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1.(2024七上·金东期中)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纬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2.(2024七上·金东期中)图幅相近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 )3.(2024七上·金东期中)半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粟和黍。( )4.(2024七上·金东期中)“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5.(2024七上·金东期中)在公元前1046年的长平之战中,周武王大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6.(2024七上·金东期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制,提倡礼法并用。( )(2024七上·金东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D.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8.担任此次出征任务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2024七上·金东期中)读下列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A. B.C. D.10.(2024七上·金东期中)“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中学阶段作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 )A.编织人生梦想,目标越远大越成功B.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C.追求优异成绩,学好各科心无旁骛D.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11.(2024七上·金东期中)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格言启示我们( )A.规划是对正在面对的事情作出的设计与安排B.我们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只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C.只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就可以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D.我们要合理地规划初中生活,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12.(2024七上·金东期中)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金牌数与美国代表团并列第一,刷新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选手们以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在赛场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这体现了( )①只要每个人敢于追梦就能圆梦②生命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③运动员更为容易成就精彩人生④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七上·金东期中)中华文化中,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谱、家风、家训,家族的历史和风骨在其中延续。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所有家风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B.这些家风都是对先人们的缅怀,毫无现实意义C.家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D.每个家庭都必须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世代相传14.(2024七上·金东期中)2024年9月10日在央视一套首播《山花烂漫时》,该剧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以张桂梅为代表的基层共产党员,将一生奉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创建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让一批批女孩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的故事。张校长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面对老师,我们应该( )①不忘师恩,尊重老师②平等相待,坦诚友好③关心老师,理解老师④减少沟通,服从安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七上·金东期中)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他和杨振宁从小就是好朋友。1971年,邓稼先到机场迎接分别整整二十年的老朋友杨振宁,两人一见面就热情地聊起来。但是由于邓稼先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尽量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这说明在与朋友的交往中( )A.要有所保留,不能付出真心B.要真诚热情,敞开心扉,彼此间毫无保留C.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D.要学会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16.(2024七上·金东期中)下面坐标图(横轴表示集体联结度,纵轴表示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能正确反映集体联结度与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C. D.17.(2024七上·金东期中)陶寺古城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 D.部落联盟的兴起18.(2024七上·金东期中)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古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 )A.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9.(2024七上·金东期中)考古学家在岭南地区的秦墓,如广州区庄螺岗秦墓、西村石头岗秦墓等墓中,发现了众多刻有秦纪年的秦式铜戈、铜鍪以及漆盒等随葬物品,这是以往发现的岭南墓葬中所没有的。这反映了秦的统一( )A.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 B.规范了各地墓葬形式C.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开创了岭南建筑风格20.(2024七上·金东期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21.(2024七上·金东期中)清·山春《灌阳竹枝词》:“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朽槎(一种围堰工具)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这首诗赞美都江堰( )A.有利于关中平原灌溉 B.消除了岷江泛滥之灾C.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D.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22.(2024七上·金东期中)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A.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 D.远古传说真实可信23.(2024七上·金东期中)有学者认为,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对各种学术活动一律加以取缔,汉代重在“尊”,尊儒的主要手段就是将儒家经术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B.顺应自然,保障民生C.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24.(2024七上·金东期中)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完全消除地方割据 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中央加强地方管理 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25.(2024七上·金东期中)周有许多封国,它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不过,这种动乱不宁的政治局面致使中国知识分子急急反省。这句话旨在强调( )A.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B.周王室日益衰微C.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 D.战争带来的危害26.(2024七上·金东期中)文明史观把农业文明划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这种历史划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思想文化的进步 B.社会政治的变革C.人类生活的改善 D.生产工具的进步27.(2024七上·金东期中)某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从学校出发,设计了三个冬游活动方案。方案1: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2:攀登山峰,锻炼身体;方案3:游览畲乡,体验民俗。图示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木拱廊桥景观和资料卡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1对应图中的路线 (a/b/c),这条路线的行进方向大致是 与沿途河流的流向 (相同/相反)。(2)方案2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到达的山峰高度不超过 米;现量得学校到山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5厘米,则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3)方案3多为体力欠佳同学的首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理由。28.(2024七上·金东期中)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材料二:地球在图示日期某时刻太阳光照图(图1)。材料三:北半球夏至日昼长的纬度分布表。北纬10°20° 30° 40° 50° 60° 70° 80° 90°昼长12时35分13时13分13时56分14时51分16时09分18时30分24时24时24时(1)图1中A点的纬度是 ,A、B、C三点最早见到日落的是点 。C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C点的纬度带 。(2)图1中该日A、B、C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 地。C地此时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时刻。(3)通常情况下,金华市的路灯照明时间在这一天最 (长、短),下图是金华市某中学地理社团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最接近图1这一天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填序号)。29.