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K12重庆市2024-2025学年下期第一学月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文学,像那山麓间的潺潺()溪流,从远古的梦里醒来,在草长莺飞的盛夏时节萌发希望,在百川汇海的奔涌中沉淀智慧。面对词赋篇章,人们时常思考文学的意义究竞是什么这个问题【甲】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它是情感的纽带,是思想的桥梁,是心灵的栖息地【乙】我们可以从中追湖历史的脉络,触摸未来的脉搏,找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鲁迅先生认为【丙】文学也可以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丁】穿透重重雾ǎi(),驱散怅惘()与迷茫,指引光明的方向。列夫·托尔斯泰说:“文学是生活的镜子。”它虽绒默不语却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世界的深s1()。因为有文学,所以我们在风雪载途的寒冬中,依然相信春天的到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1)潺潺()(2)雾i()(3)怅惘()(4)深su1()2.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草长莺飞B.百川汇海C.追溯D.缄默3.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标点符号标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B.。。”,C. D. 4,以妙笔绘文学之美,化抽象为具象,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文学的价值意义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使语句连贯。(4分)因为文学5.名著阅读(8分)(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朱赫来经常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第1页,共8页扫描全能王创建C.《经典常谈》中讨论家经书时,破除了“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共13篇,包括《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其中《尚书》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其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春秋》。(2)用一个字点评名著是文学评论中常见的做法,如文艺评论家周汝昌曾用一个“义”字评价《水浒传》。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提炼一个字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并简述理由。(5分)6.完成以下综合学习任务。(8分)叶嘉莹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缅怀先生就要争当自强不息之人,为此班级举行“怀嘉莹·学自强”的主题活动。阅读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经历,请你参与下面的任务。叶嘉莹,17岁丧母,早早体验人生的苦难,后又经历战争,颠沛流离:在台湾,地又饱受牢狱之灾和家庭破碎:远赴加拿大后,又在异国他乡经历丧女之痛。尽管命运多件,但地始终没有放弃对诗词的热爱,选择将毕生精力奉献给诗词的传承与发扬,数十年如一日地站在讲台上,将诗词的魅力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学子。(1)写两句自强不息的名言或诗句经典名句,致敬叶嘉莹先生。(4分)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①②(2)参照示例,请你再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一项活动并说明内容。(4分)活动一:视频欣赏内容:播放叶嘉莹生前的视频,领略先生风采:活动二:内容: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每空1分,共10分)7.请完善小渝同学制作的古诗文学习卡片。第2页,共8页扫描全能王创建K12 重庆市 2024-2025 学年下期第一学月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4 分)① chán ② 霭 ③ wǎng ④ 邃2(3 分) A3(3 分) B4 (4 分) 因为有文学,所以我们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找到永恒的慰藉。5 (1)(3 分)D 《说文解字》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不是《尚书》;《春秋》改成《孟子》。(2) (5 分)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字评价就是“钢”。理由:钢是在烈火和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变为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保尔在革命战争时期自强不息、意志坚强、勇斗病魔的精神,正如这坚硬的钢铁一样,他是伟大的钢铁战士。6(1)(4 分)(任选两句,一句 2 分)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②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4 分)活动二:诗词品鉴/主题演讲 内容:吟咏经典诗词,致敬先生精神/进行主题演讲,学习先生品格7(10 分)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男儿烈③峰峦如聚 ④年少万兜鍪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⑧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8(3 分) C9(4 分)(1)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不愿意接受。(2)他回答说:“我的腰里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10(3 分)A 解析 :A.“呼尔而与之”中“呼尔”是副词,修饰“与”,“与”在句子里做谓语,“之”做宾语,这个句子的语序是正常的,不是倒装句;11(5 分)从写作手法上看,【甲】文主要通过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义”的重要性,批判了那些为了物质利益而放弃道德原则的行为。