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2024人教版】(共5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2024人教版】(共5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1. 通过观察心脏结构的模型,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通过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1. 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构建模型,能够推测出心脏的“工作”方式,以及其跳动对于生
命活动的意义。
2 . 通过识图、文字构建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提高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提问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食物,这些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呢?为什么我们需要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营养的关系,引出本节课主题。
新课教学(20 分钟)
蛋白质:通过举例瘦肉、鱼、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如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
糖类:展示米饭、馒头、面包等常见糖类食物图片,说明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 70% 以上由糖类提供。解释低血糖症状,帮助学生理解糖类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脂肪:列举肥肉、花生、大豆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介绍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多余能量。讲解肥胖与脂肪摄入过多的关系,引导学生合理摄入脂肪。
维生素:以坏血病(缺乏维生素 C)、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A)等疾病为例,讲解维生素虽然在人体中含量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让学生了解常见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症状。
水和无机盐:说明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通过举例说明无机盐对人体的重要性,如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缺铁会引起贫血等,介绍常见无机盐的食物来源。
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食物中各类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主要食物来源,强化记忆。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上关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食,分析摄入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
2. 消化和吸收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人们进食的场景图片,提问:“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如何被身体利用的?食物在体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引发学生对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好奇,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25 分钟)
消化系统的组成:利用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型,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依次介绍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腺中的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的位置和分泌的消化液及作用。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包括准备馒头碎屑和馒头块,分别加入唾液和清水,在适宜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食物的消化过程:结合动画演示,讲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消化过程。口腔内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胃内蛋白质初步消化;小肠内糖类、蛋白质、脂肪最终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强调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其结构特点(长、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有利于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讲解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介绍胃和大肠也能吸收少量营养物质,突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梳理消化系统组成、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总结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
绘制消化系统结构简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调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等)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二)第二章 人体的呼吸
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人们在不同环境(如雾霾天气、森林中)呼吸的图片,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进入人体要经过哪些结构?呼吸道对空气有什么作用?” 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20 分钟)
呼吸系统的组成:通过呼吸系统结构模型,介绍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详细讲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
呼吸道的作用:利用图片和视频,分别讲解鼻腔内鼻毛、黏膜对空气的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是发声器官;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纤毛和黏液能清洁和湿润空气。结合生活实例,如感冒时鼻腔堵塞影响呼吸,说明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重要性。
呼吸道与呼吸卫生: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呼吸道,如雾霾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呼吸系统组成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强调呼吸卫生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上关于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练习题。
制作一份关于呼吸卫生的手抄报。
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人在运动前后呼吸频率变化的图片,提问:“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气体在肺内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引出本节课内容。
新课教学(25 分钟)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利用呼吸运动模型,讲解呼吸运动的过程。通过演示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从而实现肺的扩张和回缩,完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组织学生用手触摸胸部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帮助理解呼吸运动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展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示意图,讲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由于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血液,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实现气体交换。强调肺泡的结构特点(数量多、壁薄、外缠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简单介绍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被运输到全身各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血浆运输。
课堂小结(5 分钟)
总结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过程,强化重点知识。
作业布置
绘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并标注气体交换方向。
调查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三)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 流动的组织 —— 血液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医院血常规化验单,提问:“医生通过血常规检查能了解我们身体的哪些情况?血液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20 分钟)
血液的组成:利用新鲜血液分层实验视频,讲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介绍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和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让学生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讲解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体积大,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结合生活实例,如贫血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有关,发炎时白细胞数量增多,帮助学生理解血细胞的功能。
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血液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加深记忆。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上关于血液组成和功能的练习题。
查阅资料,了解常见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的病因和症状。
2. 血流的管道 —— 血管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手臂上青筋(静脉血管)的图片,提问:“我们能看到的这些青筋是什么?人体内还有哪些血管?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20 分钟)
动脉:利用血管模型和动画,讲解动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小)和功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举例主动脉、肺动脉等,说明动脉血流速度快,压力大。
静脉:介绍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和功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通过演示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实验,让学生理解静脉瓣的作用。
毛细血管:讲解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结构特点(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决定了它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结合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说明毛细血管在物质交换中的重要性。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亮亮小朋友很疑惑“妈妈,我的头部受伤了,在手上打点滴能治好病吗?”
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像个桃子,本人的拳头那么大
位置
心脏的形态大小如何?
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脏的位置在哪?
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大小
任务一
你能区分心脏的上下和左右吗?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你能区分心脏的四个腔吗?
上房下室
你找到记忆的规律了吗?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上房下室
你找到记忆的规律了吗?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下腔静脉
上腔静脉
肺静脉
心脏所连血管有哪些?
室连动,房连静
1. 心脏壁的构成与功能
思考讨论
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心脏跳动
心肌构成
心脏壁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心 壁比心 壁厚,
  心室壁比 心室壁厚。       
左心室
心脏壁越厚,
肌肉越 ,
收缩和舒张就越 。
使血液流动距离就越 。
发达
有力





