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6.3.1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理解种群基因组成变化与生物进化的内在联系,形成生物进化的观念。
2.科学思维:运用数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分析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探讨生物进化的机制。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究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提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
4.社会责任: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种群基因组成的影响,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分析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及计算。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知识点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1.种群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例如,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也是一个种群。
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种群是生物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
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特点: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例如,在一个果蝇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就是该果蝇种群的基因库,而且随着果蝇的繁殖,基因库中的基因会不断传递和变化。
知识点一答案
1.同种;基因;进化
2.全部
知识点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基因频率
概念: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__________的比率。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 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 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是 30、60 和 10 个,则 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
计算方法
定义法:基因频率 = 某基因总数 / 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 × 100%。
哈迪 - 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 p 代表 A 基因的频率,q 代表 a 基因的频率,则 (p + q) = p + 2pq + q = 1
其中 p 是__________的基因型频率,2pq 是__________的基因型频率,q 是__________的基因型频率。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种群__________;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__________的;没有__________发生;没有__________迁入和迁出;没有__________。
2.基因型频率
概念: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率。例如,上述昆虫种群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
计算方法:基因型频率 = 某基因型个体数 / 种群个体总数 × 100%。
知识点二答案
1.全部等位基因数;60%;40%
AA;Aa;aa;足够大;随机;基因突变;个体;自然选择
2.30%;60%;10%
知识点三: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染色体变异,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统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__________,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例如,在一个种群中,原本没有某个基因,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该基因,那么该基因的频率就会从 0 开始增加。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是可遗传变异是__________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是它们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只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可能性,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例如,基因突变可能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会产生新的基因型组合,但这些变异不一定会在种群中保留并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__________。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例如,在一个桦尺蛾种群中,工业污染前,浅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相适应,其基因频率较高;工业污染后,深色桦尺蛾更易生存,在自然选择下,控制深色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
其他因素:除了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外,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例如,在小种群中,由于偶然因素,某些个体可能会丢失或获得某些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知识点三答案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位基因;不定向
2.有利变异;提高;不利变异;下降;定向;迁移;遗传漂变
易错提示
提示:1.种群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是部分个体的基因,也不是某个个体的基因。
2.在计算基因频率时,要注意区分定义法和哈迪 - 温伯格定律的适用条件。哈迪 - 温伯格定律适用于满足特定条件的种群,若不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用该定律计算基因频率。
3.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形成,只有当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殖隔离出现时,才会形成新物种。
习题巩固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树木
C.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杂草
D.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
2.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绿色翅的基因为 A,决定褐色翅的基因为 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是 30、60 和 10 个。则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30%、70% B. 60%、40%
C. 40%、60% D. 70%、30%
3.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 16%,aa 个体占 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
C.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
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 )
A. 无子西瓜
B. (豌豆)高茎(自交)→高茎∶矮茎 = 3∶1
C. 猫叫综合征
D. 红眼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只白眼果蝇
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1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7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4%。则基因 A 和 a 的频率分别是( )
A. 18%、82% B. 36%、64%
C. 57%、43% D. 92%、8%
7.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 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 TT 为 20%,Tt 为 60%,tt 为 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 T 的频率分别是( )
A. 50%、50% B. 50%、62.5%
C. 62.5%、50% D. 50%、100%
8.下列有关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B.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树木、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杂草都包含多种生物,不属于种群,A、B、C 错误;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D 正确。
2.答案:B
解析:A 基因频率 =(30×2 + 60)÷(100×2)×100% = 60%,a 基因频率 = 1 - 60% = 40%,B 正确。
3.答案:C
解析:该种群中 A 基因频率 = 16% + (1 - 16% - 36%)÷2 = 40%,a 基因频率 = 1 - 40% = 60%。随机交配时,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不变;自交时,AA 个体自交后代仍为 AA,Aa 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AA,所以自交后 AA 个体百分比增大,但基因频率不变,C 正确。
4.答案:B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 错误;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B 正确;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频率和 a 基因频率相等,C 错误;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相等,只是男性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只要携带色盲基因就表现为色盲,所以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D 错误。
5.答案:B
解析:无子西瓜是染色体变异,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红眼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和基因重组范畴,A、C、D 错误;(豌豆)高茎(自交)→高茎∶矮茎 = 3∶1,是基因分离定律的体现,不属于突变和基因重组,B 正确。
6.答案:C
解析:A 基因频率 = 18% + 78%÷2 = 57%,a 基因频率 = 1 - 57% = 43%,C 正确。
7.答案:B
解析:感染锈病之前,T 基因频率 = 20% + 60%÷2 = 50%;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 个体死亡,此时 TT 占 20%÷(20% + 60%) = 25%,Tt 占 75%,T 基因频率 = 25% + 75%÷2 = 62.5%,B 正确。
8.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A 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错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 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生殖隔离的出现才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 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