(2024七上·金东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伴随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材料一: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 全红婵眼中的自己:我不是天才,只是努力和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我平时比较活泼、风趣,训练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很爱笑。教练们眼中的她:她弹跳力很好,爆发力强,和同批队员相比,特别适合练跳水。和同年龄的选手比,她进步的速度是最快的,跳得最高、跑得最快。她对训练的专注力和对专项训练的渴望比别人都强烈。某网友眼中的她:她只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小姑娘,夺冠只是侥幸罢了。材料二:全红婵刻苦训练,慢慢地她的潜力被激发出来。在杭州亚运会上,全红婵再夺两块金牌!她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有一些动作还是出现了失误,回去多训练、多改进,我先做好自己的训练,后面先不去想。我的梦想还是朝着巴黎奥运会冠军努力!”2024年8月6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的舞台上,全红婵以425.60分的出色成绩成功卫冕,再次书写了属于她的辉煌篇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认识自己的途径。(2)结合所学知识,全红婵应如何正确看待教练们及网友的评论?(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全红婵的话语中你看到了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去做更好的自己?30.(2024七上·金东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农产品和手工工业品日益丰富,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还出现了很多专业化的富商大贾。——李生《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材料二: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这些思想家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弟子加工、补充后,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春秋以来,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争做霸主,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仅记载《鲁史》的242年里,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事件有36起,国家被灭亡的事件有52次,君主不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事例,不胜枚举。故而孟子说:“春秋无义战。”(1)根据材料一,提取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这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据材料三,小明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1.(2024七上·金东期中)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制度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权等。——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乔嫦美《秦皇汉武奠基大统一》(1)根据材料一,秦朝存在两大“难题”,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其解决方法。(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从经济角度上分析,秦始皇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有哪些?文字材料中汉武帝的“新经济政策”具体指什么?(3)根据材料三,秦汉时期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变革的认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而不是纬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位于较东的地方时间较早,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经纬度,要求掌握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2.【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在图幅相近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图幅相近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3.【答案】错误【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主要种植粟和黍,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类遗址,要求掌握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代表性的文化遗存。4.【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禹建立了夏朝,将王位传给启,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故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要求掌握启继承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的出现。5.【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大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牧野之战,要求掌握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之战。6.【答案】正确【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制,提倡礼法并用,主张隆礼重法,故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荀子思想,荀子与孔子、孟子的思想有所不同,他提倡礼法并用。【答案】7.A8.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太空探索,太阳系中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2)本题考查 太空探索的意义,探索太空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研究更多技术,促进人类进步。7.A: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故A项正确;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B项错误;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故C项错误;D:读图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8.①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而言,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故①错误;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故②正确;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同样属于,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故③正确;④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故④正确。故答案为:B9.【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A.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N”表示,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东经121°,北纬31°, 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西半球范围:西经20°以西~东经160° 以东,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因此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A项错误;B.根据以上理论判断,b点位于东经6°南纬3°,处于南半球、东半球,故B项错误。C.c点位于西经6°北纬3°北半球、西半球,故C项错误。D.d点位于西经121°南纬31°,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于地图经纬线的认识,需要掌握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基本常识。10.【答案】D【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A:目标要符合实际,并不是越远大越成功,故A项错误;B:要学会宽容自己,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故B项错误;C:既要努力学习,也要关注社会,参加实践,故C项错误;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初中阶段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因此我们应当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初中的新变化,结合中学阶段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一观点得出我们应当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11.【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A: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的设计与安排,故A项错误;B:我们确定个人发展目标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故B项错误。C: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还要有计划的实施操作才有可能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一格言启示我们要合理地规划初中生活,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的认识,需要掌握规划的含义和影响,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的设计与安排。12.【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①只要每个人敢于追梦就能圆梦的说法太绝对,敢于追梦有助于圆梦,但不一定就能实现,故①错误;②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中国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是不断激发自己潜能的体现,故②正确;③运动员更为容易成就精彩人生的说法绝对,忽略了运动员背后的艰辛和付出,故③错误;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人生态度,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体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3.