细胞和亲代细胞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B.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C.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不同的器官构成系统。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D.草履虫的结构看上去比较复杂,这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2. 如图是动物体的构成模型,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通过 1和 2形成 b,相同的 b结合在一起构成 cB.d由不同的 c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C.植物的输导组织与 c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油菜的种子与 d属于同一结构层次3. 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分裂生殖等均属于无性生殖B.水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C.所有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必须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四个阶段D.蝌蚪与青蛙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4. 观察人体生长曲线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神经系统、身体总发育、生殖系统),能够得出的结论( )A.神经系统的发育,青春期快于婴幼儿期B.青春期,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C.青春期的发育女生早于男生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和身体总发育一致5. 我国新疆棉花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棉农要想多产棉,需多长侧枝,下列措施正确的(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都保留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都摘除6.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各种变化。下列态度中,不.正.确.的是 ( )A.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以满足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所需B.面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等的诱惑,保持高度警惕C.和异性交往过程中学会控制冲动,做到不卑不亢、自重自爱D.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青春期的变化,采取束胸、拔胡须等措施7. 如图为昆虫生长发育阶段图,乙表示昆虫的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乙是蚊的卵,那么丙是其发育的蛹期B.如果乙是蝗虫的卵,那么甲是其成虫C.如果乙是家蚕的卵,那么其在丙阶段吐丝D.如果乙是蝉的卵,那么它的发育需经过乙、丁、甲三个时期8. 下列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几个阶段,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 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② 种子吸收水分;③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④ 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A.② ④ ① ③ B.① ② ③ ④ C.② ③ ① ④ D.④ ③ ② ①9. 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10.下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与④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有成形细胞核B.花生保存不当常会发霉长“毛”,这是由②引起的C.③是多细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D.④是单细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浙里1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只有引力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12.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 细胞结构图 B. 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C. 地球仪 D. 甲烷分子13.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以下对蟾蜍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B.青蛙体外受精,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C.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D.青蛙发育的起点是蝌蚪14.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木耳、根霉菌、乳酸菌 B.青霉菌、口蘑、衣藻C.酵母菌、银耳、黄曲霉 D.大肠杆菌、灵芝、猴头菇15.与酿造葡萄酒、制作酸奶有关的微生物依次为( )A.酵母菌、乳酸菌 B.霉菌、乳酸菌 C.酵母菌、霉菌 D.乳酸菌、酵母菌16.如图分别是月季、腊梅、草莓、玉米四种不同植物的繁殖。其中不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 B. C. D.17.如图是水电解时的微观粒子模型,由该图可知(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水分子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水电解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分子18.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同时挤压胶帽,滴入浓氨水,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 )A.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更环保B.Ⅱ图中棉花更快变红C.观察到滴有酚酞的棉花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图Ⅰ、Ⅱ中浓氨水滴加的量可以不同19.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下列选项中的实验,其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A.①铅柱黏合 B.②酒精与水混合C.③气体扩散 D.④红墨水分散到水中20.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A. 研究地球形状 B. 研究分子之间空隙C. 研究地球板块碰撞 D. 研究气体扩散二、填空题(23、24 题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32 分)浙里21.(5分)如图是人类胚胎在母体内状态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母体和胚胎的血液 (填“会”或“不会”)直接接触,母体通过 和 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22.(4分)图甲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是 。(2)【C】 形成的场所在图乙中的【 】 。23.(6分)舟山晚稻杨梅肉质柔软,汁液丰富,酸甜可口,是杨梅中的珍品,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俗话说“杨梅好吃树难栽”,果农常以“大叶杨梅”为砧木,以“晚稻杨梅”为接穗进行嫁接繁殖,则所结杨梅性状与 相同,这种繁殖方式的优势是 ,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24.(8 分)桃树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其中,原点“O”表示新生命的起点,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甲(种子)、图乙(幼苗)、图丙(花)、图丁(果实)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原点“O”表示受精卵,它发育为图甲种子中的【 】(2)图乙中 A是由图甲中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3)传粉时,雄蕊产生的花粉落在雌蕊的 (填名称)部位。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图丙中[⑥] (填名称)发育为图丁。25.(4 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1)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诗中蚕的“死”是指蚕发育的 期的开始,消灭菜粉蝶害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图中 M 是三种生物发育的共同特点,都属于 ,青蛙是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26.(5分)所以该变科学实验表明:氧化汞受热时,可以得到银白色的金属汞,同时生成氧气,以下是此变化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1)从图中可知:氧化汞是由 构成的;汞是由 构成的。(2)在加热氧化汞的过程中,原子种类 ,原子个数 ,分子种类 (选填“不变”或“改变”)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48 分)27.(6分)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表:(表中的增值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细胞来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源增值代 50 20 2~4数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图。实验三: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浙里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填“减弱”或“增强”)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8.(10 分)探究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请你结合该实验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玉米种子剖开,正确的做法是用刀片沿着图 1所示的[ ]线剖开的。(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图 2 中的[ ] ,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29.(6分)为检验洗手能否有效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某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皿,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1)该实验的变量是 。(2)为什么要将培养皿放在 28℃的环境中? 。(3)在培养 48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能得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30.(8 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通电一段时间后,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存在于 (填“试管甲”或“试管乙”)。(2)切断电源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4)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31.(8分)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 4小块。②将 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 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的体积(一格为 20mL),然后盖上盖,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标签。③将 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 5℃、25℃、45℃和 65℃的恒温装置中。④经 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1)本实验通过 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2)根据实验现象,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 ℃时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3)一位组员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A.表层温度过高,杀死了酵母菌 B.表层水份过多,酵母菌缺氧死亡(4)如果兴趣小组要确定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接下去的实验操作是:在 ℃范围内,每隔 5℃设置一个恒温装置,重复上述实验。32.(10分)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装置。(1)当他们选择 2、5 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6)如果学习小组发现 3号种子也萌发了,可能得原因是 。浙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