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有拜年、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给压岁钱等习俗。什么是文化?元宵节有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端午节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寻觅中华文化符号,除了传统节日,你还会想到什么?武术民族服饰特色饮食传统建筑儒家思想中医医药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你知道有哪些思想理念至今影响着我们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天人合一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相关链接有人认为,“历久弥新”这个成语最初来源于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这篇序文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更展现出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技艺。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因此,“历久弥新”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经过长时间考验仍然保持着新的状态或品质的事物或人。“历久弥新”自主学习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50-53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涵)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教学目标生活观察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考: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②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思考: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二十四节气雨水清明大暑“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雨水时节降水利于越冬作物返青和春播)(气温回升,适宜播种瓜豆等作物)(水稻需及时灌溉)相关链接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与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李冰被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需要治理的是岷江水,于是李冰亲自到岷江的发源处考查水情,从而决定如何治水。为了治水,李冰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的去做每一件事,亲自考查,亲自监督,亲自测量,亲自施工。李冰将自己的大好年华全都献给了都江堰。他儿子李二郎受父亲的影响,也将都江堰的修建视为己任。李冰父子二人都为都江堰的修建奉献了自己的大好年华。思考:如何理解李冰父子亲力亲为修建都江堰的行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相关链接“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探究与分享大禹建国后,继承了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和黄帝铸鼎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他利用九州进贡的铜(当时称作金),铸成了九个大鼎,每个鼎上都铸有各州的有害生物和恶兽神怪,旨在协调朝廷与九州民众的关系,并显示夏王为九州之主,天下统一。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大禹的智慧和权威,也象征着新的统治秩序的建立,即革除旧制,创立新制。思考:大禹铸鼎的故事体现了什么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探究与分享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再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思考: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即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课堂小结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2、内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