【答案】C【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A: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故A项错误;B:家谱、家风、家训的传承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代表一系列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具有现实意义,故B项错误;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故C项正确;D:每个家庭都必须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世代相传的说法绝对,现实中存在一些家庭可能没有明确的家风家训或者没有实现世代相传,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家风,需要掌握家风的现实意义,如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的重要使命。14.【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张桂梅老师讲一生奉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让一批批女孩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从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师恩,尊重老师,故①正确;②从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中我们还可以得知,我们与老师应该平等相待,坦诚友好,故②正确;③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故③正确;④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效的沟通,我们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而不是减少沟通,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师生关系,从张桂梅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中付出了很多,从而得出师生相处原则。15.【答案】D【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A:与朋友交往要真诚,要付出真心,故A项错误;B:与朋友交往要真诚热情,敞开心扉,但并非毫无保留,故B项错误;C:题干信息反映的是要尊重对方,没有强调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邓稼先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尽量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说明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学会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交友的原则,根据题干中邓稼先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从而分析出对应的交友原则。16.【答案】A【知识点】竞争与合作【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集体联结与个体感知到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集体联结度与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需要掌握集体联结度与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之间是成正比关系的基本知识点。17.【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包括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等,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陶寺遗址出现了城池、宫殿、礼制建筑表明新时期晚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故B项正确。C:河姆渡人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故C项错误;D:部落联盟的兴起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陶寺遗址,需要掌握国家出现的依据有阶级基层的分化以及公共权力的出现。18.【答案】D【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A: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出自《孙膑兵法》,属于兵家思想,故A项错误;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故B项错误;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孔子的观点,认为应当宽以待人,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可知,顺应自然是道家学派老子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老子思想,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道家思想,需要掌握道家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19.【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秦朝时期岭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秦朝文物,这在以往的发现中是没有的,说明秦朝的统一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B:这些随葬品的出现,不能说明各地墓葬形式得到规范,故B项错误;C:墓葬的随葬品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D:题干反映的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与岭南建筑风格无关,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秦统一的影响,需要掌握秦的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0.【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猪经过驯化,成为了家畜,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故B项正确。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D:河姆渡人的食物并不是以猪肉为主,以种植水稻为主,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河姆渡遗址,要求根据题干信息掌握河姆渡人的生活习性。21.【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都江堰在四川,不在关中平原,故A项错误;B:消除了岷江泛滥之灾的说法绝对化,故B项错误;C:题干信息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 喜看朽槎(一种围堰工具)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可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它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2.【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遗存,商代的甲骨文的出现表明中国文字发展成熟,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C:出土的文物不能说明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故C项错误;D:远古传说不一定真实可信,有很多虚构夸张的成分,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特征,不同地方的出土文物具有相似性,可以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23.【答案】C【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是秦代的做法,不是两者的共同目的,故A项错误;B:顺应自然是道家学派思想,故B项错误;C:不管是秦代采用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还是汉代尊崇儒术,其本质目的都是统一思想,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是墨子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秦代和汉代治国思想,秦代和汉代治国思想在形式上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24.【答案】C【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A:完全消除地方割据的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不能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C:题干中钱穆认为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郡县制之所以能够维护国家统一,是因为郡县制中央加强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的说法绝对,并且郡县制也不是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郡县制能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25.【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东周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衰微,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即士阶层崛起,纷纷向诸侯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由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现象,故A项正确;B:周王室日益衰微是题干信息之一,但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C: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也是题干信息之一,但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故C项错误;D:战争带来的危害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要求掌握当时诸侯割据争霸致使分封制逐渐瓦解,士阶层向诸侯提出了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26.【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题干信息反映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与思想文化的进步无关,故A项错误。B:社会政治的变革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C:人类生活的改善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D:文明史观把农业文明划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主,青铜时代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铁器时代是以铁犁牛耕为主,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农业文明的划分,掌握中国古代磨制石器、青铜农具和铁农具等生产工具。27.