右心室
2. 比较心脏壁的厚薄
思考讨论
3. 四腔之间的关系
思考讨论
心房之间以及心室之间被肌肉壁隔开,这有什么意义?
防止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提高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
四个腔之间是否都是相通的?
4. 特殊的结构——瓣膜
思考讨论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
房室瓣
动脉瓣
4. 特殊的结构——瓣膜
思考讨论
房室瓣
动脉瓣
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倒流
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入动脉,而不倒流
心脏的结构
血液在血管里持续不断地流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心脏不停地跳动,它的收缩与舒张好像泵一样,将血液输送至身体的各个部位。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主动脉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心脏中血流方向
心脏跳动的过程
左右心房收缩
左右心室收缩
心室和心房均舒张
心房 心室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流情况
收缩 舒张 打开 关闭 心房进入心室
舒张 收缩 关闭 打开 心室进入动脉,全身各处血液进入心房
舒张 舒张 打开 关闭 全身各处血液进入心房
描述心脏跳动的过程
设想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过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经历了哪些路径?
当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过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又经历了哪些路径?
任务二
认识血液循环的途径
左心室出发
回到心脏
右心室出发
回到心脏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左心室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右心房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氧、
营养物质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循环
比较动脉血和静脉血有什么区别?
动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颜色______,含氧_____;
静脉血:颜色______,含氧_____。
鲜红
丰富
暗红
较少
肺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二氧化碳

肺泡
肺循环:
血液从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 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等废物)
静脉血
体循环:
动脉血
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知识构建
血液循环
有的同学说:“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句话是错误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看血液中氧的含量和颜色,例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虽然心脏里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而是通过冠脉循环。
冠脉循环——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入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
冠脉循环
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就会引起冠心病;如果冠状动脉发生梗塞,就会危及生命。
冠脉循环
心率、脉搏和血压
1.心率和脉搏
心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心率随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而不同。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为60~100次/分。
脉搏:随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与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
一分钟内脉搏的次数和心率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脉搏,来研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小活动
三人一组,测量一人心率时,另外两位同学一人用表格记录,一人用完整的陈述性语言记录。
2.血压
血压: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正常血压:
收缩压:12—18.7kPa;
舒张压:8—12kPa;
高血压:达到或者高于18.7/12kPa;
低血压:低于12/6.7kPa。
学会测量血压
学以致用
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上肢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伤口
药物到达发病部位要两次经过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⑦ ⑧ 。
⑨ ⑩ 。
知识巩固
上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瓣膜
左心室
2
1
2.血液循环的途径
(1)动脉血含氧 、颜色 ;静脉血含氧 、颜色 。
(2)体循环:血液由 进入 ,再经过全身的 、
、 ,最后汇集到 ,流回到 。
肺循环:血液从 进入 ,经过肺部的 ,再由
流回 。
丰富
鲜红
暗红
较少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毛细血管网
2
1
知识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用手捏心脏各腔,感觉哪一个部位的心壁最厚?(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B
基础通关
6
5
4
3
2
1
7
2.[教材第61页最后一段改编]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关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内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上下不相通的两部分
B.上面的部分叫心室,下面的部分叫心房
C.心房连接静脉,心室连接动脉
D.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动脉血
C
6
5
4
3
2
1
7
知识点2 血液循环的途径
3.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
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D
6
5
4
3
2
1
7
4.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A
6
5
4
3
2
1
7
5.李芳同学因病需口服布洛芬药物,服用后心脏的四个腔中最早出现布洛芬的是( )
A.右心房 B.左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A
6
5
4
3
2
1
7
知识点3 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6.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取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A
6
5
4
3
2
1
7
7.下列有关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B.动脉血就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C.静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D.静脉血就是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A
6
5
4
3
2
1
7
8.下列是小明整理的部分笔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钙的蛋白质,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静脉血管中都有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产生血液流动的动力
D.输血的血液取自献血者的动脉血管,是因为动脉的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C
能力突破
9
8
10
9.【易错题】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学校秋季运动会1 000米长跑项目,请你从生物学的角度判断下列相关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跑步前,大量进食牛肉干对迅速补充能量有益处
B.比赛中,小明的体内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
C.跑步中,他的心率加快,能使肌肉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
D.跑步后,因为运动超量而大汗淋漓,他需要及时喝大量白开水
C
9
8
10
10.【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
D
9
8
10
11.[2023·重庆期中改编]2022年4月16日,
神州十三号飞行乘组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
出差”,成功返回,展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
业的强大。航天员健康的太空生活是顺利
开展工作的保障。右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
动示意图(①~⑧表示心脏四腔和与其相连
接的血管,A~C表示脑的结构,甲、乙表示
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素养达标
11
(1)春节,航天员在空间站享用了猪肉白菜馅、鲅鱼馅饺子等美食,食物中所含供能物质有 。在小肠中,能消化这些供能物质的消化液是由 分泌的。
(2)空间站内的空气成分与比例,与地球表面的几乎一样。当呼吸肌
时,完成图中的乙过程。氧气进入血液主要与 结合进行运输。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图中② 的壁最厚,这样有利于 。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填图中数字)。
⑤⑥
糖类、脂肪、蛋白质
血红蛋白
左心室
收缩
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11
胰腺、肠腺和肝脏
心肌构成
四腔及血管
瓣膜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心脏
房室瓣
动脉瓣
功能
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像“泵”一样使血液在全身血管里循环流动
体循环
肺循环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组织细胞
氧、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
肺泡

二氧化碳
右心房
右心室
血液循环
教材习题:完成P121 练习与应用。
实践性作业:为他人测量血压。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