【乙】文则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人的溺死来揭示贪婪的危害。从主题思想上看,【甲】文强调了“义”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面对物质利益时要坚守道德原则。【乙】文则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警示人们不要因贪婪而失去生命,强调了在关键时刻要懂得舍弃,不要因小失大。 (手法 3 分,主题 2 分,共 5 分) 【点睛】参考译文:【甲】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乙】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12(3 分)①油料短缺 ②迷失方向 ③司机援助13 B(4 分)14(5 分)A 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幽默的修辞手法,通过“少了两颗门牙”这一夸张的表达,形象地描绘了风沙对作者外貌的影响。这种夸张不仅让读者对戈壁滩上风沙的强烈程度有了直观的感受,同时也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缓解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不适,展现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B 示例: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描述在大风中追逐掉落的五块钱的情景,幽默而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强烈。这种夸张的描述不仅让读者对戈壁滩的恶劣环境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而且通过这种轻松诙谐的叙述方式,传达了作者在面对旅途中的困难时不失乐观和幽默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表现力。15(4 分) ①“玛瑙”代表着珍贵、难得和美好,表现作者经历千辛万苦的穿越中意外发现美丽石子的惊喜;②“从此再也回不到一个有玛瑙的地方”表现了作者对这段旅途的感慨,既艰辛又充满生命的美好,也流露了对刚经历的生命体验的怀念和留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6(6 分)①作者用真实的生命体验感受到荒野的广大与严酷,同时用敏锐细腻的情怀关注到了荒野上春天的生命力,如盐碱地上白绿斑斓的草色,是对生命坚韧的理解,是荒野的诗性美感;②我们缺油时,小伙子慷慨地赠油;迷路时,卡车司机热心地指引,在荒凉的大地上,所遇之人让作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纯朴、善良、美好,旅程充满无限可能,坚信能遇见诗意的美好。③全文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环境的荒凉之间的对立统一,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表达充满诗意,引人深思(1 点 2 分)17 D(4 分)(宗白华认为,从劳动中寻健全的乐趣,从工作中得人生的价值,而不仅仅是通过艺术创作获得审美体验)18(4 分) (1)他人观点:美是物的一种固有属性(或“美是物所固有的”)。(2)作者观点:美是心以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或“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是心以物的形象表现情趣”)。19 材料应放入①处(4 分)理由: 所给例子强调同一事物(古松)因主体情感不同而被赋予不同意象(甲画乙画不同),直接印证材料一作者的观点——“美在心与物的关系”,即美是主观情趣的投射,而非客观属性。 该例子可反驳“美是物固有属性”的他人观点,故置于①处(材料一第三段对“物固有美”的批判之后)。 20(6 分)(1) 审美原理:(4 分)① 肯定性感知:宗白华观察到铁匠劳作的场景时,以肯定的态度将其视为“艺术的画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② 生命体验与反思愉悦:他从铁匠工作中联想到人生价值(“健全的快乐”“劳动中的价值”),通过反思获得精神满足。审美经历记录(示例):(2 分) 审美体验:一片金叶随风旋舞,恍若蝴蝶栖枝,瞬间让我想起“化用自然”的诗句。凝视叶脉的纹路,竟觉岁月流逝的痕迹也带着诗意。驻足片刻,心境豁然宁静,仿佛与秋日达成某种默契。四、作文(55 分)一类(45-55 分)立意有深度,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切合作文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用语准确,简洁得体。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二类(40-44 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较准确。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三类(35-39 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感情较真实,不偏离作文要求。层次清楚,结构较完整。语言较通顺,有个别语病,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规范。四类(30-34 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卷面较凌乱,书写较潦草。五类(29 分以下)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卷面杂乱,字迹不清。说明:1.没有标题扣 2 分。2.每 4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现不计,扣到 3 分为止。3.每少 50 字扣 1 分。4.特色加分(5 分)。达到以下三项之一者可加 2—3 分;特别突出的可加 5 分。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②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③语言生动,有文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02025学年下期9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K12初三下一学月考试语文答案.docx 202402025学年下期9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