【答案】(1)b;自西北向东南;相反(2)山脊;400;3.5千米(3)方案3;地形平坦,较省力【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方案1对应的路线是b,有河流经过陡崖,形成瀑布,可以观赏到瀑布;这条路线的行进方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与沿途河流流向相反,因为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自西北向东南流。(2)方案2是攀登山峰,对应路线a,路线a所经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沿着山脊前进最后到达山峰。图中等高距为50米,可推算出山峰高度不超过400米。 现量得学校到山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5厘米,根据图中的比例尺1厘米代表1000米, 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3千米。(3)方案3对应路线c,该路线所在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缓,地形平坦,较省力,为体力欠佳同学的首选。【点评】(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要求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方向。(2)本题考查海拔高度,要求掌握山脊的概念和海拔高度的计算。(3)本题考查坡度和地形,要求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断坡度和地形特征。28.【答案】(1)0°;B;北温带;中纬度(2)B;日出(3)短;③【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1中的A点的纬度是0°;从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再回到A点,也就是赤道周长的40000千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日落的时间是东早西晚, A、B、C三点最早见到日落的是点B;C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是五带中的北温带;C点的纬度属于中纬度。(2)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时是北半球的夏至,C点白昼最长,A在赤道上,昼夜评分,B点白昼最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时刻。(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时是北半球的夏至,通常情况下,金华市昼最长,夜最短,路灯照明在这一天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影子最短,所以最接近图1这一天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③【点评】本题考查纬度、赤道长度、五带、地球公转等相关知识,要求掌握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29.【答案】(1)自我评价、他人评价。(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有时他人的评价是对我们的过分吹捧或人格贬损,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忽略或者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影响自己;要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等。(3)全红婵通过刻苦训练,潜力被激发出来,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接受采访时,全红婵表示“有一些动作还是出现了失误,回去多训练、多改进”,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我们还可以从“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等方面去做更好的自己。【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竞争与合作【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全红婵眼中的自己 ”可以得出自我评价,根据材料一“教练们眼中的她”“ 某网友眼中的她 ”属于他人评价。(2)材料一中教练对全红婵是正面积极的评价,网友的评价很片面,因此要正确对待教练和网友的评价, 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有时他人的评价是对我们的过分吹捧或人格贬损,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忽略或者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影响自己;要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等。(3)根据材料二“ 全红婵刻苦训练,慢慢地她的潜力被激发出来 ”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在接受采访时,全红婵表示“有一些动作还是出现了失误,回去多训练、多改进”,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我们还可以从“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等方面去做更好的自己。【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己的认识,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30.【答案】(1)铁质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日益丰富; 商业蓬勃发展,表现为商品流通扩大、商品市场化、商贾的专业化。(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出现专业化富商大贾)本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2)因:中国早期哲学家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出谋划策。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示例一:同意。理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破坏作用,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阻碍历史前进。示例二:不同意。理由: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或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战争还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了社会转型)。示例三:不同意。理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所以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示春秋时期的青铜牺尊和铁农具可以得出 铁质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根据材料一“ 农产品和手工工业品日益丰富 ”可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日益丰富;根据“ 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还出现了很多专业化的富商大贾 ”可以得出 商业蓬勃发展,表现为商品流通扩大、商品市场化、商贾的专业化。(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出现专业化富商大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映的本质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 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 ”可以得出 中国早期哲学家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出谋划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 小明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 对于该观点我们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反对,如果同意,则要分析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事件有36起,国家被灭亡的事件有52次,君主不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事例,不胜枚举”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破坏作用,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阻碍历史前进。如果表示不同意,则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所发挥的客观作用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或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战争还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了社会转型)。或者一分为二看待这个问题,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所以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争霸战争以及文化的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百家争鸣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争霸战争具有破坏性和客观建设性两个方面的影响。31.【答案】(1)方法: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统一推行郡县制。(2)做法: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政策: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制度变革要有针对性,切中时弊,利于社会发展;要切合国情和传统;要有长远目标;要有政治智慧等等;【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秦朝存在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两大难题,即如何加强君主专制,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三“ 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可知,秦始皇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统一推行郡县制。(2)第一小问做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以及度量衡都不统一,影响经济发展,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第二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二“ 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权等 ”可知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有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3)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综合上述材料,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巩固中央集权和加强君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因此制度变革要有针对性,切中时弊,利于社会发展;要切合国情和传统;要有长远目标;要有政治智慧等等。【点评】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和阶段特征,要求掌握秦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做法、经济上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得出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 /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1.(2024七上·金东期中)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纬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而不是纬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位于较东的地方时间较早,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经纬度,要求掌握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2.(2024七上·金东期中)图幅相近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在图幅相近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图幅相近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3.(2024七上·金东期中)半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粟和黍。( )【答案】错误【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主要种植粟和黍,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类遗址,要求掌握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代表性的文化遗存。4.(2024七上·金东期中)“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禹建立了夏朝,将王位传给启,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故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要求掌握启继承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的出现。5.(2024七上·金东期中)在公元前1046年的长平之战中,周武王大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大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牧野之战,要求掌握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之战。6.(2024七上·金东期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制,提倡礼法并用。( )【答案】正确【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制,提倡礼法并用,主张隆礼重法,故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荀子思想,荀子与孔子、孟子的思想有所不同,他提倡礼法并用。(2024七上·金东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D.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8.担任此次出征任务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7.A8.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太空探索,太阳系中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2)本题考查 太空探索的意义,探索太空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研究更多技术,促进人类进步。7.A: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故A项正确;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B项错误;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故C项错误;D:读图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8.①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而言,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故①错误;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故②正确;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同样属于,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故③正确;④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故④正确。故答案为:B9.(2024七上·金东期中)读下列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A.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N”表示,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东经121°,北纬31°, 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西半球范围:西经20°以西~东经160° 以东,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因此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A项错误;B.根据以上理论判断,b点位于东经6°南纬3°,处于南半球、东半球,故B项错误。C.c点位于西经6°北纬3°北半球、西半球,故C项错误。D.d点位于西经121°南纬31°,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于地图经纬线的认识,需要掌握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基本常识。10.(2024七上·金东期中)“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中学阶段作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 )A.编织人生梦想,目标越远大越成功B.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C.追求优异成绩,学好各科心无旁骛D.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答案】D【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A:目标要符合实际,并不是越远大越成功,故A项错误;B:要学会宽容自己,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故B项错误;C:既要努力学习,也要关注社会,参加实践,故C项错误;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初中阶段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因此我们应当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初中的新变化,结合中学阶段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一观点得出我们应当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11.(2024七上·金东期中)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格言启示我们( )A.规划是对正在面对的事情作出的设计与安排B.我们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只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C.只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就可以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D.我们要合理地规划初中生活,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A: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的设计与安排,故A项错误;B:我们确定个人发展目标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故B项错误。C: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还要有计划的实施操作才有可能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一格言启示我们要合理地规划初中生活,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划的认识,需要掌握规划的含义和影响,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的设计与安排。12.(2024七上·金东期中)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金牌数与美国代表团并列第一,刷新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选手们以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在赛场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这体现了( )①只要每个人敢于追梦就能圆梦②生命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③运动员更为容易成就精彩人生④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①只要每个人敢于追梦就能圆梦的说法太绝对,敢于追梦有助于圆梦,但不一定就能实现,故①错误;②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中国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是不断激发自己潜能的体现,故②正确;③运动员更为容易成就精彩人生的说法绝对,忽略了运动员背后的艰辛和付出,故③错误;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人生态度,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体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3.(2024七上·金东期中)中华文化中,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谱、家风、家训,家族的历史和风骨在其中延续。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所有家风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B.这些家风都是对先人们的缅怀,毫无现实意义C.家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D.每个家庭都必须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世代相传【答案】C【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A: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故A项错误;B:家谱、家风、家训的传承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代表一系列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具有现实意义,故B项错误;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故C项正确;D:每个家庭都必须有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世代相传的说法绝对,现实中存在一些家庭可能没有明确的家风家训或者没有实现世代相传,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家风,需要掌握家风的现实意义,如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的重要使命。14.(2024七上·金东期中)2024年9月10日在央视一套首播《山花烂漫时》,该剧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以张桂梅为代表的基层共产党员,将一生奉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创建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让一批批女孩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的故事。张校长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面对老师,我们应该( )①不忘师恩,尊重老师②平等相待,坦诚友好③关心老师,理解老师④减少沟通,服从安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张桂梅老师讲一生奉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让一批批女孩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从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师恩,尊重老师,故①正确;②从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中我们还可以得知,我们与老师应该平等相待,坦诚友好,故②正确;③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故③正确;④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效的沟通,我们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而不是减少沟通,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师生关系,从张桂梅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中付出了很多,从而得出师生相处原则。15.(2024七上·金东期中)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他和杨振宁从小就是好朋友。1971年,邓稼先到机场迎接分别整整二十年的老朋友杨振宁,两人一见面就热情地聊起来。但是由于邓稼先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尽量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这说明在与朋友的交往中( )A.要有所保留,不能付出真心B.要真诚热情,敞开心扉,彼此间毫无保留C.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D.要学会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答案】D【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A:与朋友交往要真诚,要付出真心,故A项错误;B:与朋友交往要真诚热情,敞开心扉,但并非毫无保留,故B项错误;C:题干信息反映的是要尊重对方,没有强调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邓稼先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尽量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说明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学会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交友的原则,根据题干中邓稼先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机密,两人的谈话总是点到为止从而分析出对应的交友原则。16.(2024七上·金东期中)下面坐标图(横轴表示集体联结度,纵轴表示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能正确反映集体联结度与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竞争与合作【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集体联结与个体感知到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集体联结度与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需要掌握集体联结度与成员感知到的集体温暖之间是成正比关系的基本知识点。17.(2024七上·金东期中)陶寺古城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 D.部落联盟的兴起【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包括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等,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陶寺遗址出现了城池、宫殿、礼制建筑表明新时期晚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故B项正确。C:河姆渡人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故C项错误;D:部落联盟的兴起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陶寺遗址,需要掌握国家出现的依据有阶级基层的分化以及公共权力的出现。18.(2024七上·金东期中)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古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 )A.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答案】D【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A: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出自《孙膑兵法》,属于兵家思想,故A项错误;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故B项错误;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孔子的观点,认为应当宽以待人,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可知,顺应自然是道家学派老子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老子思想,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道家思想,需要掌握道家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19.(2024七上·金东期中)考古学家在岭南地区的秦墓,如广州区庄螺岗秦墓、西村石头岗秦墓等墓中,发现了众多刻有秦纪年的秦式铜戈、铜鍪以及漆盒等随葬物品,这是以往发现的岭南墓葬中所没有的。这反映了秦的统一( )A.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 B.规范了各地墓葬形式C.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开创了岭南建筑风格【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秦朝时期岭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秦朝文物,这在以往的发现中是没有的,说明秦朝的统一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B:这些随葬品的出现,不能说明各地墓葬形式得到规范,故B项错误;C:墓葬的随葬品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D:题干反映的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与岭南建筑风格无关,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秦统一的影响,需要掌握秦的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0.(2024七上·金东期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猪经过驯化,成为了家畜,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故B项正确。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D:河姆渡人的食物并不是以猪肉为主,以种植水稻为主,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河姆渡遗址,要求根据题干信息掌握河姆渡人的生活习性。21.(2024七上·金东期中)清·山春《灌阳竹枝词》:“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朽槎(一种围堰工具)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这首诗赞美都江堰( )A.有利于关中平原灌溉 B.消除了岷江泛滥之灾C.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D.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都江堰在四川,不在关中平原,故A项错误;B:消除了岷江泛滥之灾的说法绝对化,故B项错误;C:题干信息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 喜看朽槎(一种围堰工具)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可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它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2.(2024七上·金东期中)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A.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 D.远古传说真实可信【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遗存,商代的甲骨文的出现表明中国文字发展成熟,故A项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C:出土的文物不能说明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故C项错误;D:远古传说不一定真实可信,有很多虚构夸张的成分,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特征,不同地方的出土文物具有相似性,可以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23.(2024七上·金东期中)有学者认为,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对各种学术活动一律加以取缔,汉代重在“尊”,尊儒的主要手段就是将儒家经术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B.顺应自然,保障民生C.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答案】C【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是秦代的做法,不是两者的共同目的,故A项错误;B:顺应自然是道家学派思想,故B项错误;C:不管是秦代采用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还是汉代尊崇儒术,其本质目的都是统一思想,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是墨子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秦代和汉代治国思想,秦代和汉代治国思想在形式上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24.(2024七上·金东期中)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完全消除地方割据 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中央加强地方管理 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答案】C【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A:完全消除地方割据的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不能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C:题干中钱穆认为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郡县制之所以能够维护国家统一,是因为郡县制中央加强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的说法绝对,并且郡县制也不是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郡县制能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25.(2024七上·金东期中)周有许多封国,它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不过,这种动乱不宁的政治局面致使中国知识分子急急反省。这句话旨在强调( )A.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B.周王室日益衰微C.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 D.战争带来的危害【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东周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衰微,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即士阶层崛起,纷纷向诸侯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由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现象,故A项正确;B:周王室日益衰微是题干信息之一,但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C: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也是题干信息之一,但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故C项错误;D:战争带来的危害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要求掌握当时诸侯割据争霸致使分封制逐渐瓦解,士阶层向诸侯提出了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26.(2024七上·金东期中)文明史观把农业文明划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这种历史划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思想文化的进步 B.社会政治的变革C.人类生活的改善 D.生产工具的进步【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题干信息反映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与思想文化的进步无关,故A项错误。B:社会政治的变革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C:人类生活的改善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D:文明史观把农业文明划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主,青铜时代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铁器时代是以铁犁牛耕为主,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农业文明的划分,掌握中国古代磨制石器、青铜农具和铁农具等生产工具。27.(2024七上·金东期中)某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从学校出发,设计了三个冬游活动方案。方案1: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2:攀登山峰,锻炼身体;方案3:游览畲乡,体验民俗。图示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木拱廊桥景观和资料卡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1对应图中的路线 (a/b/c),这条路线的行进方向大致是 与沿途河流的流向 (相同/相反)。(2)方案2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到达的山峰高度不超过 米;现量得学校到山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5厘米,则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3)方案3多为体力欠佳同学的首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理由。【答案】(1)b;自西北向东南;相反(2)山脊;400;3.5千米(3)方案3;地形平坦,较省力【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方案1对应的路线是b,有河流经过陡崖,形成瀑布,可以观赏到瀑布;这条路线的行进方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与沿途河流流向相反,因为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自西北向东南流。(2)方案2是攀登山峰,对应路线a,路线a所经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沿着山脊前进最后到达山峰。图中等高距为50米,可推算出山峰高度不超过400米。 现量得学校到山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5厘米,根据图中的比例尺1厘米代表1000米, 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3千米。(3)方案3对应路线c,该路线所在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缓,地形平坦,较省力,为体力欠佳同学的首选。【点评】(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要求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方向。(2)本题考查海拔高度,要求掌握山脊的概念和海拔高度的计算。(3)本题考查坡度和地形,要求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断坡度和地形特征。28.(2024七上·金东期中)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材料二:地球在图示日期某时刻太阳光照图(图1)。材料三:北半球夏至日昼长的纬度分布表。北纬10°20° 30° 40° 50° 60° 70° 80° 90°昼长12时35分13时13分13时56分14时51分16时09分18时30分24时24时24时(1)图1中A点的纬度是 ,A、B、C三点最早见到日落的是点 。C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C点的纬度带 。(2)图1中该日A、B、C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 地。C地此时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时刻。(3)通常情况下,金华市的路灯照明时间在这一天最 (长、短),下图是金华市某中学地理社团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最接近图1这一天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填序号)。【答案】(1)0°;B;北温带;中纬度(2)B;日出(3)短;③【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1中的A点的纬度是0°;从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再回到A点,也就是赤道周长的40000千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日落的时间是东早西晚, A、B、C三点最早见到日落的是点B;C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是五带中的北温带;C点的纬度属于中纬度。(2)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时是北半球的夏至,C点白昼最长,A在赤道上,昼夜评分,B点白昼最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时刻。(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时是北半球的夏至,通常情况下,金华市昼最长,夜最短,路灯照明在这一天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影子最短,所以最接近图1这一天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③【点评】本题考查纬度、赤道长度、五带、地球公转等相关知识,要求掌握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29.(2024七上·金东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伴随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材料一: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 全红婵眼中的自己:我不是天才,只是努力和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我平时比较活泼、风趣,训练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很爱笑。教练们眼中的她:她弹跳力很好,爆发力强,和同批队员相比,特别适合练跳水。和同年龄的选手比,她进步的速度是最快的,跳得最高、跑得最快。她对训练的专注力和对专项训练的渴望比别人都强烈。某网友眼中的她:她只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小姑娘,夺冠只是侥幸罢了。材料二:全红婵刻苦训练,慢慢地她的潜力被激发出来。在杭州亚运会上,全红婵再夺两块金牌!她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有一些动作还是出现了失误,回去多训练、多改进,我先做好自己的训练,后面先不去想。我的梦想还是朝着巴黎奥运会冠军努力!”2024年8月6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的舞台上,全红婵以425.60分的出色成绩成功卫冕,再次书写了属于她的辉煌篇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认识自己的途径。(2)结合所学知识,全红婵应如何正确看待教练们及网友的评论?(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全红婵的话语中你看到了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去做更好的自己?【答案】(1)自我评价、他人评价。(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有时他人的评价是对我们的过分吹捧或人格贬损,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忽略或者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影响自己;要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等。(3)全红婵通过刻苦训练,潜力被激发出来,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接受采访时,全红婵表示“有一些动作还是出现了失误,回去多训练、多改进”,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我们还可以从“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等方面去做更好的自己。【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竞争与合作【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全红婵眼中的自己 ”可以得出自我评价,根据材料一“教练们眼中的她”“ 某网友眼中的她 ”属于他人评价。(2)材料一中教练对全红婵是正面积极的评价,网友的评价很片面,因此要正确对待教练和网友的评价, 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有时他人的评价是对我们的过分吹捧或人格贬损,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忽略或者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影响自己;要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等。(3)根据材料二“ 全红婵刻苦训练,慢慢地她的潜力被激发出来 ”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在接受采访时,全红婵表示“有一些动作还是出现了失误,回去多训练、多改进”,说明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我们还可以从“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等方面去做更好的自己。【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己的认识,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30.(2024七上·金东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农产品和手工工业品日益丰富,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还出现了很多专业化的富商大贾。——李生《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材料二: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这些思想家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弟子加工、补充后,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春秋以来,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争做霸主,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仅记载《鲁史》的242年里,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事件有36起,国家被灭亡的事件有52次,君主不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事例,不胜枚举。故而孟子说:“春秋无义战。”(1)根据材料一,提取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这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据材料三,小明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铁质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日益丰富; 商业蓬勃发展,表现为商品流通扩大、商品市场化、商贾的专业化。(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出现专业化富商大贾)本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2)因:中国早期哲学家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出谋划策。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示例一:同意。理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破坏作用,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阻碍历史前进。示例二:不同意。理由: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或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战争还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了社会转型)。示例三:不同意。理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所以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示春秋时期的青铜牺尊和铁农具可以得出 铁质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根据材料一“ 农产品和手工工业品日益丰富 ”可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日益丰富;根据“ 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还出现了很多专业化的富商大贾 ”可以得出 商业蓬勃发展,表现为商品流通扩大、商品市场化、商贾的专业化。(商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流入市场的产品日益增多;出现专业化富商大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映的本质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 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 ”可以得出 中国早期哲学家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出谋划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 小明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 对于该观点我们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反对,如果同意,则要分析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事件有36起,国家被灭亡的事件有52次,君主不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事例,不胜枚举”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破坏作用,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阻碍历史前进。如果表示不同意,则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所发挥的客观作用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或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战争还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了社会转型)。或者一分为二看待这个问题,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战乱不断,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以后的统一。所以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争霸战争以及文化的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百家争鸣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争霸战争具有破坏性和客观建设性两个方面的影响。31.(2024七上·金东期中)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制度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权等。——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乔嫦美《秦皇汉武奠基大统一》(1)根据材料一,秦朝存在两大“难题”,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其解决方法。(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从经济角度上分析,秦始皇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有哪些?文字材料中汉武帝的“新经济政策”具体指什么?(3)根据材料三,秦汉时期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变革的认识。【答案】(1)方法: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统一推行郡县制。(2)做法: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政策: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制度变革要有针对性,切中时弊,利于社会发展;要切合国情和传统;要有长远目标;要有政治智慧等等;【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秦朝存在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两大难题,即如何加强君主专制,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三“ 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可知,秦始皇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统一推行郡县制。(2)第一小问做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以及度量衡都不统一,影响经济发展,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第二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二“ 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权等 ”可知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有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3)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综合上述材料,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巩固中央集权和加强君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因此制度变革要有针对性,切中时弊,利于社会发展;要切合国情和传统;要有长远目标;要有政治智慧等等。【点评】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和阶段特征,要求掌握秦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做法、经济上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得出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